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 口头报告法
口头报告法,又称口头报告(verbal report)或口头自陈(verbal reporting)。它指被调查者按照调查者的要求在进行特定活动时讲出其大脑所想的东西,而研究者则通过分析其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口头陈述收集有关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口头报告法在早期心理学研究中被内省心理学家所偏爱,但由于这种方法所收集的数据往往带有较大的主观任意成分,被冷落长达半个多世纪。然而,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口头报告法所收集的“认知”数据便于检验认知发生的“在线”片刻和行为过程,且有助于间接探索人脑这一神秘“黑箱”。鉴于此因,现在又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尝试这种方法,翻译研究中常用的TAPs(Think-aloud protocols)方法便是口头报告中的一种形式。
口头报告法可依据被试口头报告的时间分为两大基本类型:1)共时报告法,又称在线报告或实时报告法;2)追述报告法,又称回顾式报告法。
共时报告法又可根据表达方式细分为三种类型:1)直接表达,即边想边说,想什么说什么,“自然有声地说出”或报告自己在完成研究者所给任务时大脑短时记忆中一闪念的思维活动。避免内省、避免报告自己的思想(即报告自己是怎样想的)、避免追求完整都属直接表达。2)编码式表达,指报告人通过口头报告描述短时记忆中尚未用词语编码的内容,即对短时记忆进行编码。其编码的过程会占用时间,因此有声思维便会使完成实验任务的时间延长,但不一定影响任务处理的程序,否则,口头报告便会中止。3)解释性表达,指当研究者要求被试解释他们的思维过程时,被试就须进行综合加工,其口头描述未必总是其任务执行过程的真实反映。这种有声思维的口头报告“往往用录音的办法来进行记录,有时还需要从旁观察,工作量较大,一般只能做个案研究。被试往往对有声思维的要求不很明确,需要先做训练,否则报告出来的不是他在想什么,而是他是怎样想的”。(桂诗春,1997:236)
“边想边说”的直接表达可以收集到较丰富的数据,因为被试说出的都是在‘短期记忆’中的信息,它们易于作进一步的加工处理,也容易脱口而出,因此,较之编码式表达和解释性表达这类“内省式”口头报告,“边想边说”所获数据来得既直接、又可靠。有人将编码式表达和解释性表达笼统归纳为“内省”。(刘润清,1999:86~87)(www.xing528.com)
与共时(在线)表达相对应的口头报告就是回顾式报告或追述报告。顾名思义,回顾式报告指被试在完成由实验者规定的活动后“回顾”自己头脑中所曾发生的思维活动及其过程、各种心理操作等并将它们用口头方式报告给实验者,而实验者需记录被试的口头陈述并按一定程序对其内容进行分析,以期揭示被试心理活动的过程和特点。但是,对口头报告内容的分析应注意排除被试“节外生枝”的“重构”,即报告一些当时思维活动中并没有出现的事情。为此,学者们提出两点有待研究者注意的问题:1)口头报告启动得越延缓(即完成规定任务离口头报告时间所间隔的时间越长),重构和歪曲原有思维过程的可能性就会越大;2)对于回顾式报告中的一些可疑的独立的证据,研究者还须使用别的数据来验证,如来自反应时和错误分析的相关数据(桂诗春,1997)。由此可见,回顾式报告并不意味着无时间约束的简单追述或无限期的延时回忆,对其内容的分析还须谨慎,其结果的可靠程度还有待相关实验数据的佐证。
共时在线报告和延时回顾报告两种收集数据的方法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在实际的研究中可要求被试先后进行两种不同时间的口头报告,即将“同步在线”与“延时追忆”两种报告形式结合起来使用,从而使两种报告互相引证,使定性分析的可靠程度得以提高。
就翻译心理研究的可操作性而言,共时在线报告一般适合于笔译心理研究或用来收集有关笔译心理方面的数据。同时使用两种口头报告方法对笔译心理研究来说也是可能的,即先进行共时在线报告,后进行回顾式延时报告,以期两种报告相互引证、互为补充。相比之下,口译心理研究则更多地受到操作上的限制,为了保证口译任务的顺利进行,口译被试者几乎无法一边口译、一边报告,即无法做到共时、在线报告。因此,延时性回顾式报告则适合口译心理研究及其相关数据的收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