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专题片创作方式及美学特征

电视专题片创作方式及美学特征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看来,大体有以下三种划分电视专题片的方式。三种不同类型的电视专题片,各有其不同的美学特征和审美价值。电视专题片之所以叫做“纪实作品”,首要的原因就是它的真实性。议论,不是写实性电视专题片的优势。这种手段,应该交给政论性电视专题片。然而,在写实性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中,创作者却往往忽略对生活原声、真实氛围的记录,也就是忽略了同期声的运用。

电视专题片创作方式及美学特征

三、电视专题片的创作

电视专题片是指运用纪实手法,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给予集中的、深入的报道,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种多样,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社会生活,允许创作者直接阐明观点的纪实性电视节目形态。

电视专题片的样式很多,因而要给予科学的类别划分,是个较为困难的事情,因为分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视点对电视专题片给予类别划分。目前看来,大体有以下三种划分电视专题片的方式。

(一)按创作风格分类

电视专题片的表现手法和创作风格大体不外乎三种:一是偏重于写实的电视专题片,如《少年启示录》、《湘西,昨天的回响》、《敬礼,路碑》等;二是偏重于写意的电视专题片,如《西藏的诱惑》、《沙与海》、《梦之船》等;三是写实、写意相结合的电视专题片,如《格拉丹东的儿女》、《九间棚的故事》、《巾帼风流》等。三种不同类型的电视专题片,各有其不同的美学特征和审美价值。

1.写实性电视专题片

写实性电视专题片主要是指运用形声一体化的纪实手段,真实地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展现生活的具体过程和情状,并允许直接阐明观点的电视专题片。

电视专题片之所以叫做“纪实作品”,首要的原因就是它的真实性。真实性构成了电视专题片的生命。如果电视专题片在事实上失真,就会失信于社会和公众,那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种真实性不仅表现在真人、真事、真实生活情状的描述上,更表现在纪实手法的运用上。不能认为纪实性电视专题片就没有艺术性,就不会成为艺术品,就不具备审美价值。恰恰相反,纪实本身就是一种美,或者说,只有真实的东西才是美的。纪实美学早已成为一种独立的美学体系,它可以给电视观众一种其他艺术美难以替代的审美享受。

(1)真实地展现生活的情状和过程

电视专题片的写实美,主要体现为“以事信人”。为了更好地让事实本身说话,就应该真实地、具体地展现和揭示生活的具体情状和过程。一切思想意念的表达,无不蕴涵在生活情状和过程的叙述之中。

有些写实性电视专题片的纪实性之所以不强,往往是因为编导者的主观议论冲淡了客观的纪实,甚至以议论湮没了写实。难怪有些电视观众将电视专题片称为“解说+画面”。议论,不是写实性电视专题片的优势。这种手段,应该交给政论性电视专题片。如美国电视纪实作品《巴卡——丛林中的人们》在具体展现了巴卡人的生活情状和过程之后,只讲了两句议论性的语言:“他们是属于丛林的,他们是属于他们的民族的。”然而,一切深沉的思想意蕴全都蕴涵在这两句话之中了。

(2)运用长镜头增强生活真实感

长镜头是写实性电视专题片增强生活真实感的重要美学手段。这时,摄像机的镜头化作了观众的眼睛,使他能亲眼目睹生活的真实流程和具体情状,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写实美。在《半个世纪的爱》中,那跟随小姑娘走进北京小院以及跟随一对农民老夫妇去菜园的长镜头,真实地再现了北京人的生存状态和传统的生活方式,收到了特殊的审美效果;在《格拉丹东的儿女》中,纪实部分的那些长镜头,如给儿子起名字,女儿成人后骑马奔驰以及全家人骑马赶集……使观众随摄影机步入了格拉丹东儿女那奇特的生活领域。

遗憾的是,一些写实性电视专题片几乎完全舍弃了长镜头,似乎觉得这只是一种陈旧的表现手法。在表现具体的生活情状和过程的时候,总在那里莫名其妙地“切”,将本来真实的生活过程“切”得支离破碎、虚假失真,流露出过多人工“编织”的痕迹。而在日本电视纪录片《望子五岁》中,最动人的部分还是那组望子大哭着奔向妈妈,瞎妈妈抱着她进行教育的长镜头,实在是引人入胜。这不该给我们一点启示么?

(3)同期声强化作品的真实性

先进的电子技术已给我们提供了将生活中真实的图像、声音、环境氛围同时记录下来的条件,为我们真实地记录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然而,在写实性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中,创作者却往往忽略对生活原声、真实氛围的记录,也就是忽略了同期声的运用。有的创作者在现场采访的过程中,甚至连摄像机上的话筒都不打开,那不是形同虚设么?须知,在现场采访过程中,录下人物讲的一句话,胜过编导者在编辑时讲的十句话。因为,他是第一人称的“现身说话”,而你却是第三人称的议论和评说。哪个更有可信性?更有说服力?当然是前者,绝非后者。

(4)细节是纪实美的重要体现

记得小说浩然曾说过:“我小说的故事都是编的,但每一个细节却是真实的。小说创作尚且强调细节的真实,更何况以真实性为生命的写实性电视专题片呢?它当然更须注重真实细节的捕捉和运用,这是纪实美的重要艺术体现。写实性电视专题片,如果只有生活过程的一般展现,那么它只是有了筋骨;只有具有了真实的生活细节,它才有了丰腴的血肉。实际上,任何生活过程都是真实生活细节的积累叠加。写实性电视专题片的感人之处往往在于生动的生活细节,而不在于其他。

2.写意性电视专题片

写意性电视专题片主要是指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艺术地营造诗的意境,蕴涵深沉的意念、思想和感情,充满诗情画意,给观众以独特审美感受的电视专题片。

如果说写实美主要采用的是再现生活的纪实方式,那么,写意美则主要运用表现生活的艺术手段;如果说写实美是真实地告诉观众“生活是这样”的话,那么,写意美则告诉观众“生活应该是那样”。所以说,写意美是电视专题片的艺术升华。

由于写实性电视专题片和写意性电视专题片的表现方法和创作风格的不同,所以它们使用的电视语言也不同:写实,主要运用的是纪实画面;写意,主要运用的是造型语言。写意性电视专题片正是通过较多地运用象征造型、隐喻造型、心理造型、哲理造型、模糊造型等屏幕造型语音,创造诗的意境,抒发思想感情的。

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不仅可以运用纪实性的创作手段,亦可以运用写意性的创作方式。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对电视专题片创作的一种突破和创新。甚至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将电视专题片与一般的电视纪录片严格地区别开来。

(1)营造诗的意境

写意性电视专题片在整体构思和艺术表现上,不注重生活情状和过程的具体展现,更着重于意境的营造和开掘。所谓意境,就是创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与作品表现的客观环境有机地融汇成完整的艺术整体,也就是作品所体现的景与情、形与神的有机结合所创造的统一而又独特的艺术境界。它给予观众的不是简单的思想主题诠释,而是深沉的艺术审美和感情。观众可从作品营造的特定意境中感受到生活的优美和诗情,体味人生的真谛和哲理。

(2)开拓联想和想象思维

写意性电视专题片在表现思想和情感的时候,主要运用的是造型语言而非纪实画面。这种造型语言具有某种象征性、隐喻性甚至模糊性,因而在思想意念的表达上带有某种不确定性。其目的是通过独特的造型语言,开拓观众的联想和想象思维,激发观众再创造的审美能力,使观众深切地感受到画外之意、声外之情和形外之神。造型语言本身不限于屏幕上具体展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它让观众感受到什么。由此可见,写意性电视专题片意蕴深沉、耐人寻味,给观众以深蕴、含蓄的审美愉悦。

(3)蕴涵深刻的哲理

写意性电视专题片的思想表现,不像写实性电视专题片那样直白、显露,而是深蕴在屏幕画面和造型语言之中,由电视观众去感受、领悟。这就体现出作品的哲理性,即深沉、含蓄而不外露的思想。这种哲理意识在作品中的渗透,体现了创作者对题材本身哲理思考的加强和在更高层次上把握生活的意向。

3.综合性电视专题片

综合性电视专题片主要是指根据题材、思想和情感的需要,该写实则纪实,该写意则写意,用写实以叙事,用写意以抒情,甚至写实中融汇着写意,写意中蕴涵着写实,体现为一种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形神互济的综合美。应该说,这是电视专题片创作的崇高美学境界。

电视专题片的综合美,大体体现为三种方式。

(1)写实与写意相组合

有些电视专题片的艺术构筑是几组生活画面的缀合,由于每组生活画面表达的思想内容不同,采用的表现手段也不一致。在一部作品中,有的偏重于写实,有的偏重于写意。当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就会构成一部完整的电视艺术作品,给观众一种综合美的艺术感受。

(2)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有些电视专题片体现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根据内容的需要,既要描述事实又要抒发感情,因此就写实、写意交替使用,再现、表现交换进行。叙事时运用写实手法,抒情时调动写意手段,然后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部完整的艺术品。这种电视专题片既具有事实的说服力,又具有情感的感染力,使得观众在一种事实美和抒情美之中,能够受到事实的启迪和艺术的感悟。

(3)写实与写意相融合

有些电视专题片在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艺术处理上,不是简单的组合,也不是一般的结合,而是将两种艺术手法水乳交融、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在总体的视觉感受上,说不出哪里是在写实,哪里是在写意。它的鲜明特征是:运用写实的手法写意,运用写意的手法写实;在写实中创造诗的意境,在写意中完成写实的内涵。全片渗透着一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写实与写意相融合的美,达到电视专题片崇高的审美境界,给观众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二)按题材内容分类

根据电视专题片所表现的具体内容,如有的以描写人物为主,有的以记录事件为主,有的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有的以展现历史事实为主,有的以揭示文化底蕴为主,可以将其分为如下五类。

1.人物电视专题片

人物电视专题片主要是指以记录和表现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物,从凡人到伟人,从普通百姓到专家学者,反映他们的人生命运、思想行为、道德情操、卓越贡献的电视专题片。

(1)展现事迹

俗话说:“事因人生,人因事显。”人物电视专题片在表现人物的时候,当然要将人物的具体事迹展现给观众,正是因为人物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才充分体现出他的人生价值。只有具体地展现出人物的事迹,才能将人物描绘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感人至深,从而使观众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和教益。

(2)揭示心态

人物电视专题片不仅要具体展现人物的优秀事迹,更需深刻地揭示出人物复杂的心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不仅要具体展现出人物是怎么做的,而且要揭示他是怎么想的,是在什么样的思想支配下这样做的。只有这样,才能为人物不平凡的行为找到心理依据,从而达到令人信服的目的。

(3)体现精神

人物电视专题片不仅要展现事迹、揭示心态,更重要的还需通过事迹和心态的揭示,开掘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应当说,这是人物电视专题片创作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对人物精神境界开掘的深浅,事实上也就决定了这类电视专题片品位的高低。

2.事件性电视专题片

事件性电视专题片主要是指记录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中那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展现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及其具体生活情状的电视专题片。

(1)记录过程

任何事件都有一个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流程。因此,事件性电视专题片首先应该将事件发生的原委和过程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在事件发展过程的记录中,进一步开掘出它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只有这样,事件本身才会超越就事论事的浅层次,焕发出崇高的思想光彩。事件过程的展现要尽量简洁、洗练。

(2)描述情状

事件性电视专题片在记录事件发展的过程中,还应具体展现生活的特定情状。只有这样,才能把枯燥的过程转化为有血有肉的生活,渗透进创作者的真挚情感,达到真切、感人的创作目的。对情状的描述应该浓墨重彩地加以表现。

(3)捕捉细节

事件性电视专题片在记录过程、描述情状时,须注重细节的捕捉。正是由于一个个生动细节的具体展现,使电视专题片具有了鲜活的血肉,观众的情感达到高潮,也使得电视专题片超越了一般的电视新闻报道,构成屏幕上的电视艺术作品。(www.xing528.com)

3.社会性电视专题片

社会性电视专题片主要是指以写实手法,选择和反映与重大社会课题密切相关的题材,以事实本身的影响调动观众的注意力和思考力,加深观众对重大社会课题的深刻认识和真实感悟的电视专题片。

(1)题材重大

社会性电视专题片一般需要选择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题材。也就是说,要选择那些与国计民生有直接关系的、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足以引起观众思考的重大社会课题,纳入自己的创作范畴。这类作品要敢于正视社会,直面人生,触及矛盾,揭露隐患,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重大社会问题加以揭露和评说,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肌体才能变得更健康、更完善、更美好。

(2)开掘主题

社会性电视专题片,旨在通过朴实事实的叙述,尽力表现生活的本质。要做到这一点,则需对题材本身所蕴涵的深刻思想内涵给予深入的开掘,将普通事物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方向来加以把握和观照。从某种程度上说,能否挖掘出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的深刻主题,是这类电视专题片成败的关键

(3)观点鲜明

社会性电视专题片也需要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和主张。对作品所揭示的社会问题,批评什么、表扬什么,歌颂什么、鞭策什么,创作者要勇于对其作出判断。创作者应该毫不隐晦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以期引起观众的重视和思考,使其从中获得思想上的教益和启迪。

4.历史性电视专题片

历史性电视专题片主要是指运用电视报道的多种手段,对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发展进程,给予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的回顾、审视和观照。既需注重史实的准确和严密,同时要求手法的灵活多样。

历史,本来就是一条河,所以人们常说“历史的长河”。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历史是一条涌动着浪花的河。作为自然的河流,如果没有浪花,那一定是一条没有生命、没有活力的“死河”。作为一部历史性电视专题片,当然需要反映历史的流程,没有过程,则不成为历史。但是,如果只是编年史式的大事记,那一定是一部僵死的历史。如果要让这条历史的河流沸腾、涌动起来,没有别的办法,只有让它在流动的过程中,跳跃起欢腾的浪花,这条历史河流才充满勃勃的生机,显现出鲜活的生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观众观赏历史性电视专题片,感兴趣的并不是准确、无误的历史编年,而是历史长河中那耀眼的、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的“历史的浪花”。

那么,什么是“历史的浪花”呢?就是在历史长河中涌现的鲜活的人物、深蕴的情感和真实的细节。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我们甚至可以说:历史,实质上还是人的历史、情感的历史、细节的历史。有了人物、情感、细节,往昔僵死的历史才会重新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1)鲜活的人物

人物,是历史长河中最富生命力的浪花,历史本身就是人创造的,因此,历史性电视专题片不能不表现人——历史长河中的人。

对历史人物的表现,有三个层面的选择:一是历史伟人,也就是在历史长河中决定历史走向的人物。历史伟人,人人都熟知。在表现历史伟人的时候,应该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并努力完成其屏幕形象的塑造,展现出伟人的独特个性和气质风采。二是重要人物。在历史长河中,必然会涌现出许多不可或缺的历史重要人物,在表现他们的时候,应尽量选择具有情节性、故事性的内容,这样才能引起观众的观赏兴趣。三是普通人。所谓普通人,也就是历史长河中的芸芸众生。别小看这些芸芸众生,他们是历史社会的根本成员;特别是当我们把镜头对准历史长河中的普通人,就会发现: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书,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世界。

(2)真实的细节

历史长河中还涌动着一朵朵细节的浪花。任何一个历史事件,一段历史的流程,都是由无数历史的细节所组成的。因此,历史性电视专题片不能只是勾勒历史的轮廓,描述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发现和捕捉细节——富有生命力的历史细节。

(3)深蕴的情感

历史长河,实际上是一条涌动着情感的河。历史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积淀。因此,历史性电视专题片的创作,应该跳动起情感的浪花,每一个历史镜头、历史画面都应该渗透着情感的意蕴。观众只有在真正被感动之后,才能潜移默化地、不知不觉地、心甘情愿地接受附着在情感之上的思想。

综上所述,历史性电视专题片的创作,在叙述历史发展过程、演绎重要历史事件的同时,还应该塑造人物、捕捉细节、渲染情感。只有这样,历史,才会是一条沸腾的河,一条充满了生命浪花的历史长河。

5.文化性电视专题片

20世纪90年代末期,电视屏幕上涌现了一系列电视文化专题片,其代表人物是刘郎。他的《江南》、《苏园六记》、《苏州水》可以说是电视文化专题片的代表。

文化性电视专题片也被称作“电视文化专题片”,它是指将画面语言、文学语言以及音乐语言融为一体,从风物、人物、文物入手,充分展现文化之厚重、历史之悠久、风光之秀美,既有意境,又有知识,更有哲理,深蕴着审美价值和文化品格的电视专题片。

(1)揭示文化底蕴

电视文化专题片应该选择一个文化基点,由此逐步深入地开掘其文化底蕴,显现其文化的光彩。比如,刘郎的《苏园六记》就是以苏州园林为文化基点,但他并没有就园林而说园林,而是透过园林,揭示园林文化;并且不止于园林文化,而是通过园林文化,揭示中国文化,诸如历史文化、绘画文化、建筑文化、书法文化、诗词文化、科举文化、戏曲文化、哲学文化、民俗文化等;甚至不满足于中国文化的展现,进而进行中西文化的对比,从而揭示出深刻的文化底蕴。

(2)营造诗化意境

这主要体现在文化对象的诗化上,诗化的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如《苏园六记》的解说词就写得优美而抒情,充分地体现出文化的诗化和抒情,深刻地揭示了文化的美和文化的哲理,从而大大提升了作品的文化意境。

(3)追求审美品格

电视文化专题片要想体现文化的氛围,必须重视对审美品格的追求,也就是说,要把文化对象展现得很美,甚至要拍得比生活本身、文化本身还美。一部不具备审美品格的片子,本身就显得没有文化。画面本身要拍得很美,光效、色彩、影调、构图、造型都要特别讲究;音乐也要选用得很美,给观众的情感以慰藉,给观众的心灵以震撼,通过审美活动,使观众的思想、感情、情操得到净化和升华。

(三)按文体构成分类

电视专题片的创作题材十分广泛,不同的题材宜于采用不同的文体加以反映和表现。所以,从文体构成的角度着眼,可以将电视专题片分作如下三种。

1.新闻性电视专题片

新闻性电视专题片主要是指对现实生活中值得报道的人物和事件作出及时、迅速的反映,具有较强新闻价值的电视专题片。

(1)真实性

新闻性电视专题片要求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如果这类电视专题片在事实上失真,则必将失信于社会和公众,从而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现实性

新闻性电视专题片应该提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选择那些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的人物和事件,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愿望和要求,构成最具鲜明时代色彩、紧扣时代脉搏的电视专题片。

(3)时效性

新闻性电视专题片要对现实生活中涌现出的新人物、新事件、新成就、新问题作出最及时、最迅速的报道和反映;否则,时间已过,就失去了新闻存在的价值。

2.政论性电视专题片

政论性电视专题片主要是指对所报道的现实生活、人物事件或社会现象直接作出评判,以政论式或论战式的犀利语言,鲜明地亮出创作者的观点、看法和主张,具有鲜明倾向性的电视专题片。

(1)科学性

政论性电视专题片主要是一种“以理服人”的电视节目形态。因此,这个“理”就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这个“理”就应该是经过大量实践证明了的客观真理。创作时应力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说理透辟,得出的结论令人信服不疑。

(2)逻辑性

政论性电视专题片在论辩说理、阐明观点的过程中,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也就是要运用恰当的概念、科学的判断以及完整的推理过程,达到令人信服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理有据,层层深入,以理服人,不容置疑。

(3)论辩性

政论性电视专题片当然要有论辩性。这种论辩性要求创作者对其所报道的历史事实或社会现象作出直接的评判。当然,这种评判或是思想的、或是哲理的、或是社会的、或是美学的。正是这种评判性,使得政论性电视专题片具有鲜明的论战性和应有的战斗力。

3.散文性电视专题片

散文性电视专题片主要是指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以记叙、抒情和创造散文意境为基本手段,构成题材广泛、形式灵活、酷似生活原有形态的电视专题片。

(1)随意性

散文性电视专题片在反映社会生活时较为随意,一般是生活原有形态的纪实。它像生活本身一样,使一幅幅生活画面在屏幕上流动。创作者一般是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真实情景,以生活的原有形态呈现在屏幕之上,无须做更多的加工和渲染。为此,这类作品多是以第一人称的主观视角表现生活的进程,给人以亲切、可信的审美感受。

(2)抒情性

散文型电视专题片是以抒情取胜的电视节目形态,所以一般具有浓郁的抒情性。这种抒情性主要体现为创作者主观情感的抒发。正是作品中那一条若隐若现,时隐时伏,看不见、摸不着、说不出的感情线索,犹如一根红线,将生活中那一幅幅画面所构成的闪光宝石,串联成了光彩夺目的艺术整体。

(3)灵活性

散文性电视专题片取材广博、宽泛,所以创作形式极为自由灵活。就其表现方式来说,可以议论,可以描写,可以抒情,可以说明,既可以以其中一两种方式为主,也可以将几种方式兼容于一体;就其表现内容来说,可以记人,可以叙事,也可以写景;就其情感表现来说,可以歌颂、怒吼、呐喊、抨击,也可以漫谈、絮语、浅唱、低吟;就其结构形式来说,可以紧凑严密、一线贯穿,也可以随意穿插、自由点染。总之,自由灵活,异彩纷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