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放军为什么能赢:新一代人的军事启示

解放军为什么能赢:新一代人的军事启示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运用群众的无穷智慧,创造出地道战、地雷战和麻雀战在只有“小米步枪”的简陋条件下,八路军、新四军没有本钱打大规模的正规战,除了“百团大战”这样少有的集中作战外,正确的指导方针是分散的游击战。冀中抗日军民通过动员群众,以顽强的意志和集体智慧,在1943年内建成了绵延伸展1.25万公里的地道,形成一座真正的“地下长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地雷战。

解放军为什么能赢:新一代人的军事启示

运用群众的无穷智慧,创造地道战地雷战麻雀

在只有“小米步枪”的简陋条件下,八路军新四军没有本钱打大规模的正规战,除了“百团大战”这样少有的集中作战外,正确的指导方针是分散的游击战。如在1941年以后的最艰苦时期,华北200余县的抗日武装任务是一个县一天打死一个鬼子,每月便合计能击毙日军6000人,从而积小胜为大胜,以持久战将日军拖得日夜不宁和疲惫不堪。

山地游击战,是八路军和华北的民兵游击队的拿手好戏,不过当时华北抗日根据地也包括一部分平原地带。例如在6万平方公里的冀中平原上,没有多少自然屏障,便于日军和伪军动用火车汽车机动,广大军民却缺少隐蔽条件。在当地开展游击战如何能保存自己,又有效地消灭敌人,一时便成为难题。

地道战

冀中人民在抗日战争最严酷的岁月里创造了地道战这种斗争形式,成为平原游击战的创举。地道,最开始的时候源于老百姓挖的藏身洞,人们称之为“蛤蟆蹲”。不过它一旦被敌人发现,藏身的群众就无法逃脱,于是老百姓把一个洞口改成了双口洞,万一敌人发现一个洞口,洞中人员可以从另一个洞口转移。但是这种藏身洞只能隐蔽和防御,不能打击敌人。于是群众继续加以改进,把双口洞继续加宽加长,左邻右舍的地洞互相挖通,一家连一家,一户连一户。1942年1月冀中区党委发出文件,把这个发明创造加以总结推广,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地道战从此诞生。

这个文件刚发出不久,1942年,春日伪军10万人便对冀中展开“五一大扫荡”,当地的地道因数量少、隐蔽性差又缺乏防淹、防毒功能,有许多被敌人破坏。有的村里的地道口被敌人发现,里面又没有自卫能力,结果在日军施放毒气时一次便死亡几百人。

吸取这一教训后,冀中根据地的许多地区全民动手,对地道进行了改进,建成房上、地面、地下“三通”的“立体”地道网。地道内部结构非常复杂但又非常科学,里面贮藏有水、干粮、被褥和灯火,甚至还有厕所。地道的出入口也改造得很隐蔽,有的设在炕中,有的设在磨台和锅台下,使敌人很难发现。地道口还有土堆和木板,敌人如果放水或施放毒气,可以迅速地把地道口堵住。村内的地道可以通往野外,也可以通往村内的一些制高点,比如高房子、大树。地道通常都设有射击孔、瞭望孔。这样,村内村外的地道便连成一片,形成了能藏、能打、能防毒、能防水、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战斗地道体系。

冀中抗日军民通过动员群众,以顽强的意志和集体智慧,在1943年内建成了绵延伸展1.25万公里的地道,形成一座真正的“地下长城”。当时日本人就说,冀中是两个冀中,地面上一个冀中,地下一个冀中。

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地雷战。

开展了地道战后,冀中的斗争形势很快有了好转,日军扫荡时抗日军民便进入地道隐蔽,同时又从一些隐蔽的射击孔消灭敌人。作为地道战模范的冉庄这个村,便与日伪军作战157次,歼敌2100人,而且自己的损失很小。

华北平原地区因土质松软,便于开展地道战,广大山区却不适合挖坑道。面对着武器绝对优势的日军来攻,当地抗日军民难以进行正面的火力对抗,于是便广泛采取了地雷战。(www.xing528.com)

正规战中使用地雷主要是阵地前布设雷场,游击战中的地雷战却有特殊性,主要是针对敌军的前进道路灵活布雷。每逢敌人来“扫荡”时,民兵们便巧妙埋设地雷,在大路、小路、庄稼地、水渠、沙滩、树木,水缸、灶台上无处不埋。敌人走路时,脚下的地雷炸;挖地窖找人时,窖口的地雷炸;推门时,门框上的吊雷炸;抓鸡时,鸡窝里的地雷炸,令日军简直防不胜防。

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群众性地雷战,需要大量地雷,而当时各根据地兵工厂生产的制式地雷很少,于是抗日政府便组织各地群众动员起来搜集铁器,自己造地雷。很多地雷本身就是家中原来的用具,例如铁壶装上土炸药就是铁雷,石头从中间凿一个洞装上炸药就是石雷。敌人把老百姓当人质,让他们在前面踏雷,民兵就研究出“拉雷”,把老百姓让过去,专门炸后面鬼子的大队人马;敌人为避开地雷,在水中走,民兵们就发明水雷炸敌人。

日军面对抗日根据地开展地雷战,也大量派遣工兵排雷。抗日军民为了对付敌人的扫雷行动,除了以冷枪袭击外,又研究出了“子母连环雷”,敌人起出母雷,子雷跟着爆炸。埋雷的军民在很多地方又故布疑阵,故意在一些地方挖出新土,却把地雷埋在没有新土的地方,让敌人上当受骗。敌人想挖地雷回去研究,民兵们就发明一种“慢雷”,等鬼子带回据点后再爆炸。

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地雷战后,日军外出“扫荡”便遇到极大困难。一个叫菊池重雄的日军军官在日记里写道:“地雷战使我军官精神上受到威胁,使士兵成为残废。尤其是要搬运伤员,如果有6人受伤,那么就有50个士兵失去战斗力。”当时一个伤兵要几个人抬,还要有人掩护,日军一个百人的中队出击后,只要被炸死炸伤十几个人便不得不狼狈撤回。自1943年秋季以后,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大大减少,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受到地雷战的威胁。

日军连遭打击不大敢出击后,长期龟缩在据点里,抗日军民的地雷战改变了形式,变防御为进攻。一些游击队和民兵主动“送雷上门”,潜入敌人占领的村镇,把地雷埋在鬼子住所门口或打水的井台、厕所等处,这又使敌军时时胆战心惊、寝食难安。

抗日根据地开展的“麻雀战”,是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命名的,意思是指民兵小分队像小麻雀啄食那样,三五成群,忽来忽去,忽聚忽散,东一枪、西一枪,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日军以重兵外出“扫荡”,大都找不到抗日武装的大部队,却到处遭到冷战袭击,袭击者打了又跑,想追击又害怕踩上地雷。这种打法,使日军不断遭受伤亡又找不到可以还击的对手。

与“麻雀战”相似的,又有山东民兵创造的“车轮战”战术,以及同敌人转圈子的“推磨战”,以及一村打响四处驰援的“蜂窝战”。这样,敌人走到哪里,民兵就打到哪里,打了就跑,让敌人还击找不到目标,又不能停下来喘息。

新四军活动的苏中地区多是水网地带,军民以木船为主要交通工具,而日军依仗装甲汽艇横行。新四军吸收了来自上海等地的能工巧匠,自制触发式和引发式水雷,在反“扫荡”中炸毁了敌人大量的汽艇,大大减杀了日军在长江下游水乡地带的装备和机动力优势。

在1943年内,敌后抗日根据地通过斗争又得到了恢复,人口扩大到8000万,广大军民经过前一段残酷战争的考验,焕发出无穷的创造力,创造出形形色色神奇的斗争形式,在战争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