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放军胜利之因:新一代人看的军史

解放军胜利之因:新一代人看的军史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挖坑道形成“地下长城”,最终解决了“能不能守”通过1951年秋季作战结束,志愿军体会到面对美军拥有的世界上最强大的火力,想守住阵地就要解决隐蔽工事的构筑。志愿军修筑坑道时,敌军不断用轰炸、炮击乃至施放毒气来破坏。由于规模宏大的坑道工事保障了抗美援朝战略防御的实施,当时的中国军民将其称之为“地下长城”。有了坑道,继解决了“能不能打”的问题后,又解决了“能不能守”这一战争难题。

解放军胜利之因:新一代人看的军史

挖坑道形成“地下长城”,最终解决了“能不能守”

通过1951年秋季作战结束,志愿军体会到面对美军拥有的世界上最强大的火力,想守住阵地就要解决隐蔽工事的构筑。

没有坚固的工事,美军一个火力覆盖,阵地上防守的人都会被打死打伤,意志再顽强也守不住。怎样挖工事呢?过去在国内习惯打游击战运动战的志愿军很缺乏这方面的经验。

入朝初期,志愿军部队主要靠挖单人防炮洞来抵御敌人猛烈的火力。后来见敌人的火力太猛,便日益积极地向深处挖洞,相邻的洞子就此连接起来,形成了U字形即马蹄形坑道。在1951年抗击敌军军“秋季攻势”的防御作战当中,志愿军构筑的坑道掩蔽部数量虽然很少,但却已充分显示出它的实用性。

秋季攻势结束后,志愿军司令部要求全军动手构筑坑道。从1951年末开始全军上下一起“挖洞子”,半年之内第一线各军就修筑起190公里长的坑道。到1952年8月,第二线各军防御阵地上的坑道工事也基本完成。至此,在横贯朝鲜半岛的250公里长的战线上,形成了一个有20~30公里纵深的以坑道为中心的防御体系。

志愿军修筑坑道时,敌军不断用轰炸、炮击乃至施放毒气来破坏。经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式的反复较量,坑道工事逐步具备了能防、能打、能生活等适应现代化战争要求的功能,即达到了“七防”的要求──防空、防炮、防毒、防雨、防潮、防火、防寒。坑道内大都有防毒门、储水池、指挥室、休息室、救护室和粮弹仓库。坑道口在力求坚固隐蔽的同时,又采取真假工事相结合的方式迷惑敌人。坑道工事不但解决了隐蔽的问题,而且还突出了“防”与“打”的结合,坑道口同野战工事紧密连接,使得人员能及时跃出投入战斗。

构筑工事固然重要,在同敌军对峙中,志愿军的火力远远弱于敌方,如果不主动出击就将完全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尽管志愿军缺乏远程攻击火力,也没有飞机可以轰炸敌人,却仍然发挥出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广泛地进行了小分队出击和狙击活动,当时称为“冷枪冷炮运动”。

在朝鲜战场双方对峙的前线上,“联合国军”虽然以绝对优势的飞机、大炮不断地轰炸中朝军队阵地,但是志愿军的狙击手也不停地打击敢于露头的美军、南朝鲜军,夜间又经常以小分队摸上敌阵。据中朝方面统计,从1951年11月末至1952年9月在前沿共杀伤敌军11.7万人,其中大多数为冷枪冷炮杀伤。同一期间中朝军队伤亡3.6万人,绝大多数为敌军炮火杀伤。两相对比,志愿军的步机枪迫击炮的杀伤效果还高于对方的飞机、大炮,这就是对峙近战中发挥自身优势的结果。

“冷枪冷炮运动”开展后,掌握火力优势的“联合国军”前沿部队日夜处于恐慌之中,第一线官兵都龟缩于工事中,头也不敢露,连大小便都装在罐头盒里住外扔,夜间更是怕志愿军摸上来而不停地盲目向外射击和打照明弹。这样,装备优势的敌军在前线反而丧失了行动自由,一些前沿阵地还因过于恐惧而被迫放弃。

这样,志愿军虽然在战略上处于防御状态,但在战术上却是不断地采取进攻(包括狙击手和小分队袭击),这种攻势防御就是毛泽东所说的“积极防御”。

志愿军以劣势装备与强敌阵地对峙2年多,正是靠着积极防御,才避免了被动挨打,在前沿反而掌握了战线上的主动权。

志愿军攻入敌军前沿阵地。

坑道防御体系完善后,中朝联合司令部为大量杀伤敌人,迫使其早日在谈判中让步,又于1952年秋季使用8个军(志愿军6个军,人民军2个军团),在180公里宽的地段上向敌军60个目标进行了77次进攻(其中志愿军进攻74次),以1.07万人伤亡的代价占领敌连排支撑点17处,杀伤敌人2.7万人。

这次反击战虽然规模不大,但在战术上却有着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一些新特点。这次反击是依托坑道防御体系发起的,攻击前部队在前沿坑道集结,挖屯兵洞隐蔽。这样,就在敌军反应迅速,很快以密集炮火拦阻志愿军步兵冲击的情况下,能以突然性的短距离冲击攻入敌人阵地,在攻击连排支撑点时一般都能速战速决,并减少了自己的伤亡。(www.xing528.com)

这次战术反击证明,坑道工事不仅可用于防御,也可以为组织阵地进攻提供重要保障。

对于志愿军创造的坑道防御体系,毛泽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52年8月他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总结说:“能不能守,这个问题去年也解决了。办法是钻洞子。我们挖两层工事,敌人攻上来,我们就进地道。”

由于规模宏大的坑道工事保障了抗美援朝战略防御的实施,当时的中国军民将其称之为“地下长城”。有了坑道,继解决了“能不能打”的问题后,又解决了“能不能守”这一战争难题。

1952年10月中旬,“联合国军”面对志愿军的秋季战术反击,也采取了一次攻势。这次攻击的目标,是五圣山前志愿军2个连据守的2个高地(597.9高地和537.7高地)。由于高地下有一个小村庄叫上甘岭,志愿军抗击敌军进攻的这次战役就被称为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的防御阵地只是两个山头,不过3平方公里,开始由2个连防御。这次作战持续了43天,由连、营规模的阵地争夺战斗逐步发展到战役规模。因战场狭窄,双方都只能以“添油”式的方法逐次投入兵力。

为攻击志愿军2个连防御的2个山头,美军、南朝鲜军轮番投入了3个师6万余人、坦克170辆,105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约300门,出动飞机3000架次以上,共发射炮弹约190万发,投掷航弹5000枚。为攻取2个连的防御阵地集中这样密集的火力,在世界战争史上是罕见的。

志愿军在作战中共投入了第15、第12军的4个师以及炮兵第2、第7师等部共4万余人。同时使用了75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不含迫击炮)共114门,共发射炮弹40余万发,在单位火力密度上也创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的最高纪录。据中方统计,战役期间杀伤敌人2.5万人,志愿军伤亡1.15万人。

上甘岭战争因其火力和兵力的密集程度,被美联社的报道称为“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这次防御作战的成功,表明了在敌人集中其强大火力和众多兵力攻击一点的情况下,志愿军仍能守住现有阵地。

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坚守成功有许多原因,其中包括作战指导正确,步炮协同密切,后勤补给有了充分保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前线指战员的无比英勇。在战役期间,志愿军第15军有16个连队的人员在表面阵地失守后退入一个坑道,敌人终日向坑道口射击爆破、放毒、投硫磺弹,洞内空气恶浊,缺粮、缺弹,尤其是几天喝不上水。洞内人员在建制已被打乱,伤员又占大多数的情况下,组织了临时党支部和党小组,团结奋斗,终于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最后配合增援部队夺回表面阵地。

在上甘岭战役中,出现了舍身堵枪眼的特级英雄黄继光,一级英雄孙占元邱少云、伍先华、胡修道。“上甘岭”一词,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已成为英勇顽强精神的代名词。这一战役的事实证明,在现代化战争中,作战人员的勇敢和献身精神仍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毛泽东接见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

上甘岭战役虽然未能改变双方在战场上的均势,但却清楚地证明了中朝军队阵地的日益强固。美国军政首脑也就此认为凭现有兵力和手段,已不可能突破中朝军队的正面战线。美国国内和军内的厌战情绪日益滋长,也促使新上台的艾森豪威尔政府急于结束战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