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时刻记录下精彩瞬间
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可以获取的各种信息实在太多了,而人脑的记忆功能毕竟有限,如不及时做好笔记,看到的、听到的就会如过眼云烟,一段时间过后,很难找回当时的记忆。如能及时做好笔记,需要的时候一翻即得,说话就能滔滔不绝、出口成章,写文章就能引经据典、一气呵成,即所谓“厚积薄发”。
说到勤于动笔,大家应该会很容易联想到一些成功的大作家们,他们也有这样的习惯。例如一些作家随身带着卡片,忽然间来了灵感,或者有好的想法时,就立刻记下来,这样越积越多,到进行文学创作时,就会有很多卡片能被用上。还有些学者也有记读书笔记的习惯,每读一本书时,记下其中一些好的句子,或者对其中一些东西发表议论和看法,长时间坚持不懈地这样做,终会成功。
有一位我们十分熟悉的作家,他的床单上、桌布上、雪白的墙壁上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让人似懂非懂的文字。当然,孩子随时记录的行为不会这样夸张。但让他们随身带上纸笔,总不是一件坏事。许多科学家都有随身携带纸笔、随时记录的习惯。如果那些从事创造活动的科学家没有随时作记录的习惯,那么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许多文明成果可能就无法产生了。
亮亮有一个习惯,就是勤于动笔。他兜里总是装个小本本或者卡片,出门了,把看到的新奇的事物、景致、自己的感想,都用三言两语一一记录下来。读书时,如果是自己的书,他会在书的边缘批阅文字,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如果是借阅的书,他会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批阅或者摘抄。
即使看电视、读报,亮亮都不会忘记把一些新奇的词句、事情摘录下来。现在亮亮已经积攒了五个笔记本,卡片也积攒了不少,全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平时积累的大量材料让亮亮写起作文来从不发愁没有材料,在课堂上发言也颇具说服力。
可见,培养孩子勤于动笔的习惯,对孩子的学习、写作能力的提高,以及丰富生活阅历、积累经验都有极大的作用。父母要培养孩子勤于动笔的习惯,可以从这些方面做起:(www.xing528.com)
1.平时读课外书时,让孩子拿一支笔,摆开一个本,边读边动笔摘录。但摘录不是简单地抄书,而是有选择、有判断地吸取。任何一部书、一本杂志、一篇文章都不可能是字字千金、句句经典,其中有些内容有价值,有些内容没有太大的价值。对于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新颖独到的见解,精致巧妙的构思,或是流光溢彩的语言等,都可以适当地要求孩子摘录下来,并反复阅读,领会其中的奥妙,然后把它转化成自己的东西。长期坚持,一定会让孩子有突飞猛进的进步,不论是在思考问题的角度方面,还是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会有长足的发展。
有一个一直畏惧写作文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边阅读大量的书籍,一边作大量的摘录,每天对当日摘下来的句子、文段仔细分析、深刻品味,并尝试写作。后来,他的作文里也出现了一些颇有文采、内涵的句子,最后,他的写作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只要孩子的阅读面广,收集得多,消化得多,胸中的“墨水”会自然而然注入于笔端。所以父母要孩子养成勤于动笔,认真摘录的习惯。
2.外出时,让孩子及时把所见所闻和感想都记录下来。这样的记录不需要太详细,可以简单的几句话,也可以简单的几个字,只要把意思表达完整,自己能看清楚就行,等回家之后,再把它认真整理出来。
3.让孩子勤于写日记、随笔。这对刚刚上学的孩子可能有点儿困难,但只要父母耐心引导,孩子慢慢就可以养成习惯。告诉孩子写日记、随笔可以很随便,没有要求界限,刚开始写时,可以是非常简单的几个字,不会写的字还可以用拼音甚至符号代替,之后是一句话,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可以逐渐复杂,写成片断甚至写成完整的文章。
4.让孩子随身携带纸和笔,把自己头脑中随时闪现的灵感都捕捉下来。孩子的衣兜里随时揣着纸和笔,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仿佛是在告诉他们:“我要把随时闪现出来的想法记下来,要抓住灵感的翅膀,不能让它飞走!”要知道,我们教孩子这样做,对于他们的学习是多么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