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的发展
步兵,春秋时期称作徒,或徒兵。步兵,作为独立兵种,普遍出现于华夏诸侯抵御戎狄侵扰的过程之中。当时戎狄长于步兵作战,而队形稀疏攻防阵式呆板的战车部队难以对付灵活多变的步兵进攻。立国于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区的郑国,最早使用步兵守卫疆土和反击戎狄的侵扰,并在镇压“萑苻之盗”(奴隶起义)的过程中发展壮大了步兵这一兵种。地处戎狄包围中的晋国步兵建制最为完整,把独立步兵称为“行”,献公时已建有左行和右行,文公时在“作三军”的同时,又“作三行以御狄”(前632年),即在原有二行的基础上增设中行,组建起独立的三行部队,不再隶属战车部队的编制。其任务就是与戎狄作战,保卫和开拓晋国的疆土。在鞍之战中它配合战车部队曾发挥过作用。但它的发展较为缓慢,直到公元前541年魏舒在对戎狄作战中“毁车以为行”之后,步兵才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公元前493年的铁之战中,公孙龙以500名步兵夜袭郑军,夺回赵鞅的旗,明显地表现出步兵在战争中的优越性。
春秋末年,吴越两国的步兵相当著名。吴王阖庐伐楚之所以长驱直入,“五战及郢”,就在于拥有一支轻甲利兵的步兵先锋队,它由500名大力士和3000名善奔走的勇士组成,长途奔袭,把楚国战车部队追赶得没有喘息的空隙。越国步兵的战斗力很强,战术也很灵活。在笠泽战役中越军和吴军夹河对峙,使两翼步兵佯攻掩护越王率主力偷渡,一举大败吴军。这次战斗中越王的中军就是由6000贵族子弟组成的步兵。这些战争实例说明,吴越步兵在战争中起支配作用,体现出两国的步兵建设发展迅速,与北方诸国步兵登上战争舞台遥相呼应,共同为步兵在战国时期成为战场的主宰者铺平了道路。(www.xing528.com)
顺便要提及的是,春秋时期舟兵也有了较大的进步。舟船在商周时就已被用于军事行动,到了春秋时期,随着战争的扩大,舟兵得到迅速的发展。当时楚、吴、越、齐等国都拥有强大的舟师,在战争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当时的舟船,据《越绝书》引《伍子胥水战法》所说情况来看,已是很大的了:“大翼一艘,广丈六尺,长十二丈,容战士二十六人。”而馀皇等船则是当时战船中的著名者。吴、楚、越诸国地理条件适合于开展水战。故舟师的发展比较迅速。据《左传》、《国语》等典籍记载,这几个国家之间,频年发生战争,水战是重要的作战形式,舟师因而成为这些国家的主力兵种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