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对清西陵的保护
清朝时期十分重视陵寝的保护。陵寝建成后,从多种角度,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陵寝防火、防盗、防汛、防破坏的管理。
在陵寝的东南西三面修建两层风水围墙,“内围墙四十二华里,墙外栽立红桩二百六十五根。外围墙一百五十七华里,墙外栽立红桩五百八十七根。风水墙外开挖外火道、内火道、里火道,每条火道宽二十丈,长数百里。外火道内侧立红色界桩,红桩外立白桩,白桩外十里立青桩,青桩外数十里开辟官山,立界石,上刻‘禁地官山界石’。禁止百姓涉足。为了防火,在外围二十四处堆拨外,每年九月初一开圈,民人割除草茨,如遇闰月每年自八月初一日开圈起至次年三月初一日出示禁止,后龙火道每年九月初一左右两营派千把总二员,马步兵丁一百二十名分割,自左营奇峰岭起至右营上陈驿玉皇沟止。”
除了上述措施外,还在各建筑附近和外围设八旗汛防和绿营汛防,派八旗兵和绿营兵巡逻守卫。各种防护情况如下:
“八旗汛防:
泰陵两翼板房:防御二员,披甲十名。
金银器皿库:防御一员,披甲三名。
妃园寝左翼板防:防御一员,披甲五名。
东正峪(泰东陵):防御一员,披甲五名。
绿营防汛:
宫门下马碑堆拨二处,两营步兵二十名。
圣德神功碑楼堆拨一处,两营步兵十二名。
更衣亭堆拨一处,两营步兵十名。
正红门堆拨二处,两营轮派千把总一员,两营步兵二十名。
妃园寝堆拨二处,两营轮派千把总一员,两营步兵二十名,下马桥两营步兵五名。
东正峪(泰东陵):两营轮派外委千把总一员,两营步兵十二名。
金银器皿库堆拨三处,两营轮派外委千把总一员,两营步兵十五名。
祝扳房堆拨一处,两营步兵四名。
东管头口字门堆拨一处,两营轮派马兵守口一名,两营步兵六名。
火药库,两营步兵四名。
大厂礼部银库,易州营派外委一员,易涞房三营兵丁二十名。
广恩当,每月轮流派把总一员,两营派兵四名。
左营内堆拨:
东南口字门,左营千总一员,马步兵五名,两营步兵五名。
北东口字门,左营马目兵三名,步兵三名。
围墙:
巡查山峪地方,轮派查山千把总一员,海巡马兵二十名。
南海巡九龙山一带地方,马兵五名。
北海巡宝山一带地方,马兵五名。
瞭望火烟东管头一带地方,马兵五名。
巡查龙门寺一带地方,马兵五名。
夜海巡:
外委千把总一员,步兵十五名。
正红门以东至三峰岭止围墙长二十余里,巡查外委千把总一员,马兵五名。
左营外围堆拨:
神石路,马目兵二名,步兵三名。
半壁店,外委千把总一员,马兵二名,步兵三名。
段各庄,马兵二名,步兵三名。
下口子,千把总一员,马兵二名,步兵三名。
奇峰岭,步目兵五名。
一间房,步兵五名。
桑园,步兵五名。
龙王庙,马兵守口一名,步兵五名。
栗园,步兵五名。
石门峪,步兵五名。
柴厂,马兵守口一名,步兵五名。
风水口,步兵六名。
右营内围堆拨:(www.xing528.com)
南西口字门,马目兵五名,步兵五名。
北西口字门,马目兵三名,步兵三名。
围墙:
巡查山峪地方,轮派查山千把总一员,海巡马兵二十名。
南海巡小富各庄一带地方,马兵五名。
北海巡天井湖一带地方,马兵五名。
瞭望火烟马武驼一带地方,马兵五名。
巡查酸枣沟一带地方,马兵五名。
夜海巡:
外委千把总一员,步兵十五名。
正红门以西至泰宁寺止围墙长二十余里,巡查外委千把总一员,步兵五名。
右营外围堆拨:
神石山,外围千把总一员,马兵二名,步兵三名。
西管头,马兵守口一名,马兵二名,步兵三名。
大龙华,马兵二名,步兵三名。
分水岭,马兵二名,步兵三名。
金坡,步兵五名。
泥洼铺,步兵五名。
上陈驿,步兵五名。
坡下,千把总一员,马兵二名,步兵三名。
紫荆关,步兵五名。
河东村,步兵五名。
高家庄,步兵五名。
孔各庄,额外外委一员,步兵五名。
西华盖山,步兵六名。
左营张各庄端亲王园寝:
宫门前堆拨二处,千总一员,步兵十名。
下马桩步兵五名。
日海巡步兵三名。
夜海巡步兵三名。
瞭望火烟步兵三名。
右营王格庄怀亲王园寝:
宫门前堆拨二处,把总一员,步兵十名。
下马桩步兵五名。
日海巡步兵三名。
夜海巡步兵三名。
瞭望火烟步兵三名。
左右两营张各庄阿哥园寝:
宫门前堆拨二处,两营轮派马兵守口一名,步兵十名。
日海巡两营步兵三名。
夜海巡两营步兵三名。
瞭望火烟两营步兵二名。”
以上是清朝乾隆年间西陵防护情况。
1912年宣统皇帝退位时,曾和民国政府签订八项优待条款,其中第四条是:“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妥善保护。”西陵因此成立管理委员会。1913年溥仪在东北成立伪满州国后,西陵成立“满洲队”保护陵寝。
共产党对西陵的保护更是高度重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龙华县(现在的易县)县长赵鹏飞(解放后曾任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市人大主任)根据中共党组织的安排,与当时担任满洲队队长的溥安进行协商,双方就西陵的保护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达成共识,即共产党不在陵区内打仗,以免西陵建筑遭到损坏,西陵组织不抓共产党。从而保护了西陵也保护了共产党组织。1939年杨成武将军指挥的著名的大龙华战役,之所以把战场选在大龙华,既是战略战术的分析也有保护西陵的意义。1947年2月,易县政府成立后,建立公安局,由公安部门派人员负责西陵的管理保护。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部门曾派一名老红军看守泰陵,老红军居住在泰陵东班房,据当地老人们讲,老红军看守泰陵时,毛泽东主席曾来过泰陵,老红军由于责任心强而且又不认识毛泽东,所以,没让他进入。毛主席接见过三次的第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太平峪村赵长贵在担任村支书时,村里人砍伐了长在自家院里的陵区古松,政府部门调查时,赵长贵对村民有所袒护包庇,为此,赵长贵被判刑一年。1954年西陵成立“清西陵文物保管所”,西陵开始有“清西陵”之称。清西陵文物保管所成立后,西陵的管理从环境的保护和古建筑的维修步入正规化、系统化管理的轨道。清西陵历届领导带领全体职工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保护西陵、建设西陵。清西陵自1954年至今的历位领导是:第一任所长张俊岭,第二任所长是中共易县县委委员赵海奇,第三任是连金生,第四任是陈宝蓉(后来任保定地区文化局局长,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第五任是邵述同,(后来任保定市旅游文物局副局长),第六任由易县政府副县长王胜利兼任至今。清西陵文物保管所1954年成立,隶属易县文化局,1987年8月归属保定市旅游文物局,更名为“清西陵文物管理处”,1999年6月划回易县管理。1961年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1月9日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目前,西陵遵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原则和“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自然遗产方针,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清西陵高品位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清西陵保护管理办法》的制订,更是为西陵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