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秘密建储制度
清代秘密建储制度,是雍正继位后,革除前朝立储弊端,创立的一种有利于政权平稳交接的传位制度。
努尔哈赤为报父祖之仇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创立了大清王朝的基业,但他却在立储问题上留下了遗憾。他死后,皇太极以统领两黄旗的雄厚实力登上了汗位。皇太极“端坐而崩”后,诸子在避免冲突的考虑后,立皇太极的儿子福临继承了王位。福临24岁死于天花,为了避免天花病的灾难,福临立年仅8岁但已出过天花的玄烨继位。玄烨在位61年,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础,却因两立两废太子费尽了心神,绞尽了脑汁,最后“仓猝之间一言而定大计”,确立雍正为皇位继承人。雍正继位,鉴于前几代帝王立储问题的种种弊端,创立秘密建储制度,避免了弟兄之间的争端,使皇权平稳过渡,政局稳定。
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十七日召见总理王大臣、满汉文武大臣、九卿于乾清宫西暖阁,宣布立储的原因和办法,他说:“我圣祖仁皇帝为宗社臣民计,慎选于诸子之中,命朕缵承大统,于去年十一月十三日仓猝之间一言而定大计……圣祖之精神力量,默运于事先,贯注于后世,神圣睿哲,高出于千古帝王之上,自能主持,若朕则岂能及此也……今躬膺圣祖付托神器之重,安可怠乎不为长久之虑乎?当日圣祖因二阿哥之事,身心忧悴,不可殚述。今朕诸子尚幼,建储一事必须详慎,此时安可举行?然圣祖既将大事付托于朕,朕身为宗社之主,不得不预为之计。今朕特将此事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中世祖章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乃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虞。诸王大臣咸宜知之。或收藏数十年,亦未可知。”雍正宣布完后,问诸臣意见,隆科多奏称皇上:“圣虑周详,为国家大计发明旨,臣下但知天经地义者,岂有异议,惟当谨遵圣旨。”于是诸王大臣九卿等皆免冠叩首。雍正表示满意,令众臣退出。然而留下总理大臣,将密封锦匣藏于“正大光明”匾后始出。这样就确立了秘密建储的制度。
秘密建储制度的特点在于“密”字。首先,建储之事虽是公开的,但储君却是秘密的,除皇帝一人知道,别人不知,减少了诸子对太子的猜疑和储位之争,如有意外,可以随时密写人选,而不引起政治风波,避免了储君与皇帝争权,储君骄纵等弊端。稳定了中央集权,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www.xing528.com)
雍正于乾清宫密诏之外,另书内容相同的传位诏书置放在圆明园内,八年(1730年)九月,当其病重之时,将有此诏书之事,秘密告诉张廷玉。又于十年(1732年)正月向张廷玉、鄂尔泰作了说明,并说除“汝二人外,再无一人知之”。并告诉他们圆明园的诏书与乾清宫诏书,同样有效。
雍正死后,张廷玉、鄂尔泰、允禄、允礼等人说明传位诏书之事,命人取出,张廷玉就灯下宣读,众臣拜请弘历受命,弘历遂按传位诏书遗旨令允禄、允礼、鄂尔泰、张廷玉辅政。弘历的合法继位,使雍正秘密立储制度成功地实现了。
秘密立储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过的新的立储方法,但波斯人早在唐虞时期就实行了。据《旧唐书波斯传》记载:“其王初嗣位,便密选子才堪承统者书其名字,封而藏之。王死后,大臣与王之群子共发封而视之,本所收名者为主焉。”
秘密立储制度自雍正创立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都按照这一制度推行,咸丰帝只有一个儿子,自然是惟一的储君,同治帝无子,立谁为储君由掌握实权的慈禧说了算,秘密建储制度从而废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