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西陵探源:陵寝管理机构解析

清西陵探源:陵寝管理机构解析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西府是陵区的最高管理机构,其官员由皇帝的兄弟子侄等皇室人员担任,其职责是监视、督查陵区一切事务,有权直接奏报皇帝。其中东西府、泰宁镇、工部、绿营五个机构和军事考场虽是为泰陵服务而建,但后来成为西陵总的管理机构,其他陵寝不再单独设立,而只设立八旗、礼部和内务府三个机构。

清西陵探源:陵寝管理机构解析

16.清西陵陵寝管理机构

泰陵陵寝兴工之后,为守护山陵亿万年永远之计,于雍正八年(1730年)至乾隆元年(1736年)先后在陵区周围设立陵寝管理机构,负责陵寝的工程管理、祭祀等各项事务,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系统的、全方位的管理防护队伍。这些陵寝管理机构分工不同,各负其责。

东西府是陵区的最高管理机构,其官员由皇帝的兄弟子侄等皇室人员担任,其职责是监视、督查陵区一切事务,有权直接奏报皇帝。承办事务衙门,统领陵区一切事务,是东西府的具体办事机构。泰宁镇总兵是陵寝最高武职官员。兵部负责八旗绿营的事务。泰宁镇镇台是陵寝最高文职官员。工部,负责各陵寝的维修工程,制造部分祭器;承做各陵区在清明节祭祀时供放的大小佛花;制造各祭祀时所焚烧的金银锞纸张;负责预备清明节行敷土礼所用的净土、土筐、黄布护履。各妃园寝的四时大祭之日,工部司员还要协助内务府、礼部安设桌张,摆列酒尊等。绿营是绿营兵居住的营房,因为绿营兵都是汉族人,所用旗帜是绿色的,所以又称绿旗兵或绿营兵。负责陵寝外围的保护工作。八旗营房居住八旗兵,专职负责陵寝周围安全,并参与陵寝的祭祀活动。内务府负责到礼部库房领取、送还祭祀时所用的各种金银器皿,制作祭陵用的各种供品,熬制奶茶、启闭宫门、殿门、打扫地面、支放雨搭、燃熄灯火、请送神牌、摆放桌张、陈列供品、递献奶茶、管理树木。礼部,主要负责生产和供应制作祭品的各种原材料、物品,主持祭祀仪式、监礼、赞礼、读祝文、焚化祝帛、纸锞、割除杂草、打扫地面,会同内务府、八旗共同管理金银器皿库、宰杀牛羊,制作肉食祭品,如太牢、少牢等。军事考场是官兵练武之地。

以上机构从雍正八年(1730年)始建,至乾隆元年(1736年)建成。其中东西府、泰宁镇、工部、绿营五个机构和军事考场虽是为泰陵服务而建,但后来成为西陵总的管理机构,其他陵寝不再单独设立,而只设立八旗、礼部和内务府三个机构。现将它们所在位置简述如下:

泰陵八旗营房位于现在太和庄村东半村。

泰陵礼部营房位于现在后部村。

泰陵内务府营房位于现在五道河村。

泰东陵八旗营房位于现在凤凰台村西北角、东南角、西南角。

泰东陵礼部营房位于现在凤凰台村东北角。

泰东陵内务府营房位于现在晓新村。

泰陵妃园寝八旗营房位于现在南百泉村中心部位。

泰妃园寝礼部营房位于现在太和庄村现在东西大街两侧。

泰妃园寝内务府营房位于现在忠义村。

昌陵八旗营房位于现在北百泉村太平营处。

昌陵礼部营房位于现在下岭村。

昌陵内务府营房位于现在太平峪村北半街。

昌西陵八旗营房位于现在龙里华村西半村(原名龙山庄)。

昌西陵礼部营房位于现在下岭村北半村。

昌西陵内务府营房位于昌西陵东侧,现属太平峪村。

昌妃园寝八旗营房位于现在北百泉村太平营北半部。

昌妃园寝礼部营房位于现在下岭村东半村。

昌妃园寝内务府营房位于现在太平峪村南半街。

慕陵八旗营房位于现在龙泉庄(原名慕各庄)。

慕陵礼部营房位于现在华北村。

慕陵内务府营房位于现在龙泉庄东半村(大圈)。

慕东陵八旗营房位于现在龙里华村东半村(原名里仁庄)。

慕东陵礼部营房位于现在太和庄村南半村第一排房。

慕东陵内务府营房位于现在龙泉庄村中部(小圈)。(www.xing528.com)

慕妃园寝八旗营房位于现在龙里华村东部(太和庄村南,原名华新庄)。

慕妃园寝礼部营房位于现在太和庄村西半部。

慕妃园寝内务府营房位于现在龙泉庄西半村(新营房)。

(慕妃园寝升格为慕东陵后,两个陵寝机构没有合并,而是分别负责妃嫔祭祀和皇后祭祀事宜)。

端亲王园寝内务府营房位于现在张格庄村中部。

阿哥园寝内务府营房位于现在张格庄村西部。

公主园寝内务府营房位于现在张格庄村东部。

怀王园寝内务府营房位于怀王园寝东侧,现属太平峪村(目前此处全部是农田)。

泰陵陵寝机构分布及人员设置情况详述如下:

东西府(即泰陵承办事务衙门):

雍正年间建于东南口字门外,即现在西陵中学所在地。民国年间,贝勒载涛将此机构搬迁至泰东陵八旗营房,即现在的凤凰台村。当时,建有“贝勒府六十间,公府四十间,大臣房六十间,侍卫官房九十间,祝版房二十间。”乾隆元年(1736年)还修建大人官宅两处,一处在下龙华(即现在的小龙华村),一处在夏庄村。何人居住不详,有待查证。

泰宁镇及兵部衙门: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初称泰宁协,乾隆元年(1736年)改协为镇。地址位于现在梁格庄粮站所在地。内有泰宁镇镇台衙门和泰宁镇总兵衙门两个机构。初设“副将一人,都司、守备各一人,千总二人,把总四人,马步兵六百名。”改协为镇后,“改造总兵衙署二十间,大门以外,照壁、石狮、旗杆、栅栏等项照旧设立,将原有副将衙署改为新增游击驻扎,都司衙署改为守备驻扎,增设千总二人,各盖衙署六间,把总四人,各盖衙署五间,外委千总、把总各一人,各给房三间,增兵四百名,除二百名分拔房山、涞水二县外,余二百名各盖营房二间,每马兵二名,给马棚二间。”《清史稿》记载:“西陵设守陵总管大臣一员,由泰宁镇总兵兼任,总管之下设翼长二人,散秩大臣一人。”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易州总兵官一人,副将一人,参将二人,游击二人,守备五人,千总十人,把总二十人”。

泰宁营:

位于南百泉村,建有“副将衙署二十间,两营把总各给房三间,兵丁营房二百间。”两营即泰宁镇属左翼标营和右翼标营。“左翼标营设游击以下等官,右翼标营设守备以下等官。”八旗中镶黄、正白、镶白、正兰属左翼标营,正黄、正红、镶红、镶兰属右翼标营。乾隆三年(1738年),“左、右两营增千总、把总各一人,步兵百名。”

都司衙署:

位于北百泉村,有“衙署房十四间,千总房四间,把总房三间,兵丁营房二百间。”

下龙华即现在小龙华村,其“守备、千总、把总、兵丁营房数与北百泉同。”

以上三处为守护陵寝的绿营兵营房。

工部:

乾隆元年(1736年)建于易县城内,建有“衙署房二十间,库房十有六间。设郎中一人、员外郎六人、主事二人,各给房四间,经制承办二人、匠役一百一十名,守库把总一名,巡兵四十名(由泰宁镇拨给),笔帖式二人,各给房二间。”

礼部:

乾隆元年(1736年)建于后部村,建祭品库等房三十间。后来,“恐夏秋水盛,有碍祭典,将祝版房和应用乳牛圈俱移建夏庄之左。‘礼部’设有郎中一员、员外郎二员,各给房四间。读祝官二员、赞礼郎四员,各给房三间。笔帖式四员,各给房二间。牛羊圈九间,执事人役一百五十一名。共给房一百六十一间。”另外还设有牛羊吏、挤奶人、扫院人、割草人、磨面人、打果人、酱匠、糖匠、粉匠、屠户、果房等人员。

内务府:

乾隆元年(1736年)建于泰陵东口字门内,即现在的五道河村。有内务府营房一座,其中“总管衙门房四间,官七员,房二十间。首领太监四名,房十二间。茶膳上人十四名,房二十八间。拜唐阿四十名,房八十间。”另外还有郎中、员外郎、内管领、茶上人、膳上人、领催、内监、摆桌人、树户等人员。

八旗:

乾隆元年(1736年)在半壁店(现属太和庄村东半村)建盖泰陵八旗营房一座。设“内管领一员,房七间,副总管二员,房十间。防御十六员,房六十四间。骁骑校二员,房六间。兵八十名,房一百六十间。笔帖式二员,房四间。”

雍正棺椁奉安陵寝前,乾隆又陆续派遣四百多名官员补充到各机构,后代帝王对各陵寝管理人员按时进行补充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