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主动学习
调查表明,学生被动学习、积极主动性差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孩子不爱学习,或者是学习不刻苦,知难而退,他们的学习动机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学习,而是在父母与学校的压力下学习,他们的学习目的或者是为了让别人能看得起自己,或者是为了满足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得到老师的重视,或者是为了升学、考试等等。
无论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自己的发展,还是为了报答父母等,都是把学习当做一种手段。从这一点来看,孩子们在面对学习的时候,主动性有可能欠缺。我们之所以说“有可能”,是因为有的孩子在一些目的的驱使下,也会很努力、很主动地去学习,但这种学习是存在某些功利目的的,这些目的在一段时间内的确可以促使他们努力学习、主动学习。但这种主动性的动力来源却未必能够长久。当他们的功利性目的达到以后,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渐渐消失。
也有一些少年儿童,在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之后,他们或许感到自己力量微薄,当他们认为自己不可能达到想要的学习目的时,也有可能把一段时间的主动学习变成被动学习。因此,在生活中,我们才看到那么多孩子在父母的逼迫下,无奈地学习,被动地学习,有的孩子甚至为此而逃学。
在各种学习目的中,唯有以知识作为需要,才能使孩子真正热爱学习、主动学习。也就是通过学习和获得知识本身,学习者就能得到满足,知识本身就是学习的目的、认知需要,这种以知识本身为目的的需要,是最稳定的学习需要。
一个孩子不热爱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的学习生活将给他们的人生带来很大的烦恼。为了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让孩子从小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纠正孩子被动学习的习惯,父母应注意这几个方面:
1.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一个人只有对学习形成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把获得新知识作为自己的内在需要。父母应该让孩子认识到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无止境。比如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中可以寓教于乐,让孩子积极参与,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学习知识。
有了乐趣,孩子的参与就成了他们的自主行为,学习有趣,才能使孩子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全神贯注,因此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探索的兴趣。(www.xing528.com)
2.父母在辅导孩子学习时,态度应和蔼可亲,和孩子处于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家庭的气氛应当是和谐的,这样才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孩子要敢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主动思考,从而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的认知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3.动手操作,让孩子积极主动参与。儿童的思维发展顺序是: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想象逻辑思维。因此,儿童最初学习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时,必须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从动作感知到建立表象,再概括上升为理性知识。
孩子能一边操作,一边学习,这也是主动参与的表现。电脑在学习中的广泛运用,也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更为主动地学习。
4.适当奖励。孩子都喜欢玩,好动,但一碰到书本就犯“晕”,碰到这种情况,父母可以适当地给孩子奖励。比如告诉孩子认真做作业,可以得到一本好看的童话书,考试得到好成绩,可以获得智力拼盘等。在一定的物质鼓励下,通常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主动去学习。因为孩子要得到他想要的物品。就必须主动学习,认真做作业才行。当孩子形成习惯,会自觉地去完成作业之后,父母就应该取消奖励的制度,并告诉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从中让孩子明白主动学习的意义。
但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奖励不能是金钱的奖励,那样容易让孩子世俗化、金钱化。要让孩子主动学习,对学习有兴趣,给孩子奖励的物品最好是与学习有关的,或是智力开发方面的。
5.学习中最大的乐趣奠过于看到学习的成果。父母要努力使孩子的学习、练习做到难度适中,体现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等特点。这样孩子在面对学习任务时就不是望而却步,而是跃跃欲试了,这样使孩子不但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树立了敢于探索的勇气和信心,特别是成绩差的孩子,也有了强烈的参与意识,在创造的气氛中被唤起了创造的欲望。
6.在孩子遇到挫折或碰到障碍时,父母要帮助孩子一起分析和克服。因为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我笨”、“我不行”,父母必须改变孩子的这种看法,要让孩子懂得,要改变被动的学习态度首先就是要主动地去克服困难,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父母不能完全代劳,要注意调动孩子的主动性,让他觉得是凭自己的力量做到的。
7.每天给孩子的主动学习时间记时。让孩子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后,父母可以给孩子的学习时间做记录,几天后和孩子讨论,目前的学习方式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拿出记录表,让孩子自己制定改进方案,并监督实施。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