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原则与设计
定性研究方法的首要原则就是“研究者不操纵研究背景,而是把研究背景看成是自然发生的事件、过程、相互关系。它的目的是了解在自然发生的状态下的自然发生的现象……所以这种方法十分强调不干预性”。(桂诗春、宁春岩,1997:93)定性研究通常被看成是一种较开放性的研究,没有事先规定的严格设计和调查手段。其设计模式是在过程中“涌现出来的”(Jacob,1987;见刘润清,1999:107);其具体操作程序常常取决于特定的环境,常被人们比做“倒金字塔”和“漏斗”。这是因为:1)定性研究总是“从一般问题到特殊问题,范围逐渐缩小时,就像个漏斗”;2)研究者通常要“重复好几次观察与分析的周期”。尽管定性研究属于开放性研究且没有固定的设计,但是,有学者认为以下五点做法可视为定性研究的一般做法(桂诗春、宁春岩,1997:102~105)或指导性原则(刘润清,1999:72~74)。
第一,界定(或定义)所要描写的现象。在定性研究的早期,研究者或观察者一般会采取开放性的态度,即不带任何条条框框、全面地接触研究现象或研究环境。然而,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研究者的观察范围也要随之作相应的缩小,这是因为各种现象和行为都是有层次的,大单位是由小单位组成的,因此研究者观察或研究的第一步则是要定义或确定所要观察的层面及其单位。例如,研究者要想研究口译行为,就必须界定拟观察的层面和构成层面的单位,因为口译行为是一个多维的层面集合,它至少由三个层面组成:1.口译环境;2.口译行为;3.口译效果。再如,如果决定了要研究的层面是口译行为,那么研究者的下一步就是决定所要研究的构成口译行为的具体单位,即:是观察译员的源语理解行为,还是观察译员的目的语重构行为?如果将源语理解行为作为观察单位,那么,是观察译员对源语词汇(子层面)的理解,还是观察译员对源语句法(子层面)的理解,或是观察译员对源语语用(子层面)的理解?这一过程要求研究者面对复杂的观察现象要采取“先放大,后缩小”的“漏斗式”选题原则,并且反映了研究者“从一般问题到具体问题”的定性研究思维。
第二,使用定性方法收集数据。由于用定性方法收集的数据主要是词语而不是数字,这使它享有数据收集的多种手段或来源,其中较常使用的收集方法或数据来源有:观察、问卷、访谈、录音/录像、口头报告、个案历史、日记、现场记录,等等。“词语性”是定性数据的明显优势和显著特征,这是因为“词语能够直接地、具体地、生动地说明现象,说服力较强,连采取定量研究方法的人也越来越认识到定性数据的重要性,因而注意收集定性的数据”。(桂诗春、宁春岩,1997:102~103;以下同)由于定性研究收集数据的来源和方法多种多样,且常常同时使用几种不同方法观察、研究同一个现象,因此,比单一的实验或测试所获的信息和启示更多。然而,由于语词比数字复杂且具模糊性,使用定性方法收集数据就必须对词语资料进行编码。通常有两种对词语资料进行编码的方法,一是“根据研究的需要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编码方案,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公布的《方言调查字表》,我们需要做的无非是把编码范畴定得更为细致和具体,然后训练编码人掌握这些范畴……”;另一种方法的使用通常发生在研究者在研究开始时对数据的编码尚无把握,还不知道数据所代表的变量是什么。这时研究者可“先拿50~100张调查表进行分析,根据反应结果建立一个初步的编码范畴,然后再来对别的调查表进行编码。编码范畴必须是详尽的,而且是互相排斥的”。
第三,在数据中寻找规律性型式(patterns)。定性研究程序所呈现的“由大至小”的“倒金字塔”特征主要表现为研究者的研究总是始于一般、宽泛的研究问题,然后逐渐缩小到较为特殊、具体的研究问题。鉴于定性研究这一“漏斗型”流程特点,研究者在研究开始阶段并没有特定、明确的研究课题,因此其数据收集也就没有明确的目的或预先计划的筛选,所收集的数据就仅仅属于原始数据,因此,研究者必须从这些原始数据中寻找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即发现数据中反复出现的型式(regularities),或规律性型式(regular patterns)。Harris(1951)在其《结构语言学方法》一书中对描写语言学的考察领域作了这样的描述:“它并非研究整个言语活动,而仅仅是研究言语某些特征的规律性(regularities)。这些规律性存在于所考察的言语特征的分布关系之中,即这些特征在话语相互之间的出现频率。”Harris在这里所说的规律性也就是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型式(patterns),它主要是指“要素之间的某些稳定的相互联系。在型式的基础上,研究者就可以进一步形成假设,甚至提出一些解释调查结果的模型”。(桂诗春、宁春岩,1997:104)由此可见,从原始数据中寻找“型式”就是从宽泛的原始数据中发现某些现象或事件之间的稳定的、规律性联系。例如,设想要研究一个优秀口译员的停顿现象与源语或译入语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者可先将该译员的口译过程进行录音,然后在将它整理成文本后,再按一定的时间标准逐一标出停顿的地方并统计其频率。完成对停顿这一基本现象的描述统计后,研究者便可开始对大量的停顿数据作定性分析,如寻找停顿(位置、频率)与源语(结构、形式)的对应关系、停顿(位置、频率)与译入语(结构、形式)的对应关系,等等。通过对定性数据的分析,研究者可望发现(停顿)现象(或事件)与源语或译入语形式结构之间某些带有规律性的对应型式或相互联系。(www.xing528.com)
第四,重复观察分析和数据收集以验证结论。上述从原始数据中寻找普遍型式的做法仅仅是完成了对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的第一回合,从中获得的定性结论也只是初步的。这意味着研究者一旦完成“型式”的探索性发现后,还需要检验其初步结论的效度。这就要求研究者继续回到数据中再对它们作二次(或更多)分析,或收集更多的相关数据,以检验初步结论是否最终成立。这时,研究者可使用三角验证(triangulation)的方法来检验结论的效度,即从不同的数据源收集相关数据,观察和分析新的数据(或现象)之间所存在的型式是否与初次数据源所产生的型式相同。这是检验结论效度的有效方法。
导致定性研究失效的原因一般有两种:1)研究不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或研究者所收集的定性数据缺乏代表性或概括性。这时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重新收集数据,并观察和分析这些新数据是否呈现同样的型式。2)研究者在数据解释中引入了过多的主观因素,即未能控制好主观偏见对数据解释的影响。上面提到的三角验证方法可以用来控制数据解释的主观性。例如在研究口译停顿的相关因素时,研究者可使用来源不同的数据或材料以期相互印证;同理,相同的数据材料可以由不同的研究者来进行分析,以期验证不同的分析者是否得出相同的分析结果或数据型式。简言之,这种相互印证、交叉分析的做法是因为定性研究的数据必须具备两个要求:可提取性(retrievability)和可证实性(confirmability)。前者指别的研究者也可以看到原始数据,后者指别的研究者可以通过重新分析原始数据或重新收集自己的数据来独立验证已获得的结论或结果。
第五,缩小研究范围,调整研究焦点。定性研究“由大至小”、“由一般至特殊”的“倒金字塔”特征业已表明经过第一阶段的数据观察分析后,研究者必须重新界定自己的研究范围,从而使研究焦点更加明确。这是一个“使焦点更为集中的过滤过程。当研究的现象越来越集中时,研究者就必须再作一次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循环”。(桂诗春、宁春岩,1997:105)这一研究过程的循环往复是十分必要的,它可避免因数据不足或不具代表性,或因观察分析的片面单一而导致的偶然性结论或错误的型式假设。例如,设想有位翻译学研究生准备做一项与翻译心理过程有关的开题报告,他最初所想的研究选题或范围只是笼统的翻译心理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文献浏览和资料收集,他觉得自己过去的选题过大,因此有必要缩小范围。于是,他将过去选题初步确定为口译心理研究。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和研究数据的循环收集及分析并且在指导老师几个回合的启发帮助下,该同学又将口译心理研究领域缩小到口译“理解”的认知心理学研究,显然他放弃了既含理解又含产出的口译心理研究,研究焦点比以前明确了许多。不仅如此,这位同学后来发现他还有必要对自己的理论框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技术范围作进一步的界定。例如,他一改过去简单地将罗列数家理论的做法,而将与自己研究选题直接相关的某个理论作为研究选题的理论框架或指导思想,同时还明确了其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等相关指标。经过多层次的缩小和界定,该同学的研究选题终于有了明显的改进。
上面列举了定性研究的五项指导性原则,它们可被视作定性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性理念。然而,定性研究的具体过程和实施还有待一些具体研究方法的保证。下面我们将结合翻译心理研究对这些定性研究方法逐一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