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电视剧观念的变化和演递
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已经有五十多个年头了。回顾历史,探索电视剧发展的道路,特别是电视剧观念的变化和演进过程,从中寻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以利于电视剧艺术更好地发展,还是不无意义的。
电视剧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其变化之迅速、演递之剧烈,是其他姊妹艺术所难以比拟的,这正是电视剧顽强艺术生命力的体现。这里就五十多年来电视剧的观念变化、演递的概况,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电视剧观念的变化,实际上就是电视剧发展的历史。
(一)电视剧观念的诞生
1958年,我国开始组建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为了丰富电视屏幕上的文艺节目,电视工作者们开始在演播室直播“电视小戏”。所谓“直播”,是指演员表演、电视传播、观众收看同时进行。
我国直播的第一部电视小戏为《一口菜饼子》(编剧:陈庚;导演:胡旭、梅村)。当时,编导者已经感到:这种新的电视艺术样式,既不同于舞台剧,也不同于电影,它是一种全新的电视节目。但称呼它什么好呢?经过商讨,根据它的鲜明特征,将其定名为“电视剧”。
于是,电视剧的观念从此诞生了。
值得重视的是,这一时期的“电视剧”,有着鲜明的、特定的含义。它是指在演播室里演出的戏剧,经过多机拍摄、镜头分切的艺术处理,运用电子传播手段,通过电视屏幕,传达给观众的特定的电视艺术样式。它主要以戏剧美学作为支撑点。也就是说,只有这种电视节目,才能被称为“电视剧”。
这类电视剧的主要特征是遵循戏剧的模式,以戏剧的美学观念作为其支撑点:它以戏剧的矛盾冲突为基础,采用戏剧式的结构原则,具有开端、纠葛、发展、高潮、结局等要求,遵循时间、地点、动作同一的“三一律”,戏剧情节高度集中,重在刻画人物,带有较强的舞台假定性。
从1958年到1966年,在长达8年的直播电视剧时期,我国共播出电视剧近百部。限于当时的社会形势和文化势态,电视剧的观念当然也必须遵循“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总方针。所以,尽管它具有反映社会生活迅速、表现时代精神快捷的优势,但从总体考察,较多的是宣传品而非艺术品。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这一时期的电视剧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它的时效性,表现在能够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动态和党的方针、政策。如为进行忆苦思甜教育,创作了《一口菜饼子》;为歌颂人民公社,创作了《女状元》;为反映北京“十大建筑”的建设情况,创作了《新的一代》,等等。二是它的纪实性。这一时期的电视剧都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如根据上海钢铁厂工人邱财康抢救国家财产被烧伤,医护人员全力抢救的事迹,创作了《党救活了他》;根据与地主阶级作斗争的少年英雄刘文学的事迹,创作了《刘文学》;根据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的事迹,创作了《焦裕禄》,等等。这种时效性和纪实性,构成了这一时期电视剧总体观念的基础。
应该说,这是本来意义的电视剧。这一新的艺术观念具有强烈的、鲜明的限定性。我们甚至可以说:“电视剧”这一观念是属于直播电视小戏的。当然,直播电视剧绝不同于舞台剧的实况转播。它已显现出一种新型艺术样式最初的端倪。
(二)电视剧观念的嬗变
1976年,我国经历了长达10年的无所作为的“浩劫”之后,进入了历史新时期。随着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便携式摄像机、录像机在我国的广泛应用,电视剧的制作和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的技术保障。
1978年至1982年,我国开始重新恢复电视剧的制作和生产。然而,这一时期的电视剧,由于生产方式和技术手段的巨大变化,电视剧的观念也发生了质的嬗变。此时期电视剧的创作特征是:由室内走向了室外;由演播室搭景走向实景拍摄;由三维空间走向多维空间;由时空限制走向时空自由。总之,电视剧的制作走向了电影的模式,主要以电影美学作为支撑点。
电影美学观念开始介入电视剧。按道理说,嬗变后的电视剧,本该不再延用“电视剧”这一观念,应该转换观念。但是,大家却约定俗成,一直将这一观念沿用至今。实质上,这只是对本来电视剧观念的一种借用。譬如,美国就将这类电视剧称之为“电视电影”,前苏联称之为“电视故事片”。此时期电视屏幕上播出的电视剧主要是依据电影的方式拍摄的电视单本剧,当时还尚未出现其他样式,诸如电视连续剧、电视系列剧等。故而这一时期应称为电视单本剧时期。
电视单本剧时期所录制的电视剧全部是在实景里拍摄的。这样,真实的自然环境,丰富多彩的场景变化,灵活多样的拍摄角度,以及真实色彩的还原,比直播电视剧向着真实的方向大大跨进了一步,故而电视剧的美学观念,将“真实”二字提到了重要位置。
1978年5月22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电视单本剧——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三家亲》。此后,大批电视单本剧蜂拥而起,数量逐年翻番,质量越来越高,如《有一个青年》、《凡人小事》、《乔厂长上任记》、《女友》、《新岸》等。
这里特别值得肯定的是电视剧《新岸》,该剧堪称为电视单本剧的代表作。它充分发挥了电视剧的艺术特长,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和纪实性;它来自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但又不囿于真人真事的单纯再现;它深刻地挖掘和揭示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具有较强的时代精神;它感情真挚,朴实无华,真实可信,成功地塑造了人物性格,故而该剧播出后在社会上造成了强烈的反响。可以说,观众真正接受电视剧这一新兴艺术样式是从电视单本剧开始的。1980~1982年的电视剧评奖,获奖作品全部都是电视单本剧。电视单本剧创作的繁荣,标志着我国真正进入了电视艺术的新时代。
这样,电视单本剧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电视剧观念:触及生活,针砭时弊,及时地、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本质,揭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从直播电视剧到电视单本剧,就电视剧的内部构成因素来说,除了直播电视剧的戏剧元素之外,又注入了电影的元素,甚至可以说主要是汲取了电影的形式和美学观念。一位电视剧导演曾深有体会地说:“我拍电视单本剧,就与拍电影没有什么区别;直到拍电视连续剧,才感到它与电影的根本不同。”需要指出的是:电视剧观念虽然发生了本质的嬗变,然而它却奠定了当今电视剧观念的基础。
说直播电视剧以戏剧美学为支撑点,电视单本剧以电影美学为支撑点,并非是说电视剧就是戏剧,电视剧就是电影。不,电视剧还是电视剧,它既不是戏剧,也不是电影,它是站在戏剧、电影两个艺术巨人肩膀上成长起来的新的艺术巨人。(www.xing528.com)
(三)电视剧观念的更新
1980年前后,国外和香港地区的电视连续剧大量涌入我国内地,如日本的《姿三四郎》、香港的《霍元甲》等,这种新形式的长篇电视剧曾使我国电视观众为之震撼。电视观众开始不满足于电视单本剧所表现的有限的内容,要求能够容纳更广阔的社会生活,述说整个人生命运,讲述一部完整故事的电视长剧。于是,1980年,我国内地电视工作者制作出了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揭开了我国电视连续剧创作的序幕。但是,真正进入电视连续剧时期,还是1982年以后的事情。这一年,我国电视连续剧的生产突破了纪录,共播出14部(60集)。其中的代表作品有《蹉跎岁月》、《赤橙黄绿青蓝紫》、《鲁迅》、《武松》等。1983年,涌现了《高山下的花环》、《华罗庚》、《诸葛亮》;1984年,涌现了《今夜有暴风雪》、《少帅传奇》、《夜幕下的哈尔滨》;1985年,涌现了《四世同堂》、《寻找回来的世界》、《新星》;1986年,涌现了《凯旋在子夜》、《雪城》、《红楼梦》,等等。一时间,电视连续剧成为电视屏幕上的主要节目样式,并且艺术水准日益提高,从而获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也成为电视艺术家们最感兴趣并热衷于创作的电视艺术样式。
此时期电视剧创作的鲜明特征是:通过多集电视剧的艺术形态,容纳更广阔的社会生活,述说漫长的人生命运,满足观众长期收看的嗜好,跨越了模仿戏剧、电影的阶段,终于发现了自我——电视美学的支撑点。
综观此时期的电视连续剧,代表作品还应属《四世同堂》。无论从其对历史和文化意识的深刻揭示,时代风貌和人情世态的形象描绘,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的具体展现,还是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热情礼赞等方面来说,都比其他作品高出一筹。故而它能与外国电视剧一较高低,成为雅俗共赏、老幼咸宜,深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电视连续剧。
电视连续剧的飞速发展逐渐形成了电视剧自身的独特艺术观念:它宜于将重大的现实生活、杰出的人物传记、著名的文学巨著纳入自己的创作范畴;它为了满足观众长期收看的嗜好,一般多采用叙事结构,表现人物命运;它播出时延续的时间越长,便越能巩固观众的收视率,引起观众浓厚的兴趣。由此可以看出,电视连续剧最能体现电视剧的特征。因为它可以制作成几十集、几百集甚至上千集供连续播出,而其他艺术,诸如戏剧、电影,只能望尘莫及,根本无法完成。只有电视连续剧能够满足观众这种特殊的审美需求,是否可以这样说:电视剧发展到电视连续剧的阶段,证明它终于跨越了模仿戏剧、电影的历史时期,在自身的艺术发展历程中,找到了它自己?
电视连续剧的出现,从电视剧本身来考察,无疑是对电视剧观念的又一次更新。这种更新不仅扩大了电视剧观念本身的范畴,而且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创造了最具电视剧特征的新样式,促进了电视剧艺术本身的重大发展。
(四)电视剧观念的扩展
1985年前后,继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的相继发展,电视屏幕越发绚丽多彩,各种样式的电视剧竞相涌现,在电视剧的创作领域内,真正出现了“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新局面。这无疑又是电视剧艺术观念的重大发展。
就电视剧的题材而论,拥有了电视现代剧(如《新星》、《雪野》),电视历史剧(如《上党战役》、《努尔哈赤》),电视战争剧(如《高山下的花环》、《凯旋在子夜》),电视传记剧(如《鲁迅》、《徐悲鸿》),电视爱情剧(如《小巷通向大街》、《小巷情话》),儿童电视剧(如《窗台上的脚印》、《爸爸,我一定回来》),等等。
就电视剧的样式而论,拥有了电视小品、短剧(如《黄昏的故事》、《弟弟在等我》),电视单元剧(如《多棱镜》《、人与人》),电视单本剧(如《丹姨》《、太阳从这里升起》),电视连续剧(如《四世同堂》《、红楼梦》,电视系列剧(如《济公》《、包公》),等等。
就电视剧的风格而论,拥有了电视喜剧(如《不该将兄吊起来》),电视悲剧(如《红楼梦》),电视悲喜剧(如《雪野》),电视轻喜剧(如《夏天的故事》),电视歌舞剧(如《金房子》),戏曲电视剧(如《喜脉案》),电视纪实剧(如《新岸》),电视报道剧(如《朱伯儒的故事》),电视荒诞剧(如《虎打武松》),记者电视剧(如《女记者的画外音》),作家电视剧(如《小木屋》),等等。
由此可见,仅就电视剧的题材、样式、风格而言,电视剧反映社会生活所采用的方式、手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其他艺术所难以比拟的。这样就满足了不同艺术趣味、不同艺术需要、不同审美要求的各类电视观众的精神需求,使得电视剧真正成为最大众化的综合艺术。电视剧观念的范畴也随之大大扩展了。
此时期电视剧的特征是:电视剧的题材、样式、风格大大扩展,凡是来自社会生活,构成一定情节,有那么一两个人物的电视文艺节目,统统囊括在“电视剧”这一总体观念之中。电视剧成为最大众化的综合艺术形态,体现为诸多美学形态的兼容。
从宏观上看,此时期的电视剧艺术汲取了其他各类艺术之所长,努力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四不像”也好,“非驴非马”也罢,统统涵盖于“电视剧”这一总体概念之中。这样便形成了此时期电视剧艺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兼容性”,或曰“容纳性”。所谓边缘电视剧,就最具有这种特征。正是凭借这种特征,使得电视剧从亦步亦趋地模仿戏剧、电影的道路上解放出来,开始进一步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努力增强自我意识,逐渐走上了独立发展的艺术道路,建立起电视剧自身的美学意识。
这一时期开始有意识地追求本体观念、自我价值的电视剧,应该说始于《女记者的画外音》。它将戏剧的叙事、电影的画面、广播的声音熔于一炉,在电视剧的表现艺术上做了较大的突破;它以最富于电视剧特征的纪实风格,报告文学的手法,再现了改革现实的时代风貌,对电视剧的观念做出了较大的创新。电视剧《新闻启示录》更是以独立的思考、大胆的创新,推动了电视剧观念的发展。它依据声画艺术的特殊要求,将戏剧性的情节结构,电影化的蒙太奇组接,电视艺术的纪实手法,乃至于新闻、评论、纪录片、文学报道都拿来为我所用,创造出既不姓“戏”,也不姓“电”的名副其实的电视剧艺术。这种新的电视剧观念,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了改革时代人民群众的沸腾生活,以最大的时代信息量冲击着屏幕前的电视观众。电视剧《巴桑和她的弟妹们》,也是电视剧观念的创新之作,它努力从大一统的艺术常规中解放出来,追求散文的神韵、诗歌的意境、纪实的白描、抒情的夸张,采用夹叙夹议的艺术手法,在生活与艺术的似与不似之间去完成叙述,又通过生动的细节、真实的氛围、机智的旁白,组成视听形象表现创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正是这些电视剧,给传统的电视剧观念以挑战、以突破、以创新。
总之,正是由于多种样式电视剧的不断涌现,使电视剧观念的内涵变得更加广泛,几乎扩展到无法容纳的地步。这也将促使电视剧艺术产生新的裂变。就电视剧的发展历史来说,这无疑是件好事:裂变,就是新生;裂变,就是发展。裂变,就是由旧质变作新质的过程。
(五)电视剧观念的成熟
我国的电视剧艺术在经历了自身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后,终于发现了自我,认识了自我,完善了自我。而我国长篇室内电视连续剧的开山工作,当然属于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渴望》。
当然,《渴望》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文化现象,它既是电视剧生产发展历程的必然归宿,又是我国电视剧艺术工作者长期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事实是,在《渴望》出现以前,已有不少电视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室内拍摄的艺术探索,如江苏电视台制作的长达110集的电视系列剧《秦淮人家》,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的9集电视连续剧《家教》,以及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夫妻奏鸣曲》,等等。应该说,这些电视剧的创作实践经验,为长篇室内电视连续剧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大量国外和港台地区长篇室内电视连续剧在我国内地的广泛传播,如日本的《血疑》、墨西哥的《卞卡》、新加坡的《人在旅途》、香港的《流氓大亨》、台湾的《情义无价》等,都曾给我国长篇室内电视连续剧的创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应该说,它们对《渴望》的出现起到了某种催化剂的作用。
长篇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电视剧终于跨入了电视化生产的历史新时期,而且第一步走得如此坚实,产生了如此强烈的社会轰动效应,使我国的广大电视观众终于看到了渴望已久的“中国牌”的长篇室内电视连续剧,这自然是值得欣喜和庆贺的。
这类电视剧的创作特征是:室内搭景、多机拍摄、现场录音、当场切换、同步完成。这是遵循电视技术和艺术规律生产的独特的屏幕艺术形态。至此,电视剧终于发现了自我,认识了自我,完善了自我。它完善了自我的美学体系,构成真正以电视美学为支撑点,充分电视化的电视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