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错过商机的勇气与行动力,犹太人的14堂理财课

不错过商机的勇气与行动力,犹太人的14堂理财课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敢想敢做,不要错过商机人生总是在不断地寻找机会,但是当机会来临时却又总是畏首畏尾,缺乏动手去做的勇气和魄力,于是机会又和我们擦肩而过。石油大王阿曼德·哈默就是一个善于发现良机并且敢想敢做的人。两周以后,哈默不仅按时如数还清了哥哥的钱,自己还剩下了一辆车。1921年8月,阿曼德·哈默在经过漫长旅途之后,风尘仆仆地抵达莫斯科。

不错过商机的勇气与行动力,犹太人的14堂理财课

敢想敢做,不要错过商机

人生总是在不断地寻找机会,但是当机会来临时却又总是畏首畏尾,缺乏动手去做的勇气和魄力,于是机会又和我们擦肩而过。在商机面前,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固然可以免去一些做错事的可能,但更大的可能是会失去这个可能让你赚大钱的机遇。只有勇敢尝试,才能获得越来越多的经验和机会,才能将金色的梦想化为现实。

石油大王阿曼德·哈默就是一个善于发现良机并且敢想敢做的人。哈默16岁的时候,他看中了一辆正在拍卖的双座敞篷旧车,但标价却高达185美元,这个数字对哈默来说是惊人的。尽管如此,他仍然抓住机遇不放,向在药店售货的哥哥哈里借款,买下了这辆车,并用它为一家商店运送糖果。两周以后,哈默不仅按时如数还清了哥哥的钱,自己还剩下了一辆车。哈默的这第一笔交易与后来相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但当时对他来说却属“巨额交易”,在这笔交易中,哈默考察了自己的竞争能力和独自开创赚钱途径的本领。

1921年8月,阿曼德·哈默在经过漫长旅途之后,风尘仆仆地抵达莫斯科。哈默在苏联的考察中发现,这个国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人们却饿着肚子,为什么不出口各种矿产品去换回粮食呢?哈默直接向列宁提出建议,并很快得到了列宁肯定的答复,于是哈默取得了在西伯利亚地区开采石棉矿的许可证,从而成为布尔什维克苏联第一个取得矿山开采权的外国人,美苏之间的易货贸易也由此开始。哈默通过他后来在莫斯科建立的美国联合公司沟通着30多家美国公司同苏联做生意。一个偶然的发现,使哈默又萌生在苏联办铅笔厂的念头。有一天,他顺便走进一家文具店想买支铅笔,但商店里只有每支售价高达26美分的德国货,而且存货有限。哈默清楚地知道同样的铅笔在美国只需3美分。于是他拿着铅笔去见苏联主管工业的人民委员克拉辛说:“您的政府已经制定了政策要求每个公民都得会读书和写字,而没有铅笔怎么办呢?我想获得生产铅笔执照。”克拉辛答应了他的要求。

于是,他以高薪从德国聘来技术人员,从荷兰引进机器设备,在莫斯科办起了铅笔厂。到1926年,他生产的铅笔不仅满足了苏联全国的需要,而且出口到土耳其、英国、中国等十几个国家,哈默从中获得了百万美元以上的利润

20世纪30年代哈默从苏返美时,美国正处在经济萧条时期,所有企业家都在为保存自己而努力,而哈默却在寻找新的机会和市场。那时罗斯福正在竞选总统,他听说只要罗斯福登上总统宝座,1919年通过的禁酒令就会被废除,以缓解全国对啤酒和威士忌渴望。随着产酒高潮的到来,酒桶的需求量将会空前增加,而市场上却没有酒桶。于是他不失时机地从苏联订购了几船桶板木,在新泽西州建了一座现代化的酒桶厂。当禁酒令废除之日,他的酒桶正从生产线上滚滚而出,被各酒厂高价抢购一空。继而他又干上酿酒生意,他生产的丹特牌威士忌酒以其物美价廉而享誉美国。

1956年,哈默58岁。哈默觉得自己要退休了,就移居到了洛杉矶,准备用游泳日光浴等活动来消磨自己的余年。

没想到财神又一次把他拖了回来,把他投入到他一生最赚钱的行业——石油行业。有位朋友告诉他:20世纪20年代初期创立的西方石油公司,正处在风雨飘摇的困境之中。这家公司请求哈默给予帮助。对石油行业还是外行的哈默,同意借给该公司5万美元作为尝试,让该公司钻两口油井,将来得到的利润各占一半。哈默的想法是,如果这两口井出油,那样利润就会滚滚而来。但是如果这两口井是干井,这笔钱也可以根据当时的规定,作为亏损从应缴纳的税款当中扣除。(www.xing528.com)

幸运的是,这两口井都出了油。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一下子上涨了。初次尝试的成功,使哈默对石油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957年,他干脆把借给该公司的贷款转化为股票,成为西方石油公司最大的股东,当上了该公司的总经理。石油钻探事业毕竟是一项冒险性很大的行业。1961年,西方石油公司几乎用完了1000万美元勘探基金,但仍无所建树。哈默计划集中余力,攻克难点。这计划引起了一个名叫鲍勃的青年地质学家的注意。他建议哈默:旧金山以东有一片被德士古石油公司放弃了的地区,该地区可能有天然气田,西方石油公司应该把它租下来。哈默仔细思考之后,决定接受他的建议。

哈默汇集了一大笔钱,投入了这一冒险活动。这个地质学家挖井定位在离那几口废井大约600英尺的一块空地上。当钻到8600英尺的深度时,终于钻出了加利福尼亚的第二大天然气田,价值2亿元。几个月以后,又在附近钻出了一个蕴藏量丰富的天然气田。哈默也因此大赚了一笔。

1966年,正值利比亚政府准备进行第二轮出让租借地的谈判。西方石油公司也不例外,来到了盛产石油的利比亚来参加这次投标。来自9个国家的许多公司参加了这次投标。哈默要同这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争夺,似乎有点不自量力。这些石油巨头一举手就可以把他打倒。但哈默依然乘坐一架由轰炸机改造的飞机赶来了。他采取了独特的投标方式。他别出心裁,用红、黄、绿三色彩绸做成了投标书,正好和当时利比亚的国旗颜色一样。并且,他还在投标书中特别标注:如果西方石油公司中标,公司将为国王先祖所在地的绿洲造一个漂亮的大花园。凭借这样的构想,哈默一举得到了两块租借地,使那些颇有名望的竞争对手大吃一惊。

哈默成功地创造了开发利比亚石油的机会。但是,这两块租地很快成了哈默烦恼的源泉,钻出的前三口井都是滴油不见的干井。但是,每打一口井的花费就要300万美元,另外还得花费200万美元用于地震探测和向利比亚政府的官员缴纳不可告人的贿赂金。董事会里有些人开始把这项计划叫做“哈默的蠢事”,连公司里的第二大股东里德,也主张应该撤退。哈默不听众人的议论,仍然大力支持公司的地质家采用电子计算机探测新技术,终于打出了9口油井,其中有一口井的年产值7.3万桶,是利比亚最大的一口井。利润开始像石油一样源源不断地流进西方石油公司的账户,哈默又一次取得了成功。在他去世时,他存在银行里的财产数额惊人。

哈默有一双善于发现机遇的眼睛,并且具有敢作敢为的勇气。对于每一个机遇,他都决不放过,不论它有多么困难,存在多少风险,他都敢去实现。正因为如此,他才获得了如此大的成功,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石油大王。

有些时候,机遇就在眼前,我们也并非对其视而不见,只是在发现机遇的同时,也发现了很多困难,因此,就停止了前进的脚步,缩回了伸向机遇的手,在犹豫不决中眼睁睁地看着机遇溜走或者被别人抓住。所以,作为做生意要学习犹太人的这种敢想敢做的精神,一旦发现机遇,就要深入挖掘、锲而不舍,向着目标前进。不能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只有这样,你才能取得其他人无法取得的成就。

总之,机遇不是总有的,有时机遇来临了也是转瞬即逝的,所以,我们要时刻做好准备,迎接机遇的到来,一旦发现就绝不要错过,因为机会不会等着你来抓住它,你一定要主动出击,只有这样,你才能有效地利用稍纵即逝的机遇大发其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