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改诏篡位是假 合法继位是真
雍正是康熙的第四个儿子,生于康熙十七年十月,他的生母是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康熙在位61年,他死后将皇位传于四子允禛。从允禛登基那天起,人们演绎出了他改诏篡位的说法。这种说法有两个内容:一个是篡改文字;一个是隆科多误传口谕。这两种说法都不能成立。
为什么说篡改遗诏不能成立,我们进行分析后就会明白。首先,篡改文字一说没有道理。人们传说雍正将“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这是不可能的。按照清朝文字的书写体例规定,各种诏书、谕旨等重要文件都是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满文是用蒙古文字母结合女真族语音拼合成的,要想改变不是轻而易举之事。汉文的书写,清朝时期没有我们现在使用的“于”字,而是方字旁的“於”,将“于”改成“於”是没有办法的。其次,清朝在书写皇子名字时,要在排行数字的前面加“皇”字,如果将“传皇位于皇十四子”改变的话,这段文字就成了“传皇位于皇于四子”,从语法上就讲不通了。因此,篡改文字的说法就站不住脚了。
误传口谕的说法也没有理由。按照人们的传说,康熙皇帝没有文字诏书,只有病危之时的口谕,隆科多在传达皇帝的口谕时将皇子的名字改变了。其实,康熙病危之时在场的不只是隆科多一人,还有好几位皇子。如果隆科多临时改变了皇子的名称,那么这几位皇子会听之任之吗?再者,隆科多会去冒这么大的风险吗?(www.xing528.com)
隆科多本来就不是允禛的同党,为什么临时改变主意去拥立他呢?隆科多身为国舅,无论哪一位皇子继位对他都没有太大的威胁,他没有必要去错传遗诏。
说雍正是康熙的合法继承人,从以下事例当中可以得到证实。允禛八岁随父亲出巡狩猎时途中患病,康熙皇帝马上启驾回銮,并且亲自看视给他治疗直到痊愈,这说明康熙对允禛非常钟爱。康熙五十六年六月驻跸热河,皇八子患病,康熙命允禛回京探望,自己九月末才回京,这就说明康熙对允禛的信任和器重。按清朝规定,皇子满15岁时由宗人府提名请封,而允禛10岁时被封为贝子,这是破例的。允禛20岁时被封为贝勒,31岁时被晋为亲王,在三位被封亲王之中。康熙注重对允禛实际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命他参预政事,处理皇室事务等。康熙有意让允禛当“孤臣”,目的是为他继位以后独立处理国事打基础。清代祭祀天、地、太庙等重大祭祀活动都是皇帝亲自参加行礼,但是康熙多次派允禛替他参加,这是康熙有意将皇位传给他的一种表现。康熙曾对几位年长的阿哥进行评价,他给允禛的评价是:“能体朕意,爱朕之心殷勤恳切,可谓诚孝。”康熙这样一位仁爱之君将皇位传于诚孝之人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康熙特别喜爱允禛的儿子弘历,并让允禛将弘历带到宫中他亲自培育,对弘历的培育和关怀溢于言表。由于清朝实行的是封建社会的世袭制度,康熙为了弘历将来能继承大统掌管天下,所以就将皇位传给了雍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