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深入研究和破解河南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近年来,河南经济实现了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的阶段性跨越和突破,经济增长在全国竞相发展的格局中保持了中原崛起的良好态势。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河南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得到根本性转变,其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能源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拉动的,有的甚至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换取的。作为新兴的工业大省,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资源和环境对河南经济发展的制约和约束将更加凸显。深入研究和破解河南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是能否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关键,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大量理论和实践经验表明,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河南省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当前河南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现状分析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最多,资源、环境问题尤为严峻。河南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河南省经济发展受资源环境的约束问题日益突出,粗放型增长方式进一步加剧了能源资源供求紧张的状况。
(一)河南面临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
河南面临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主要表现在:
1.人均资源少,河南省人均资源大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口总数占全国的7.5%,超过了各类自然资源占全国的比重。在土地资源方面,人均土地面积为全国水平的1/5,耕地有806.73万公顷,相当于全国的6.2%,人均耕地只有0.08公顷,比全国人均耕地少25%,人地矛盾十分突出。河南省人均水资源量410立方米,仅占全国人均水平的1/5,居全国第22位;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河南省地下水资源总量约216亿立方米,相当于全国的7.1%,北部地区缺水严重。近年来,河南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人均耕地量、人均活立木面积、人均森林面积都在减少。
在矿产资源方面,河南省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在河南境内已发现102种矿产,已探明储量的有78种。既有铝、钼、金、银、铜、铅、锌、钨、锑等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又有铁、钛、钒等黑色金属矿产;既有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又有耐火黏土、萤石、天然碱、珍珠岩、石墨、宝石等非金属矿产。河南不少矿产储量丰富,但有几种矿产资源缺乏,铁矿95%为贫矿;磷矿资源贫乏;锰、镍、金刚石等矿产严重不足;铜、铅、锌的资源也比较紧张。据测算,河南省累计探明储量的矿产潜在经济价值达20000亿元以上,居全国前10位,但人均仅为全国的1/4,居第22位。
2.资源组合的地域结构存在约束
河南各类自然资源占全国的比重大小不均,地域组合状况和配套开发较差。
从空间组合上看,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北部山地丘陵区,东部平原区除部分能源矿产外,尚未有工业意义上的地质勘探发现。河南省96%的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京广线以西,99%的钼矿资源集中分布在栾川县境内,石油、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豫东北和豫西南,铝土矿集中分布在郑州以西到三门峡一带。耕地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黄淮海平原,西部山地丘陵耕地资源缺乏,质量不高。水资源则是南多北少,中北部多个城市属于严重缺水区。从资源结构上看,主要是水资源总量过小,虽有入、过境水作为补充,但能利用过境水的地域有限;少数工业发展所需十分重要的矿产资源如铁、铜、磷等资源短缺,保证程度较低;土地资源中的林地、草场、水面面积较小且质量不高。这些因素都对河南总体资源优势的发挥产生一定的限制。
3.资源需求增长过快
由于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长期以来沿用粗放型“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增长方式,各种资源利用效率普遍较低,资源破坏、浪费严重,致使一些资源产生供需矛盾,有些本来并不充裕的资源出现需求短线,供求缺口很大,制约了河南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河南是煤炭大省,但是,到“十一五”期间,河南将步入煤炭生产小于煤炭需求的时代,预计到2010年原煤缺口将达1800万吨,是当年河南省原煤总产量的12%。另外,据测算,“十一五”期间,河南耕地和非农建设用地供需缺口达62.17万平方米,平水年水资源供需缺口约10亿~20亿立方米,原油供需约有40%的缺口。在矿产资源方面,有些虽有一定资源量,但贫多富少,开发利用难度较大,资源保证程度低,如铁、硫、磷等,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铝土矿、金矿目前开发强度偏大,资源消耗速度快,资源保证程度也存在一定问题。据调查,在无新增储量接续补充、不扩大氧化铝产量的情况下,河南铝土矿资源保有储量仅能满足10~15年的需求,十余年后极有可能面临“无矿可用”的局面!铬、镍、铂族、离子型稀土、金刚石、钾盐等由于成矿条件所限导致资源的缺失,铜、铅、锌、锰和萤石矿本来资源贫乏,而开发强度又过大,这两类资源保证程度很差,可谓短线资源。[1]
4.生态环境脆弱
河南省地貌类型复杂,河流水库众多,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
2005年,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加强,河南省林木覆盖率达到22.64%。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和生态文明村建设及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河南省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十分脆弱。水生态系统部分功能失调,许多河道已丧失生态功能,部分湿地面积萎缩,土壤污染的影响日渐突出,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逐年增大。据统计,河南每万元GDP排放污染物中的二氧化硫是江苏的1.45倍、广东的1.83倍、浙江的1.9倍,是发达国家的7.6倍。
5.环境污染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水污染形势不容乐观。2005年,河南省Ⅳ类水质河段长度319.0公里,Ⅴ类水质河段长度556.6公里,劣Ⅴ类水质河段长度2628.6公里。2005年,河南省废水排放量为26.26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2.35亿吨,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为13.91亿吨。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为72.08万吨,其中工业废水中COD为34.26万吨,生活废水中COD为37.82万吨。
大气污染方面,2005年,河南省工业废气排放量为15498亿标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62.45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47.11万吨,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5.34万吨;烟尘排放量为92.84万吨,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为85.72万吨,生活烟尘排放量为7.12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70.43万吨。
固体废物方面,2005年,河南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6178.2万吨,其中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5.1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4243.5万吨(含综合利用往年储存量),储存量为856.8万吨,处置量为1286.7万吨,排放量为3.6万吨。
(二)如何看待影响河南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
1.当前河南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属于河南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问题,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必须着力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没有工业经济的充分发展,就不可能进入发达经济阶段,也就谈不上实现经济的现代化。几乎任何国家的工业化都经历过粗放式增长的阶段。这是因为,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粗放式增长有其历史的理由。例如,粗放式增长可以利用低价格资源获得产品的成本价格优势。
2005年,河南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达到10587亿元,成为全国第五个GDP超万亿的省份。但是,整体说来,河南省经济发展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从产业驱动上看,目前河南经济增长以工业拉动为主,河南省现有的工业结构以初级加工业为主,采掘业、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高达60%左右,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占70%以上。在工业的增长中,资源和原材料工业的拉动作用非常突出。2004年非金属矿物制品增长37.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增长25.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0.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1.5%,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1.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0.9%,都超过全部工业当年17%的增长速度。上述六大行业对河南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3.1%。
河南目前这种以工业发展为主导力量的增长模式,体现了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的特征,资源型工业和原材料工业的领军地位也体现了河南的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而且在促进河南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时期内,仍将支撑河南经济的增长。当然,从目前经济运行的情况分析,这种模式的高消耗和低效益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着力解决好,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一定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
2.资源短缺的本质是经济主体对资源价格的承受问题,根源在于传统的发展模式
资源的有限性是资源的基本属性之一。这种有限性是指人类对资源的利用在质量、数量以及时间和空间范围上的约束性,它又往往表现为稀缺性。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只有资源储量丰富的资源才会发生全局性“短缺危机”。“罗马俱乐部”1972年发表了震撼世界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地球已经不堪负重,各种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正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30多年过去了,悲观论者的预言并没有出现。因为资源的丰富或者缺乏是相对于一定的产品结构和技术路线而言的,只有生产一定的产品所需要的资源才可能会“缺乏”,例如,因为需要生产钢铁制品,钢铁才会短缺。同样,只有一定的技术路线所需要消耗的资源才可能会发生“不足”现象,例如,因为需要消费汽油,石油才可能会“不足”。而工业技术路线的选择总是倾向于更多地使用储量丰富而且获取和加工成本较低的资源,避免使用储量稀少且获取和加工成本较高的物质。从这一意义上说,真正会发生“短缺”现象的资源通常是自然界储量丰富的资源。世界上真正稀少的物质,通常不会发生具有全局意义的工业性短缺。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资源储量存在的硬性约束,自觉调整经济行为,避免资源储量短缺危机。
经济生活中自然资源的短缺与否,总是相对于需求与供给的关系而言的。而供求关系又总是以一定的价格而言的。从可能性上说,储量丰富的物质往往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资源,而正是由于供应丰富,其价格往往比较低甚至可以零价格(免费)供应。而低价格总是导致更大的需求,因而成为短缺资源。因此,所谓资源“短缺”,归根结底是价格现象。资源约束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其实人类的经济活动从来是在资源约束下进行的,从未有过不受资源约束的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约束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价格问题。当“资源紧缺”,供应减少,其价格上涨,则其会被用于利用效率更高之处。当价格更高,市场上就会出现“替代品”。
国外经济学家通过对2500家公司的研究发现,能源使用量的降低,55%归功于价格的调整,17%是研究与开发的结果,12%源于所有制形式的不同,其余则归结于工业所占份额的变化。[2]此外,美国的研究结果表明,水价从每立方米7.9美分提高到13.2美分,用水量减少42%;从15.9美分提高到21.1美分,用水量减少26%。[3]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资源短缺与高消耗、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紧密相关。在传统的大量消耗资源的技术下,用物质资源投入推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导致经济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水和矿藏。这种发展方式,其特征就是依靠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大规模消耗资源(包括石油、矿石、煤炭、钢材、水泥、木材等),大规模建设新的传统企业、上新的传统项目。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原则(即3R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从理论上来说,循环经济的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化的发展效益。循环经济实现了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污染控制的标本兼治减少污染理念,凸显了从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内外经验也已表明,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和更低环境污染的先进经济模式,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实选择。
3.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一个环境容量问题,根源同样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
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对污染物有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作用,通过这些作用,可以降低污染物质的毒性和浓度,但它对外来破坏力的忍受终究是有限度的。环境容量是反映环境自净能力的指标,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大气、水、土地、动植物等都有承受污染物的最高限值,就环境污染而言,污染物存在的数量超过最大容纳量,这一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事实上,整个地球生态是一个有机系统,其中的有机物、无机物、气候、生产者、消费者之间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同时,人也是自然整体中的一分子,在自然界中与其他组成部分处于平等的地位。每种成分、过程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成分和过程的变化。人类对环境的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后,尤其是达到人类自身都难以忍受的时候,就产生了环境问题。
在人类社会早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不太大,一般局限在环境自净能力范围之内,即使发生污染问题也是局部性的。但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传统发展模式的历史局限性,人类每年都把数以几十亿吨计的废物抛弃到环境中,日积月累,终于达到大自然再也消化吸收不了的程度,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直接危及人类自身生存。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环境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从历史上看,凡是正确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觉遵守环境规律,将自身的物质、能量代谢融入环境系统之中,环境问题就不明显和不严重,人类就会在自然环境的各种循环之中,生生不息。因此,环境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既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又是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限度。
自然界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人类也无法干预。但是人类能够对自己内在行为进行限制,改变人类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缓解环境问题。应该注意的是,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迎合市场运作者追求短期利润的潮流,忽视环境负荷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引发了环境成本不计入生产成本的、负的外部性问题。在传统的市场机制下,环境保护是市场失灵的领域,环境污染是企业外部性问题,它需要政府代表社会来处理。因为环境空间和对污染的容量是有限的,无法靠直接进口增加环境容量,也无法寻找“替代物”。
4.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辩证关系
资源环境约束是社会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所出现的一种表象。资源环境约束给经济、社会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就需要破解。造成资源环境约束的原因与一定社会发展时段有关,准确地说是由一定社会发展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所引起的。经济增长方式属于生产力的范畴,而生产力是决定社会进步的首要力量,经济增长方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途径、手段、方法、方式和形式的总和。一定的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影响着经济增长的质量、速度及效益,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经济效果。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手段,是途径所在,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需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转变,能够带来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破解,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而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又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良性发展,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有益推动,结果是使得经济社会呈现更深层次的、集约式的发展。
5.破解河南经济发展中资源环境约束问题的关键,是主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河南要实现中原崛起,全面构建小康社会,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发展是本质。这种发展不是盲目的发展,而是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相融洽的发展,是不断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问题的发展。而对资源环境约束问题的把握是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为特征的,不同的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的约束程度是大不相同的,客观地说,人类社会在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前,基本上不存在资源环境的约束问题。
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矛盾,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资源约束矛盾的解决方案中,科学的发展观要求我们充分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在开发和使用资源中,应当是合理的而不是盲目的,讲究高效率而不是简单以数字取胜,考虑长远效益而不是仅仅计较短期利益。从这样的角度考虑发展,在经济发展模式、管理水平和科技工艺的进步上,我们就完全可以有所作为。比如,在能源技术研发的科技创新和进步方面,我们要加大力度;在政策的制定和宣传上,要特别强调节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在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国内资源的同时,提高利用境外资源的能力,加快制定实施境外资源利用战略;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资源市场供求和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调节作用,促进各类资源消耗和开发主体的投资积极性,促进各类市场主体更加自觉地节约资源。
(三)充分认识破解河南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约束问题的难点
1.河南的竞争力不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资源节约技术滞后,技术创新人才队伍亟待加强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机制,企业走向市场,必然要参与市场竞争。竞争推动企业的发展,但也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因此,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竞争是效率和创新的推动力,良好的竞争可以实现多赢,并促进企业的共同发展。
竞争力是竞争主体在竞争过程中对目标体现的能力,如企业获得顾客的能力、占有和控制市场的能力。因此,处于市场经济丛林的工业化,效率是关键、是核心,没有效率的工业化只能是过度消费资源和加重对环境的破坏,更深一步讲就是市场竞争力薄弱,在现在市场竞争呈现国际化、全球化的态势下,没有效率的工业化不但会被外部力量所淘汰,而且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提高工业化效率的关键是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技术创新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而企业理应成为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近年来,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战略基础,已受到企业经营者的普遍认同,河南大中型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稳步增加,研发人员的数量、质量及经费投入均稳步增长,研发费用的使用环境有所改善、使用结构在逐步优化,企业研发的主体地位在逐步形成,研发成效显著。虽然河南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改善,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仍是河南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仍然存在着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制约因素。
河南省当前的资源节约技术发展滞后,尤其是研究与应用脱节,自2000年以来,河南省科学院共研发资源节约型技术100余项,不过不少成果开发应用并不充分。科技人才的不足且分布不均,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河南作为正在崛起的中部省份,由于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企业投资环境亟待进一步完善等局限,对人才的吸引力还不够强。企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工资待遇偏低,高水平研发人员留不住更进不来,中小企业更难留住中高级人才;对在岗技术人员缺乏持续的培训提高,知识老化,担当不了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的重任;由于体制封闭和研发任务不足,一些具有真才实学的技术人员无用武之地,形成人才浪费。同时,熟悉工艺技术的高级技工短缺更是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缺乏技术开发人员已经影响到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2.河南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工业化与资源环境问题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
作为新兴的工业大省,近几年河南省工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总量居全国前列,但是工业发展整体相对薄弱、人均水平低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工业化的层次仍很低,初级产品、附加值比较低的产品以及上游产品、基础产品占的比重比较大,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占的比重相对小一些,距离工业化的基本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05年河南省人均工业增加值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8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只有山东的38.4%、广东的38.9%、江苏的40%、浙江的66%、上海的80%。工业化是“三化”的核心,只有强力推进工业化,才能加快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从河南实际看,从现在起到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都必须紧紧扣住加快工业化这个关键,这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攻方向。
工业生产是人为改变物质形态(即进行加工制造)的过程,所以,大量采用自然资源(作为工业原料)和开发能源(提供工业动力),是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工业生产本质上是一个人类参与的物质资源的形态转化过程,即将自然资源加工制造成可用于消费或再加工过程的产品,而且需要采取自然资源作为加工制造过程的动力。因此,消耗自然资源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同时,工业生产过程还会产生废料(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废物),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所以,造成环境的改变也是工业生产活动的必然后果。
问题是,无论是资源的消费还是环境的改变(特别是污染和破坏),都是有限度的。过度消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不仅使工业生产无法持续进行,而且将破坏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资源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方式、程度和效果都会发生变化。工业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化既是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也是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阶段。虽然由于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资源政策和发展环境的不同,各国在相同或相近的发展阶段人均资源消费量存在明显差异,但人均资源消费量迅速增长却是工业化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
悲观论者认为环境问题和人类的生产劳动相伴而生,人类的生产劳动一方面是人类的文明进步,同时又必然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毁损,人类要生存就必然导致环境问题。并认为,宁要贫穷和环境优美的生活不要富足而水、大气中弥漫着刺鼻气味的生活。1972年由西方学者组成的“罗马俱乐部”提交的《增长的极限》报告中认为,如果目前的人口和资本的快速增长模式继续下去,世界就会面临一场灾难性的崩溃,而避免这种前景的最好办法是限制增长,即零增长,实现零排放,换句话说就是要回归自然,重回农业文明。
不发展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但是发展不一定必然导致环境问题。对我们来说,现代化的实质是工业化,工业化道路的选择是中国现代化模式的关键。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中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迄今为止,所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均依赖传统的工业化模式,中国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是史无前例的。尽管新型工业化有多方面的特征,资源节约和环境良好是其本质特征。这是因为,在我国要实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势必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大力依靠现代科技进步,特别是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可以说,资源节约和环境良好是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根本标志,也是判别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3.河南同样面临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技术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实施障碍
美国曾以300多亿吨石油和近50亿吨钢,以及其他大量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消耗为代价,完成了工业化进程。目前,世界已探明的原油储量约为1.32万亿桶,日消耗达8100万桶,其中25%的石油被美国消耗,据估计到2020年,美国能源需求增幅将达32%。与此同时,世界上还有近30亿人口正在步入工业化,其对工业化自然资源的需求更是不可限量。显然,世界上有限的矿物资源已不能承载工业化的持续发展。美国作为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2000年其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比重达到31.54%,实际上这是依赖过度消耗世界矿物资源建立起来的。
纵观已经或大体实现工业化的国家的发展历史,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尽管各自的国情特点、发展条件有所不同,但都有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高消耗。以能源消费为例,2004年美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的5.5%,能源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22.8%,人均能源消费量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4.2倍。二是对环境的高排放。2000年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22.7%,人均排放量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4.1倍。三是对生活资料的高消费。目前美国平均每个家庭拥有2辆汽车,人均粮食消费量达到1000公斤,消费模式是一种过度食物消费类型。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生活高消费,构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传统的西方工业化国家现代化模式的基本特征,我们称之为传统的发展模式。
我们根本不可能具备欧美传统发展模式的前提条件,即资源条件,占世界人口不足1/5的欧美国家消耗世界资源总量的3/4,这是我们做不到的。从指导思想看,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选择。但是,在现实的工业化实践过程,我们存在巨大的技术等方面的障碍,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与西方不同的技术路线。
从理论上来看,我们工业化面临的是完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资源禀赋,例如人力资源丰富而自然资源、资金、技术等相对不足。西方工业发展中所形成的既定技术路线,同我们的资源禀赋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西方技术能够有效地利用的是中国不很丰富的资源(例如石油)而不是中国比较丰富的资源(例如煤炭)。所以,中国工业技术的原创性弱而转移性(模仿性)强(而且往往是低成本转移和模仿),是资源和环境强约束的基本根源。特别是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工业化、信息化推动的产业升级、技术升级,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扩张空间越来越狭小,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下降。我们转移和模仿了西方的工业技术,沿着西方既定的技术路线发展工业,而能源禀赋结构却不相适应,从而导致或加剧了工业发展的能源和资源供应约束。
发达国家传统的经济发展路径是先实现工业化,在工业化得到长足发展之后才进入信息化发展阶段。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工业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主要是工业逐渐取代农业,并对整个社会生产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工业化社会以后是“信息化”社会,也称“后工业化”社会。从欧美国家“信息化”社会建设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河南同全国一样,目前还未完全实现工业化,由于资源环境的限制已经难以沿袭西方的工业化路线建立发达的工业化;面对信息化的兴起,我们既必须避免陷入传统工业危机,又必须努力开拓新工业化。所以,我们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应该把工业化和信息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复合型的发展战略。不过,这中间同样面临技术路线问题,我们缺乏技术(包括信息技术)优势,还不具备成熟的技术支撑条件。
二、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根本出路
(一)河南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评价
1.人均资源短缺、利用率低下
长期以来,河南省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沿用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资源破坏浪费现象严重,使得一些资源的供需产生矛盾,资源出现需求缺口,对河南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形成日益明显的制约。“十一五”期间,河南耕地和非农建设用地、平水年水资源、原煤、原油等供需均将产生不小的缺口,矿产资源储量和利用方面也不容乐观。利用率低下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的一大特征,河南省的情况尤其明显,每万元GDP能耗、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河南省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沿海一些省份相比差距更大。
从与山东、江苏相关情况的比较,可以对河南现状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2005年,河南省GDP为10587亿元,山东省GDP为18517亿元,江苏省GDP 为18306亿元,以河南省GDP为1的话,山东省、江苏省分别为1.749、 1.729,河南省与之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山东省目前共发现各类矿产150多种,探明储量的有81种,储量列全国前10位的有58种;石油、黄金、煤炭、石膏、石墨、石英石储量均居全国首位,保有储量资源潜在价值约4500亿元,资源优势明显,开发潜力较大。山东省人均耕地有0.085公顷,比河南省人均高出0.002公顷;山东省土地利用率已达87.9%,大大高于全国72.6%的平均水平。江苏省尽管人均耕地(0.065公顷)比河南省少,但水利、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就矿产资源来说,目前已发现的矿产品种有133种,已探明储量的65种,其中建材、黏土等34种单矿储量列全国前10位,铌钽矿、方解石、泥灰石、凹凸棒石黏土、二氧化碳气等8种矿产保有储量列全国第1位。相关数据见表2-1。
表2-1 2005年全国、河南、山东、江苏部分工业品产量
目前,河南省资源利用效率仍然较低。2005年,河南省每万元GDP能耗是1.38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1.22吨标准煤高出13%,比山东高出7.8%,比江苏高出50%;河南省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是4.02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2.59吨标准煤高出55%,比山东高出87%,比江苏高出141%。2001~2004年,河南省电力消费增速分别比当年GDP增速高3.4、3.8、2.9和0.6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河南在“六五”、“七五”、“八五”、“九五”时期一直处于一种下降走势,但在“十五”期间却不降反升,由2001年的1.52吨标准煤,上升到2004年的1.58吨标准煤。“十一五”规划作为第一个把降低能耗目标作为发展目标之一的做法,说明这种高耗能的增长方式受到约束已成必然。同时,这种资源型工业的低效益也很值得关注。河南省建设用地是广东省的近两倍,创造的GDP仅为广东的1/2,效益仅是广东的1/3。山东省GDP与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之比为1∶0.074,河南省为1∶0.036,效益相差1倍多。
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着乱采滥挖、采富弃贫、采厚弃薄、采易弃难问题,造成了资源浪费与破坏。在主矿产开发时,不注意对伴、共生矿的综合回收,致使大量宝贵资源白白地浪费掉。河南省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还不足45%,刚刚开始的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也主要局限在粉煤灰和煤矸石。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的一项调查显示:截至2003年年底,河南煤炭资源保有储量不到山西的1/10,只列全国第10位。此外,河南小煤矿点多面广、挖富丢贫,不但导致资源大量浪费,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2.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资源型、初加工企业比重过大,资源循环利用程度低
目前,河南省污染的态势与治理更趋复杂。能源工业发展较快,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2005年,河南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已由上年度的全国第5位跃居全国第2位,而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去除率尚不到全国水平的一半。部分区域空气质量超过三级标准;农业面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上升,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增加,环境突发性事故和环境隐患增多,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无序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问题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海河流域、淮河流域水污染突出,河南省河流水质劣于五类标准的河段还有2628.6公里,有70%以上的地下水部分物质含量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4]相关数据见表2-2所示。
表2-2 2005年全国、河南、山东、江苏三废排放情况
注:表中数据参见《中国统计年鉴(2006)》。
①二氧化硫去除率=二氧化硫去除量÷二氧化硫排放量;②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固体废物产生量。
河南省工业结构长期以资源型为主,采掘和原材料工业占重工业的比重一直在60%以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占轻工业的比重一直在78%以上,而且,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和人口继续增加,污染物产生量还会不断增多,生态环境压力还会进一步加大。
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产出是当前河南经济结构的主要特征之一。资源型区域把提高矿产资源开采量、完成矿产资源的初加工为追求目标,忽视技术创新基础上的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例如,河南省的部分地、市经济,以矿产资源开采和粗放型初加工的矿业工业结构为支撑,结构单一,轻重工业比例不合理。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河南省资源循环利用程度低,例如,河南省工业水的重复利用率只有4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5%~85%的水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情况与发达省份相比尚有不小差距,例如,2005年河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8.7%,分别比山东、江苏低25.9个和35.3个百分点。
3.政府职能转换不够到位,财政收入偏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是对市场第一次调节的局限与不足的一种补充,是纠正和克服“市场失灵”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在现实市场经济发展中,就像存在市场失灵现象一样,也存在着政府失灵的现象。政府的政策有时并不能保证市场达到最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河南省作为发展中省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职能转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窠臼,行政推动较为普遍,错位、缺位、越位现象突出,GDP冲动、政绩工程屡见不鲜,缺乏体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行政评价体系。
从财政收入来看,2005年河南省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573.2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1138.3元)的50.4%。1998年河南省财政总收入是208.2亿元,山东、江苏分别为352.4亿元、296.6亿元,分别比河南高出69.3%、42.6%;到了2005年,河南省财政总收入是537.7亿元,山东、江苏分别为1073.1亿元、1322.7亿元,分别比河南高出99.6%、146.0%,7年间分别提高了30.3个和103.4个百分点。可见,相对来讲,河南省的财政实力与山东、江苏相比,差距是在拉大。
4.三次产业比例不协调,产业结构超重型化比较突出,城镇化水平较低
目前,河南经济增长以工业拉动为主。“九五”计划开始实施的时候,河南人均GDP约4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5.4∶47.3∶27.3,“九五”期间第二、三产业比重略有上升,但第二产业比重稳中趋降,“九五”末三次产业结构为22.6∶47.0∶30.4,当时工业的主导地位并不突出;“十五”期间,河南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前4年,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3.6%,比GDP的年均增长速度高出3.2个百分点。
2005年第二产业比重与2004年比高出3.7个百分点,高出全国水平5.3个百分点,显示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且呈继续扩大态势;而第三产业比重则比2004年降低了1.9个百分点,比全国水平低10.4个百分点,显示第三产业比重在下滑。河南三次产业结构中服务业水平低也渐已成为发展的短板,这影响到河南经济增长中综合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从而影响了河南经济增长的质量。更进一步分析,河南省现有的工业结构以初级加工业为主,采掘业、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高达60%左右,在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占70%以上。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产业结构超重型化不利于就业的增长,同时由于超重型化的资本密集型特征,也影响到了资金的利用效率。
城镇化水平是反映经济结构调整效果的一个主要指标。河南省城镇化水平较低,2005年只有30.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3.0.%)12.3个百分点。
5.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竞争力低下,治理排污不积极
近年,尽管河南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开发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十五”期间,河南省共开发高新技术产品2085种,比“九五”期间增长103%,但从总体来看,河南省创新能力薄弱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科技总体水平还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总量较小,研发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程度低,在技术上模仿多、跟踪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目前,河南省99%的工业企业“零”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河南省27万家企业2005年申请专利仅2534件,其中,百户重点企业申请专利1529件,还不及深圳华为公司1家企业当年的申请量。
国家统计局2006年9月份公布首次排定的“中国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名单”中,河南仅有23家,而山东、江苏两省分别为104家和73家。在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河南省只有9家,而山东、江苏两省均为40家。在中部六省中,湖北、山西、安徽各11家,湖南、江西分别为6家、7家,河南省排名第4位。
传统企业的发展模式大多是“高消耗、高污染,先污染、后治理”,忽略环境的无形价值,最后造成“企业赚钱,治污费用大众负担”的局面。这就是所谓的“外部不经济”。而治污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过高,企业超标排污受到的处罚远低于达标排污成本,使得企业不愿治理污染。尤其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和技术限制等因素,污染治理成本远高于其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河南企业普遍规模效应差,治理污染成本高,因此,多数企业对于排污治理不够积极主动。
(二)经济增长方式未能有效转变的原因分析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因素,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想取得明显的成效很不容易。河南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搞了很多年,但是效果不明显,原因何在?这其中既有共性原因,也有个性原因。
1.共性原因
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有10多年了,但至今未有突破性进展。究其根源,体制、机制不顺是原因,增长方式粗放是表象,效率不高是结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清泰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周期与政府换届一直保持着明显的相关性,说明政府主导经济增长的状况没有根本转变。“如果政府试图继续维持主导经济增长的地位,那么这种高速度、低效率的局面就无法扭转。”常修泽教授表示,中央从1995年就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久转而无根本效果”,根源之一就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该首先扭转这种政府主导型模式,而不仅是把改革政府自身管理体制作为改革重点。
我们认为,有三方面的关键因素导致了我国10多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效果不够显著。
一是缺乏危机意识,由此造成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理念基础薄弱。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经济类型已从短缺经济变为过剩经济,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而人们普遍还是计划经济思维,企业生产经营“大而全”、“小而全”观念盛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认为地大物博,资源富饶,在资源利用上,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为了提高利润水平,增加投入、扩大规模,依旧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从意识层面来讲,就是危机意识淡薄的结果。
二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由此造成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物质基础薄弱。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鲜明体现,也是衡量一个经济体结构合理化的重要标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1988~2004年间一直在30%~35%之间徘徊,[5]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还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印度人均GDP大体为我们的一半,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5%,从业人员比重达58.2%。第三产业落后不仅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严重阻碍了就业规模的扩大。依据世界银行标准,中国第二产业比重相对偏高标准10个百分点左右,而第三产业偏低10个百分点左右。另外,比较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我们同样发现中国第三产业比重偏低9个百分点左右。
三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由此造成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技术基础薄弱。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取决于能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实现自主创新。近百年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真正起作用的技术几乎都来自企业。企业的自主创新,是企业为适应生产发展和市场需求,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科技创新活动。这一活动既是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又是新市场的开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我国仍主要靠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土地占用和优惠政策赢得竞争优势,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位置。我国设备投资的60%用于购买外国产品,其中100%的光纤制造设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石油化工装备、70%的数控机床是外国产品。我国企业研究开发经费人均支出仅为美国的1.2%、日本的1.1%。据统计,2001年我国大中型企业有研究开发机构的仅占25%,有研究活动的仅占30%。
我国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和体制的、机制的原因,宏观自主创新和微观自主创新“两张皮”,“官、产、研”目标不一致,难以形成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合力。企业的目标应当是追求更多的赢利,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这是它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激烈的市场竞争则是它进行自主创新的不可抗拒的外在强制。但由于我国不少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和市场机制都不健全,因而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和压力。有些领导要谋求短期“政绩”,有时不愿承受企业自主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不愿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科研单位追求一流的科研成果,却因缺乏市场上的压力和动力,科研常常与生产脱节。所有这些,都是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
2.个性原因
河南省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不明显除了共性原因,还有作为一个特殊个体所存在的个性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人口基数大。河南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尤其是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高,是河南省经济结构调整的一大障碍。人口基数大,使得分母异常庞大,人均指标每上升1个百分点都需要总量客观的配合。人口过多是河南省可持续发展中的首要问题,特别是土地所承载的农民人口压力过大,影响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均衡性,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河南省在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中表现出的许多问题和矛盾都与人口过多的问题密不可分。
二是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资产重组力度不足,抗风险能力弱。2005年年底,河南省工业企业共有8万多户,其中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就达7万多户,另外还有个体工业60万户,规模以下工业单位数占全部工业的98%。由于规模较小,资金实力相对较弱,企业技术改良、自主创新、人才培育等项投入就很有限。另外,河南省绝大多数企业不擅长资本运作,人才缺乏是关键因素,由此造成企业内及企业间资产重组力度不足,往往各自为战,企业很难做大、做强,规模经济不明显,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
三是经济外向度低。由于长期以来受小农意识束缚,思想观念比较保守,河南省产业结构层次低,企业开拓市场能力不强,国民经济的外向度仍然比较低。数据显示,2004年河南经济开放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0.9%,在31个省区中列第21位,不仅落后于东部地区,也落后于中西部的内蒙古、吉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重庆等省市区。河南的贸易开放度,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7.5%,这一方面反映出河南产品在国际市场较弱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河南的外贸出口与河南经济实力不相称的状况。
(三)河南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向
1.优化经济结构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传统农业比重大,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河南省2005年从事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为3138.83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55.4%,也就是说河南省从业人员中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在从事着第一产业,虽然这一比例较新中国成立初期下降了34.4%,但与全国平均水平(44.8%)相比仍高出10.6个百分点。河南省农业产业化仍属于起步阶段,河南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平均总资产2.97亿元,销售收入6.37亿元,带动农户7.57万户,按23家计算,可以带动174万农户,占河南省农户的7.9%,这说明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和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还比较弱,带动面小。在工业中,现代制造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在清洁生产、资源有效利用等方面没有优势。在服务业中,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就业没有得到有效扩大。因此,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向,河南省应首先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这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运作流程的重要一环。根据目前河南省实际,要将通过调整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进一步巩固农业,主攻工业,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方向,提升第三产业比重,降低第一、二产业比重。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基础在企业。要实现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自主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当前,河南省资源“瓶颈”约束、增长方式低下,已到了必须彻底改变的地步。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实现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型向自主创新型的战略转变。实现这“两个转变”,是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是创新型国家成功的经验,也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加快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两个转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中心环节。通过狠抓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不仅要追求技术的突破和产品的市场实现,更重要的是加强自主创新过程中的组织学习,学习、积累和整合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系统和技术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原始创新的作用最大。但是,原始创新不仅投资巨大,风险亦大,而且周期过长,实现原始创新的难度相对也大。加强自主创新,并不是要求一切都从头干起,而是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对内合作、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在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推进科技创新,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大胆进行原始创新。
从总体上来说,河南省现阶段的自主创新应当以集成创新和消化创新为主。根据河南省实际情况,为了实现局部跨越式发展,在资源配置上适当向本省原始创新方式倾斜也是必要的,但主辅关系还是要遵循规律。
3.走规模化、集中化、高效化的集约发展之路
目前,河南省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资源利用率低,集约化发展是高效利用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抗风险能力,良性发展的可行之路。
河南企业规模总体较小,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占河南省工业企业总数的98%,但实现的增加值却占全省的35%,从业人员占61%,而这些小企业91%是乡镇企业,95%的从业人员在乡镇企业。河南省企业各自为战现象普遍,缺乏积极合作,从大企业到小企业,资产重组很少进行,已进行的也往往是到了难以为继之时才“病急乱投医”。由于规模偏小,绝大多数企业远未达到所处行业的最优经济规模,导致生产成本过高,行业竞争力差,抗风险能力弱。
集约发展是现代经济的重要趋势,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效益的有力举措,是把速度与质量有机结合起来的最佳形式。集约化发展是河南省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以钢铁和水泥行业为例,河南省钢铁企业有40多家,最大企业的生产能力只有800万吨,河南省钢铁总产能还不及武钢或鞍钢1家企业;规模以上水泥企业有270多家,全部生产能力刚过6000万吨,而安徽海螺集团1家企业生产能力就超过4000万吨。要改变这种“散、小、弱”的粗放型增长状况,必须立足省情,突出特色,走规模化、集中化、高效化的集约型发展之路,促进优势资源向优势行业、优势地区和优势企业集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提高经济的竞争力。
通过集约化发展,既能使企业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又能提升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达到规模化效应,降低产品成本,还能集中优势资金、人才开展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大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实现稳健、可持续的发展。(www.xing528.com)
4.改革体制机制
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证明,体制机制改革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往往是正相关的,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突破,哪里就有新局面。
具体方向: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有限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使政府从经济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切实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不要包揽,能由下级政府承担的职能,由下级政府负责,坚决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充分发挥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服务作用,着力在两个方面下工夫:一方面是在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政府从直接干预经济转移到为企业服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另一方面,着力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政府应对危机和抗风险的能力。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显著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使“软实力”尽快“硬”起来;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发挥好开放的“倒逼”作用,形成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和机制,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5.营造良好环境,构筑和谐河南
人民安居乐业是和谐社会的根本,是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要实现安居乐业,就要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就业环境、创业环境。居住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构成单元,它不仅提供人们物质的居所,而且还在心理上强烈地影响着人们。
近年来,河南省城乡新增劳动力较多,就业压力增大。一方面,要进一步拓展河南省就业岗位,这需要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的密切配合;另一方面,要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使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安心务农,缩小基尼系数。
运用有效的政策手段,促进各种就业的形成,促进生产要素向落后地区流动,大大释放这些地区的潜在资源,提高就业比率。采取劳动密集性的工业化增长模式,积极发展服务性第三产业。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必须彻底改革制约发展的旧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体制。一是深化所有制改革,努力创造一个公正、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二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按照十六大确定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三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四)促进河南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措施
1.加强认识,转变观念
只有不断深化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基本特点和规律的认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真正解决资源环境制约问题。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认识和观念是首要问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全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的共同参与,各级政府在这方面应发挥引导和促进作用。要从全社会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出发,通过广泛宣传,加强各行各业人士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更新观念。
在提高认识的问题上,掌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是关键。无论从主观上看还是从客观上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都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第一,粗放型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继续采用粗放型增长方式,不仅会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甚至枯竭,还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第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中原崛起、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转变增长方式,不仅是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迫切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的重要举措。
2.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政府本身所拥有的权力和作为经济社会管理者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了政府在发展和改革中所起的特殊作用。这些年,投资过热、低水平重复建设、地区封锁与市场分割、社会事业发展薄弱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都与现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不合理密切相关。
从政府角度来讲,改革就是在通过体制创新为全社会成员增进利益的同时,运用合理的制度安排,兼顾各方面的正当要求,合理分配利益,并且形成广大社会成员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利益保障机制。
中国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既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国情、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群众愿望出发,因地制宜、求真务实、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改革。
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缩小政府从事事务的范围,把与政府性质及职能不相符的事务都交给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特别是企业投资、人事管理等事务。
结合河南实际,河南省应强化政企分开。政府应充分利用“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加强引导,规范相关公共设施投资,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层面的监管中宜出台创新激励措施,扶持特定产业。
3.加强市场监管,完善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机制
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就要发挥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市场监管。一是要把好市场准入关。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章的规定和程序,切实做好企业登记注册工作,既不能随意降低条件和简化程序,也不得随意提高条件和增加烦琐程序;严格注册资本的审查,严厉查处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和抽逃出资的违法行为;查处无照经营行为;加强对全社会投资活动的引导、调控和监管。二是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增强企业履约意识。三是要寓监管于发展之中。要通过热情服务、依法监管,积极支持国有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支持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支持国有中小企业通过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制等方式进行改组,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寻求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对污染企业的处罚要加大力度,关闭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类企业。加快建立有关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研究探索资源税费、环境税费的绿色税收体系。
4.鼓励和促进企业的兼并重组,营造适宜产业集群发展的环境,完善资本市场建设
企业的兼并重组是河南企业的弱项,除了企业自身要高度重视、及时抓住相关机遇外,政府也应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国家、地区之间的竞争由以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为主转向以中心城市、城市群之间软硬环境、综合实力的竞争为主,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同时成为城市、城市群之间竞争的对象。
积极开展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活动,尤其是对于国有企业,一是要靠内力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加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彻底扭转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二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大国有经济的战略重组力度,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推进国有企业与民资、外资等社会资本的融合,大力发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尽快实现国有企业在资本经营和法人治理结构上与国际惯例接轨;三是积极推进专业化生产、多元化市场、国际化经营、集团化发展的大公司战略,培育一大批现代化的国有控股大型企业(集团),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非国有企业,除了鼓励兼并重组外,要依托地理、自身优势,找准细分市场,做精做专;政府部门积极倡导专业化集群作业,营造适宜产业集群发展的环境,完善中长期信贷、产权交易、股票上市等资本市场的积极推动作用,共同促进河南省各种类型企业的合理发展,提高企业整体效率、竞争力。
5.把环境保护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制定新型政府职责考核目标体系
在以GDP作为官员考核的单一考评体制下,各级政府成为建设型政府,对于环境问题的忽视也因此而起。绿色GDP推出,必然使得各级官员重视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
绿色GDP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处理经济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三者的一个综合、全面的指标,具有引导社会经济发展不但注重眼前效益,更追求长远利益的导向作用。2006年9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标志着中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河南省的干部考核体系构建中可以一方面参考《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中的相关指标;另一方面要结合本省实际,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制订切实可行的考评方案。就当今河南省资源环境的约束现状来看,我们需要将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可以考虑采用由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绿色国内生产总值(EDP)概念。在经济核算体系中,要改变过去重经济指标、忽视环境效益的评价方法,推行绿色GDP核算方法,并纳入国家统计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目前,应重点开展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失及环境保护效益计量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工作,并进行统计和核算试点。
6.全方位打造自主创新型人才施展才华的空间和氛围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向全党、全社会发出的伟大号召,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要实现中原崛起目标,必须造就一支宏大的自主创新人才队伍,激发河南省各界人士的创新精神,共同建设创新型经济强省。
(1)转变观念,营造尊重自主创新人才的社会共识。造就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必须变革思想观念,树立新的科学人才观。一要转变“重物轻人”的思想,坚定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二要转变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思想,培养追求真理、艰苦奋斗的科学精神。三要造就宽容失败、鼓励争鸣的氛围。允许失误、宽容失败,鼓励科技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勇于创新、大胆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要促进跨学科、跨专业人才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在积极的合作竞争中,迸发出创新的思想火花和创新的激情,形成“百家争鸣,共谋创新”的生动局面。
(2)改革体制,构筑有利于自主创新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充分发挥科技人才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的基础。一要改革传统的科技管理体制,革除科研机构设置重复、条块分割、力量分散、工作效率低下等弊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科技发展需求相协调的新体制,为自主创新人才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一个宽松的空间。二要改革传统科技评价指标,建立一套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技评价体系,把科研项目的评价纳入制度评价的科学轨道,把自主创新作为科技评价体系的基础,鼓励开展创新性强的项目研究。三要改革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提高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大执法力度,用法律保障自主创新成果不被侵犯,组织引导高新区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加强对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的考核。
(3)转换机制,打造自主创新人才的创业平台。一要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尤其要加大对自主创新人才的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辅助的多元化创新投融资体系,调动自主创新人才的创业积极性。二要转换引才机制,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为主体,省外机构为支撑的引进人才系统。三要转换用才机制,为自主创新人才提供发展空间。要避免科技人员使用的行政化趋势,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关注和充分满足创新人才的合理需求,做到人职匹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路子的基本对策
根据河南经济发展态势,主要资源环境的状况和其对经济发展形成制约和约束的评价与分析,为满足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所要求的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持续支撑,全面实现河南省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必须采取积极对策,下大力气缓解资源环境制约和约束,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扩大资源的有效供给,提高资源的保证程度,增强环境资源的支撑能力。
(一)转变发展观念,充分认识河南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路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
转变发展观念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保证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党中央、国务院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推进发展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温家宝总理也要求:“要重点抓好节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使用资源放在优先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当前,要突出抓好节煤、节电、节油、节水和降低重要原材料消耗工作。要大力推广节能降耗技术工艺,开展清洁生产。建立城乡废旧物资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这些讲话精神,为我们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摒弃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保证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发展循环经济,这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应力求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把发展观统一到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上来。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简单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而忽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相应的,把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单一标尺而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单纯地把自然界看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而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尽管人类曾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增长奇迹,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更新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要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鼓励使用绿色产品。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并贯穿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
要充分认识到,一方面资源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若没有必要的资源保障,经济就难以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资源对经济增长又有重要的约束作用,资源的承载能力反过来也会制约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和方式。在发展思路上要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而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切实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
2.河南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路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近年来,河南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和资源消耗大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进一步增大。面对这种情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1)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的根本出路。河南资源总量虽然较大,但是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的突出特点就是有限性。按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四种常规能源资源探明储量折合标准煤计算,河南省人均能源占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3,而我国的平均水平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河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5,而我国的平均水平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河南省人均耕地仅为1.24亩,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河南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比较大,资源型、深加工型和粗放型工业占主导地位。再加上河南省资源开采强度过大,导致后备资源不足,支撑能力下降。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资源消费的增加是难以避免的,但是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2004年下半年以来,煤、电、油、气的持续紧张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路子,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是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当前,河南同全国一样,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一是水环境状况令人担忧。2005年河南省废水排放总量为26.26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COD)为72.08万吨,大量未经处理或不达标的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泊。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生态用水匮乏。二是大气环境不容乐观。2005年河南省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62.45万吨,河南省平均二氧化硫浓度为0.07毫克/立方米,与2004年相比有所上升;河南省平均酸雨发生率已达2.1%,城市大气环境已经受到二氧化硫污染物的严重影响。三是固体废弃物污染日益突出。2005年河南省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6178.2万吨,其中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5.1万吨,有些危险废物未经任何处置就排入环境,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四是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二次污染严重。此外,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农村畜禽粪便、水产养殖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直接威胁农副产品质量安全。加上目前我们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式仍是末端治理,这种治理方式难以从根本上缓解环境压力。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
(3)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措施。传统经济发展,沿用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资源环境制约严重,经济快速发展难以持久。其主要弊端就是资源利用效率低,也可以概括为“四低”,即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2005年,河南万元GDP能耗为1.38吨标准煤,而上海为1.07吨。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和拼资源、拼环境的粗放型经营,转到追求科技进步、以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型发展轨道上来,有利于推动社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快速提升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质量。
(4)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选择。人是最宝贵的资源。要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就要求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讲求生态效益;不仅要促进经济增长,更要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搞好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5)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是扩大就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有效途径。循环经济通过综合利用废弃资源、开发利用废弃的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可以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带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扩大就业机会,创造就业岗位,增加社会财富和群众收入。
总之,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用全局的视野去把握,进一步增强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完善政策机制,保证节约、清洁、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1.以资源节约、环境良好为主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实质上是新、老产业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而不断新陈代谢、推陈出新的系统工程,也是一种使物质产品、信息、人力资源和资金从不可持续运行的产业领域向可持续运行的产业领域不断转移,从而能大大增长社会经济财富总量的过程。这种过程决定了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和升级,既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的社会经济系统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河南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里之所以能实现GDP的持续增长,始终依赖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河南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农村和农业,同时扩大消费品工业的生产规模,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起飞。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河南省加工工业与能源、交通通信、原材料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之间缺口的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转向大力发展基础产业、食品、经济实用住房等新型加工业上来。90年代以来,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有选择地加快了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环保产业、教育产业、旅游产业等产业的发展,加快城市化步伐,实施了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这些产业结构变革正在使河南经济继续向着可持续增长的方向发展。
在新的形势下,为保证资源节约,环境良好,消除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河南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抓好高耗能、重污染行业的结构调整,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发挥产业积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1)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在产业结构调整之中。河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路子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之一,它要求河南的产业结构调整不能仅局限于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而应扩展至环境保护与经济结构的双重调整,按照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进行。从国家全局角度看,必须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的政策目标,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数并将其作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评价的重要参数。各级政府应该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大力发展清洁生产、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效率,改进生产工艺和流程,对可能产生的污染进行全程控制,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调整产业的空间布局,实现生产与消费的有机联系与可持续循环。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必须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程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使社会生产从粗放型的数量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的质量增长。目前,河南产业的分布存在分散、分割、杂乱无序、随意排污的现象,严重浪费了资源,增加了环保治理的成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求从以下三个层面调整产业的空间布局,实现生产(包括资源消耗)和消费(包括废物排放)的有机统一:一是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通过企业内部资源利用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的集约型经营和内涵性增长获得企业效益;二是产业园区层次的生态工业网络,通过共生企业间的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使用,实现园区总体的资源和能源增值,获得丰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三是区域和整个社会层次的物质循环流动体系,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生产与消费的有机联系与可持续循环。
(3)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学技术、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要素,在这诸多要素中,科学技术又是第一位的。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要求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创新体制,形成富有活力的创新体系和激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在科学技术、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复合系统中,自然资源已经成了制约性要素。所以,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要求产业结构必须进行结构性变革,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新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依靠高新技术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摆脱资源危机的困境,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活动的科技化和生态化转向。
(4)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利用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是河南利用“后发优势”缩小与发达省区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传统产业的各个环节中,使传统产业的生产过程、产品特点,甚至管理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传统产业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巨大的市场和物化的信息产品。利用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和老工业基地,大力推进传统产业信息化,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主要内容。河南应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回收利用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等“绿色高新技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有效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提升,开发出高效率、高质量、节能、环保的新型技术和产品,提升河南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建立合理化、高度化的产业结构体系。在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河南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总的来看应该是:继续保持“二、三、一”的整体产业结构,且第二、三产业产值应保持协调。第二产业应由以往注重数量上的扩张转向内部质量提高和技术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加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改造的步伐。
一是促进第二产业的质量提高和技术升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传统的第二产业仍将是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应该运用知识化和生态化改造和提升第二产业,形成工业化、知识化和生态化相互渗透与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尤其要注重运用知识手段和高新技术方法,提升传统第二产业升级换代,使之适应知识经济和生态文明时代的要求。
二是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是繁衍于有形物质财富生产活动之上,以服务为特征,主要提供无形产品的部门。在现代经济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集中体现。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有利于促进市场发育,提高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方便和丰富人民生活,而且可以广开就业门路,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重要条件。河南在加快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的各项配套改革的同时,应该积极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高级化创造条件。同时应该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的生态环保服务业,使其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三是稳定和加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步伐。21世纪河南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一个战略重点应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加快河南的农业结构调整。河南应该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使农业常规技术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农业资源更高层次、更高效益的开发;推动知识密集型的农业迅速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重点强化名、特、优、新和鲜活农副产品生产,并逐步向高档精细和无公害的方向发展,使高效农业和高科技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2.完善政策机制
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有利于促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
(1)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并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
(2)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研究并落实促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积极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通过水价、电价等价格政策的调整,也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盲目发展,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和有效保护。继续完善促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比如,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并适当提高征收标准;适时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创造条件加快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加大实施峰谷电价和丰枯电价的力度,扩大执行范围;对国家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及高耗能企业,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实行差别电价。
(3)制定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贯彻执行国家发改委制定的《节能产品目录》和《关于政府节能采购的意见》,对生产和使用目录内产品给予减免税的优惠政策,并将目录中的产品列入政府采购范围。继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对不易回收的大宗再生资源回收处理实行收费或押金制度的可行性。积极探索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
(4)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建立有利于促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组织结构。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打破企业间单向式线性生产方式和“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结构,鼓励企业根据社会化分工和产品生产的内在联系,研究制定有利于建立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生态工业网络的经济政策,增强关联度,提高资源效率,减少废弃物,延长产品使用周期的产业链条,促进企业间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微观基础。
(三)加快科学和技术进步,强化科技对生产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河南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总体上看,还相对滞后,有关技术信息的渠道也不尽畅通。
1.努力突破资源节约利用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技术“瓶颈”
要重点组织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等,不断提高单位资源消耗产出水平,尽快使资源消耗从高增长向低增长、再向零增长转化,使污染排放量从正增长向零增长、再向负增长转化,从源头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的巨大压力。
2.建立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
要积极支持建立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清洁生产中心的作用。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推行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的成功经验,引进核心技术与装备。
3.把“第一生产力”真正摆到“第一”的位置上
特别要改变以“速度”论英雄的传统观念,改变那种单靠投资促经济增长、单凭速度创造政绩、单以形式主义作秀来标榜先进的意识和作风。这里的核心问题是政绩观。打造创新型河南,关键是转变观念,把依靠投资转到依靠科技的自主创新轨道上来,转到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轨道上来。各个企业,首先是大企业都要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围绕市场研究产品,工艺创新,创出名牌。以企业为龙头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发挥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作用,逐步建立比较固定的联系,形成一种联合攻关、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4.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发展知识产权经济,保护知识产权。省知识产权局要抓住典型进行宣传。对于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创新成果要有税收优惠的措施,如减免所得税,对新品牌进行支持。在投资政策上,银行要大力支持,政府给予贴息贷款。对于民营科技企业、民办科技机构、个人发明创造要有明确的优惠政策。
5.增加科研的资金投入
全国的科研资金投入占GDP的1.3%,河南仅占到0.47%,企业投入超过销售收入1%的很少。应加大科研资金的投放力度,并且应当把科研资金的投入作为一个硬指标来考核。对此,各级政府和各个企业都应有规划。另外,还要加大风险投资基金的积累,要有一个专门组织去抓,力争在几年内形成实力大的投资基金组织。
6.搭建科技共享平台
建立信息库,使科研单位和企业能够及时发布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科研成果和招商项目,共享资源,相互交流。
(四)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观
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经济模式,也是一种发展观。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曾经说过:“科学是通过以一种范式向另一种范式的革命而不断发展。”从牛顿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导致了一场物理学的革命;从托勒密的地心说到哥白尼的日心说,导致一场思想革命,产生了新的世界观;能源从木材向化石燃料的转变,导致了工业革命,使得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现在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经济向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转换,必将推动一场深刻的环境革命和经济革命,把人类社会带入生态文明时代。
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良好型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强化节约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为此,要着力构建节约循环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节约循环型的产业结构、节约循环型的城镇化模式、节约循环型的农业生产体系,树立节约型的思想观念。
1.构建节约循环型的增长方式
在需求结构上,要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向消费和投资双轮驱动、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要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经济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经济增长转变;在生产要素投入上,要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增长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转变;在资源利用方式上,要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提高、国民素质增强、质量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当前要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
2.构建节约循环型的产业结构
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要加快发展并做大、做强信息产业,加速信息化进程;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推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优质能源的比重。开发区建设要充分考虑节约用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根据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功能定位,促进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加强重点行业能源、水、原材料消耗的管理,严格执行设计规范;加强节能、节水技术改造,加强废渣、废水、废气综合利用管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3.构建节约循环型的城镇化模式
城镇化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自然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利用土地、水、能源等重要资源。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积极保护耕地,提高单位住宅面积密度,改进建筑结构,增加可使用空间,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合理配置居住区绿化用地,土地使用功能适当混合。合理规划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建立城市立体交通系统。大力发展节能建筑,推广应用新型建筑材料,推进建筑废物综合利用;新建建筑实行装修一次到位,禁止二次装修。发展城市集中供热,有条件的要发展分布式供热。城市规划要充分考虑水资源开采与补给的平衡以及供水与排水系统对节水的有效性;住宅小区建设要配套雨水、生活废水收集与处理回用设施,加快再生水利用,推行分质供水。建立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因地制宜实施垃圾资源化利用。
4.构建节约循环型的农业生产体系
温家宝总理指出,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问题将是对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严峻挑战,农业也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良好型社会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有限的农业自然资源能够永续利用。这实际上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农业的发展。构建节约循环型的农业生产体系在农业上的应用有着广阔的领域和深远的意义。第一,节约循环型的农业要求对农村土、水、种、肥、药、电、油、柴、粮等进行统筹考虑,整体谋划,系统节约,探索在农村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路子。第二,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中各种资源的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追求更大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发展节约循环型的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之一。第三,综合开发,再生利用,深度利用农村种、养业产生的废弃物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城市工业及农、林工业产生的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第四,节约循环型的农业不仅落脚到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而且有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探索建立环境良好型社会的路子。第五,拓展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有利于增加劳动就业。构建节约循环型的农业生产体系就必须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和生态农业,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精准化水平,节约使用各种投入要素。继续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节能型农业机械,提高资源能源的产出效率;推广使用高效安全生物农药,从源头上消除餐桌污染;推广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提高利用效率和附加值;积极推进秸秆、牲畜粪便等农业废物综合利用,搞好垃圾、污水处理,改善农村生存环境;大力发展沼气工程并使之成为农村的补充和替代能源。
(五)转变政府职能,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和科学完整的环境资源统计指标体系
1.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要求政府必须具备绿色控制能力,应当从越位的地方退出来,把自己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企业和社群组织去管理。政府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建立健全法制、运用总量手段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维护生态环境不受污染等方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评价体系和绿色GDP核算制度,改变把GDP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政绩唯一标准的做法。对一个地方的考核,要从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到追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河南今后在经济快速发展中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战略举措,列入到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之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良好型社会,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可持续发展。
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同时,各级政府领导应进一步更新观念,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在加快发展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中促进加快发展,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要增加资金投入,把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政府投资支持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要积极引导企业资金和其他社会资本,增加对循环经济领域的投资。省发改委、科技厅、环保局等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园区和部分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力度,利用国债资金和预算内资金,加大对循环经济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开展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等活动。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良好型社会的组织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确定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研究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机制,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良好型社会纳入年度计划,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连同发展经济一起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
2.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
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构建对应的层次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生态学、环境学、资源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研究的范围,鉴于河南目前资源耗竭和环境退化问题并存,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的局面,建议将环境资源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卫星账户,分步实施,在完善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开展环境价值量核算,最终建立实物量和价值量两套核算体系。
确定绿色GDP核算范围,应明确以下三个基本结构:内容结构、功能结构和过程结构。内容结构主要明确核算的内容体系,如资源核算、环境核算、实物量核算、价值量核算、实物量核算方法、价值量核算方法等内容都需要明确规定;功能结构要解决各部分核算内容及技术方法的作用,以及实施的部门层次及对象;过程结构要提出核算的时间跨度、实施程序与优先顺序安排等。
3.构建科学完整的环境资源统计指标体系
我国现行的环境统计指标只限于单纯进行环境现象反映和简单分析,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应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环境统计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反映自然资源的统计指标。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矿产等地下资源,森林、海洋、野生动物等生物资源,地上及地下的水资源等。对这些自然资源应就其资源存量、资源耗损量两部分价值分别核算,以便于开展资源存量的均衡分析。二是反映生态环境的统计指标。生态环境是与自然资源相对应的,可分为土地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环境及水生态环境等。生态环境的核算包括生态环境效益与损耗两方面,其中效益是客观存在的,例如,森林生态环境可以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沙化,把这些效益折合为价值即为生态环境的效益价值;环境损耗是指生产活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价值。三是反映环境污染的统计指标。包括环境监测、环境污染防治及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三部分。环境监测指标主要有大气中各种污染物含量和综合环境质量等;环境污染防治指标有用于环境污染防治的费用、已治理环境污染占环境总污染的比重等;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对人畜、公共设施、农、林等造成的损失。
【注释】
[1]朱桂香:《着力破解资源环境对河南经济发展的约束难题》,《河南国土资源》,2006年第5期。
[2]世界银行:《中国“十一五”规划的政策》,2004年12月。
[3]段治平:《我国水价改革历程及改革趋向分析》,《中国物价》,2003年第4期。
[4]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李成玉同志在河南省第六次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6月19日。
[5]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统计年鉴2005》;《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