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印边境军事政治仗,带来长久安宁

中印边境军事政治仗,带来长久安宁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印边境打一场“军事政治仗”,求得长久的安宁冰峰连绵的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麓,是巍巍中华的西部屏障。此时,解放军新疆军区部队在入藏途中已进驻了阿克赛钦,而印度军政人员则从来未进入过那里,印方对当地提出领土要求更是荒谬无理的。1961年中国经济困难进一步加重后,同年11月印度政府下令在中印边境西段开始推行“前进政策”,深入阿克赛钦地区建立据点。

中印边境军事政治仗,带来长久安宁

中印边境打一场“军事政治仗”,求得长久的安宁

冰峰连绵的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麓,是巍巍中华的西部屏障。1962年10月至11月,解放军在中印边界地区向入侵的印度军队实施了反击作战,成为新中国建立后进行的第一次边界反击战。

历史上,中印两国之间从来没有划定过边界线,只是在长期相处中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形成了传统习惯的边界线。进入20世纪后,英印殖民军向北逐步推进,造成了后来的中印边界问题。民国年间,分裂主义势力控制的西藏地方为了获得英印当局对其搞“独立”的支持,在所谓“印藏边界”问题上一再屈从其要求,1914年在印度的西姆拉会议上背着中国中央政府,同英印当局以私下换文方式承认了英国人标出的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印军队越过传统习惯线进入了“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实行了军事占领。英国的这一侵略成果,1947年以后又被独立的印度政府所继承。

从1947年印度独立到1954年这7年间,印度出版的官方地图还都标明中印边界各段均为未定界。1954年印度政府被迫同意从西藏撤军(过去英印部队在西藏要地驻有军队)后,又于同年7月要求印度测量局在出版的新地图中却把未定的中印边界线全部改标为已定的国际边界线,并根据印度单方面的要求标界。这一新标定的边界线不仅把印度在中印边界东段已经占领的9万平方公里领土全部划归印度,还向中国索要在中印边界西段阿克赛钦地区3万平方公里领土。此时,解放军新疆军区部队在入藏途中已进驻了阿克赛钦,而印度军政人员则从来未进入过那里,印方对当地提出领土要求更是荒谬无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就中印边界问题表明了自己的原则立场,即认为两国之间存在着一条传统习惯线,同时承认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未决问题,应采取互谅互让的态度,通过友好协商全面地加以解决,以此之前双方应维护边界现状。

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分子发动全面武装叛乱,印度领导人当即在公开场合一再表示“同情”叛乱分子。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并追击向印度逃窜的叛乱武装时,开始接近“麦克马洪线”。为了避免中印军队发生冲突,中共中央曾要求部队不得越过也不要太靠近“麦克马洪线”。当印度利用西藏问题在国内掀起反华浪潮后,毛泽东于同年5月间亲自修改了以中国驻印大使的名义向印度外交部的书面谈话,开诚布公地说明:

“中国的主要注意力和斗争方向是在东方,而不在印度”。“中国不会这样蠢,东方树敌于美国,西方又树敌于印度”,“我们不能有两个重点,我们不能把友人当敌人,这是我们的国策。”[3]

当时中国领导人考虑到国家战略重点在东方,对中印边界问题准备以互谅互让的方式解决。印度政府却派军队在边界线上向北推进,接应叛乱分子外逃并控制边境的要点。8月25日印军在“麦克马洪线”北的朗久同中国边防部队发生了第一次武装冲突,印军1死1伤后撤逃。同年10月21日,一支印度巡逻队又在新疆西部空喀山口侵入中国境内,并打死中方哨兵1名,中国巡逻队被迫还击,击毙入侵印度武装人员17名,俘虏印方7人。随后印度政府在国内加紧鼓动反华,并以中国为假设敌进行备战。

为了避免边界冲突,1959年11月中国提出了在中印边界建立隔离带的设想,并建议双方武装部队从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20公里,印度政府却拒绝接受。面对这一情况,毛泽东决定采取单方面的隔离措施,中国军队单方面不进入实际控制线本侧20公里之内,使这两国军队在边界上脱离接触达两年多。

1961年中国经济困难进一步加重后,同年11月印度政府下令在中印边境西段开始推行“前进政策”,深入阿克赛钦地区建立据点。1962年春季中国军队发现这一情况后,在边界西段恢复了巡逻并设立了一些哨所与印军对峙。当时毛泽东指示:对印军的入侵,决不退让,力争避免流血;犬牙交错,长期武装共处。[4]

这一决定,还是准备以武装对峙的方式阻止印军入侵。西段的印军却继续深入,至9月间已在边境西段中国境内建立了43个军事据点,与中国哨所犬牙交错。

进入1962年8月,印度国内对华开战的叫嚣更为强烈,中国方面决定在中印边界东段恢复巡逻,并以步兵一个连于9月8日进入克节朗地区,在印军据点对面建立哨所。当天,印度官方进行了战争动员,并将印军精锐的步兵第7旅紧急调往克节朗地区。得知这一消息后,毛泽东经反复考虑,归纳出尼赫鲁挑起边界冲突,除了想转移国内矛盾、想争取外援及在第三世界打击中国威望等原因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尼赫鲁认为中国不敢反击,就此初步提出了准备反击,并将主战场选择在东段。

9月20日夜间,印军在克节朗河向中国哨所偷袭摸哨,中国军队被迫进行有限还击。中国政府为尽量争取事态不扩大,于10月3日再一次照会印度政府提议谈判,却遭到拒绝。当时尼赫鲁政府判断中国面临内外困难,对印度的进犯行动只能提出抗议而不会进行反击。印军参谋局局长考尔曾向印度政府报告说:“我确信中国不会向我们的任何阵地发起进攻。”

面对印军入侵并拒绝谈判,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军委才最后确定了采取自卫反击的决心。

1962年中印边界反击战中我军俘虏的印军。

印军完成在克节朗河地区的集结后,于10月10日以百余人向中国军队发进试探性攻击,当即被击退。10月12日尼赫鲁总理又宣布:“要把中国入侵者从东北边境特区的印度领土上清除掉”。这时毛泽东仍在进一步考虑反击时机,曾考虑让印军再深入一步,以此可以显示中国更有利的地位,在军事上也便于对深入之敌包围聚歼。由于印军已经开始了攻击,加上大雪封山即将到来,10月中旬美苏两国在加勒比海出现了“导弹危机”,经过综合研究国际国内各种因素,10月17日中央军委向西藏、新疆军区下达了“歼灭入侵印军的命令”。

中国军队在中印边界作战的最大困难,在于战场自然条件之恶劣为世界少见。以两军的供应情况对比,印方的处境要有利得多,其作战前沿距印度北部铁路网终端不过一百至几百公里,距中国当时的铁路终端却有两三千公里,有光荣战斗传统且数量众多的人民解放军就此遇到了一个有劲也难用得上的“瓶颈”。

1962年中印边界反击中我军将印军打得丢车而逃。(www.xing528.com)

中印双方参战部队总数都在3万多人(不包括后勤支援人员),由于中国军队在重点攻击地段集中了兵力,因而形成了局部优势。印军在前沿虽有直升机、运输机和进口的山地汽车保障,东西两段又有少量坦克配合,却因工程保障能力差,虽距后方基地较近而难以将重装备运到前沿。解放军的工兵、步兵却能发扬修筑康藏、青藏公路的光荣传统,以爆破和突击施工将急造军路修到前沿,保证了汽车牵引的榴弹炮和运输车辆能够进入作战第一线。

10月20日,中国军队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开始反击。在克节朗河附近,西藏军区集中了四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共1万余人的兵力;当面印军第7旅约3000余人,其后方第4师师部及下属部队还有4000余人。解放军首战集中兵力歼击印军第7旅,兵力、火力均形成绝对优势。攻击开始后,解放军集中炮火掩护步兵成功实施了正面突破。印军在既设阵地组织了比较顽强的抵抗,解放军攻击部队以啃骨头的方式逐堡争夺,终于消灭了多数地堡。当天中午,解放军迂回部队攻击了印军后方第7旅旅部,印军全旅失去指挥,分散窜逃。

中印边界西段作战。

中国军队一天内便将印军最精锐的一个旅基本消灭,使印度国内大受震动,第二线印军惊恐万分地向纵深逃窜。中国军队越过麦克马洪线,于10月25日占领达旺后便停止前进。

10月20日,新疆军区部队在中印边界西段也开始了反击。因当地印军系分散守点,解放军主要采取集中兵力各个拔点。西段印军在中国军队攻击震撼下,多数逃向其境内,被歼仅300余人,不过其在边界西段的多数据点被扫除。

第一阶段反击战结束后,10月2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中提出停止冲突、重开谈判的建议。尼赫鲁政府认为自己还有力量继续较量,又拒绝中国的建议,并在边界集中了三个师近3万人准备再战。中国领导人就此决定再采取第二阶段的反击,并向中印边界东段增派了三个师的预备队。西藏军区根据前一段作战经验,制订了分多路向印军侧后穿插迂回的计划,最后确定了“打头、切尾、斩腰、剖腹”的方案。争取将印军第4师分割成数段加以歼灭。

11月10日,西藏军区向西山口方向迂回的第11师的两个团全部轻装,自携粮食弹药,由千余名藏族民工支援,沿小路向印军深远后方进行距离达160公里的大迂回,其他迂回部队也分头出发。11月14日,印军为庆祝尼赫鲁的生日,首先向瓦弄方向的中国军队发起小规模攻击,解放军第130师打退印军攻击后,于16日向印军发起大规模反击。因地形所限,战斗基本沿察隅河谷形成一线平推。中国军队于一天内即将印军第11旅击溃,随后转入追击和搜剿,当面印军虽有半数逃脱,却已全部溃散。

11月17日,中国迂回部队从小路到达印军第4师纵深地带时,印军战役布势陷入紊乱。次日解放军第55师在西山口正面发起强攻,山南分区部队经迂回从中央切断了西山口与邦迪拉的联系。被切断在邦迪拉以北的印军失去统一指挥,丢弃了全部车辆和重装备各自分散向深山中奔逃,中国军队随即转入搜剿。印军精锐第4师一部被歼,所余人员大都通过不丹境内窜回后方。

11月18日至20日,新疆军区部队也以一个多团的兵力扫除了西段残存的六个印军据点,至此印军在中印边界西段越境设置的据点全部被扫除。

印度在边境作战中出现出乎意料的惨败,国内舆论出现了一片惊慌,国际舆论大都认为中国军队会乘胜深入印境。1962年11月21日,中国政府突然宣布停火,并下令将部队撤回到1959年11月实际控制线本侧20公里之内。这一行动,表明了中国和平解决中印边界的诚意,赢得世界舆论的称赞。

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的反击战中,中国参战部队总计不足四个师,战斗中伤亡2400余人,击毙印军4900余人,俘虏印军3900余人。印军参战的3万部队中,近万人被击毙、俘虏和击伤,其余多数溃散。中国军队战斗伤亡共2400余人,没有人被俘,以较小代价打出了国威军力。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是一场规模、时间都很有限的边界作战,在惩罚性打击的目的达到后便主动停火后撤。毛泽东称中印边界反击战是一场“军事政治仗,或叫政治军事仗”。我国出于和平外交政策和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的一贯立场,一直反对诉诸武力,只是因印度政府以武力改变边界现状才不得不采取军事打击。中国在获得胜利后主动撤军,也表明了以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而反对以武力改变边界现状的一贯立场。

长期以来,国内有许多人对当年的撤军不理解,很大程度上是不了解那时的国内外形势以及战区的地理和后勤供应的难度。在中印边界的中国一侧,作战的后方只能靠两条长达数千里的砂土路面的高原公路保障供应,一辆运油车驶到前线往往就要消耗近半车油,想保障大军长时间对一个大国作战是不可能的。在边境地区速打速撤,获得胜利后凯旋而归,我国不仅能很好地显示和平诚意,被一些外国舆论称为“潇洒至极”,在军事上也能居于主动而避免陷入被动。

毛泽东曾估计,中印边界上打了一仗,可以争取十年的边境安定[5]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其最大的意义正在于赢得了中国西南边界上长期的基本稳定。

解放军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出手即胜,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高度赞誉,也向世界显示了中国军队的威力。印度参战的第四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加过击败德军隆美尔非洲军团的阿拉曼之战,被英国元帅蒙哥马利称为当时英联邦军队中表现最好的部队。在1962年时,该师还有1/4的官兵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的部队同中国人民解放军交锋却是不堪一击。国际上不少人再联系到此前的朝鲜战争,更认为中国陆军真是世界上一流的。

解放军的胜利,除了得到西藏人民的支持,关键在于官兵的政治素质、军事素质高,远远胜过带有浓厚殖民地军队特色的印度雇佣兵。解放军广大官兵有保卫祖国的高度觉悟和敢于牺牲的精神,政治工作发挥了巨大威力。此外,解放军参战部队大都有参加西藏平叛作战的经验,适应高原作战环境,战场上运动能力远远胜于仓促上阵的印军。

毛泽东便以宋代的岳家军的典故来比喻说:“金兀术云,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我说是,撼山易,撼解放军难!”

解放军在国内战争中是英雄的部队,在国际战场上仍然表现出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