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形式本身已经具有内容的意义,或者说只有这样的语言、结构和叙述方式,才能传达作者的特定情绪、意图,从而升华为一种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把握,那么形式对传统的挑战就显得严峻而急切。1954年成立的今天派就提出了这种挑战。
该派敏锐地感觉到西方乃至国际文化情境发生的变化,大胆地突破自我,寻求新的蜕变,开创了日本超现实主义的诗歌风格。他们主张以意象为媒介,提炼内在的现实主义,大步走向意象表现、感觉的审美领域,带来柔软和芳醇的感受性。
超现实主义脱胎于早期达达主义运动,按这一运动的主要代言人安德烈·布洛东在1924年发表的《超现实主义宣言》的说法,超现实主义是把意识与无意识中的“经验王国”完美地结合起来的手段,直至使梦幻世界与日常的理性世界共同进入“一个绝对的现实,一个超现实世界”。它以柏格森的“生命冲动”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为理论基础,那些随意而破碎的幻想经验依照写作主体的情感深化和形而上的存在体验转变成语式的构造,书写时间的永恒性与存在的瞬间性。普通人的忧虑、困苦和实实在在的追求与艰辛,在超现实主义营造的艺术世界里不同程度地虚化。他们多执著于诗人的主体性格,重视诗人自己的主观感受,充分表达创作者的主观感情,故而重主观,轻客观,重直感而轻理性,长于印象式的把握,常有奇诡变异的物象,表现个人幻想的情绪和对现实世界的神秘感受。在他们的诗作中,束缚与羁绊的痕迹阙如,在语言表现上尽量维持超现实主义原有的晦涩文体,讲究形神兼备,以形写神以至以神写形,不拘泥于形似和不拘泥于对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他们摆脱一块话语模具,超越时代语境的围困,从而循着自己的心灵河床行走,具有神秘主义、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作品少沉潜于痛苦的生活意识,超越了读者的审美习惯和感受能力。
这一以一代青年为主体的早期先锋诗歌运动,其代表有平林敏彦、饭岛耕一、清冈卓行等人。1959年,清冈卓行、饭岛耕一和大冈信、吉冈实另外创办了《鳄》,为推动超现实主义做出了大胆的尝试,标志着诗歌创作一种新的审美模式的诞生,使我们不禁想起当年阿拉贡说兰波“打倒了刻板的诗律”这句话。他的诗走入的是一个梦幻般奇特的世界,修辞繁冗,词句晦涩,形象难辨,内容费解,表现的是超现实主义题材。其创作崇尚直觉,追求和执著的内心感受,经过意识加工,带有他自己的主观色彩。
清冈卓行曾拍摄过新闻记录片,这方面功底也非常深厚。在《愉快的摄像机》一诗中,他仿佛是一个先锋派电影导演,用原生态纪实手法,有意识地运用影像语言结构,不停地转换镜头,以摄影机作为人的眼睛,捕捉人世万象。这种带有强烈的现代摄影风格、充满张力的诗的构图,加上铺陈、渲染、烘托、情感语言的直写,使读者在阅读时,与诗人一样,置身于不同社会现实中,或感到陌生,又时觉亲历,油然关注起空间上的模糊性所引发的联想与再创造。犹如对画面感情注入的方式采取理想画面的营造那样,他对意象空间的“内营”多于对眼前世界的撷取,描写了“由下意识世界不断涌现的欲望、幻梦而蜕变的超现实世界”,将意识中模糊的情绪和物象,在感情钳制下扭曲变形,不受制于逻辑,任凭想象自由发挥。
他闭上双目对准地图开了枪
藏身在弹孔斑驳的城市地道
清晨忘记在餐厅吃早餐
盯着身旁那孤独忧伤的女郎
把猪排送进口腔
他把镜头对向半个世纪来第一次闹水灾的小镇
在屋顶好容易露出泡在水中的面庞
和那吠叫着的狗和尾巴
(下略)
上面这首静态的主观意象诗,以非通常意义上诗歌意象的解释,构筑种种奇特的想象空间。像从摄像机镜头里映现出来的一样,是诗人沉溺在自己的异想世界:任性、迷离、炫惑,展示的是一方混沌的图景。在那里,即便有些夸张的动作,也仿佛瞬间凝固,一种把客观写实和视觉夸张写实结合在一起的超越现实的奇幻情节波澜,在情感的意义上表达视觉的观念。人物空洞的精神世界与小镇建筑等物质性空间有着内在的呼应关系。平面性结构,时空错置,适当变形的人物与动物,只需读者去想的视觉情感符号,这些对现代都市生活荒诞性的表现,不似传统诗歌那种比喻关系,而是意象的叠加,是现实生活在诗人心灵中的投影。诗人从自然的动物行为和建筑物的实体中捕捉到创作灵感,在这首诗中,用仿生与拟人的灵动手法和丰富而独创的肢体语言,依靠意象摹景状情,使单纯的自然物象迭变为内蕴丰富的艺术意象,表现出动物身上所流淌着的关于人性的、最本真的内涵。清冈卓行诗歌的空间与我们习惯了的诗歌空间有较大的不同。诗人从空中俯瞰全景,运用直觉、通感、变形等手段,描述符号化的存在在作者心灵里的感觉,将琐细似不相干的事态转化为幻觉性的意态,显得那么神秘。远近高低,在一瞬间都模糊起来,仿佛一切都是未知的。清冈卓行善于通过意象组织感情结构,沉醉于物象在打乱正常光影秩序后出现的奇异效果。一切都显而易见,一切又都混沌不辨,是与不是之间,多了一份想象空间,实际是诗人从直观出发而把握了感觉的特征。这情来自察微得来的独特的审美体验,而那通过独特语言表现出来的精微情韵,正是他的心灵对于生活的真切回声,不再是题旨的诠释,而是精神内涵在意象中的融汇。诗的意绪化特征,使题材失去了严格的界定意义,情绪和轮廓蒙胧,语言构成零碎,却始终流动着难得的激情与浪漫。就战后诗歌创作的拓荒意义来看,今天派是战后现代派诗歌滥觞期的铺路石,促使了超现实主义在日本的萌芽。它植根于诗人对现代都市和现代人的独特体验,强化对形象、心理以及人与动物的塑造,达到形象的深度刻画与表现,充满了超现实主义的灵感与想象。它的主题混杂,是一些华丽的沉默与孤寂的饶舌。今日派写作资源欧化,表现出现代艺术重抽象,弱化主题的风格。
西胁顺三郎于1927年付梓的《啊,馥郁的火夫》,是最早受超现实主义影响而创作的诗集。两年后的《超现实主义诗论》,既是作者登上诗坛的奠基作,也可以称之为统领日本超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代表作。他在战后创作的《游子不归》(1947)和《现代寓言》(1953)引人注目。《游子不归》[13]中写道:(www.xing528.com)
等一等,浪迹天涯的游子
在你掬饮这一泓清泉前
望你三思,人生之途的旅人
你这从岩缝渗出的水的精灵
思想之水不会流淌不息
它将在那永恒的一瞬干涸而尽
呵,松鸦在枝头呱呱喧啼
水中,每每浮现
一个戴花人的幻影
梦追逐着永劫的生命
然后毅然跳下永恒的断崖,从此一切消失……
这是水草向浮云的影子伸延的时刻
这是从水中来到村镇游玩的时刻
一个水中精灵的幻影讲述的故事
可以看出,同其他流派的重要区别在于,今天派诗人的想象和比喻奇特,常常给人一种突兀感。对语言的感觉化、意蕴的象征化等手法的自觉运用与追求,说明他们的审美意识力图从现实主义手法中蜕变出来。他们试图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来加深主观表达的深度,同时,忽略人生世相的具体描写,立足于情绪、感觉的精微捕捉和传达,不同于在显意识统控下的审美习惯。抽象思维异于主要发生在显意识范畴而又有潜意识参与的形象思维,善用抽象思维,便拓宽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有了寻找到诗歌艺术发展中新的表现形式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