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把战争负担引向敌区
全面内战开始后的一年间,解放军采取诱敌深入、各个歼敌的办法,虽然有利却也有弊。有利的一面在于解放军能发动群众、民兵广泛参战,不利的一面是解放区内不可避免地遭受战争破坏,人力、物力资源日益紧张,有人形容晋冀鲁豫解放区的牛都没剩多少了。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解放军如果仍然在内线作战,就中了蒋介石的毒计。经历过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许多干部对此感受很深,那时在狭小的根据地内长年作战,结果青壮年和各种物资消耗殆尽,不能不放弃根据地长征。一旦挫败了国民党军的攻势,解放军就必须转入战略进攻,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去。
按通俗的话讲,反攻就是把战争的粮税负担加到国民党区域。西北解放军当时最大的困难是没有粮食吃,毛泽东在接见部队领导时也动员说,要打到胡宗南的后方去,吃他的粮食!
1947年9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明确指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
举行进攻,按理要有军事优势。军事领域通常认为,战略防御转换为战略进攻,必须是在作战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即原来进攻的一方由优势转为劣势,防御的一方由劣势转为优势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当时,解放军的总兵力及武器装备并没有超过国民党军,甚至陕北、山东等重要根据地尚处于敌人的进攻之中,毛泽东的战略指导却大胆突破了这一规则。
毛泽东的科学决策,建筑在对战争形势的科学分析上。当时国民党军的总兵力已由一年前战争开始时的430万人下降到370万人,其中正规军由200万人减少到150万人,战略机动能力大为减弱;解放军的总兵力则由战争开始时的127万人增加到195万人,其中正规军近百万人,机动作战兵力已超过国民党军。
从战略态势看,国民党军在对陕北、山东进行重点进攻时,连接这两个战场的晋冀鲁豫战场及整个战略后方兵力十分薄弱。当时晋冀鲁豫野战军已经解放了豫北和晋南广大地区,夺得了向黄河以南进攻的基地。解放军士气高昂,解放区人民由于土地改革而更加踊跃地支前。因此,刘伯承、邓小平大军果敢地突破黄河,并利用国民党军在鲁西南地区兵力薄弱和逐批增援的弱点,采取攻敌一点,吸敌来援,打其一边,各个击破战法,实行连续作战,歼敌九个半旅5.6万人。
刘邓部在鲁西南大捷后,蒋介石又纠集三十个旅的兵力对鲁西南实行分进合击时,还准备再扒黄河大堤实施水淹,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人便于8月7日分三路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
劳师以袭远,向来为兵家所忌。不依托根据地接济,向敌后远距离大规模出击,又是异常大胆的一着险棋,稍有不慎,就可能全军覆没。一贯用兵谨慎的刘伯承却说:“我军南下大别山,是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我们的战略任务,这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的一切考虑,都必须服从这一战略全局!”
毛泽东对刘邓此举非常赞赏,连续发电,指出其“决心完全正确”。
刘邓大军以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粉碎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前堵后追,战胜了严酷的自然环境,先后越过陇海路,涉过黄泛区,跨过沙河、涡河、汝河、淮河等重重障碍,于8月末胜利地到达大别山。落脚大别山的部队一面作战,一面开展地方工作,到11月下旬,共歼敌3万余人,发动群众建立了33个县的政权,初步完成在大别山区的战略展开,恰似一把利剑插进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心脏。(www.xing528.com)
当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时,陈赓、谢富治率领的8万部队于8月22~23日在晋东南强渡黄河,在豫陕边地区实现了战略展开。为配合刘邓、陈谢部队作战,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8个纵队18万人也于9月初挺进鲁西南地区,迫使国民党军从山东和大别山战场抽兵增援。9月下旬,陈粟大军以6个纵队越过陇海路南下,挺进豫皖苏边区,完成了在豫皖苏边地区的战略展开。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无论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还是陈谢、陈粟大军挺进豫陕鄂边、豫皖苏边,均未采取通常战争中常见的正面进攻、一线平推的样式,而是采取避开国民党军的战略要点,以主力脱离后方,跳跃式地直插敌人的战略纵深的样式。之所以这样做,是由于解放军在数量上、装备上仍处劣势,还没有能力逐一夺取国民党军坚固设防的大中城市,而广大乡村则便于解放军进攻和机动,还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能在国民党军的战略纵深立足生根。这种独特的进攻样式,是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中的一大创造,是毛泽东战略进攻理论的一个发展。
三路大军挺进中原,调动和吸引了国民党军南线全部兵力160多个旅中90个旅左右于自己的周围,把战线由黄河南北推进到长江北岸。中原地区过去是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至此变成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全国的战局得到根本扭转。
在南线解放军展开进攻之前,东北部也已率先展开反攻。由于东北解放区实行了土改,后方巩固并建立起有效的兵工业,兵员、武器弹药均有充分保障,可以放手大打。
1947年5月13日,东北民主联军集中了28个师和4个炮兵团的兵力发起夏季攻势。毛泽东对这一夏季攻势寄予厚望,于5月20日致电林彪等领导人指出:“东北在你们领导下,改革了土地,发动了群众,建设了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在全国各区中,就经济论你们占第一位;就军力论你们已占第二位(山东为第一位)。”
东北民主联军发起夏季攻势后,以迅猛的攻势横扫分散守备之敌,攻克怀德、通化、安东、赤峰等30余座城镇,解放了吉林和长春以南、四平以东的广大地区。只是林彪在战役后期对四平城内外严密的防御体系和兵力估计不足,对四平久攻不克,国民党军又从沈阳、长春调来10个师来援,部分攻城部队又改作打援亦未奏效,在援敌逼近四平的情况下,民主联军于7月1日主动撤围,结束夏季攻势转入休整。
夏季攻势结束两个多月后,9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又发起强大的秋季攻势作战,采取了以运动战为主,围城打援,先打弱敌,各个击破,远距离奔袭等战术,使国民党军时时被动挨打,处处防不胜防,不得不从兵力本身便不足的华北抽兵增援。
华北的解放军为配合东北战场作战,在佯攻保定后,取得了在清风店歼灭国民党第3军军部和一个师的大捷,接着又乘胜攻克石家庄并全歼守敌。华北国民党军不得不调回增援东北的部队,自此也完全陷入被动守势。
东北进入冬季江河结冰后,民主联军又利用便于机动的自然条件,于1947年12月15日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攻势,相继攻占和收复了四平、辽阳、鞍山、营口、吉林等18座城市。攻势至1948年3月15日结束,年初改称号的东北人民解放军共计歼灭国民党军15.6万余人。这一场冬季攻势,将东北国民党军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联系的地区内,占领区仅占东北面积的3%。这时国民党军从山东抽调一个兵团增援锦州,可是在大势已去的形势下已无济于事。
蒋介石看到东北战局到了这一地步,也感到绝望并考虑撤退。1948年2月,他向新接任东北“剿总”总司令的卫立煌提出,应把沈阳主力撤退到锦州。这一想法,是准备国际形势变化即美国能参战时再以此为跳板反攻东北,若形势不利就可以撤回关内。卫立煌却报告说,沈阳20多万军队就有10万随军眷属,如果让部队突围向锦州撤退,军官们不肯抛弃这些眷属而必须携带,那就会如同刘备从新野向长坂坡行军一样,扶老携幼,日行不过十里,一遇攻击就会哭声一片。这样出辽西,只能在途中全军覆没。卫立煌的结论是只能固守沈阳,由关内再调大军来打通锦州与沈阳的交通线,可是蒋介石哪里还有什么大军?
国民党军队的连排军官都有眷属(许多都是抗战胜利后的“接收夫人”),还有大量细软,撤退时都要带着而不肯丢掉,正是军队腐朽的表现。到了这一步,东北国民党军这个最精锐的战略集团已是攻不能攻,守不能守,连撤都不能撤,只能坐等被全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