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善于观察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是孩子们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是智力活动的基础,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必备能力。然而,很多孩子都没有这种好习惯,他们只是感觉到了,但并没有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将信息加工和过滤。结果,在观察事物时,就不能真正理解它们的意义。只有用积极的心态去观察,用开放的眼光看世界,才能得到需要的东西。
达尔文曾自我评价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察觉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及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
杜邦公司化学家卜莱克博士作了一次实验。打开试管后,他没有看到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看来实验失败了。但是,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随手把试管丢掉,而是仔细地观察试管,觉得里面好像有一种东西,但是又看不清楚。他觉得很奇怪,就放在天平上称了称试管,结果发现它比同型号的试管要重些。他更好奇了,又仔细地观察了之后,他发现了非常透明的特弗伦。这种物质的发现日后为杜邦公司创造了很大的财富。
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同样要学会观察。孩子良好的观察能力,是提高整个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孩子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学生观察力的强弱对学习的好坏有直接影响。如在语文拼音、识字教学中,有些拼音、生字的字形和写法只有细微差别,观察力较强的孩子一眼就能看出来,而观察力较差的孩子就常把它们认错或写错。
那么,父母应怎样帮助孩子培养起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呢?
1.应该向孩子明确地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孩子在观察当中,往往只凭自己的兴趣观察好奇的事物,不带有任何目的性,这样的观察效果不佳。在观察之前,父母要让孩子明确观察的目的,只要有了任务,孩子的注意力才能集中,观察才会更细致、深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观察一个字,观察力强的孩子能很快地把生字中的熟悉部件看出来,或把形近字、音近字之间的细微差别区别清楚。观察景物,要有远近、里外、上下、左右、前后的顺序。观察的目的决定了观察的方法,这好比木匠看木头,先看木头的长和粗;用木头烧火的人,先看木头的干湿;森林学家看木头,先看木头的年轮和想象它的生长过程。(www.xing528.com)
2.应该培养孩子观察的主动性,尽可能让孩子多参加活动。要让孩子养成观察的习惯,不是父母强迫就可以,而是孩子自己要有兴趣,积极主动才行。要培养孩子观察的主动性方法有很多。比如星期天带孩子外出参观游览,都要让孩子带着观察的任务去进行活动。
3.指导孩子观察时,注意启发将观察与思考紧密结合。观察的意义在于通过表象的东西,发掘事物的内在本质。如果只单纯地观察,不去思考,不去弄清楚事物的本质,就失去了观察的意义。因此在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同时,父母要引导孩子在观察中思考。只有在观察的同时积极思考,孩子才会更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作最有效的观察。
有一个孩子写过一篇这样的观察日记:
一块砖头,长不过一尺,宽不过半尺,厚不过二寸,四四方方。用它盖豪华的酒家,它不会趾高气扬;用它修建厕所,它不嫌脏臭;用它铺马路,汽车在上面行使,行人在上面走动,它从来不喊累,不喊辛苦。砖头虽然平平凡凡,但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的却值得人类学习。
我们看到这个孩子既善于观察,又善于思考,在观察的过程中,他把砖头比喻成了一个人,以评价一个人的眼光来评价这块没有生命的砖头,从而悟出了一个平凡的人也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的道理。可见,生活中,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在观察的同时要多思考,自己不懂的要多提问,可以要求孩子问父母、问老师,甚至是问陌生人,然后再通过继续观察去找答案,并抓住事物的本质。父母要鼓励孩子在观察之后进行整理,把获得的材料做必要的分析和综合,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4.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观察自然和观察社会的机会。比如,在有星星的夜晚,带着孩子一块去观察星空;周末带着孩子到农村,跟大自然近距离接触;傍晚带孩子观察大树,观察小猫小兔,观察市场上的繁荣景象,观察大街上一幕幕的场景……这对于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提高学习效率,都有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