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赢世界最强手,打敌人又学敌人
追溯人民解放军战争史,最值得自豪也最令世界敬佩的篇章,还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挫败美军。过去国内战争只相当“全国锦标赛”,在朝鲜战场打的却是“世界锦标赛”,何况主要对手是装备技术上的世界冠军。
1953年朝鲜停战时,战场上交战双方形成了势均力敌之势。不过,能同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在战场上打成个平手,新中国军队也就无可争辩地表明自己进入了世界强国之林!
对鸦片战争后屡战屡败而丧失民族自信的中国人来说,抗美援朝一仗真是过去想也不敢想的胜利,是让对手也佩服的骄人成就。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回忆录中说,1949年他到欧洲旅行,海关人员见他是华人都表示轻蔑。两年后再去西欧,海关官员见到中国人马上肃然起敬,敬佩地说你们连美国人都能打败。李光耀由此才感到身为华人的自豪,并下决心学汉语。过去日本社会上都轻蔑地称中国为“支那”,看到自己最敬佩的美国居然也被中国人在朝鲜打败,才心服口服地改称正式国名。笔者与美国史学界的同行交谈时,他们差不多也一致地认为:经过朝鲜战争,美国才首次将中国视为一个平等的对手。
回想在1946年美国派马歇尔五星上将来中国调停国共内战时,是居于中国两派之上的。在板门店停战谈判,在后来的日内瓦、华沙的中美大使级会谈,双方却是对等的。这个对等地位,恰恰是因志愿军在战场上能与美军打成平手。试想,美国在攻打伊拉克时,能同萨达姆谈判吗?当时只是限定他48小时内流亡,否则就消灭。美国参加打利比亚的卡扎菲时,同样不屑于谈判。
记得80年代后期笔者参加国际史学会议,美国学者特别关心的问题便是当年中国为什么敢于出兵朝鲜。1992笔者我应邀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军备控制中心(中心的主任便是翌年就任美国国防部长的佩里),参加整理鉴别俄罗斯出售的朝鲜战争历史档案,美方对我这个中国学者兼军官一再说明他们困惑之事,也是毛泽东为首的中国领导人何以敢在那种情况下同美国开战。
我对美国乃至其他国家的军人、史学家解释中国军人在朝鲜战争中的表现,突出的两点就是──发扬自己传统优势,又努力学习世界先进技术。
优良传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想自强自立就必须坚持的特色,丢失了自身特色只能成为他人的雇佣军、附庸军。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也打击过众多的美国仆从国部队(属“联合国军”象征性成员),大多都是不堪一击,主要在于他们既没有美军那样强大的火力和技术水平,自身又没有独特的作战所长。
当美国政府得知中国将出兵朝鲜时,远东总司令麦克阿瑟傲慢地说中国不敢参战,如参战就会遭受“战史上最大的屠杀”。“屠杀”一词,真表现出这个美国五星上将对中国军队是何等轻蔑!
同中国军队交手只一个多月,麦克阿瑟就跑到另一个极端,表现为惊慌失措。1950年11月末至12月,他向美国政府惊呼中国军队可能把在朝美军“歼灭”,要求派援兵或撤退。
后来志愿军暴露出后勤供应不足、装备落后的弱点,两年多时间内双方打成僵局,美军的畏惧也始终未消除。当年美军并不害怕志愿军的武器,而恐惧那种在过去几十年战争中练就的英勇顽强的作风和灵活机动的战术。
尽管美国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在白天的战场上却几乎看不到、找不着中国军队,晚间却往往摸出来,且不从正面打而专从侧面穿插迂回。这种“不按规矩出牌”的打法,让那些习惯于正规作战的美军官兵最为头疼。战争毕竟又是物质和科技力量的对抗,仅靠勇气和计谋赢不了。美军后来头痛的事,又是中国军队的装备和技术水平越来越强,虽然赶不上它却也让其头痛。(www.xing528.com)
新中国军队在朝鲜战争中的突出表现,就是“边打边建”,紧跟世界先进水平建设起强大的炮兵和空军。此刻中国领导人表现出广阔的胸襟,在提出“向苏联学习”的同时,周恩来还提出“向敌人学习”,也就是学习美军技术上的长处。短短三年内,中国飞行员由不会飞行,到学会飞,再学会空战,最后同世界一流强手交锋打赢空战。在炮兵、装甲兵和通信兵等技术兵种的建设中,中国军队也大大缩小了同强敌的差距。
科学技术没有国界,有头脑的军人一旦发现先进武器,不管来自敌方或是友方都会认真学习。英国科学家牛顿曾说自己取得的成就是靠“站在巨人的肩上”,中国军人当年在作战技术上的进步,也是站到他国的技术之上。
抗美援朝战争之后,中国军队更积极地学习他国的技术长处,进入了国防建设的黄金阶段。进入60年代后,极“左”思潮将外国的东西都当成“资、修”来批判,自我封闭的结果导致了我国常规装备技术发展的长时间停滞。这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证明,向他人学习,尤其是向强劲的对手学习是何等重要!
如今的社会已经是一个学习型社会,由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学习则落伍已是众所周知的定律。学习的重要对象,恰恰应该是自己的对手(包括竞争对手),学习了对手的长处,才能了解对手,也才能超过对手。
学习他人的重要前提,又是打开交流的渠道。当年中美两国是靠战场上的交锋来交流,如今的信息社会则开放了更广阔的交流空间。相对而言,水平较差的主动同强者交流、同智者交流,对自己会更有益。当年新中国军队在朝鲜战争期间的飞速进步,不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吗?
【注释】
[1]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492页。
[2]《叶子龙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95页。
[3]俄罗斯总统档案馆,全宗45,目录1,案宗346,第104页。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党的文献》,2000年第4期,第39页。
[5]《党的文献》2000年第5期,第1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