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要求你“攀龙附凤”
☆你为什么默默无闻
小刘3年前就职于一家广告公司,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的她在公司的表现一直平平。她的顶头上司是个非常傲慢和刻薄的女人,她对小刘的工作经常挑三拣四,没事找事,还时常泼些冷水。一次,小刘针对客户主动地做了一个策划案,被上司知道了,不但不赞赏她的主动工作,反而批评她不专心本职工作。小刘很受打击,以后再也不敢关注自己职责范围之外的工作了。小刘觉得,上司之所以老找她麻烦,是因为她不像其他同事一样奉承她,但是她自认自己不是个能溜须拍马的人,所以不可能得到上司的青睐,于是她在公司里变得沉默寡言,并计划着随时跳槽走人。
后来,公司从其他部门调来一个新上司Sam。从国外回来的Sam性格开朗,经常把表扬挂在嘴边,对同事的工作也经常赞赏有加。在他的感染下,小刘也开始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新上司对小刘的想法表示肯定和表扬。由于Sam的积极鼓励,小刘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她也不断地学会新东西,起草合同、参与谈判、跟客户周旋……小刘非常惊讶,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的潜能可以发掘,想不到以前那个沉默害羞的女孩,今天能够跟外国客商为报价争论得面红耳赤。
在职场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一是你努力奋斗、你聪明非常,你或许有许多难得的创意,或许有很多管理的思路,但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却还是在单位里默默无闻。
二是刚刚参加工作时,雄心万丈,激情四射,充满了活力和热情,但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理想与现实相距太远,于是热情逐渐褪去,雄心不再,在单位里最终默默无闻。
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有人抱怨,有人安于平庸。换一种积极的心态来看待这个问题,可能是因为你还没有遇到你的“伯乐”。
一匹千里马在未被发现之前,常常是和其他的驽马同槽而食,平常人很难发现他与其他的马有何不同。同理,当你和别人同在办公室里做着如流水线般的工作时,也不容易将你的才能发挥出来以便得到赏识。如果在这个时候你能受到一些点拨,境遇或许就大不相同。
诚然,人人身上都有缺点,但这不是制约你发展的原因;身上的缺陷并不能成为左右你命运的决定性因素。只要你身上的闪光点能够得到赏识,发挥你才干的机会也就指日可待。
在工作中,有暂时的不得志是很正常的,因为你还没有遇到自己的伯乐。另外,即使是伯乐,认识“千里马”也需要一个辨别的过程,更何况有多少人又能遇到具有识人之明的老板呢?
☆建立良师俱乐部
一个人想要发展、成长,不只要接近一位朋友,而是应该组成个人的“良师俱乐部”。他们可以帮助你了解业界最新的动态,甚至可以分享有关职位的机密消息。有了每一层阶梯的扶手,让你不至于一路走来,跌跌撞撞。一个良师就能让你的一生改变,但大部分的人都是无意识地寻找良师。如果你能瞄准目标、精确出手,有计划地成立个人的“良师俱乐部”,吸收良师的知识、人脉、视野,必然可以在残酷的竞争职场中脱颖而出。选择公司内最成功、最有能力的人当良师,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眼界会比同龄的人宽阔许多。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如果只会埋头苦干,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那么你的发展也十分有限,不会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富兰德林咨询公司总经理刘芳荣,自从步入职场后,就开始建立他的良师俱乐部。由于是只身到中国内地创业,刘芳荣更懂得友情的珍贵。他说:“我随时都有10~20个的长者组成我的良师俱乐部,在不同的阶段会有所增减。”
他的第一个良师,就是旺旺集团董事长蔡衍明。刚进旺旺食品时,刘芳荣只是蔡衍明的特别助理,他并没有因为蔡衍明是老板而保持距离,反而主动接近他心目中的良师。从早餐开始,会客、谈判、视察,甚至晚上的应酬,他都在旁边不停地记录、学习。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从生活细节到谈话技巧,刘芳荣都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两年内,他跟着蔡衍明见到几百位内地政商名流。刘芳荣后来自己创业时,这些人都成为他的重要人脉和信息来源。刘芳荣的“良师俱乐部”除了上司,也包括公司以外的专业人士。一位内地外经贸部退休的司长,就是刘芳荣非常重要的良师。这个长者不仅教会刘芳荣解读内地法律条文背后的含意,甚至还将自己的朋友介绍给刘芳荣。不同的良师,让刘芳荣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蔡衍明教会他的是生意场上谈判的技巧,但是跟着前海基会秘书长焦仁和,他学到的是不同的人际互动技巧,甚至包括服装礼仪。甚至有一次,焦仁和实在无法忍受刘芳荣总是穿黑西装配白袜子,便直言不讳地出言纠正他穿着的品位:“穿西装时,应该配同色系的袜子!”刘芳荣学到了一种更精致、更优雅的人际关系。
中经合创投资公司总经理丁学文的第一个工作,是一位美商管理顾问公司的职员。当时公司的总经理查尔斯脾气暴躁,时常骂人,但是专业技术很强。当别人都躲着老板时,丁学文却把他当老师,不懂就直接跑去问他,甚至争取成为他的特别助理。
当了总经理的徒弟,薪水没增加,工作量反而倍增。当别人休假时,他却必须加班,甚至睡在公司里。丁学文辛苦得来的收获就是,可以跟着老板到第一线,学习面对大客户的方法。跟在总经理旁看事情,视野马上变得不一样。选对良师,让他快速地跳跃成长。
乡下农家出身的德勤管理顾问公司总裁颜漏有,48岁就跻身年薪千万元水准的高薪俱乐部。没有家世背景,除了凭借自己的能力外,他也将良师俱乐部视为他最大的资源。人生有三次投胎的机会,第一次投胎是出生;第二次是结婚;第三次是跟对人。选对良师,你就有了重新投胎的机会。颜漏有的“良师俱乐部”中,既有他的上司,也有公司以外的同业高层人员,比如惠普中国区副总裁余振忠。他说,到了像我这样的年纪,就该去找在不同领域工作的同辈,向他们学习,才能给我不同的视野。
如果你没有家世背景,一直都在埋头苦干,你应该把握第三次投胎的机会,建立一个良师俱乐部,向里面的每一个朋友学习。从巨人的肩上重新出发,迈好为人的每一步路。
☆学习富人的方法
世界行销大师赖兹说:“很少有人能单凭一己之力,迅速名利双收;大多数成功的骑师,通常都是因为他们骑的是最好的马。”
成为富人的方法和经验很多,有些是能写到书上的,还有更多是无法写到书上去的,要学习那些无法写到书上的真经,就必须想法跟富人在一起,这样才能真正学到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经验。
成就富人最重要的秘诀是“环境”,我国古代有“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如果比尔·盖茨出生在非洲,连电脑都没见过,就算他有230的智商,也不可能成为电脑王国的领袖,不可能成为世界首富。
百万富翁和百万富翁在一起;千万富翁和千万富翁在一起;亿万富翁和亿万富翁在一起;成功吸引成功,失败吸引失败。
富人和富人在一起,穷人和穷人在一起;成功者与成功者在一起,失败者跟失败者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都用相同的方式思维。盲人乞丐们在一起讨论的是如何用手就摸出别人给的是一元纸币还是二元纸币;炒股失败的人们经常在一起讨论的是市场多么的不好,庄家是多么的坏,庄家在信息、分析工具上多么有优势,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认真学习富人致富的经验方法,仿效他们成就财富的秘诀。
深圳的股市高手崔宏谈到他的“富裕规则”时说:宁可跟聪明人打架,也不跟糊涂人交友。因为让他人获得了新知,同时也会让自己产生共鸣,有形、无形的交流,激发了灵感。在你亮出自己的观点的同时,也会通过各种形式获得反馈,在信息的交流中会使人获得更大的发展。
日本首富系山英太郎之所以能够成功,原因之一就是他自己有一套“利益至上交友法”。
系山英太郎曾两度在全日本经营者研习会上,直言不讳地表示:“别和穷人交往。”
穷人有两种:一种是指“没有钱的人”,可是这种人有思想,有能力,可能是“虎落平原”,暂时“英雄无用武之地”。这种人是“人穷志不短”,跟这种人交往,你应该独具慧眼,在英雄落难的时候帮他一把,他可能会成为你的知己,将来还可能会成为你的救星。另一种穷人是“不仅没有钱,也没有思想和能力”。这种人是绝对的“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如果经常跟这样的人交往,你的一切付出都不会得到回报。如果你想成功,就必须远离这种人,不能在他们身上浪费一分钱,一分钟。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喜欢身边围绕着没钱的人,享受他们的阿谀奉承。但是穷人只是向钱低头而已,而不是向你低头。不论你曾经给他们多少好处,当你没钱时,这些人就会忘记你曾经施与他的恩惠,两脚开溜。
人际关系本来就是施与受的关系,如果只有施,当然只有损失而不会有所收获。和人穷志短的人交往,不但对自己的成功毫无帮助,还会阻碍你前进的步伐,最终使你一事无成。因此,如果你的身边没有富人,如果你的朋友中没有富人,那么你就应该改换环境,就应该换朋友了。
身边有富人,你就要学习效仿他们,复制他们成功的模式,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式行动,才能快速成为富人,至少能够缩短你成功的时间。
☆站在巨人的肩上
成功者,在他追逐成功的目标时,沿途也给别人点燃了盏盏明灯。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成功者,这些成功者不仅是他们勉励自己不断奋斗的力量,而且他们的奋斗历程也可作为对自己人生奋斗历程的借鉴。
成功者所犯的错误比失败者多得多,没有一个成功的人能一帆风顺,就像马云,就像牛根生,就像史玉柱。而成功者与失败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成功者处在不断的尝试—错误—尝试之中,而失败者可能永远不会犯错误,也就不会成功!
成功者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勇于尝试。不怕犯错是每一个成功者或者想要成功的人首先要具备的素质,而一旦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我们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这也是为什么史玉柱创业之初自称“史大胆”了。我们常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在那些巨人的身上领悟到足以影响我们一生的思想。我们常说要笑着面对人世,当面对困难的时候,你就可以从成功者身上汲取前进的动力。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是为了在巨人身上坐享其成、坐吃山空,而是为了超越巨人,跨越巨人,这是历史和社会赋予人类的使命。没有谁的成功不是通过付出巨大的艰辛和痛苦而获得的。我们一定要用平和的心态,对社会拥有不断进取的思想和精神,去面对巨人的成果,要不负巨人的重托,学习借鉴和继承巨人的付出与奉献精神,要向更高的目标攀登,并且一定要树立敢于跨越和超过巨人的雄心壮志,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萨加烈曾说过:“如果要求我说一些对青年有益的话,那么,我就要求你时常与比你优秀的人一起行动。就学问而言或就人生而言,这是最有益的。”
不少人总是乐于与比自己差的人交际,这的确可以得到自慰。因为,在与这些人交际时,能产生优越感。可是从不如自己的人当中,是学不到什么的。而结交比自己优秀的朋友,能促使我们更加成熟。
要和优秀的人相识,并不像通常所想象的那么困难,结交地位较高的人也如此。尤其是年轻人更需要具备前瞻意识,把握能与地位较高的人亲近的机会。(www.xing528.com)
美国少年亚当在杂志上读了某些大实业家的故事,很想知道得更详细些,并希望能得到他们对后来者的忠告。
有一天,亚当跑到纽约,也不管几点开始办公,早上7点就到了威廉·亚斯达的事务所。
在第二间房子里,亚当立刻认出了面前的那个人就是自己所要拜访的人。亚斯达刚开始觉得这少年有点讨厌,然而一听少年问他:“我很想知道,我怎样才能赚得百万美元?”他的表情便柔和起来,俩人竟谈了一个小时。随后亚斯达还告诉他该去访问其他实业界的名人。
亚当照着亚斯达的指示,遍访了一流的商人、总编辑及银行家。
在赚钱这方面,他所得到的忠告并不见得对他有所帮助,但是能得到成功者的指点,却给了他自信。他开始仿效他们成功的做法。
过了两年,亚当成为他做学徒的那家工厂的所有者。24岁时,他是一家农业机械厂的总经理,为时不到五年,他就如愿以偿地拥有百万美元的财富了。
亚当活跃在事业界多年,总结出了自己成功的一个信条就是多与优秀的人结交,建功立业的前辈能带给你一个改变命运的机遇。
善于掌握时机还要多为自己创造机会。主动结交那些成功的人,即使大家彼此是陌生人也可以找机会交谈,多参加各种聚会,见到对方主动打招呼。这样,你的人脉网就会越来越大,而且得到帮助的机会也会越多。
懂得为自己的未来打算的人,具有长远的眼光和智慧,这种智慧并非每个人都具备。主动结交成功的人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可以少走些弯路。
☆与成功者在一起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克里斯·加德纳(威尔·史密斯饰演)在一个股票经纪公司实习。实习生共有20人,他们必须无薪工作6个月,最后只能有1个人被录用,这对克里斯·加德纳来说实在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实习期间,克里斯接受了一项任务:推销股票。他有一个机会去拜访一个成功的客户。这个客户住在高档的别墅里,有花园、游泳池,当然还有着自己的不小的产业,俨然是一位成功人士。而克里斯只是一个穷小子,租不起房,只有一件穿得出去的衣服。面对他,克里斯并没有自惭形秽,而是像一个老朋友一样,打招呼问候,并和他一起去包间看橄榄球比赛。这种生活对克里斯来说,曾经是做梦也无法达到的。克里斯与这些成功人士一起,推杯换盏,谈笑自若,毫不拘束。后来,这个客户又给克里斯介绍了很多生意。
最终,克里斯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任务,脱颖而出,获得了股票经纪人的工作,并且随后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世界上最会赚钱的犹太人信奉这样一条格言: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也许很多人无法理解:与富人站在一起,只能显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徒增自己的悲哀;也有人可能想得更为积极一些,与富人在一起,会激发自己成功的决心。虽然有道理,但这不是全部的意义。
要想成为富人,我们应该牢记这样一个事实,即“富人永远不会变穷”。富人是在贫富不均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富人永远属于富人的群体,穷人则永远脱离不了穷人的圈子。只有和富人在一起才会让别人也认为你是一个成功者,你身边的富人会无形中增加你的人际影响力。
所以,一个成功者,他会形成思考问题的独特方式,这种思考方式是为一般人所不易知晓的。和成功者站在一起,目的就是学习他成功的经验。当你学会了成功者的思维方式、精神理念等方面的内容,你或许就可以将成功复制。
和成功者在一起,你就会感受到他们为事业奋斗的热情,他们的行动力和执行力,你身上僵化的思维、懒惰的身体都会被激发、调动起来,好似整个人重获新生、焕发青春,还有什么事情能难倒你呢?
就像台湾成功大师陈安之所说,一个人要成功,有几个方法:第一个,他必须帮助成功者工作;第二个,当开始成功的时候,要跟更成功的人合作;第三个,越来越成功的时候,要找成功者为自己工作。
拿破仑·希尔在成功之前,曾利用20年的时间帮助钢铁大王卡内基工作,这期间他一分钱的报酬也不要,但在帮助卡内基的同时,他也不断地提升自己——他本人在成功学研究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陈安之在成功之前,也长期在美国帮助世界成功学大师安东尼工作,在帮助安东尼的同时,他也掌握了成功学的真谛,最后终于获得巨大的成功。
一个大学生在听完专业大师的演讲后,可能会燃起万丈豪情;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运动员与他心目中偶像的一次会面,也许是他一生的转折点;一个初见识大城市繁华的打工者,见识了大城市的繁华后,也许更加坚定了在这里出人头地的信念……
失败者的致命缺点就是他们没有雄心壮志和足够的激励。在一个平庸的老板手底下做事,就等于选择了一个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环境。如果你处在那种环境里,就无法通过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能力。当你周围的人都与世无争地生活着,周围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刺激你时,成功也就离你越来越远了。
在你的一生中,无论在何种情形下,你都要努力进入能够激发自己潜能的氛围中,努力接近那些成功的人,因为这对你日后的成功具有莫大的影响。
☆与社会名流交往
要与一流人物交往,使自己也成为一流人物。
在自己所处的环境里,能与站在顶点地位的一流人物交往,并学习其观念、优点、做法,才能引导自己向上。名流中固然有名不符实者,但毕竟大多数人确有本事和才能,倘若能吸取他们经验和观点中的精华,对你的生活和工作必将大有助益。而与那些远不及自己的人往来,最后很容易使自己落到那些人之后。
结交名流也可能获得更切实的帮助。如果你立志在商界干出名堂来,首先就要想办法接近商界名流,与其交往,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一旦与你建立了信赖关系,他就会考虑:“替这个人找个机会造就人才吧。”如此一来,你的命运就可能会大为改观,甚至可能一层层地脱胎换骨,一步步走入名流社会。可能你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有名的人往往有深远的影响力,一句赞许的话就可能使你受益良多。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趋势”心理,就是结交、崇拜、依附有名望者的心理,这种心理绝大多数的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它反映在人心理上是希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平等地与名人交往。
有一个著名的公关专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要发展事业,人际关系不容忽视。费心安排的话,人际关系便能由点至面,进而发展成巨树。有了巨树我们才能在巨树的大荫下休息,坐享利益。社会地位愈高的人,在拓展事业的时候,人际关系愈是重要。但是,总不能因此就拿着介绍信去拜会重要人物。就算登门造访,人家也未必有时间见你,因为执各界牛耳的人物们,通常都排有紧凑的日程表,即使见面,顶多也不过5分钟、10分钟的简短晤谈,无法深入。所以,制造与这些人物深入交谈的机会,非得另觅办法不可。”
而另一位著名的企业家却通过“十年修得同船渡”的方法结识许多社会名流,他的经验是:“在每次出差的时候,我都选择飞机的头等舱。一个封闭的空间,不会有其他杂事或电话干扰,可以好好地聊上一阵。而且搭乘头等舱的都是一流人士,只要你愿意,大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他们。我通常都会主动地问对方:‘可以跟您聊天吗?’由于在飞机上确实也没事可做,所以对方通常都不会拒绝。因此,我在飞机上认识了不少顶尖人物。”
知道结交名流也是人之常情,你就无须畏缩,只需要拿出勇气和智慧来,与名流交往、沟通,不断地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一起提升自己,一步步迈入名流行列。
☆“忘年交”值得交
一位来自一个很偏僻的地方的青年人,有一次他在学校里听到一个专家的讲座后,非常喜欢。于是趁着假期专门去拜访那位专家,却苦于无法合情合理地接近他。也许是运气吧,有一天,他正在商店里买东西,看见老专家也在采购,于是走上前帮他拿东西。趁着这个机会,向老教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老教授居然答应了他。3个月后,他成为老教授唯一的贴身助手。凭借自己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老教授把他介绍给了许多行业内的顶尖人物,于是顺理成章地,他也迅速拥有了自己的人脉,而且其中有大多数人都是领军人物。
如果你很年轻,正在做第一份工作。你可能会面临不少问题:人际圈子有点窄小。10个月前加入公司的排球队,而现在仍当不上副队长,尽管球技不错。没关系,记住,人际是一门终生的学问,需要不停地学,不停地用。你在20岁时学习,70多岁时仍然会有收获。
交朋友时不要只看对方的爱好和个性,更重要的是,你需要一些善于鼓励人的、乐观而幽默的、诚恳且有同理心的、乐于助人并愿意倾听人诉说的朋友。也许你会说:“我没有这样的朋友,也不敢去乱找朋友,如果别人拒绝怎么办?”但即使别人拒绝了你,你也没有失去任何东西,可如果别人接受了你,你就可能因此找到知己。同时,在寻找好友的过程中,也应让自己成为一个会鼓励人的、乐观而幽默的、诚恳且有同理心的、乐于助人并愿意听别人诉说的人,并尽力去帮助周围的亲人和朋友。唯有更多人的自愿付出,快乐才能更迅速地通过人际网扩散。
学习别人的经验和自己亲自积累同等重要。所以,要多在朋友中发掘值得欣赏的物质,如热心、幽默、机智、博学、正直、沟通、礼貌、尊重他人等。在班级、公司、社团中,多观察周围的人,特别是那些你觉得人际交流能力特别强的人,看他们是如何与人相处的。比如,看他们如何处理交往中的冲突、如何说服他人和影响他人、如何发挥自己的合作和协调能力、如何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真诚、如何表示赞许或反对、如何在不冒犯他人的情况下充分展示个性等。有的方法可以直接借鉴,有的方法可以间接模仿,有的地方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通过观察和模仿,你逐渐地会发现,自己的人际交流能力有了意想不到的改进。
做对事•跟对人
什么是人脉?1.人脉不是你利用多少人,而是你帮助多少人。2.人脉不是多少人当面吹捧你,而是多少人在背后称赞你。3.人脉不是辉煌时多少人奉承你,而是落魄时多少人愿意帮助你。4.人脉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认识你。5.人脉不是你和多少人打过交道,而是多少人愿意主动和你打交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