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责任与生活意义-激发正能量

家庭责任与生活意义-激发正能量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显示一个人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这些都是一个人对家的责任,而且是一份不能拖延的责任。只有扛起家的责任,生活才能拥有真正的含义和灵魂。我的妈妈今年38岁了,是一名严重的尿毒症患者,现在在佳木斯农垦二院透析治疗。一个12岁的孩子,她想担起这个家庭的责任,她在积极行动,她想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办法。刘发的妻子王芳被确诊为白血病。

家庭责任与生活意义-激发正能量

显示一个人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看他孝不孝顺,就叫他经常照顾年迈、多病的父母;看他能否对孩子尽到教养责任,就给他一个让孩子快乐成长的任务;看他能不能对家庭负起责任,就看爱人患病后他是想法医治还是弃他而去……这些都是一个人对家的责任,而且是一份不能拖延的责任。因为孝敬父母不能等,教育孩子不能等,患病的生命不能等……只有扛起家的责任,生活才能拥有真正的含义和灵魂。

父母含辛茹苦供养儿子读完硕士,不料在老父看病急需用钱时,儿子却置之不理,无奈的父母将儿子告上了法庭;七旬的老汉,因对儿女赡养不满,身绑“炸弹”,扬言要与儿女同归于尽。这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真实的故事。我们试想想,不到忍无可忍的地步,哪一个父母会和自己的孩子对簿公堂,哪一个父母想同儿女同归于尽。这些为人子女却不尽赡养责任的人,谁会和他们交朋友?谁会和他们一起做事?没有人。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没有不疼爱自己孩子的父母,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过得好一点。当然,这些带有负能量的事件,在社会上只是极少的一部分,能给我们带来积极向上力量的故事仍是主流。

百度佳木斯贴吧有一封标题为“救救妈妈”的信。这封信是一名小学生为救尿毒症妈妈而写的求助信,它一度引起了“市民争吃爱心饭”的感动场面。

大家好,我是佳木斯第五小学的学生。我的妈妈今年38岁了,是一名严重的尿毒症患者,现在在佳木斯农垦二院透析治疗。我的家乡在依兰农场,爸爸、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经营了一家餐馆,为了家里能过上好日子,爸爸、妈妈每天3点就起床,晚上很晚才回家休息,虽然爸爸、妈妈很辛苦,但是我们一家三口过得很幸福。可是2009年的一个冬天,妈妈生病了,得的是肾病,爸爸为了给妈妈看病,走遍了全国各大肾病医院,但是病情还是恶化了,成了尿毒症。

妈妈这一病就是好几年,爸爸为了给妈妈治病,花光了这十几年来攒下的所有积蓄,而且又向亲朋好友借了好多钱。妈妈这一病,我的一切都变了。妈妈得的病,渴了不让喝水,饭都不让吃饱,每当我陪妈妈去透析,看见妈妈的血液从体内流到机器里,又回到妈妈的体内时,看到妈妈那痛苦的表情,我的内心都在哭。看见妈妈一天天消瘦的身躯和爸爸日见增多的白发,我都不知道能做些什么,我只能好好学习,这是对妈妈最大的安慰。

高昂的医疗费用和病痛的折磨,妈妈无数次想放弃治疗,都被爸爸劝住了。记得有一次,我听到了一次谈话,妈妈哭着说:“老公,为了这个家和孩子,我不想再花钱治病了,没有用。”爸爸说:“老婆,坚强一点,一切都会好的,只要有你老公活着,你就得活着,咱们这个家离不开你,女儿还小,她不能没有妈妈呀!现在医学这么发达,我相信你一定能赶上,再等几年咱们有钱了,老公给你换肾。”听到爸爸的这些话,我不想失去妈妈,可是又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为了给妈妈治病,能照顾妈妈和我,爸爸放弃了家乡的餐馆,来到了佳木斯一中开了家小吃店,但是生意只能维持现状,面对妈妈高昂的医疗费用,爸爸起早贪黑地挣钱,可是离妈妈换肾的钱太远了。如果等爸爸挣够了换肾的钱,可能妈妈就不在了,我要妈妈活着,我不想妈妈离开我,我在这里请求大哥哥、大姐姐、叔叔、阿姨们来我家吃饭吧!救救我的妈妈,让爸爸早一点挣够给妈妈换肾的钱,妈妈这样就能活着啦!

孩子质朴的语言,真情的倾诉,感动了所有看到帖子的人。很快,他家的小吃店天天“爆满”,前来吃饭的上有70岁的老人,下有十几岁的孩子,大家纷纷前来献上自己的一片爱心。(www.xing528.com)

一个12岁的孩子,她想担起这个家庭的责任,她在积极行动,她想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办法。一个孩子尚能如此,这足以让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材生、那些被父母养育成人的成年人无地自容。

除了“市民争吃爱心饭”,“全城买瓜”、“全城吃面”的故事也在上演。人们一次次为真善美动容,普通人之间迸发出的善意打动着每个人的心。就在蛇年春节前后,乌鲁木齐一场“全城买鹅”筹药费的故事同样感人。

刘发的妻子王芳被确诊为白血病。3个月后,她进行了骨髓移植,并需要每月做一次骨穿,两次定期检查,还需服大量的保肝、保肾药物,每月花费至少在5000元以上。巨额的医药费让这个普通的三口之家背负起沉重的负担。而从事旅游包车的刘发每到冬季就几乎没有任何生意,只能四处打零工。儿子的老师在得知刘发家的窘境之后,主动帮他联系了新疆北部塔城一家做鹅肉加工的企业,让刘发做起了卖鹅肉的生意。但生意难做,那点微薄的收入对于高额的医药费来说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春节前夕的一个晚上,刘发彻夜未眠。他在微博上述说了自己的感受。意外的是,众多网友纷纷顶帖,并发出请求贴,“现在他们家还有好多鹅没有卖出去,请大家帮帮他们吧。”

在众多网友的力挺下,刘发卖鹅的数量从之前每天最多20只增加到春节前期的每天200只,他终于露出久违的笑意。

从“全城买瓜”到“幸福饺子”,再到“全城吃面”,不同的故事,同样的感动,一个个素不相识的面孔,演绎着人间的大爱大美。每一个让人动容的故事,都包含着一种真实的力量,一种中国力量,一种正能量。“全城买鹅”是这场感动的延续。我们相信,这种感动会永远继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