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鄂尔泰
鄂尔泰,字毅庵,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生于康熙十九年,死于乾隆十年四月,是雍正皇帝最宠信的大臣之一,也是惟一的一位死后可以配享太庙的满族大臣。
鄂尔泰在康熙三十八年时考中举人,四十二年时袭职佐领,担任三等侍卫,到康熙五十五年时升至内务府员外郎。由此看来,鄂尔泰的官职升迁不是很快,官运不是太好,也可以说是怀才不遇。
雍正继位以后,鄂尔泰的命运发生了转机,雍正非常赏识和器重他,使他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大展宏图。
雍正皇帝能够重用鄂尔泰,是由鄂尔泰自己的品德和才能决定的,由此,也证明雍正皇帝是一代明君。康熙年间,还是皇子的雍正曾经请求鄂尔泰为他办理事情,鄂尔泰以“皇子宜疏德春华,不可结交外臣”而拒绝。雍正继位后,不仅没有因此而制裁鄂尔泰,而且认为这正是鄂尔泰的刚正不阿,是忠臣的资质,立即召见他,赞赏他说:“汝以郎官之微,而敢上拒皇子,其守法甚坚,今命汝为大臣,必不受他人之请托也。”雍正不计前嫌,以才德用人,证明了豁达大度的胸怀。雍正元年,任命鄂尔泰为云南乡试副主考;五月,又提升为江苏布政使;三年九月,提升为广西巡抚,在鄂尔泰赴任途中又调为云南巡抚管理云贵总督事,加兵部尚书衔;六年十二月,雍正任命鄂尔泰兼管广西,封为云贵广西总督;十年正月,鄂尔泰被召回京,封为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居首辅地位,同时担任经筵讲官、国史、实录、明史三馆总裁;十年二月封一等伯,七月因为西北两路用兵不利,雍正任命鄂尔泰督抚陕甘、经略军务,后又巡视北路军营;十三年,贵州台拱地区新设州县的土民叛乱,鄂尔泰经理未善,雍正为显示赏罚分明,“削其伯爵、留男爵,休沐,仍食大学士俸,并命为办理苗疆事务大臣。”世宗病重期间,鄂尔泰与张廷玉等人受命遗诏为辅政大臣辅佐乾隆皇帝,雍正皇帝写下谕旨准许鄂尔泰死后配享太庙。乾隆继位后,于元年十一月,受命鄂尔泰为军机大臣;二年任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经筵讲官;四年,命鄂尔泰巡视河道,加太保衔,七年十二月,因为鄂尔泰所保奏的人犯罪而牵连他降二级留任;十年鄂尔泰因患病要求解任,乾隆皇帝安慰他留任,加太傅衔;十年四月,鄂尔泰卒,乾隆奉遗诏命鄂尔泰配享太庙,并入祀贤良祠,赐祭葬,谥号“文端”。
鄂尔泰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康熙年间官职并不高,不被重视,这使他很沮丧消极,他曾经写道:“看来四十犹如此,便到百年亦可知。”然而,到雍正年间,鄂尔泰出将入相,成为一代名臣,立下了不朽功绩。(www.xing528.com)
改土归流、平定苗疆是鄂尔泰的功绩之一。西南边疆地区是历朝的大患,贵州苗民不事耕做、烧杀劫掠;苗寨的土官胡作非为,横征暴敛,扰乱人民生活,使边境地区的社会秩序非常混乱。为了治理西南边疆的社会秩序和稳定政治局面,鄂乐泰提出改土归流的建议,把苗疆地区历年来世袭的土官制度改为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调换的流官制度,从雍正四年开始至雍正九年结束,经过6年的治理,加强了边疆地区与内地的政治经济联系,使边疆地区文化得到了发展,改革了边疆地区原有的赋税制度和官制,扩大了清军的驻地范围,使边疆地区得到了稳定。但是后来苗事再起,鄂尔泰因此受到了处罚。
鄂尔泰是文武兼备的人才。在军中,他能够统兵打仗,曾担任兵部尚书,经略陕甘军务。在朝中,能够驾驭文字,曾任国史、明史、实录三馆总裁。在治理苗疆问题上,鄂尔泰又体现出政治家的才能,他能够看到,要治理西南边疆必须先治理苗民。在治理苗民时,又要先统一事权,调整邻近几个省份的行政区划,进行整体治理,有长远目光。
鄂尔泰为官既公又忠,康熙年间雍正请求他给办事,他没有就此攀缘,而是以皇子不可结交外臣为理由而拒绝,这说明他没有私心,雍正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份公心而重用了他。鄂尔泰在雍正五年曾对同僚们说:“我们身为封疆大吏,要实心实意的为地方兵民考虑,一切观望揣度都没有用,也不能用。”他说臣下要对皇帝至诚,只要诚心,没有办不好的事情,没有不得到皇帝赏识的,即使事情办理不太妥当,也能得到皇帝的谅解。由于鄂尔泰的“公”、“忠”,使得雍正皇帝特别信任他,雍正曾说过:“我有时自信,不如信鄂尔泰之专。”
雍正皇帝重用鄂尔泰,给了他很高的权力,同时也给了他很优厚的酬劳,当鄂尔泰经略陕甘军务期间,雍正命内大臣海望为他建造官邸,赐给用物,官邸建成后,雍正皇帝亲自检查,嫌建造的不精良,命令海望重建,待到鄂尔泰回京后,住进了官邸,雍正又亲自书写了“公忠弼亮”的匾额赐给他。雍正如此厚待鄂尔泰,使得鄂尔泰感恩图报,一生为他效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