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雍正设立军机处
雍正年间因为西北两路用兵之事,为了提高办事效率,保守军事机密,设立军机处。军机处自设立至清朝末年,经历了不断完善和成为定制的过程。
军机处的设立是机密的,而且是逐渐的。最初始于雍正四年(1726年)的下半年,是内大学士兼密办军需,即当时的内中堂办事处的人兼职,人员有张廷玉、马尔赛、蒋廷锡。雍正七年(1729年)三月更改为军机房,人员有怡亲王允祥、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十年(1732年)三月更改为军机处,并铸造关防。
军机处没有正式的衙门,只有值房。值房最初设于乾清门外西边,继而迁于乾清门内,与南书房为邻。这样近于皇帝居住的养心殿便于宣召。初设时值房是用木板盖成,乾隆初年才改造成瓦房,建筑很不讲究。
军机处的人员有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但他们都有别的官职,军机处的职务只是兼职。军机大臣除专职自身职务兼管军机事务,军机章京是专职,但偏制仍属于原来的衙门,升转也在原衙门进行。
军机处的职掌是面奉谕旨,书成文书,并予转发。雍正每天召见军机大臣,形成一套制度,每天35点军机大臣、军机章京进入值房,79点皇帝召见,或有紧急要务提前召见。每天见面一次,有时几次。退出后,军机大臣书写文件。由于撰写谕旨的需要,每日召见多至十几次,有时到夜半时分。
军机处在设立之初,主要是办理战争、军政和八旗事务,而后扩大范围到所有的机要政事。“有关军国要务,而奉谕旨,草拟缮发,”这是军机处的主要任务。“诰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由军机处撰拟、抄写、密封发出,叫做“寄信上谕”又称“廷寄”。廷寄由张廷玉规划,形成一套制度,凡给经略大将军、钦差大臣、参赞大臣、都统、副都统、办事领队大臣、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的叫“军机大臣传谕”。字寄、传谕封函的表面都注明“某处某官开拆”,封口处盖有军机处印信,所以保密程度高。(www.xing528.com)
军机处还有被咨询的任务。雍正命军机大臣奏议驻军问题,征询意见,以备采择。这是皇帝主动提出问题。有时雍正帝也把朝内外的官员的奏折发给军机大臣审议。
军机处还有保存文件的任务。官员的奏折皇帝览阅,朱批“该部议奏”,“该部知道”的,或没有朱批的,交军机处抄成副本(即录副奏折),加以保存。
军机大臣奉旨撰拟机务和用兵大事,而这是原来内阁的工作内容,至此为军机处所夺,使内阁只能草写寻常事务的文件,这就降低了内阁的职权。
军机处办理的事情,不论大小,完全要在本日内完成,绝不积压。军机处根据函件的内容决定递送的速度,写于函面,凡标“马上飞递”字样的,日行三百里。紧急的,另写日行里程,或四百里、五百里、或六百里,甚至有八百里的。
由于军机处机密性很强,所以军机处官员非常注重保密,不与不相干的人员往来,也不允许任何闲人到军机处值房行走,即使亲王、贝勒、贝子、公、大臣也不能到军机值房同军机大臣议事,违者重处不赦,并特派科道官一人,轮流在军机处纠察。
雍正创设军机处,使它日益取代了内阁的作用,是行政制度上的重大改革,也是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的具体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