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的坚强品质?

如何培养孩子的坚强品质?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会坚强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切尔和他的实验人员曾作过一个经典的“成长跟踪实验”。在对这些孩子分两级进行学术能力倾向测试的结果表明,那些在软糖实验中坚持时间较长的孩子的平均得分高达210分。父母要让孩子学会“等待”,对孩子的一些日常玩乐、享受的需求给予延缓满足。孩子可能学习一会儿就烦躁不安了,这时不要强迫孩子,而要用游戏的方法吸引孩子,使他坚持下去。这样的活动,孩子会更自觉地坚持。

如何培养孩子的坚强品质?

学会坚强

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切尔和他的实验人员曾作过一个经典的“成长跟踪实验”。

沃尔特·米切尔选择了一所幼儿园,并在幼儿园选出十几位四岁儿童,将一些非常好吃的软糖按每人一颗发给这些孩子,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就只能吃手里这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则能吃到两颗。在美味的奶糖面前,任何孩子都将经受考验。

在这批儿童中,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孩子却决心等待对他们来说是无尽期的20分钟。为了使自己坚持到最后,他们或闭上眼睛不看奶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唱歌,有的甚至睡着了,最后,他们终于熬过了对他们来说漫长的20分钟,吃到了两颗糖。

沃尔特·米切尔和他的实验人员把这个实验一直继续下去,他们对接受实验的孩子进行了追踪调查,这项实验一直持续到孩子们高中毕业,结果发现:在四岁时就能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而不急于求成,表现出更强的社会竞争性、较高的效率和较强的自信心,更加独立、主动、可靠,能较好地应对挫折,遇到困难不会手足无措和退缩,为了追求某个目标,他们像幼年时一样,仍能抵制“即刻满足”的诱惑。

而那些急不可待,经不住软糖诱惑,只吃到一颗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容易有固执、优柔寡断和压抑等个性表现,他们往往屈从于压力并逃避挑战。

在对这些孩子分两级进行学术能力倾向测试的结果表明,那些在软糖实验中坚持时间较长的孩子的平均得分高达210分。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一个人是否有耐性,是他人生和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然而,目前许多大城市中的青少年却越来越出现一种趋向,即不会忍耐。比如说,只要对自己有利就不顾是非盲目行动,不会谦让,没有耐心,念不完一本书,在家里待不住,干什么事情都要让父母帮忙,喜欢玩刺激性的电脑游戏,脾气暴躁,稍一批评就张口顶撞,甚至离家出走。所以,培养孩子的耐性,必须从小抓起,让他们从小就习惯于需求的延迟满足。

只有那些有耐心的父母才可能把孩子培养成有耐心的人。要训练孩子的耐心和耐力,父母首先必须有耐心,能够沉得住气。

妈妈正在埋头工作,小维尼走过来央求:“妈妈陪我到公园去玩嘛。”

妈妈头也没抬地对小维尼说:“妈妈工作正做到一半,等妈妈把文章整理完就出去。”

过了一会儿,维尼又来催促妈妈:“妈妈,还要等多久?我现在就要出去。”

“维尼,妈妈急着赶工作,你先玩一会儿玩具,还得再等妈妈一会儿。”

听到这些,维尼闷闷不乐地到自己屋里看故事书去了。

妈妈做完工作之后去叫维尼:“我完成工作了,走吧,妈妈带你出去玩,”(www.xing528.com)

“不,等一等。这个故事我正看了一半。”女儿捧着一本书,模仿着妈妈的口气说道。

妈妈没有生气,她并不因为女儿的故意模仿而恼怒,她认为这是培养孩子耐性的好机会,也是对女儿的尊重。因此,妈妈很有耐心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等女儿。最后,等到小维尼读完那个故事,母女俩才一起出门。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往往欲求过分。或者是刚吃过一块冰淇淋还想再吃一块,刚买过一个书包,还想再买一个。或者是不管什么需求,一想到就要求父母必须马上满足,否则就会哭闹不已。

父母要让孩子学会“等待”,对孩子的一些日常玩乐、享受的需求给予延缓满足。最好让孩子作出适度努力后,再满足他的欲求。如果孩子想得到新衣服,就要学着自己洗衣服、刷鞋子、整理床铺。还可以采用积分制,每做一件值得鼓励的事,就加几分,累积到一定数量,可以让孩子获得想要的某种奖励。

孩子产生“欲求过分”的问题,表面上看原因似乎在孩子身上,实际上根子还是在父母身上,是父母“有求必应”的行为滋长了孩子的这种习惯和心态。

另外,孩子对一切事物都感兴趣,一句话、一张图片、外界一点点新鲜的刺激都会吸引他的注意力,所以容易形成兴趣改变得快、耐性及坚持性差等习惯。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不仅需要有聪明才智,还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因此,培养孩子克服困难、坚持努力的精神是很重要的。

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耐性,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1.培养孩子的坚持性,需要耐心地引导。父母可用亲切的语言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他所做的事情上来,避免分散注意力,使他坚持完成所进行的活动。比如,孩子画画只画了一半就想离开,父母应提醒孩子:“画完了你给我讲讲画的是什么呀?”孩子一听父母要看,就会坚持把画画完。

2.培养孩子的耐性要循序渐进。孩子可能学习一会儿就烦躁不安了,这时不要强迫孩子,而要用游戏的方法吸引孩子,使他坚持下去。开始时可以短一些,等孩子对学习有兴趣了再逐渐延长时间。

对于孩子的学习内容主要看孩子是否感兴趣,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容易获得成功,成功给孩子带来继续坚持的动力。这样的活动,孩子会更自觉地坚持。

3.从日常生活中培养。由于当今日常生活中的东西都力求方便和快捷,诸如即溶奶粉、速溶咖啡方便面快餐、遥控选台器等等,想吃、想看,都不用“等”,马上就有!这种凡事不要“等”的快捷生活,从表面上看来似乎很幸福,但实际上却使孩子丧失了训练“耐性”的机会。因此,父母应从日常生活中借着“等”来培养孩子的耐性。例如,当有排队等候的事情时就要带领孩子耐着性子等,以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的“耐性”。

4.在玩具上加以注意。父母应利用玩具来有效地训练孩子的耐性。不仅要帮助孩子选一些能够训练耐性的玩具,还要监督孩子在玩玩具时,做到有始有终,不得中途改做其他事情。例如,当孩子在玩积木时,不要在孩子堆到一半时,叫他去收拾书包;在拼图还没有拼完时,不要叫孩子去洗澡;当孩子绘画绘到一半时,不要让孩子去做功课等等,严防孩子养成半途而废的习惯。

5.在游戏中训练。在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父母要注意训练孩子的耐性。平时,注意选一些需要耐性的游戏同孩子一起玩,以培养孩子的耐性。在孩子玩耍时,要勉励孩子有始有终,不要怂恿孩子在一个游戏玩了一半时搁下来去做另一件事情。

6.给予鼓励和协助。当孩子把事情做到底、做完时,父母要给予适当鼓励,使他们今后都能把每件事做完。如果孩子一件事没有做到底,或有困难,或者厌倦,这时父母就要从旁鼓励、暗示和协助他们一并完成。如果孩子对每件事都能做到有始有终,将事情做完,这就是最好的“耐性”训练。让孩子从小就养成把每件事做完的习惯,这是训练孩子“耐性”的最有效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