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身退,避免“兔死狗烹”的结局
“功成身退”是指一个人能把握住机会,获得一定成功后,见好就收。“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是人人都明白的,但是几千年来,总是有人无法看透名利,最终因此而丧命。
“识时务者为俊杰”,时势给予我们机会,让我们获得巨大成就的时候,我们要懂得把握,同样,当时势不利于我们,将会给我们带来灾祸的时候,我们也要能够看得出才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抓住时机,顺势而上,博得功成名就,才能在适当的时候,归于田园,享受美好的生活。
范蠡本是越王勾践身边的大夫,足智多谋,为越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初越国被吴国打败,眼看国家就要被灭掉,范蠡建议越王勾践屈身侍敌,以保全国家。然后他又与文种一起策划,去贿赂吴国的太宰嚭,在太宰嚭的帮助下,吴王阖闾答应保全越国。
越王勾践在吴国的时候,范蠡大力促进越国发展。五年之后,他又通过一系列的策划,帮助勾践回到越国。越王勾践不忘雪耻,卧薪尝胆,终于在20年后,将吴国灭掉。范蠡在这个过程中功勋卓著,却在功成名就之后,向勾践提出离开。
范蠡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越王勾践是一个可以共苦,却不可同甘的人,为了避免“兔死狗烹”的下场,他在被任命为大将军后,立刻表明自己要归隐山林。范蠡在离开之前,去见了自己的好朋友大夫文种,劝他也尽早离开,但是文种不听他的劝告,范蠡也没有办法。最终,文种被勾践赐死。(www.xing528.com)
范蠡为了彻底断绝与勾践的来往,搬到齐国居住。到了齐国之后,范蠡再也不涉足政事,而是与儿子一起经商。他高明的经营手段使自己很快积累了巨额的财富,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豪。成为富豪之后,范蠡的名声又大了,这传到了齐王的耳朵里,齐王也非常欣赏他的能力,于是派人请他去做齐国的宰相,却被范蠡婉言拒绝。
为了躲避齐王的纠缠,他散尽家财,带着家人离开了齐国,到了陶地。不久之后,他在陶地又经商成功,拥有百万家财。从此以后,人们就称他为“陶朱公”。
功成身退是明哲保身的好办法。世上的功名利禄不会永远留给一个人,当时势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要明白,这已经不是属于我们的时代,我们所要取得的成就已经到手了,必须给别人留下取得成就的机会。无论是谁,当你所拥有的东西过多,影响了别人的利益的时候,就是灾祸即将发生的时候,如果在这个时候,你还不能从功名富贵中走出,那么你必然会成为一个牺牲品。如果你能够主动退出,或许还可以保全自己。
借鉴功成身退的做法,对于我们的人生也是有帮助的。在单位里,我们尽量做到不争功,方能显示出自己的博大胸怀,赢得更多人的赞赏,这算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同时,在我们的事业有成的时候,也要学会见好就收,不能贪心不足,该收手的时候就要收手。总之,懂得功成身退才能拥有一个潇洒不羁的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