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单本剧的魅力与社会反响

电视单本剧的魅力与社会反响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目前我国的电视屏幕多为长篇电视连续剧所占领,但是优秀的电视单本剧仍然会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并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就整个电视剧家族来说,除电视短剧、小品外,电视单本剧也具有较为短小的艺术形式。电视单本剧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电视单本剧的魅力与社会反响

四、电视单本剧

一个时期以来,电视艺术家们的主要兴趣似乎集中在制作电视连续剧方面因此,电视屏幕上电视连续剧异军突起,连绵不绝,优秀剧作层出不穷。相比之下电视单本剧这一艺术形式却显得颇为冷落萧条,优秀的电视单本剧更是凤毛麟角这对于电视艺术的发展来说,当然是无可非议的好事。但是,如果从电视剧的整体来考察,这并非正常的现象。正如《中国电视报》载文所说:“近年来,连续剧热不断升温,单本剧越拍越少,许多编导人员对短剧、小品不愿问津,出现了体裁倾斜现象。”[1]在电视连续剧蓬勃发展的同时,电视单本剧也应有它自己的一席之地。事实上,好的电视单本剧,它的艺术功效、美学价值、社会意义并不亚于电视连续剧。

电视单本剧是电视剧创作中的重要艺术形式。尽管目前我国的电视屏幕多为长篇电视连续剧所占领,但是优秀的电视单本剧仍然会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并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人们至今仍然会记得《凡人小事》、《新岸》、《大地的深情》、《女记者的画外音》、《走向远方》、《新闻启示录》、《巴桑和她的弟妹们》、《太阳从这里升起》、《丹姨》、《希波克拉底誓言》、《白色的山岗》、《汉家女》、《纸床》这些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电视单本剧,它们不仅在电视剧创作中作出过重要贡献,而且在电视剧发展史上也起到推动作用。因此,在电视连续剧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切不可忽略电视单本剧的创作。

(一)什么是电视单本剧

电视单本剧是由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所构成的,有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完整脉络,而且是一次将戏演完的电视剧艺术样式。从情节、结构来看,相当于文学作品中的短篇小说戏剧作品中的独幕剧

电视单本剧体现在电视屏幕上不一定就是一集。根据目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规定:三集以下(每集50分钟)均称为电视单本剧。也就是说,电视单本剧可由“上、中、下”三部分构成;三集以上方为电视连续剧。

就整个电视剧家族来说,除电视短剧、小品外,电视单本剧也具有较为短小的艺术形式。正因为它短小、集中,所以有条件做多方面的艺术探讨和艺术追求,可以构成真正精粹的电视艺术品。它不像电视连续剧多靠悬念、电视系列剧多靠情节去吸引电视观众,它带给电视观众更多的是电视艺术的审美享受。所以有的国家的电视工作者在制作电视单本剧时特别认真,做多方面的艺术表现和探究,将其制作成精致的艺术品;而对电视连续剧、电视系列剧的制作则较为草率、随意、粗陋,只是为了填充电视屏幕的播出时间而已。他们的电视剧评奖也只评电视单本剧,并不评电视连续剧和电视系列剧。

一部电视单本剧,其播出时间相当于电影长度,所以它可以像拍摄电影那样去进行艺术上的精雕细刻,表现手法上的开拓创新,造型语言上的探索和寻求。可以这样讲,凡是在艺术上有所创造、有所出新、有所开拓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电视单本剧。这样,电视单本剧在艺术结构、表现形态、风格样式上便真正出现了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艺术创作局面:戏剧式的电视单本剧(如《大年初一》)、电影式的电视单本剧(如《太阳从这里升起》)、小说式的电视单本剧(如《遗落在湖畔》)、散文式的电视单本剧(如《巴桑和她的弟妹们》)、纪实性的电视单本剧(如《刘连仁》)、边缘式的电视单本剧(如《新闻启示录》、《我们起誓》)、注重屏幕造型语言的电视单本剧(如《希波克拉底誓言》)、讲究意境创造的电视单本剧(如《月牙儿》)、运用音乐和舞蹈艺术形式的电视单本剧(如《金房子》)、开掘人物心灵历程的电视单本剧(如《丹姨》),等等,便竞相涌现了。

电视单本剧是提高导演艺术才能,表现导演艺术修养,施展导演艺术本领,锤炼导演表现功力的最好的用武之地。

(二)艺术特征

1.结构完整

电视单本剧,就其结构而言,不像电视连续剧那样可以长期地连续下去,每一集只是全部故事的一部分;也不像电视系列剧那样,虽然每一集构成一个故事,但又只是整个系列故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电视单本剧本身就是由一个完整的故事构成的,因此它的结构要求有头有尾,整肃完整。它既不像电视连续剧那样,一般多采用传统的戏剧结构方式,即以叙事为主,依据时间的顺序,讲述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不像电视系列剧那样,多在情节的惊险性、悬念性上狠下工夫。电视单本剧由于篇幅短小、内容集中,所以没有规范性的结构程式,易于做多种结构样式的探索,为创作多种样式的电视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在结构形式上,电视单本剧是真正绚丽多姿的。

2.人物集中

电视单本剧由于篇幅短小,情节较为单一,又受播出时间的限制,所以人物不宜过多,只要集中力量塑造好一两个性格鲜明、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就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电视单本剧的人物设计最忌分散精力,“撒胡椒面式”地表现人物,结果哪个人物也立不起来,没有立体感。作品中如果有一两个人物能站得住,电视单本剧就可以获得成功,并收到“以一目尽传精神”的艺术效果。电视单本剧《新岸》,全剧集中塑造了失足女青年刘艳华这一艺术形象。由于创作者细腻地揭示了刘艳华复杂的内心世界,形象地描述了她走向新岸的人生历程,所以尽管人物不多,情节较为单一,语言也比较少,但观众看起来仍然饶有兴趣,并被她流露出的真情实感所深深感动。

3.情节紧凑

如果是叙事性的电视单本剧,那么在情节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紧凑,一般是以一条矛盾主线展开戏剧情节。要竭力避免头绪繁多,矛盾纷杂。在情节的艺术表现上,要力求新颖、巧妙、洗练、吸引人。电视单本剧《女友》,情节的时间跨度虽然比较长,矛盾冲突也较为复杂,涉及的生活面也较为广泛,但是,由于男女主人公于延华和寒眉之间矛盾冲突的主线自始至终十分突出,所以故事情节显得紧凑、完整,主题思想也深刻、鲜明。

4.风格多样(www.xing528.com)

电视单本剧的艺术风格,不像电视连续剧那样单一,多是以悬念取胜;也不像电视系列剧那样单纯,多是以情节引人。电视单本剧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它经常以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样式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给观众以耳目一新的艺术感受。正因为如此,它是电视剧创作者进行艺术探索和创新的“实验场”。例如,《新闻启示录》采用了板块式的结构组合;《我们起誓》做了新闻、纪实、故事片的有机综合表现;《瞿秋白》较多地运用了意象性的表现手法;《希波克拉底誓言》强调了造型语言的运用……这些不同风格的电视单本剧,是对电视剧艺术表现力的潜心开发和创造,它满足了观众多方面的艺术需求,带来了不同的审美享受。而这一点,正是其他电视剧形式所望尘莫及的。

(三)创作方式

1.取材现实生活

电视单本剧的创作,就其题材来说,应该十分广泛,几乎没有涉猎不到的生活领域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都可以通过电视单本剧的艺术形式,在屏幕上得以显现。就这一点来说,其他电视剧形式是难以企及的。另一方面,由于电视单本剧的篇幅较为短小,内容较为集中,人物也比较少,场面不甚多,故而拍摄起来较为省时、省力,这样,便为电视单本剧及时、迅速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电视单本剧的创作几乎可以达到与生活同步进行的程度。目前,我国正处于新的历史时期,传统的陈腐的思想观念正在被迅速地荡涤,新的现代文明意识正在日新月异地萌生、发展。电视摄像机的镜头就应该准确地对准这沸腾的社会现实生活,及时地、迅速地将其展现在屏幕之上,这是时代赋予电视单本剧的历史使命。

2.塑造人物形象

努力塑造现实生活中的新人形象,应该成为电视单本剧创作的核心。大凡成功的电视单本剧,无不是因为创作出了令人难忘的屏幕新人形象,才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新岸》中的刘艳华、高元钢,《大地的深情》中的欧阳兰、陆岩,《走向远方》中的周梦远,《丹姨》中的丹姨,《瞿秋白》中的瞿秋白,《汉家女》中的汉家女……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新人形象。正是他们,丰富了电视屏幕的人物画廊,并使这些电视单本剧获得了持久的艺术生命力,为其赢得了崇高的社会荣誉。

由于电视单本剧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为主,因此,它的人物也应该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在他们身上,应该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体现出时代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乃至于时代和自身的局限性。人物还应该具有鲜明的个性,这种个性应该体现为独特的性格、语言和形体动作。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反映出我们时代的沸腾生活。

3.描绘生活场景

电视单本剧中的人物,应该是时代的人、社会的人,他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场景中生活,他的性格特征、精神面貌、思想品德也是在诸多环境因素中形成的。因此,要塑造人物、展开情节,就必须将人物植根于特定的生活环境之中,将情节投放在一定的时代背景里。否则,人物将成为无本之木,情节将成为无源之水。所以在电视单本剧的创作中,真实、具体、形象、艺术地描绘生活场景,也就成了重要的创作任务。

所谓生活场景,主要是指人物赖以生存,情节赖以发展的自然环境、历史环境、社会环境和人际环境等的总和。当然,在电视单本剧中,为人物和情节所设计、安排的生活环境又应该是具体的、形象的,能够让观众具体感知的生活环境;而对这种具体的生活场景的反映和表现,又需要包容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只有这样,真实的人物性格才能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孕育、成长;同时,这一人物不仅具有自身的价值,更体现出深刻的历史、社会、文化的价值取向。

4注重屏幕造型

根据目前国外电视剧的发展来看,电视连续剧的制作基本采取的方式是室内搭景,多机拍摄,同期完成。这样,虽然制作工期加快了速度,有时一天就可以完成一集,但是环境场景的表现力却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和束缚,基本上是室内景,故而称之为室内戏。这种室内戏的屏幕造型意识就必然会大大地消退和衰竭。然而,电视单本剧基本上还是在自然景观中拍摄的,而且又是作为艺术品来追求,故而特别强调和注重屏幕造型表现力的发挥和创造。

电视单本剧的播出时间较短,这就要求创作者在制作过程中,对每一幅画面的构图、色彩、光效、影调都应特别讲究,或呈浓重的“油画型”,或显淡雅的“国画风”。在空间造型的设计上,应该力求新颖、独特,有创造性,主体鲜明突出,陪体充满情致,环境充分诗化,留白渗透神韵。电视单本剧的屏幕造型,应该彻底摆脱新闻意识,打破某些传统观念,它应该是充分诗化的:或较多采用完整的、对称的“黄金切割”,或充分发挥不规则的破坏性构图的艺术魅力。为了强化电视单本剧的屏幕造型意识,创作者还应较多地采用象征、隐喻、对比、意念、哲理等造型语言,努力开掘屏幕造型的艺术表现力,不仅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审美意识,更激发观众深悟屏幕造型本身内在的意蕴。

人们之所以热情地赞赏某些电视单本剧,不仅仅因为其内容好、思想新,更重要的是充满了艺术性。而作为电视艺术,这种艺术性主要体现为它的屏幕造型艺术。如《太阳从这里升起》的反差性造型,《丹姨》的象征性造型,《巴桑和她的弟妹们》的哲理造型,《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对称性造型,《最后一战》的油画式造型,《遗落在湖畔》的国画式造型……都曾对电视单本剧的屏幕造型意识给予了有价值的探索和开拓。正因为如此,这些电视单本剧都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达到了艺术品的要求。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电视单本剧事实上并不“单”:人物不单纯,照样可以完成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塑造;思想并不单一,照样可以透过日常生活的故事揭示生活的主流和方向;艺术并不简单,照样可以构成完美的艺术品,给观众以审美的愉悦。创作者只要肯于向生活的底层开掘,向艺术的高峰攀登,向人物的内心世界探寻,定然会创作出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艺术价值以及全新的人物形象的电视单本剧,而它的艺术魅力和社会效果,绝不亚于某些连续十几集的,编造故事、虚构情节、玩弄噱头的电视连续剧。观赏优秀的电视单本剧,犹如咀嚼橄榄,耐人寻味,其味无穷;又如沁饮浓茶,耐人品尝,其香持久。愿电视屏幕上涌现更多的电视单本剧,当然不是单指这种形式,而是指上乘之作的艺术精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