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完美人格之策-完美人格之策

完美人格之策-完美人格之策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完美人格面面观完美人格这个问题引起了古今中外先哲、学者们的兴趣,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完美人格进行了界定。在孔子看来,仁人君子身上体现了完美人格的特点。在儒家文化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大学者孟子将完美人格的标准划分为神人、圣人、大丈夫三级。拥有完美人格的人能认清现实并保持与现实的良好关系,能全面地接受自己和他人。

完美人格之策-完美人格之策

(一)完美人格面面观

完美人格这个问题引起了古今中外先哲、学者们的兴趣,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完美人格进行了界定。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对完美人格应达到的标准和拥有完美人格的人物形象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孔子看来,仁人君子身上体现了完美人格的特点。孔子依据德性高低的不同,将仁人君子的人格划分为圣、贤、君子三个等级。其中,圣是最高境界,圣人天生就具有完美的人格品质,是崇高人格的楷模,是完美人格的最佳典型。贤是次于圣的人格,贤人能够按照礼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达到中庸的境界。孔子门下弟子三千,能达到贤这一水平的人只有七十二个。君子的人格在圣人和贤人之下,君子是那些具备了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人格修养的人,君子能集“仁、智、勇”于一身。在儒家文化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大学者孟子将完美人格的标准划分为神人、圣人、大丈夫三级。孟子主张在现实生活中大力提倡大丈夫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无论是君子还是大丈夫,作为一种完美的人格标准,都蕴涵了重义轻利、安贫乐道、自强不息的入世精神和优良品质。经过两千年的系统化和完备化,它们已积淀成为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精神,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在塑造完美人格时加以汲取和借鉴。

早在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就曾提出做人的人格标准,就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始终强调,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教育群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四有”公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更是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www.xing528.com)

几代领导人的谆谆教诲,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以“君子慎独”的古训为诫,常修为政之身,常怀廉正之心,常思奢侈之害,慎独以修德,勤俭以养廉,弘扬正气,以身作则,执政为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永葆公仆本色。他们的论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时期领导干部应具备的人格品质。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具有完美人格的人都是自我实现的人。概括古今中外先哲、学者们对完美人格的阐述,我们可以归纳出拥有完美人格、达到自我实现的人所共有的人格品质。

拥有完美人格的人能认清现实并保持与现实的良好关系,能全面地接受自己和他人。他们具有自发、单纯和自然的态度,言行坦率,不做作,做事情合于自己的本性;拥有完美人格的人秉持以工作为中心的态度,热爱并献身自己的事业;拥有完美人格的人对生活有较高的鉴赏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快乐与美好,他们有独处的需要,能以冷静而理智的态度面对恶劣环境;拥有完美人格的人关心社会和他人,能发展与他人的深厚友谊,他们能很好地分辨目的和手段、善与恶之间的区别,具有明确的道德标准并能坚持执行;拥有完美人格的人对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抱有创造性的态度,不墨守成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