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励孩子高效学习的好习惯

激励孩子高效学习的好习惯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培养孩子高效学习的好习惯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最好途径。这种学习效应,是其他任何学习形式都无法比拟的。毫无疑问,培养高效的课堂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学生应大胆地提出质疑,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这时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下学习、休息和娱

激励孩子高效学习的好习惯

培养孩子高效学习的好习惯

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最好途径。老师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从学生的特点出发,选择最优教法,再通过反复推敲的语言、表情、手势、现代化教学手段等,使学生在课堂上觉得很轻松。这是老师付出的艰苦劳动为学生学习铺平了道路。这种学习效应,是其他任何学习形式都无法比拟的。

1.最大的收获与最大的损失

年轻人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学校中学习,吸收前人留下的宝贵知识财富。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前后一共有十五六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而上课听讲则成了学习的中心环节。显然,上课是学校生活的最主要活动。一个人黄金时代的大部分光阴是在课堂里度过的,而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捷径。毫无疑问,培养高效的课堂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

跟老师学习就有这样一个好处:老师可以指导我们减少失败的机会,更快吸收成功的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又创造出更好的东西。

有的学生认为,课堂上学不好,回家家教,补补就行了。长此以往,反而会产生依赖心理;也有的学生认为,反正有书本,回家自己看看就行了。这可以说是自己骗自己,即使回家能看,一则多花了时间,再则也不会比认真听老师讲课受益多,所以这是很不值得的。

而有的同学上课时全然不顾老师讲些什么,天马行空,在下面自己看书,这也是十分不好的习惯。更有的同学在偷看小说、给老师画肖像、想着下午的足球对抗赛、睡觉……45分钟下来,还满腹牢骚说上课一点意思也没有,老师讲的书上都有。这种态度更是要不得的。

大量的学习方法调查研究都表明:课堂学习是学习的中心环节,是学生学习好坏的关键。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都十分重视上课这一环节;成绩差的学生,最主要就差在上课没有专心听讲上。

一位考上重点大学的同学‘回忆自己的学习心得时’说:“我中学6年中,之所以门门课程优秀,主要是抓住了听课这一环节。每天6节课听好了,是最大的收获;听不好,则是最大的损失。”这位同学用自身的体会证明了提高听讲效率的重要性。

优秀学生的经验证明,听课这一环节抓住了,就会步步主动。“向45分钟要质量”是他们取得优异学习成绩的一条基本经验。正如我国老一辈物理学家严济慈所指出的“听课,这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环节。要想学得好,就要会听课。”

2.课堂高效学习的策略

听课,即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密切配合,并主要通过聆听老师讲授的形式而获取知识的过程。听课的基本要求是:专心听讲、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尽可能当堂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即初步理解当堂所学知识。

这里所讲的理解,主要指三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是概念和原理、定理,即理论部分的理解。概念和原理、定理就如同渔网的网结、网绳,抓住了概念、原理、定理,就抓住了网结、网绳,知识之网才能收起来,这是最主要的。有的同学不重视理论部分学习,把兴趣和注意力只放在老师讲的实例上,这是不足取的。第二方面内容是对事例的理解。不仅要知道这个或这些事例讲的是什么,更要知道事例说明的理论内容是什么,即把事例和理论联系起来,通过事例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第三方面是迁移。在理解理论和事例的基础上,如果还能简单地说明同类的一些其他问题,则说明我们已初步理解了,即听懂了。当然,有的地方听不懂也是难免的,这就需要在课后“补课”。

(2)抓住老师的思路,向老师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这是更高一层的要求,方法有如下几种:

①可以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说来,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www.xing528.com)

②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往往体现了他(她)的思路。

④顺着老师的推导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的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向老师学习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例如,老师在讲课时,经常通过具体事例引出一般结论,运用的是归纳法;也经常用一般原理解决具体问题,运用的是演绎法;还经常把整体分成部分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回到整体,运用的是分析综合法。此外,为了避免概念的混淆,老师还经常采用比较法。如果我们能认真地学习和运用这些方法,学习效果就会越来越显著。

(3)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要敢于质疑问难。

讲课是一种双边活动,既有教师的讲,也有学生的问。对老师的提问要勇于回答,积极参加课堂讨论,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你首先要把自己培养成善于思考者,你才能体会和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智力活动。”

学生应大胆地提出质疑,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对教师所讲的知识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分析和理解,将问题进行加深和拓宽。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真正掌握,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以说课堂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能不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是课堂学习的关键。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家长如何关注孩子课堂上的高效学习习惯呢?

1.和孩子一起探讨听课的诀窍

有些孩子在听课时注意力被别的事情吸引过去,离开了听课的内容,把这么宝贵的听讲时间给浪费掉了,给自己学习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这就要和孩子一起讨论对付这些不良刺激的办法,提高抵御能力,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外部环境的不良刺激是引起上课注意力分散的重要原因,例如:有些孩子在上课时人虽然在教室里坐着,心却早就跑到足球场上去了。这时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下学习、休息和娱乐的关系,界定好学习的时间,有利于培养高效的课堂学习的好习惯。

2.指导孩子抓住老师讲课的关键

家长要指导孩子在听老师讲课时,特别要能抓住关键的问题。因为老师在讲课时只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接受水平讲,学习好的学生认为老师讲的自己都知道,于是不听了,等老师讲到自己不知道的地方自己也没有听进去。这就显示了有针对性地抓住老师所讲关键知识的重要性。

要指导孩子从老师的讲解中舍弃那些非本质的表面材料,去粗取精,归纳出老师所讲内容的梗概,领会老师讲解的要点,并使这些内容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融为一体,并认真而有创造性地做好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

3.要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起居

有的孩子没有吃早点的习惯,第三节课就饿了,怎么下定决心也提不起精神;有的晚上看电视,直到自己实在支撑不住了才去睡觉,上课时趴在桌上睡着了,还在做梦,内容竟然是昨天晚上看的电视;当然也有孩子体弱多病,到第四节课实在支撑不住了,这就需要家长给予更多的照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