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放军胜利的原因:新一代人的军史

解放军胜利的原因:新一代人的军史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展开雪域高原大进军,将五星红旗插到世界屋脊1951年秋解放军进驻拉萨,从而完全解放了中国大陆。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暨西南军区部队尚未得到休整之际,毛泽东就提出了“进藏宜早不宜迟”,随之开始了向雪域高原的大进军。进军西藏的最大困难,是当地自然条件恶劣。第18军接到这一任务后,起初部分指战员出现了种种牢骚抱怨。人民解放军战斗伤亡仅110人,非战斗减员却大大高于此数。昌都的解放,决定了西藏地方当局接受了和平解放。

解放军胜利的原因:新一代人的军史

展开雪域高原大进军,将五星红旗插到世界屋脊

1951年秋解放军进驻拉萨,从而完全解放了中国大陆。

全国解放后,西南军区的一部分部队又进行了一次战史上堪称最为艰苦的行军──进军西藏。

1949年末成都解放,中国大陆各省区中只剩下西藏尚未解放。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暨西南军区部队尚未得到休整之际,毛泽东就提出了“进藏宜早不宜迟”,随之开始了向雪域高原的大进军。

西藏在历史上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共中央在完成战略决战后就把解放西藏提到议事日程上。当时许多藏族爱国人士纷纷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生政权,代表西藏地区反动农奴主和亲英势力利益的噶厦政府却加紧同外国勾结,想利用内地政权更迭之机打出“独立”旗号以分裂祖国。为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中共中央在解放战争的战略追击阶段就作出了进军西藏的战略部署。

1949年7月刘少奇访问苏联时,在向斯大林通报中共中央下一步的战略意图时说明:西藏须用政治方式去解决。7月6日,毛泽东致电在西北战场指挥作战的彭德怀,指出:“班禅现到兰州,你们攻兰州时,请十分注意保护并尊重班禅及甘、青境内的西藏人,以为解决西藏问题的准备。”新中国成立时,班禅堪布厅向毛泽东主席和中央政府致贺,表示拥护中央政府,并盼望早日解放西藏,当时西藏的两大神王就此被人民政府争取到一位。

进军西藏的最大困难,是当地自然条件恶劣。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冰山雪峰林立,当时还没有一里公路,绝大多数地带又人烟稀少,而且又是藏族聚居区,语言、习俗有着特殊性,以汉族为主体的大军向那里进发,要遇到补给、高原反应等众多难题。

为尽快完成解放全部中国大陆,成都解放后,毛泽东马上要求中共西北局和西南局分别调查进藏的路线。考虑到西北方向经青海进军要经过千里无人区,补给困难,1950年1月2日毛泽东指示中共西南局,提出向西藏进军及经营西藏的任务由西南军区承担。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以西南局和第二野战军为主,有光荣传统的第18军被定为入藏的主力部队。

第18军接到这一任务后,起初部分指战员出现了种种牢骚抱怨。原先大家认为到了四川是进入“天府之国”,长年转战的干部战士纷纷想在此安家,突然得到要进军西藏,而那个神秘的地方又被不少人看作一去难复返的最苦之处,有不少人闹情绪,还出现了开小差。这时,军内各级党委开展了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说明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就需要个人作牺牲奉献。如军政委谭冠三等干部还以身作则,不仅自己入藏,还让妻子一同行军,鼓动干部战士们进军西藏,安家西藏。

毛泽东对进藏的干部,也专门做了教育,说明从个人利益来说,进西藏一点好处也没有。可是从整个国家的利益来说,入藏利益极大。解放军历来有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通过深入教育,第18军上下打通了思想,斗志昂扬地开始了进军。

进军西藏之前,中共中对西藏地方当局进行了仁至义尽的争取工作,向西藏当局提出了包括驱逐帝国主义势力、西藏回到祖国大家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西藏现行政治制度和达赖喇嘛的地位不变、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等内容的十项政策,作为谈判的条件。

1950年夏季至秋季,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和印度政府一再空谈代表团不日即将从印度出发赴北京,实际上毫无动作,当时被《人民日报》称为“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这种空喊谈判又一味拖延的办法,只能被看做是阻止人民解放军进藏的缓兵之计。(www.xing528.com)

西藏地方当局拖延谈判,关键是得到美国、英国和印度的支持,与此同时他们大力从国外购买武器,将藏军由14个代本扩大至17个代本(一个代本约500人)。1950年夏秋之际,藏军2/3的兵力被派到以昌都为枢纽的金沙江西岸一线,实行分区防御,企图以武力阻止解放军进藏。

鉴于西藏地方当局却故意拖延和谈,甚至连中央政府派去的和谈代表格达活佛也遭毒害,中央军委不得不决定采取军事行动,目的是打击与外国势力勾结的西藏地方政府中的顽固派,最终还是为了推动西藏问题的和平解决。

1950年10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昌都战役。这一战被称为“解放西藏的淮海战役”。这次战役的独特之处,是战场正面宽度达700公里以上,纵深达400公里,战区之广大、部队迂回距离之远,为以往战役中所罕见。这次战役,又是解放军首次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组织较大规模的作战,战区遍布高山峡谷,道路艰难,人烟稀少,部队的物资补给成为战役期间最困难的问题,广大指战员普遍不适应高原气候,非战斗减员极多。

10月6日夜间,人民解放军第18军第52师先头部队乘牛皮船渡过金沙江,随后参战各部队主力在千里江面以5天时间分路渡江。各地藏军发现解放军渡江后,大都一触即逃,解放军各部队以昼夜兼程的急行军方式向纵深地区疾进以形成对西逃藏军的大包围圈。广大指战员面对高原地区缺氧、山陡、路险等困难,主要靠干粮充饥,步兵部队以人均负重40公斤、日行60公里以上的强行军日夜兼程前进。

解放军迂回部队在高原强行军后,几天内掉队即达1/3以上,还有许多人患了高山病。骑兵部队因很难找到马料,加之雪山、草原的恶劣气候,马匹在路上纷纷倒毙,战士们只好以所携粮食喂马,自己以死马肉充饥。西北军区的骑兵支队在马匹损失大半后,剩下的骑兵100余人和弃马步行的100余人仍兼程前进,终于和第154团一起,于10月18日赶在藏军主力前面几小时到达昌都以西的恩达,卡住了藏军主力西撤的主要通路。

解放军完成大迂回后,藏军除了少数人先行逃走,其主力2700余人被合围于昌都城以西地区。经过解放军政治争取,率领藏军的阿沛·阿旺晋美派人联系投诚,经谈判全部放下武器。其余散在昌都地区各处的藏军,在解放军搜剿下也纷纷投降。

在昌都战役中,藏军共有5700人被解决(绝大部分系投降)。人民解放军战斗伤亡仅110人,非战斗减员却大大高于此数。昌都的解放,决定了西藏地方当局接受了和平解放。在全国解放战争史上,昌都战役作为最后一次战役,它的成功标志着解放中国大陆的最后完成。

经过昌都战役,西藏当局赖以抵抗人民解放军的军队大部覆没,地方政府内的爱国力量更加坚定,顽固派态度动摇,刚刚亲政的年仅16岁的十四世达赖喇嘛同意派代表到北京谈判。

1951年4月下旬,到达北京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同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团开始进行谈判,5月23日正式签订了《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通称“十七条协议”),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根据“十七条协议”,西藏地方政府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并协助解放军进藏,中央政府则承认西藏政教合一的制度不变。协议签订后,解放军第18军又开始3个月的艰苦长途跋涉,9月间以先遣队进入拉萨。10月26日,第18军主力在拉萨举行了盛大的入城式。

在第18军进藏的同时,青海骑兵支队、新疆军区南疆的先遣队也从藏北、阿里方面入藏,其行军甚至更为艰苦,结果也都到达了指定位置。

解放军进军西藏的胜利,是以政治争取和军事打击相结合的成果。这一成就,终于使西藏回到祖国多民族的大家庭中来,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解放军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能徒步完成世界上海拔最高区的高原大进军,显示出政治工作的威力,也证明自己是一支无坚不可摧毁的英雄队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