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厚德的人重谦和,故不躁
人之初如玉璞,厚德者慎独
反省是认知自己的不二法门。
古时候,先贤墨子曾给弟子们讲过生动一课,他将弟子们带进一家染坊,工匠们正在将织好的布放进不同颜色的染缸,浸泡不同时间后,取出晾晒,这样就成了五颜六色的花布。
墨子对弟子们说:“你们看这些丝织品,本来是雪白的颜色,放到青色的染缸,就变为青布;放到黄色的染缸,就变成黄布。染缸里的颜色不同,布的颜色就不同,如果一块布进入不同的染缸,就会沾上其他颜色,所以,染布的时候要加倍小心,才能保证布的纯色。”
“一个人的品性就像一块洁白的布,想要染出什么颜色,要靠我们自己把握。”墨子说。
我们生活在一个古老又有底蕴的国度,先贤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智慧,值得我们研读效法。就如故事中的墨子,从几个染缸几块布料就能看到人性的本质和变迁。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如一块洁白的布,在成长的过程中,受父母师长教诲,受他人熏陶,渐渐有了自己的颜色。小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很难把握布的颜色。当我们渐渐懂事,开始以更高的要求看待自己时,首先审视的是自己的品德。
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人格的底座,有什么样的品德,决定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同样是学者,有道德的人会为人类造福,而道德感欠缺的人却会为社会带来危害。就如同样搞医学研究,有些人研制药品,有些人却研制毒品。一个人万万不可轻忽对道德的要求,因为人的欲念本来就多,不加以控制,很容易旁逸斜出,失去本心。
在智者看来,一颗禅心应是纤尘不染,不论世事如何变幻,心灵始终明净。这就更需要我们有极高的道德水平。在古代有一种提高自己道德的方法叫做“慎独”,就是说在无人看到的地方也要检讨自己的缺点,真正做到从里到外严格规范品行。这种方法历来被人称道,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慎独”,谨慎地对待自己的一切行为,自然可以使心灵合乎道德,不被世俗污染,就如莲花那样虽在淤泥之中却一身清净。
一群弟子询问一位禅师如何消除杂念,禅师反问:“院子里有野草,怎样才能铲除?”
“应该用铲子铲掉。”一位弟子说。
“一把火就能将它们都烧掉。”另外一位弟子说。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应该连草带根一起都拔出来。”还有一位弟子说。
“明天我们把院子里的地分为四块,你们按照你们的方法锄草,我按照我的方法锄草,半年以后,我们看谁的方法更好。”禅师说。
半年很快过去了,师徒聚在院子里,发现徒弟的三块地依然杂草丛生,只有禅师那块地长满了金灿灿的稻谷,原来禅师并没有想办法除去杂草,而是种上了粮食。
“人的欲念就像杂草,不论什么方法都无法根除,所以,对抗欲念的最好办法,就是培养自己的美德。”禅师对弟子们说。
想除掉土地上的野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上面种满庄稼;想除去心灵里的杂念,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自己的美德。如果每个人都能以“慎独”来要求自己,就能够做到对人对事表里如一,对事对物有原则又不失情谊;有杂念的时候,他们自己知道如何控制,更不会为了外界的诱惑变得躁进使性,忘了自己本来的身份。
人们常常感叹人性莫测,也感叹自己在变化,随着世事无常,变得越来越不认识自己。人为什么会改变本性?因为心躁。生活中有太多不如意让我们急于改变,所以躁;人际中有太多不满却无处发泄,所以躁;事业上有太多目标想要达成却不知要多少时间,所以躁;眼睛里看到太多诱惑想要一一尝试,所以躁……心躁,唯有道德能够加以约束和安慰。
一个重视美德、培养美德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躁,他们知道人性最重要的是平,是静,是经得起考验的坦荡,这才是他们的追求,所以世俗不能让他们浮躁。他们的脚步总是稳的,心态也是端正的,他们谦和处世,磨炼自己的品德耐力,就像古诗所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重视品德修养的人,晶莹剔透,如冰如玉。
独处当自省,见贤当思齐
没有反省的人,永远停留在某一个阶层,没有办法超越。
孟子小时候和母亲一起生活,母亲希望儿子长大后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很注重孟子成长的环境。一开始,他们住的房子在墓地附近,孟子经常学着别人痛哭流涕,母亲说:“这不是能够教育孩子的地方。”于是,孟子的母亲决定搬家。
母子二人搬到集市旁,孟子看到那些商人平日买卖吆喝,也跟着学了起来。母亲说:“这也不是能够教育孩子的地方。”于是又搬了一次家。
这一回,孟子的邻居是一位屠户,孟子年幼好奇,经常看屠户杀猪。孟子的母亲又一次带着孟子搬家。最后,他们住在学宫附近,孟子经常看到文雅的官员们经过,也跟着学习那些进退礼仪。孟子的母亲说:“只有处在这个地方,孩子才能学到好东西。”从此住了下来。
“孟母三迁”是很有名的历史故事。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好的父母监督、好的老师教诲固然重要,但“耳濡目染”四个字也不可小觑。长久地与那些道德高尚的人在一起,看着他们做事,自己自然也会做那些符合道德的事;相反,和奸邪之徒在一起,则会变得恶毒而不自知。特别是那些没有判断力的小孩子,更要让他们与善人、君子为伴,才能保证他们本性的淳朴,这就是孟母为什么要三迁的原因。
一个重视道德的人,在独处的时候会反省自我,检讨自己的错误。圣人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说一个重视道德修养的人每天都要观察自己对工作是否尽职,对朋友是否诚信,是否温习了学到的知识。现代社会节奏快,我们也许无法做到“三省吾身”,但如果能常常以这些标准检讨自己,及时改正,就是难得的对心灵的呵护,也能够保证我们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
独处时候有限,多数时间我们要与他人接触,这也是我们修身修心的大好机会。在别人身上,我们固然看到一些缺点与不足,但同样能看到他们的优点以及人格上的高尚,他们就是我们的活教材。看到别人的好处,立刻学习效仿,这就是古人说的“见贤思齐”。
一位老板正在机场等候班机,因为风雪的关系,班机一再延误,乘客们在候机大厅里喝着早已冰凉的咖啡,心情越来越烦躁。老板的火气也越来越大,训斥起随行的秘书。
突然听到“啪”一声,一位女士手中的咖啡纸杯掉在地上,这是一位穿着华贵、戴着墨镜的中年女士,从外形上看,很像某个女明星。人们不由盯着她那件崭新而鲜艳的衣服,还好,咖啡没有洒在上面。可那位女士却很尴尬,她向周围的人道歉,在手提包里翻着什么,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张纸巾。只见她蹲下身,认真地擦拭着地板上的咖啡渍。
本来在高声呵斥秘书的老板,突然放低了声音,他突然意识到,一个有身份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这位女士就是自己的榜样。
“见贤思齐”是指人们看到那些德才兼备的人,就会打心底里希望自己和他们一样。特别是当自己有错误时,看到那些处世更好、行为更佳的人,就像照了一面镜子,立刻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就像故事中的老板看到那位端庄的女士,立刻收敛了自己的脾气。
照镜子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我们需要镜子来提醒自己是否仪容不整,是否有碍观瞻。在品德上,我们也需要常常照照镜子,这个镜子不能是我们自己,因为自己对自己的认识难免有偏差与误区,只有与那些真正有美德的人做个对比,我们才会确切地知道自己的不足。而且这种方法也最立竿见影,不需要你长时间地思考,只要看到好的,立刻效仿,今后一直照着做,简单有效。品德上的修养永远不嫌多,见贤思齐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出错。
想做到见贤思齐,就要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力,判断出了错,见“不贤”也去效仿,那就成了悲剧。要善于判断一个人的人品高下,也要善于选择自己的朋友,亲贤者,远小人。和那些高尚的人接触,为人就会日渐厚重,心灵自然会变得越来越高尚。这个时候,你也就成为了一个思齐的人想要接近的贤者,你的一举一动,也成了他人的镜子,他人的榜样。
众生无贵贱,每个人都值得你尊重
智慧高的人,能包容,生活范围就大,每一个人都喜欢跟他在一起。
古时候,一个欧洲小国的国王出外打猎,一队人马越走越远。天黑了,他们赶不回王宫,决定找个旅馆过夜。可是在荒山野岭,哪里去找落脚的旅馆?这时,国王看到远处有一户简陋的农家,就对大臣们说:“我们就在那间屋子过夜吧!”
负责礼仪的大臣说:“陛下,如果有人知道尊贵的国王住在这么简陋的屋子里,会降低您的威望,请您三思。”国王说:“一个国王去农户家居住并不会降低自己的尊严,只会提高那个农夫的威望。”说着带着大臣们去农家投宿。
农民和妻子听到国王要来住宿,都很紧张。没想到国王是个谦和的人,不但不挑剔粗陋的饮食和被褥,还很温和地对一家人问寒问暖。第二天走时,还送了很多礼物作为答谢。这件事传了出去,人们都赞叹国王是一位礼贤下士的君主。
一个内心有禅性的人,必然知道众生平等。不论对方是国王还是农夫,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一个国王倘若知道农夫的不易,他就会变得谦和并让人敬仰;一个农夫如果以不卑不亢的态度对待国王,他自然也会为人叹服。世界上任何两个人都可能成为朋友,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从心里尊重对方,试着理解对方,懂得欣赏对方的长处,愿意体谅对方的难处。
“众生平等”有时听起来有点高高在上,我们不是高僧,只以普通人的眼光和身份来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尊重他人。尊重是交往的基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人格,谁也不愿意被人小看,如果你做不到,你就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有德的君子为人处世最谦和,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因此也就成了他人钦慕并愿意结交的对象。
他人和你没有什么不同,你们也许有不同的性格、爱好、地位、成就,但却同样遵循生老病死的自然原则,重复盈满则亏的人生法则。他人手里拥有你没有的东西,你手里的东西也让他人羡慕,没有谁是最优秀的,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好处。所以不必盲目地崇拜别人,也许你崇拜的只是一个表象;更不能粗鲁地轻视别人,你所轻视的也许远胜于你,只是他谦和有为,不屑于和你计较,若你不知底里,别人只会嘲笑你的短视。
在一家大公司,销售部的马经理最有威望,深得上司器重、下属佩服。这让同等级的其他经理们很不愤。有位狄经理就常常在老总面前打小报告,老总听得不耐烦,对狄经理说:“马经理做得好自然有他的道理,你为什么不能学习一下他的优点?”
“我觉得我们资历相当,我去年的业绩甚至比他还高。”狄经理和老总有亲属关系,说话不必藏着掖着,坦率地抒发着心中的不满。
“业绩高只是一个方面,经理更需要团结员工、鼓舞士气,这对一个公司才是最好的。就拿与下属的关系来说吧,你让下属去办事,总是一副上司对下属的命令口气;马经理呢,总是客客气气,经常说‘有件事想拜托你’这类的话。员工做错了事,你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顿骂;马经理呢,像长辈一样帮人家分析错误,制订下次的计划——你如果是一个员工,更愿意跟着哪位经理?”狄经理被老总说得灰溜溜的,没回一句话。
平易近人是一个领导者身上很重要的素质,它不是必需的,但如果有了它,就能让人如虎添翼。一个人的形象靠的不仅仅是他的成绩,人们更看重他的行为。想要获得尊严,就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人信服,在高位时懂得礼贤下士,就算是不起眼的人,也对对方礼让有加;在卑微时不看轻自己,不巴结奉承别人,这样的人怎么会不让人尊敬?
每个人都希望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因为个性和爱好的差异,我们也许不能和所有人成为朋友,但我们应该试着和身边的人友好相处。人际交往虽然是一个双向活动,但你可以掌握主动权,你的态度能够为你们的关系定下基调:是平等的朋友,还是泾渭分明的陌生人?或者是彼此看不顺眼的对手甚至敌人?
一个谦和而真诚的人走到哪里都不会让人厌恶,认真地与他人相处,仔细观察他人的优点,每个人都有值得尊敬的地方,把这种尊敬当做你们交往的切入点,他人自然能够感受到你的诚意,也会为你的尊敬而开心不已。一个有道德的人永远不会看轻别人,他们牢记这样一个准则:想要获得他人的尊重,就必须先尊重他人。
自以为是之人,是没有底的玉杯
永远不会认错的人,就是永远照顾自己缺点的人。
有只驴子读过一些书,认识不少字,很多动物称赞它有学问,它就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有学问的。它经常自以为是,对动物们指指点点,以炫耀自己的才学。
这一天,驴子遇到了一只夜莺,这只夜莺是森林里著名的歌手,她声音甜美,唱起歌来令听众陶醉不已。夜莺有礼貌地跟驴子打了招呼,驴子说:“夜莺啊,我早就想和你说说话,你是这森林里最有名的歌手,但在我看来,你唱歌也不是十全十美。”
夜莺欢快地说:“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歌手,我也很想知道自己的缺点,如果你愿意就给我提提意见吧!”驴子一本正经地说:“我认为你唱歌的确不错,可是,你的声音没有公鸡洪亮,你听过公鸡打鸣的声音吗?如果用那种声音来唱歌,那多么震撼人心!我觉得你应该考虑拜公鸡为师,学习一下打鸣的技巧。”
驴子的这番话说完,夜莺很客气地道谢,其他的动物都哈哈大笑。没多久,整个森林都知道了驴子的这番高论。但驴子仍然以万事通自居,走到哪里都要指指点点。
自以为是的人常常让人哭笑不得,他们总以为自己是万事通,凡事看到了就要掺和进去,发表自己的一番“高见”。不过,这种人就像故事中的那只驴子,对根本不了解的事说三道四,让人笑话。实际上,当他们侃侃而谈,说得头头是道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他们在不懂装懂。他们说的话,只能当做胡说八道,谁也不会重视。
人的学识就像一个容器,最好的应是那种庄严的大鼎,不但有容量,而且有重量,看到的人既了解他们的分量,又不能轻易猜测出他们的底细。而那些喜欢夸夸其谈的人,他们的学识就像玉杯,让人一眼就知道底里。更糟糕的是,因为他们太爱张扬炫耀,这个玉杯连底儿都没有,什么也托不住,只给人留下肤浅的印象。如果一个人不能妥善对待自己的才学,就会成为没有底的玉杯,让人遗憾。
自以为是的人会在不经意间得罪他人,对人际关系没有半分好处。因为他在炫耀学识的时候,必然会有真正的有识之士发觉,出于尊重,他们也许不会出言指正,但在心理却难免轻视这种浅薄之人。而且处处以自己的意见为重,难免和人发生冲突,以肤浅的学识去抗衡深厚的学识,自己还没有自觉,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笑话。
章华永远记得年少时,班主任为学生上的一节特别的课。那一天班主任宣布课外活动,带着学生们走到野外。那时正是秋天,麦子成熟,老师对学生们说:“这麦田一望无际,但麦子的质量却不一样,有些麦子割下来是实心的,有些里边却是空的,这种麦子就叫稗子,你们知道麦子和稗子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们纷纷摇头,老师说:“你们仔细观察,田里的麦子有何不同?”
“有的抬着头,有的低着头!”有学生说。
“没错,那些低着头的麦子就是实心的,因为它们有内容,也有修养,它们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来自于大地,所以将头谦虚地朝向大地。而那些昂着头的就是稗子,它们没有内涵,却骄傲自大,所以将头朝向天空,唯恐别人看不到。你们今后一定要注意,不论有多大的本事,都要像麦子一样谦虚,否则,就会成为没有多大用处的稗子。”班主任说道。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想要得到真才实学,就要像麦子一样低下头,这样的人才厚重。那些对事情一知半解便开始扬扬得意的人,也许有人会被他们那故作高深的外表蒙蔽,但他们却会在真正的行家面前露出马脚。
对待知识我们需要一种谦虚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要虚心学习。不要以为别人不如自己,别人那里永远有你不了解的知识,你需要做的是把它们收为己用。还有,自欺欺人最不可取,因为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傻瓜,更多的时候是别人不说,在心里拿你当傻瓜。
和人相处我们更要有谦和的心态,术业有专攻,没有人能样样全能。每个人都有特长,在自己不擅长的方面,切不可摆架子,要做到不懂就问,一知半解只会让自己更加无知。懂得了什么也不要急于表现,要做一个有学识并且有道德的人。品德若是与学识相辅相成,就像陈年美酒,越是沉得住,越是香醇浓郁,让人向往。(www.xing528.com)
低进尘埃,方能开出花朵
多用心听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的看法。
某大学教授在讲授选修课,几周之后,他发现听课的人越来越少。这一天,他提早结束课程内容,和学生们谈话,他问学生:“为什么大学生这么爱逃课?”
“因为大家都觉得老师讲课没意思,还不如去自学。”学生们说。
教授听完说:“现在的学生真让人无奈,当年我在北大,生怕错过老师的一堂课,每堂课都早早去占位置,唯恐漏下一句。难道他们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恐怕就是如此。”有学生说。
“年轻人搞学问就好比种花,如果不把自己埋在土里,让人灌溉,如何能开出花朵呢?可惜可惜。”教授叹息。教授的这番话被学生传了开来,不久之后,课堂里的学生越来越多。想来是他们听了教授的话,觉得有道理,纷纷回到课堂。
现代社会难免浮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尽快脱颖而出,多数人迫不及待地想表现自己,处处张扬,唯恐别人看不到自己。故事里的老教授希望总是逃课的学生能有谦虚的心态,把自己当做一颗需要浇灌的种子,而不是早早开放的浮躁花朵。
在浮躁的心态下能有什么样的好成绩?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来算这样一笔账:古代人想要功成名就大都“十年寒窗”,如果两个书生,一个在十年之内不断读书,不断积累学识;另一个有些天资,在读书的同时不断走亲访友,拜谒名人。十年之后,谁的学识更深厚?答案很明显,前者也许金榜题名,后者也许成了王安石笔下的那个方仲永。
事情不能一概而论,也许后者又懂读书又懂与人交际,和前者一样得到功名。这时候,前者因为历年来养成的习惯,继续刻苦读书,并对工作勤勤恳恳;后者呢,多年来的习惯让他继续半调子式地读书,更加勤奋地找关系。再一个十年,前者如何?后者如何?最后究竟谁会有真正的学识、真正的底蕴?答案不必说。
青年画师年少得志,成为皇帝的御用画师。他听说长安城外有座寺院,里面有个禅师画画很好,堪称国手,很多大画家都去向他请教,就去拜访那位禅师。
年轻人对禅师说:“我一直想拜一位出色的画者为师,也见过不少画家,发现他们都很平庸,还不如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禅师说:“你远道而来,一定口渴,来喝杯茶吧。”
年轻人拿起茶杯刚要倒茶,禅师却说:“错了,错了。你应该拿着茶杯,向茶壶里倒茶。”
“怎么能用茶杯向茶壶里倒茶,禅师你糊涂了吗?”年轻人说。
“原来你也懂得这个道理。那么,你始终把自己摆在比其他画师高的地方,总是认为自己比他们更厉害,这不就是茶杯以为自己能向茶壶里倒茶吗?”
年轻人听了,大为惭愧,从此虚心向人求教,画技果然突飞猛进。
眼高手低是年轻人的通病,凡事说得好,心气高,真要做起来却并不是那么优秀。这样的人不是没有才能,不是没有前途,只是他的才能并没有他想得那么多。如果再不知道虚心的重要,拒绝接受他人意见,他们的前途自然也不会像自己想得那么好。
就像故事中的禅师告诫年轻人要当一个茶壶下的茶杯,想要进步,最重要的是先把自己放低,你的眼光应该在最高处,但你的心态一定要在最低处,随时接受他人的教诲,随时补充对自己有益的各种知识。没有人肯对一个高高在上的人说教,你的态度谦虚,别人才愿意指教你,你越真诚,越能得到真知识。同时,也不要随随便便对他人说教,也许你的意见根本没有建设性,多听少说,谦虚的人都知道耳朵比嘴巴更重要。
西方一位哲学家说:“想要到达最高处,必须从最低处开始。”有了一点成绩就飘飘然的人做不了大事。总以为自己的成绩多么了不起,就是限制了自己的目光,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想要做大事必须学会“手低”,善于做小事,把每一件具体的小事做好,以此去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正视自己,保持谦虚,这就是做大事者必备的心理素质。
给他人面子,就是给自己余地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可以远害。
华歆是三国时的名士。有一次他当了大官,他的朋友们前来送行,送了不少贵重的礼物给他。华歆为人清廉,不愿接受众人的礼物,但他又不想扫了众人的面子,于是就在礼物上写下送礼人的姓名,原封不动地放在家中。
华歆离开家去上任的那一天,设宴款待亲朋好友。酒过三巡,他真诚地对朋友们说:“谢谢各位的好意,为我准备了如此多的礼物。可是,我马上就要远行,如今世道不太平,带着这么贵重的东西,恐怕有闪失,不但辜负了各位的心意,还可能招致祸患。各位愿不愿意为我的安全考虑,拿回自己的礼物?”
亲朋好友听了这番话之后都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大家各自取回礼物,对华歆的敬意也油然而生。
为人处世是一门学问,一个有道德的人要保证处世不违背自己的原则和良心,这只是基本要求。如果我们把要求提高一些,就要在不违背良心的基础上为他人考虑,尽量照顾到他人的自尊和面子。就像故事中的华歆不想收朋友们的礼物,就找到“人身安全”这个理由,既有说服力,不伤害亲友们的好意,又保证了自己的廉洁,这就很值得敬佩。
一个人能力有限,做不到事事周全,但要尽可能做到相对周全。一个有德之人不会罔顾他人的好意,所以在很多问题上,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喜好、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原则,你可以选择用一种委婉的方式拒绝对方。但万万不可强硬唐突,伤了别人的尊严,也损害了你们的关系,更可能招来他人对你的怨恨。
给他人面子是社交的常识。在公共场合,人最重视的就是自己的自尊。“人活一口气”,每个人都有气性,你做事不给他人面子,有涵养的也许能够宽容你,多数人却会在心里暗暗恼怒,想着早晚有一天要以牙还牙。所以凡事不要太较真,凸显自己、压低他人无异于没事找事,而给他人面子就是给自己回转的余地。
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方部队由格兰特将军率领,南方部队由李将军率领。后来南方部队投降。按照惯例,李将军要在受降仪式上向格兰特将军投降。
受降仪式后,格兰特将军对自己的部下说:“李将军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将军,他被俘的时候异常镇静,穿着整洁,仪表堂堂,气度不凡,而我这种穿着普通军装的矮个子,在他面前真是相形见绌。”
这件事很快传遍美国,大家都说,格兰特将军不但有胜利者的实力,还有胜利者的气度。
胜利者能得到荣誉,但决定人口碑的不是一项荣誉,而是更内在的东西,这就是人的品德。故事中的格兰特将军就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他为南北战争立下汗马功劳,已经能够让他名垂青史,更让人敬佩的是他对对手的礼让与尊重。唯有一个真正有底蕴、真正有自信的人,才会尊重对手,才会时时保持谦虚。
有些有了成绩的人喜欢摆架子,别人还没有高看他们,他们首先要把自己捧得高高的。他们所希望的不过是被人仰视,享受胜利的快感。这种心态虚荣而且浮躁,偏离了君子“不骄不躁”的道德准绳。要知道一个人不可能时时成功,那些失败者未必比你差,即使是你的手下败将,也会在某一方面比你强很多。迫不及待地显示自己的胜利,只会让人看到内里的虚弱,哪个真正的胜利者需要出口夸赞自己?如果那胜利真的深入人心,夸赞你的应该是别人。
对待成绩要谦和,重要的不是你过去做过什么,而是你未来能做什么。成绩再好,也已经属于过去,有智慧的人永远向前看。何况比起未来,你现在的成绩并不算什么。有德行的人在成绩面前不会掉以轻心,他们会让自己更勤勉一些,更谦虚一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消解心中的浮躁,平稳地到达心中的目的地。
毁灭人只需一句话,不要口出恶言
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
一位老诗人正在一所大学为学生们演讲。老诗人年事已高,声音有些颤抖,他所讲的那个理论也还停留在几十年前,早已过时。出于对老人的尊重,观众们用心地听着,不时报以掌声,这时一个学生大声说:“讲的东西早就过时了!这样的诗歌放到现代根本没人会去看,更记不住。这些东西也只有老古董会去读几行!”
现场的气氛冷了下来,老诗人的双唇颤抖,好不容易才把演讲稿读完。观众们都对那个学生投以冷冷的目光。演讲完毕,老诗人伤心地乘车离去,据说回家后一直很沮丧。那个学生听说这件事后,很后悔自己的失言,他想向老人道歉,又知道道歉于事无补。只能盼望这位老诗人早日想开点。后来,老人通过别人知道了他的后悔,托人转告他说:“不要在意这件事,我已经不去想它了,你也忘了它。今后说话要考虑别人的心情,不要无缘无故地伤害别人。因为你眼中的错误,可能是别人一辈子的坚持。”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故事中年轻学生的一句话,让年老的诗人伤心不已。学生只是年少无知,太不会顾及别人的心情,老人最后虽然原谅了他,但内心的伤口其实并不能弥补。有时候一句不经意的话,就会毁掉他人的心情、他人的自信,甚至他人的生活,所以说话之前要多多考虑,不要口无遮拦,伤害他人的感情才好。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说话时要考虑别人的心情。一句话对你而言,也许不包含判断,不包含爱憎,仅仅是一句话而已;但在别人看来,那可能是一句让他心里觉得别扭的讽刺,也可能是恰好踩到他痛处的挖苦,有时候还可能成为他评价你的依据。人与人交流靠的是语言,不重视语言,话拿来便说,丝毫不考虑后果,实属不智。
言为心声,对他人口出恶言的人,心中少了对他人的善意。试想一个人如果真正为他人着想,会不会丝毫不考虑他人感受随便说话?也有一种人是刀子嘴豆腐心,嘴巴厉害心肠软,这样的人相处久了,了解的人也会与他好好相处。但终究不如那些会在言语上多加重视,从来不出口伤人的人来得亲近。和这样的人相处,得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他们永远会以温和的态度与你交流,即使提出批评,也会让你乐意接受。
作为森林之王,狮子是一个讲究领导艺术的统治者,它从不让自己的臣民难堪,即使提出批评,也会选择最容易让人接受的方法。
一天,山下的农民跑来告状,说山里的猴子偷走了田里的玉米。狮子表示它会处理这件事。它让人叫来猴子,对猴子说:“去年一年,因为我的领导失误,森林里发生了很多事,我没有带着大家得到更多的粮食,导致你们一家吃不饱饭,只好去山下拿一些玉米给家里的老人填饱肚子……”
猴子没想到国王如此体贴下情,它感动地说:“的确是我们不对,不应该去偷农夫的玉米。今年我们会更勤恳一点,不再让这种事发生。”最后,猴子满面笑容地出了王宫。一次“批评”,让动物们对国王更加心悦诚服。
批评人最需要技巧,否则就是不被人欢迎的指手画脚,还常常招来他人的抵触心理。故事中的狮子首先检讨自己,然后再说别人的不是,用自己的虚心换来他人的虚心,这就是会说话的人。会说话的人他们把交谈当做一种艺术,注重的是沟通的效果。
耐心与平等是友好沟通的基础,不论是夸奖别人还是批评别人,切记不要说“过”。想要夸奖一个人,用平和的语言、真诚的态度会让被夸奖人得到信心和鼓励,看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这样的夸奖人人需要、人人喜欢。但如果总是夸奖,夸过了头,就成了让人警惕厌烦的奉承。想要批评一个人,如果能够推心置腹,处处为对方考虑,诚恳地与对方交换意见,自然能让人心悦诚服。如果高高在上,就会让被批评者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把你的好心当做恶意。你开的是良药,人家没准当做炮弹,记恨于你。
一个有德行的人要留心自己的言语,不要说不该说的话。不该说的话有三种:流言、闲言、他人的缺点。流言就像空气中的鸡毛,你说了就再也收不回来,你也成了传播是非的人,会遭人鄙视;闲言是无聊人士茶余饭后的谈资,你也许不能不听,但不要跟着参与,因为你并不了解事情,没有发言的权利;他人的过错如果在他面前说,那是批评;在人的背后说,就不是君子所为,必须避免。任何时候都要让自己的语言符合自己的品德,语言是为了交流产生,一定要把它当成维护人与人关系的工具,而不是伤害他人感情的利刃。
忘我的人不会被他人忘记
高尚的布施,不在于财物的多寡,而在于高尚的布施心。
在一条街上,流传着一个“孤儿老人”的故事。这位老人心地善良,一辈子先后收养了几十个无家可归的孤儿,供他们上学读书。这位老人的善行让人们感叹,人们自发捐款,为老人募集了一个“孤儿基金”,以减轻他的压力。
有电台记者来采访老人,问老人为何有如此善举,老人说:“因为我曾经是个孤儿,是一对好心的老人收养了我,让我上学。我的养父母早已去世了,但我常常想起他们。”
如今,老人已经去世十年,他的名字依然被这条街上的人铭记着。人们用他的事迹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把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
爱心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故事中的老人并不富裕,也没有做出过丰功伟绩,但他的名字却一直被人们纪念。比起世间的名利,人们最重视的始终是一份真情,人们最尊重的始终是一颗肯为人着想的高贵的心。
据说在伦敦的一些教堂前,人们会习惯性地把口袋里的零钱扔在草丛和石子路上,过往的行人也不会捡起来据为己有。这些钱是为了给那些贫苦又非常有自尊的孩子的,这点点滴滴的爱心折射的是人们无私的灵魂与对他人的同情。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他人的爱心,从小到大,有多少素不相识的人曾经帮助过我们?当我们摔倒的时候,扶起我们的也许是并不认识的人;当我们有困难时,给我们援助的也许是根本没有来往的人。他们没有义务帮助我们,仅仅是因为他们有一颗爱心,看到弱小忍不住帮忙,看到旁人陷入困境,不愿袖手旁观。
这样的爱心存在于每个有德者身上。有爱心的人待人温和,他们愿意让自己也让他人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美好的,人情味是可以超越功利性而存在的。爱心是一条纽带,把陌生人连在一起,也能让那些孤单的人感觉到温暖,让那些愿意给予的人察觉自己的价值。
两个富翁同时到了天堂,他们是多年前的朋友,后来做各自的生意,到了不同的国家,再也没有联系。此刻,他们相逢在天堂门口,不禁感叹各自的遭遇。他们看到对方穿着朴素的衣服,都诧异地问:“你看上去怎么这么贫穷?”
一个说:“一直以来我都是个富有的人,我把赚来的钱全部换成金条存在我的地下室。可是前段时间,我所有的金条都被盗贼盗走了,我成了穷光蛋。而我死后,也不会有人记得我,我觉得我的人生非常失败。”
另一个说:“我也曾经是一个把钱全都藏起来的人。晚年的时候我生了一场大病,医生好不容易才把我救回来。我突然觉得人一死,拥有多少金钱都没有用,所以我决定把它们分给那些更需要的人。死之前,我已经捐出了自己所有的财产。相信不久之后,世界各地都会有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
两位富翁,两种人生,一个将财富用于帮助他人,一个将金钱放在身边直到两手空空。实际上世界上的一切都只能短暂地存在于我们手中,与其抓住不放,不如用它们去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这就是善良,就是善待他人。
有德者慷慨。古语说:“路行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就像一条窄窄的路,如果能为迎面走来的人留一步,自己也能很快通过;相反若是寸步不让,只会耽误自己的时间和他人的要事。
善待他人的人经常忘我,也许他们并没有忘记自我,只是为了帮助别人,忽视了自己的利益。他们的善行会被那个被援助的人牢牢记在心里。为什么说“好人有好报”?就是因为当好人遇到困难时,那些曾被他帮助的人都会同情他、援助他,因为每个人都有最基本的良知。
良知是道德的基础。一个德行深厚的人不会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他们身上没有这种浮躁气息。相反,他们更看重他人的利益,体谅他人的不幸。在这个功利而浮躁的时代,想要有一颗禅心就要谦和对人,谦虚处世,把“道德”摆在最端正的位置。如此一来,才能在众人汲汲营营之时,保持心中的那份坦然和慷慨。与人为善,让人如闻琴瑟,如沐春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