首页 理论教育 华北横空出世:中国汉族通史第2卷

华北横空出世:中国汉族通史第2卷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时期在中华大地上横空出世的华夏民族,先秦的历史文献中多称为“夏”或“诸夏”。春秋时期民族大融合的结果,是华夏民族的横空出世。特别是诸侯国的林立,春秋争霸的结果,使得华夏民族分成为许多族群,而成为一个分散的、不统一的民族共同体。

华北横空出世:中国汉族通史第2卷

三、华夏民族在华北横空出世

平王东迁后,被称为东周的周王朝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在春秋战国民族大融合的大趋势之中,华夏民族在华北横空出世。

华北,是夏、商、周三族活动的中心地区,尤其是河南及其附近地区,古称中原[57],又称“中土[58]、“中州”[59]、“中夏”[60]、“中华”。[61]而春秋时横空出世的华夏民族的主要族群多建都于黄河中下游南北岸。战国夏、商、周三族在中原这个民族大熔炉里融合、认同,并席卷了越、楚及部分蛮、夷、戎、狄,所以华北中原就成了华夏民族的摇篮。

春秋时期在中华大地上横空出世的华夏民族,先秦的历史文献中多称为“夏”或“诸夏”。《尚书·虞书·舜典》有“蛮夷猾夏”的说法,《左传》闵公元年又有诸夏亲昵”的记载。[62]有的又称之为“华”或“诸华”。《左传》襄公十四年中有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的说法,又有“诸华必叛”[63]的记载。可见,古人时而以“夏”和“蛮夷”对称,时而又以“华”与“夷”对称,所以孔子干脆视“夏”与“华”为同义词,他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64]最早把“华”“夏”连用的也是《左传》,即《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云:“楚失华夏。”这是关于“华夏”一词的最早记载。虽然春秋之时文献中仍多以“夏”或“诸夏”,“华”或“诸华”称呼在民族大融合的潮流中横空出世的新民族,但随着历史的推移,“华夏”一词遂成为这个新民族的族称。

华夏民族横空出世之时,其民族的自我意识也开始产生。它的表现就是春秋时期民族关系朝着民族大融合的大趋势发展的,同时,民族关系的另一个趋势也得到了发展,这就是随着华夏民族的形成,其与周边这些“夷、蛮、戎、狄”的民族界限更加明显。首先是地域界限自此明确固定下来,所谓“内诸夏而外夷狄”的观念,正是这个时期形成的。春秋初期被称为“诸夏”的国家,主要包括姬姓的鲁、蔡、曹、卫、晋、郑、燕,姜姓的齐、许、申、吕,子姓的宋,姒姓的陈等国。至于与“诸夏”对称的所谓“夷、蛮、戎、狄”,则基本上不再指中原地区内的夷、蛮、戎、狄,而专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夷、蛮、戎、狄”了。其次,不同的民族语言也明显表现出来,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都需“重译而至”[65],经过翻译方能了解。其三,在风俗习惯方面的区别也更为突出。例如服饰,华夏民族是头著冠,发著笄[66];而戎狄是“被发”[67]百越是“断发”[68]或“劐发”[69],西南诸少数民族则是“盘发[70]或“编发”、“辫发”[71]。华夏民族的衣服为右衽,夷、蛮、戎、狄则多为左衽。华夏民族行土葬,夷、蛮、戎、狄则或行火葬,或行岩葬,或行悬棺葬等。因此,所谓“尊王攘夷”口号的提出,从华夏民族形成的意义上来说,正是民族自我意识开始产生的集中反映。

春秋时期民族大融合的结果,是华夏民族的横空出世。但是,由于华夏民族是由夏、商、周、楚、越诸族,以及部分夷、蛮、戎、狄诸族共同体融合而形成的,而夏、商、周、楚、越诸族或源于炎黄集团,或源于东夷集团,或源于苗蛮集团,或源于百越集团,或源于戎、狄。因此,就造成不同地区的华夏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诸侯国的林立,春秋争霸的结果,使得华夏民族分成为许多族群,而成为一个分散的、不统一的民族共同体。民族的不统一,反映到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语言、文化以及地域上,是“田畴异晦,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72]。这样,经过春秋时期的诸侯混战,到战国初期的形势是,在北起辽东,南抵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形成了楚在南,赵在北,燕在东北,秦在西,齐在东,韩、魏两国夹在中间的七大国,史称“战国七雄”。七国四周,还有宋、鲁、卫、中山、越、巴、蜀等十几个不同族群的中、小国。[73]在七雄鼎立的形势下,华夏民族按地域分成了齐、燕、赵、楚、秦5大族群,在华北地区主要有以下族群。

(一)齐人(www.xing528.com)

齐人是华夏民族在东方的一个主要族群,分布在今山东。齐人建立的齐国在春秋前期,已是东方的大国,其疆域“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今山东临朐),北至于无棣(今山东无棣)”[74],背山面海,有鱼盐之利,但在齐襄公时由于政治黑暗,剥削残酷,阶级矛盾十分尖锐。齐桓公继位后,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使国势日益强盛。在春秋诸国中,齐国素以仁义著称。齐桓公曾率军北伐山戎,保卫了燕国。狄人侵邢,齐桓公又救邢国,并把邢人迁到夷仪(今山东聊城),另筑新城以安置之。齐桓公救卫国,将卫的部分人口迁到楚丘(今河南滑县)。史称“邢迁如归,卫国忘亡”。齐桓公的救患扶危的行为使他在诸侯国中的威信大增。难怪司马迁称赞齐国:“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75]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今河南兰考东)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等国的国君,天子也派代表参加。“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76],成为中原诸侯的霸主,史称齐桓公始霸。战国时期,齐国为“七雄”之一,占有今山东北部、河北东南部。齐泯王时,齐对外发动了一系列战争,齐联合三晋等国“合纵”攻秦,之后齐又与燕战于桓之曲。但不久,齐因连年征战,造成“民憔悴,士罢弊”的局面,公元前284年,燕联合三晋、秦、楚大举伐齐,齐大败,从此,齐国一蹶不振。秦统一全国后,齐人也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晋人

晋人是华夏民族在西北方的一个主要族群,分布在今山西。晋人建立的晋国原是汾水下游的一个小国,到春秋前期,逐渐强大起来。晋建都于翼(今山西翼城),它的疆域包括今晋南、汾水流域一带,晋献公时迁都于绛(今山西翼城东),晋先后合并了耿(今山西河津)、霍(今山西霍县)、魏(今山西芮城)、虞(今山西平陆)等华夏诸侯和北方戎、狄之族所建立的小国,此后,戎、狄之族中同晋人长期杂居的部分,已同晋人融合为一体,与此同时,晋国开始强大起来。晋文公时,采取了一些整顿政治、经济的措施,晋成为诸侯国中的强国。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今山东,濮县)之战中,楚大败,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今河南原阳),于是晋成为中原诸侯的霸主。

晋在春秋中期为六卿所控制。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晋国已名存实亡。三家分晋后,晋人的赵氏占据晋的北部地区,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都城;韩氏占据晋的中部地区,以平阳(今山西临汾)为都城;晋君只有绛和曲袄(今山西翼城东和闻喜)两小块土地。战国之时,韩、赵、魏三国虽然都成为强大的诸侯国。魏占有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西部;赵占有今山西北部、中部和河北的中部、西南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韩占有今河南中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但他们仍然属于晋人族群,战国初期,魏国变法最早,通过李悝变法,魏国首先强大起来。魏惠王时,迁都于大梁(今河南开封),并“率十二诸侯,朝天子于孟津”,魏遂称霸天下。之后魏齐争雄,魏势力衰弱。“赵四战之国,其民习兵”[77],赵武灵王时实行“胡服骑射”,改革了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武灵王曾向北进攻,“攘地北至燕、伐,西至云中、九原”。当时关东各国除齐国以外,以赵国的国力最为强盛。公元前260年,赵军被秦军围困于长平(今山西高平),赵军40余万人被坑杀。从此,赵国的实力受到严重的损失。秦统一全国后,晋人也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燕人

燕人是华夏民族在东北方的一个主要族群。燕人建立的燕国是西周时期主要封国之一,与周同姓姬。燕人在东北方与戎人杂居,春秋时期还是一个弱国,“(外)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最为弱小,几灭者数矣”[78],常为山戎所攻掠,但到战国时,由于燕召公招贤纳士,燕国成为雄踞东北方的强国,燕将秦开,打败了势力强大的东胡,置上谷、渔阳、右北平等郡,大大扩展了燕国的领土。燕对辽河流域的开拓,不仅奠定了古代中国东北方的疆域,也使辽河流域各民族逐步融合于华夏民族。秦统一全国后,燕人也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