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环境分析
许多的科学小说、文献书籍中都提到过,我们生活在一个绿色星球上,是离太阳最近的第三颗行星。这个星球上66%的面积都是广阔的水域,空气中80%的成分是氧气,所有的生物都是基于碳元素形成的。
本书不是探讨地球在宇宙中的唯一性问题,也不探讨是否有其他的生命存在于地球以外的星球,本书关注的是人类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各种影响。毫无疑问地说,以碳元素为基础构成生命形式的人类在宇宙中是非常少见的,这种生命形式存在于地球的生态平衡之中,地球上各种维持人类生存的因素与毁灭人类生存的各种因素间存在着一种极其脆弱的生态平衡。许多环境保护专家十分担心,人类对地球的各种改造、破坏活动已经在逐步打破这种原本就极其脆弱的生态平衡,人类活动已经危及自身的持续发展。
我们都知道,地球上绝大部分的生命都依赖于必需的空气资源(一般来说动物需要氧气,植物需要二氧化碳)、水资源及适宜的气候环境。绿色植物(主要由于含有叶绿素而呈现绿色)吸收二氧化碳和阳光,利用叶绿素把它们转化为能量,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光合作用”。动物以植物为食,或以其他动物的血肉为生,不断呼吸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由此可见,动物与植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前者呼吸由后者释放出来的氧气,而后者则需要由前者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双方各取所需,互为生存。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亚马逊流域的广袤原始雨林被世界各国尊称为“地球之肺”。大量砍伐地球上的原始森林及树木不仅会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而且会削弱地球上天然形成的生产氧气和吸收二氧化碳的自然调节机制,如果二氧化碳数量过多,浓度过高,事实上对动物生存是有害的,因为二氧化碳在我们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
任何形式的燃烧都会消耗氧气,我们的产品制造、日常生活及生产加工等活动都需要火花释放出来的热量,这些燃烧都会大量消耗氧气。只要地球的生态系统不会消耗超过其释放出来的氧气容量,或者释放出大过其能吸收的二氧化碳容量,那么地球生态系统就能保持平衡。但在21世纪来临时最主要的问题是,人类本身的各种活动正在摧毁这种脆弱的生态平衡。
人类在许多方面都是非常独特的,这种生物体非常复杂且难于琢磨,但人类对自身行为的两个主要特征还是非常清楚的。第一,我们都清楚地知道我们自己在做什么,也能预测出自己的行为对未来世界将会造成多大影响。第二,我们是地球上为数不多的能随意居住在绝大多数地球陆地上的生物之一。人类的居住及各种活动的痕迹出现在地球上绝大多数的陆地地方,当然除了那些极少数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以外。人类可以生活在如喜马拉雅山上,戈壁沙漠中,甚至在北极圈中。可以说,我们在这个星球上几乎无处不在。
在工业革命以前的19世纪早期,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比较小。人类虽然驯服饲养了许多动物种群,也拥有非常良好的农业生产技巧,并对地球也进行了大量探索与勘测,但当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交通工具主要依靠马匹、船只等原始动力,可以说主要是利用自然条件,因而没有对自然环境造成过多的破坏,但所有的这些在后来都迅速地发生了改变。
从19世纪早期以来,蒸汽机代替原始动力变成了人类动力的主要来源,随后在19世纪末出现的内燃机车更是代替了当时所有的动力来源,这种内燃机车直到21世纪初仍然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核动力(这种动力能源既拥有无限发展潜力但也有巨大危险)在1945年后也迅速发展起来。从那时起各国科学家研究开发各种可持续生产、无污染能量来源的试验也一直在进行中。首先是氢能源,后来如风力能源、海浪能源、潮汐能源都成为新型能源方式。蒸汽机最早使用木头来作原料,木头是一种可持续生产及循环利用的原料,后来发现煤炭的燃烧效率更高,于是掘矿业迅速成为当时工业社会的主要产业之一。煤矿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除非经过数百万年以后的沉积变化。煤炭和石油都是死亡的动物、植物残骸腐烂后经过数百万年的地理运动挤压及运动形成的,直到最近数十年我们才发现这些资源不可能无限制地获取,它们终将有使用殆尽的那一天,因此人类必须全力以赴去寻找那些可替换、可持续生产的新型能源方式,最好是那些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任何负面影响的能源方式。
我们对自己可能造成的环境破坏已经越发清楚了,这些理念也获得了普通大众的一致认可,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人们普遍认为是必须发生改变的时候了。本书中将涉及环境问题的内容分为几个重点部分一一进行说明。本书没有提供具体的解决办法,但读者可以对这些涉及环境问题的几个部分进行思考,以寻求更深刻及更为可行的解决办法。大家可以访问“绿色和平组织”及“地球之友”的网站,本书既不支持也不批评他们的各种政策与主张,大家可以对此自由发表各种意见。在互联网上按“环境”字样进行搜索可以发现大量的相关网站,也会提供各种相关信息。
在整个20世纪,人类都在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我们居住的绿色星球。自然资源不断被开发耗用,垃圾废弃物被深埋到地下,或者被直接排泄到江河湖海中,虽然地球上的海洋范围十分宽广,其中的细菌及浮游生物也承担了大量的消化分解垃圾废弃物的工作,但从现在的事实情况来看,海洋的这种排污纳垢功能已经处于严重负荷的地步了。
1965年,Rachel Carson出版了其最有影响力的一本著作《沉默的春天(Silent Spring)》。在这本书中,Rachel Carson以大量的事实向人类再次敲响了警钟。书中揭露了人类对化学物质不加节制及随意使用所造成的恶果,杀虫剂和除草剂在广大的农庄、稻田、森林、花园甚至在自己家里随处可见及随意使用,人类丝毫没有考虑到它们可能对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及对野生动植物的毁灭性后果。Rachel Carson认为除非人类意识到自己只是整个地球生物圈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这个地球的主宰者,否则人类对地球的这种无节制索取与破坏只会导致人类最终在巨大的灾难中灭亡。
发达国家现在对杀虫剂等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已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这个实施过程还需要花费一段很长的时间,在有些地方可能还需要一些更多的努力。1970年,Gordon Taylor紧随Rachel Carson的《沉默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之后出版了《灾难之书(The Doomsday Book)》一书,详细描绘了人类在“千年审判(圣经中提到的人类末日)”来临之际令人毛骨悚然的悲惨景象。1971年,联合国环境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非正式的官方报告,这份报告在1972年由Ward和Dubos两人合作出版的《人类只有一个地球(Only One Earth—The Care And Maintenance Of a Small Planet)》这本书中进行详细说明,书中认为除非人类在其居住的两个世界中都能达到平衡,人类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个世界是所有生物都依赖生存的自然环境世界;另一个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社会与经济世界。
我们很难有一天不会听到一些关于环境破坏的悲观信息及论调。本书比较关注的是个人及企业对外部自然环境影响所采取的措施及态度。在越来越多的环境保护事件中有大量的问题需要通过诉讼来解决,因为政府已经制定了越来越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案,所有的个人及企业都必须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即使在一些没有相关立法的地区,任何企业及个人都需要考虑到“绿色影响”对股东,特别是对客户的重要性。尽管有些企业发展是法律允许的,但如果这些发展对自然环境是不利的,那么这些所谓的发展都会对企业的客户群造成影响,有时可能会适得其反。
1999年,Sexton等人引用美国环境保护协会的相关资料,列举了自然环境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并将这些风险细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这里“高、中、低”三个等级指的是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大小,而不是指发生这些风险的可能性高低。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自然环境破坏都是由人类造成的,如火山喷发对当地自然环境可能是毁灭性的,污染环境甚至改变当地的气候条件,本章提到的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各种恶果。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的长期后果是逐步显现的,过度砍伐原始森林不仅会造成氧气供给减少,同时也会形成水土流失,过度放牧也是一样,这些都会形成地表沙漠化。自然界的确有一种自我恢复及自我还原的机制,但通常都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有些动植物种群的栖息地一旦遭到破坏,短期内将很难得到恢复。人类只是到最近才意识到,保持生物多样性对所有的生物种群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处于食物链高端的动植物种群尤显重要。
尽管有许多问题需要各种社会组织协调一致的努力,甚至需要政府跨国界的干预及立法保障,但对于某一单个企业破坏行为本身来说,即使不会对全球环境造成影响,至少对当地的环境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一次重大油轮石油泄漏事故,尽管从全球角度来看是一次低风险事故,但对当地生态环境可能会造成毁灭性后果,当地的生物种类、度假海滩等都会因此而被破坏殆尽。
Sexton等人(1999)将这些风险目录分为以下几类:
(1)高度风险因素。
1)生态环境的改变与毁灭;
2)物种灭绝;
3)臭氧层消失;
4)全球气候变暖。
(2)中度风险因素。
1)除草剂与杀虫剂;
2)酸雨;
3)有毒气体;
4)水污染。
(3)低度风险因素。
1)石油泄漏;
2)地下水污染;
3)辐射;
4)热污染。
除此以外,还有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1)废弃物管理;
(2)绿色农业及有机食物;
11.1 高度风险因素
11.1.1 生态环境的改变与毁灭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也在不断加强。篱笆等障碍物被大量清除掉以发展农业机械化;森林遭到大量砍伐以供应木材和扩大农业可耕作面积;山谷被用来蓄水成为人工水库;现在在一些特大城市里,其郊区面积往往绵延数十里形成壮观的郊区城市带。
所有这些类似的行为都会改变生态环境。前面提到过,过度开垦、放牧及砍伐树木都会导致水土流失,形成大量的垃圾地带,这些现象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随处可见。即使是兴建水库,虽然短期内提供了水资源供给,但却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同时水库蓄水形成对地层的超大压力,一旦压力超出承载界限就很有可能引发强烈地震。
单个企业选择在一块土地上建造房屋可能只造成一点影响,但成千上万这样的房屋建造工程累积效应是无法估量的。在一些面积较小的国家如英国,这种影响很容易看得见。任何人在夜晚飞临伦敦、伯明翰及曼彻斯特上空时都会忍不住赞叹机窗外的壮观景象,城市蔓延数十里,甚至已经在侵蚀乡村地区。因此,在乡村地区建立绿色隔离带以防止城市的侵袭十分必要,同时还要鼓励企业只在以前的城市、郊区地带发展,而不是到遥远的乡村地区寻找新的绿地。
使用一块绿地建厂的问题之一是在使用之前建造全套的基础设施,不仅仅只是建立一个工厂,还需要有配套的道路、照明、水、电等公共设施,所有的这些东西开工都会造成当地环境紊乱。不幸的是,现在广大的乡村地区绿地价格越来越便宜,而且也不像城市郊区那样拥挤而吸引了大量企业进驻,因此政府需要对企业加强资金援助来鼓励他们去重新规划改造旧城区土地,以减少对新绿地的占用。
最近几年来,环境保护组织已经成功游说几起对特殊物种保护区及科学观察区域的占用,阻止了在这些区域的商业开发行为。
现在人们对交通干线发展的迫切需要,已经超过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在抗议由此引发的环境破坏。最近公开曝光的交通线路建设如Newbhury立交桥、M3线和曼彻斯特机场高速等项目都遭到了公众的批评与指责。目前正在中国长江三峡建设的大型水库项目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大量土地被淹,植物被破坏,到2006年,在那里将会出现一个超大型水库提供巨大的水电能量来源。
在19世纪以前,人类广泛使用木头来作为燃料及建筑材料,木头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只是需要一定时间重新种植生长。19世纪早期流传着一个故事,一位英国海军上将在游历英国各地总会随身带上一袋橡树种子,每到一处都会撒种一些,这样若干年后英国海军将会得到充足的树木供应以建造军舰。这个故事说明了人们长久以来对这些自然资源都是十分关注的。
木头对人类来说,仍然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原料如用来制造纸张等,现在大家都普遍强调使用再生性纸张,同时也注重对森林的保护,如要求每砍伐一棵树木时都要补种上一棵新树。这不仅仅从环保角度来说很好,而且也树立了一种良好的公众环保意识。循环再生技术是非常先进的,本书使用的就是可再生的纸张,制作纸张的木材来自于那些严格管理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森林资源地区。
采矿业产生的大量矿渣形成了很多污染巨大的矿渣山,现在已经受到了更加严格的管理。庞大的矿山矿堆群自身极不稳定,十分容易坍塌,这种情况在英国Aberfan矿山堆坍塌事故中可见一斑,当时一座矿山突然发生坍塌事故,从天而降的矿渣群吞噬了当地的一所小学,大约100多名儿童当场遇难。今天所有参与采矿行业的公司都要求对其产生的矿渣等废弃物做绿化处理,通过这么做,覆盖在矿渣矿堆上的绿化植被就会有效地保护矿山不会坍塌。
11.1.2 物种灭绝
物种之间的生态关系以及不同生物种群表现的差异性成为20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的研究课题,这些课题的核心就是关于生物多样性问题。
某一物种的灭绝(事实上现在世界每年都有许多物种在彻底消失)不仅仅对人类是一种理论意义上的损失。物种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其中食物链是一种很复杂的生物机制,链条上任何一种生物的灭绝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假如一种捕食者灭绝了,那么它原先的猎物由于没有天敌就可以没有节制地繁衍。一种小昆虫的灭绝表面上看无关紧要,但假如这种小昆虫控制着另一种更小的昆虫,而那更小的昆虫恰恰以人类农产品为食物,这样人类就会有大麻烦了。采用化学药剂来抑制昆虫的发展将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农民们将不得不重新利用古老的农业生产技巧,开始利用自然界本身的控制机制(这种机制对环境不会造成破坏)来抑制昆虫害的发展。事实上自然界本身是非常善于保持自身的物种数量平衡的,但这种机制由于人类的过度干预而逐渐消失。许多生物都有非常严格的食物范围,像大熊猫只吃竹子一样。假如一些比较小的物种灭绝了,那么那些只依靠这些物种为食物的生物种群也会受到严重威胁。
生物多样性是符合人类利益的,保持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不仅仅是为了维护正常的食物链,而且也是为了保持自然界对人类正常生活持续提供各种不同的享受。
11.1.3 臭氧层消失
在关注臭氧层保护的问题开始进入人类视野之前,人类对臭氧层的认识最多的还停留在实验室中的试验上,臭氧与某些化学物质产生反应能生成一些淡淡的气味。我们平时呼吸的气体是氧气,其化学式为O2,是由两个氧原子组合而成的。而臭氧的化学式为O3,是由三个氧原子组合而成。臭氧在大气层中无处不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引起人们对臭氧层高度关注的是Rattray Taylor,他在197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大气层中的臭氧是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物质,同时还能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辐射,而太阳紫外线的辐射对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致命的。1980年以来,地球臭氧层中出现了“黑洞”,而且据报道这些巨大的“黑洞”仍在不断扩大之中,部分原因是由于CFC(全氯氟烃)对臭氧层造成了巨大破坏,这种物质在早期的冰箱、冰柜制冷剂中广泛使用。
11.1.4 全球气候变暖
工业生产活动中释放出来的很多气体都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这些工业生产活动通常都会改变自然界气候规律,影响海洋及大气层间的各种自然交换关系。其中影响最大的气体当属二氧化碳了,这是动物呼吸产生的一种自然气体,令人奇怪的是它竟然是一种污染气体。一般来说,二氧化碳气体会由植物吸收,通过光合作用转换为人类及其他动物需要的氧气。人类工业活动产生了数量巨大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在缓慢地改变着全球气候类型。全球气体变暖导致现在各地的气候发生改变,北极的冰盖群以极快的速度在消融,随之而来的是,海平面将会迅速上升,陆地被吞噬,沿海地区包括城市等都陷入危险之中。
11.2 中度风险因素
11.2.1 除草剂与杀虫剂
只要人类对除草剂和杀虫剂等化学物质进行有节制地使用,自然界是完全有能力对农业中使用的这些化学物质进行无毒循环消解的。但是,长期过度的使用将会在土壤及水资源中形成化学毒素的积累,假如这些化学毒素进入动物食物链中,他们将会产生可怕的后果。例如,鸟类的禽蛋被污染,其繁衍能力下降,这从近年来英国飞禽数量的急剧减少可以看出。另外,鱼群也会遭到污染。许多这样的化学物质如Lindane等在发达国家已经被严格禁止使用了,但一些不发达的地区仍然在继续使用。
11.2.2 “酸雨”
人类感受最明显的环境污染现象之一是“酸雨”,“酸雨”给地表植物带来的巨大破坏经常是毁灭性的。“酸雨”是由于工业生产活动中释放的各种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等,这些气体中的酸性物质在空气中遇水凝聚形成雨水降落到地面。发达国家已经立法采取措施来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酸雨”现象表明了人类工业活动如果不加节制地向大气层释放各种有害气体,最终将会给人类自身带来巨大的灾难。一般“酸雨”造成的后果不仅仅在本地区范围内,而且会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不断向四面八方飘移形成降雨,影响的范围和地区更加广泛。我们只需要看看“酸雨”给当地地表植物带来的破坏性后果,就可以想象到,如果“酸雨”降落到人体上将会对人的皮肤及骨骼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11.2.3 有毒气体
许多有毒物质由于气候的变化可以随着空气流动扩散到很远的地方,因此一个本来是地方性污染事故有可能会造成广泛区域的污染。1986年发生在前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反应堆爆炸泄漏事故,几乎扩散到大半个欧洲地区,该事故甚至影响到了英国威尔士地区的绵羊销售,因为人们害怕这些羊群都受到了核放射污染。
铅,长期以来是汽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物质可能是20世纪以来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因素。一般汽油燃烧后会形成含铅有毒空气,由此引发的铅中毒会对儿童造成生长发育、智力及行为上的障碍。近年来铅污染问题由于强制采用无铅汽油而得以减弱,同时在汽油燃烧特别是内燃机燃烧中其他的一些有毒物质由于使用了催化剂,部分得到了处理。
11.2.4 水污染(www.xing528.com)
像氧气一样,水是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都必需的物质。水污染问题在发达国家工业革命初期时十分普遍,当时各种废弃物随意性地倾泻到溪水、河流及海洋中去,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通过水污染,各种废弃物不仅可以进入人类的食物链,而且这些废弃物还会吸收消耗水中的氧气,杀死各种水中的生物。废弃物的排泄将清澈干净的河流变成了污垢不堪、人畜无法饮用的污水。发达国家如英国等近年来采取的各种清洁河流的措施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其中一个明显的标志是许多水獭已经重返泰晤士河了。水中生物呈现出多样性是体现水资源质量良好的重要指标。
高质量的饮用水对于许多发达国家公民来说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对于许多不发达国家及地区人民来说可能是一种奢侈的享受。肮脏的饮用水源在流淌过程中给沿河沿江地区的人民带去了各种疾病,这种情况从根本上直接扼杀了这个地区的劳动力来源,同时也造成了长期无法消除的疾病问题。例如,霍乱在今天的英国已经很久没有听说过了,但在世界上许多地区这种疾病仍然是当地人民主要预防的病患之一,虽然这种疾病曾经对19世纪的英国造成过重大伤亡。
11.3 低度风险因素
11.3.1 石油泄漏
石油泄漏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巨大破坏,但幸运的是一般很少涉及其他地区。尽管如此,石油泄漏事故发生后的成本如清除污染、恢复生态安全等是非常高昂的。1989年发生在美国阿拉斯加的Exxon Valdez石油泄漏事故不仅花费了数十亿美元进行恢复及排污,同时这场事故也威胁到整个北美阿拉斯加地区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平衡。这场严重的事故对美国政府大范围内迅速处理石油泄漏的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石油泄漏事故后经常可见是海滩上到处垂死挣扎、浑身油垢、叫声凄惨的海鸟、海狮等,对当地动植物会造成毁灭性打击。另外,石油泄漏对当地度假海滩等也会带来巨大破坏,因为石油污染将彻底摧毁当地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设施。石油是一种非常难以清除的物质,同时石油的气味能够在污染地区持续非常长的时间,被石油污染过的海滩,人类在很长时间内将无法开展各种活动。
11.3.2 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污染通常情况下只会造成当地范围内的环境问题,但假如有毒物质流入到附近的河流中,或者渗透到饮用水管中去,那么将可能造成较大范围内的水污染事故。所有的企业都必须确保其产生的废弃物不会故意排放到附近的地下水源中。许多化学物质如汞、铅等都是极其有毒的物质,这些物质也都是高度致癌的,如果排放到地下水中,再通过饮用水进入人体,后果不堪设想。
11.3.3 辐射
到目前为止非常幸运的是,除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故以外,人类很少遭遇过大规模的辐射污染事故,当然很多时候只是人类侥幸逃脱了劫难而已。核能工厂释放的核放射性物质如果一旦进入人类食物链,后果十分严重。例如,锶-90(核反应时产生的一种放射性物质)如果通过青草等饲料进入奶牛体内,人类再饮用了这些奶牛生产的牛奶,那么骨头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症。
辐射性物质通常都是致癌的,目前世界上经过调查的绝大部分辐射污染事故而引发的各种癌变及绝症都与核放射或多或少有关系,儿童白血病也是其中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
即使那些在医院作为放射性治疗的低辐射污染的核物质也必须谨慎小心地使用。20世纪早期曾经报道过的一些工人发生口腔癌变的辐射事故,其原因就是在工作时他们经常习惯性地舔拭当工具使用的颜料刷子,这些颜料刷是用来把发光物质安装到手表上的,而恰恰在这些颜料刷中就含有一些不易觉察的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物质通常总是隐藏在我们的周围,它们或者来自于外太空,或者来自于一些放射性岩石。像花岗岩,由于岩石中含有微量的镭、铀、钍等而带有一定的放射性,像那些富含花岗岩的地区如Aberdeen(阿伯丁地区)就是英国“本底计数(Background count,一种测量放射性程度的计量单位)”最高的地区之一。辐射还容易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影响到生物的自然进化过程。随着越来越多的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人类自身很多破坏性活动加剧也在不断提高自然界核辐射的水平,这些辐射污染程度经常超过正常“本底计值数”。
放射性物质最重要的问题是它们通常会保持较长的放射时间。这些物质中的大多数都拥有非常长的衰变时间(放射物质一般通过无数次的衰变来减少放射性直至最终消除放射性),像钚元素,一般整个衰减的时间需要经过244000年。
11.3.4 热污染
尽管全球气候变暖会影响到所有的地球生物,但某一地区的热污染问题可能会对地方造成更大的破坏,因为危险性气体在当地大气层中不断积聚,溪水河流将会变得非常温暖,随着水温升高其中所含的氧气也会逐步消失,其中的水生物也会逐步死亡。
热污染问题经常是由于当地公路交通的迅速扩张形成的,表面上看也许单个汽车造成的热污染微乎其微,但全球成千上万辆汽车生产的热量及释放的有害气体积累起来就是一个庞大的数量,造成的热污染无法估量。
现在各国政府也开始采取措施防止这种现象,其中包括:
(1)强制使用无铅汽油;
(2)使用燃烧催化剂;
(3)鼓励循环使用;
(4)提高燃油价格;
(5)研制电动汽车;
(6)改善公共交通;
(7)提高车辆税收。
但现在绝大部分个人出行及企业生产都还依赖于公路交通,间接税的提高很多能减少车辆的购买及使用,没有提高及改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只是意味着人们掏更多的钱享受很差的服务,因此车辆使用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减少,如何防止热污染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11.4 废弃物管理
在工业革命早期时候,很少有企业会关注废弃物的管理。但在今天,这个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的年代,所有的企业都要确保其生产出来的废弃物得到有效管理,既要符合环保法律要求也要符合道德要求,尽可能保证这些废弃物实现循环再生利用。循环再生利用不仅能够保护有限的资源,也会减少对能源的需求。例如,循环利用旧汽车,不仅意味着对钢铁需求的减少,同时也意味减少对铁矿石的冶炼需求,减少这个制造过程中需要的燃料。加强废弃物管理与循环再生利用,是我们每个人及企业都可以做到的改善环境状况的基本工作。
11.5 绿色农业及有机食物
在发达国家,特别是最近几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绿色农业及有机食物的生产与制造了,关注的范围包括原产地及从国外进口的食物与农产品。广大公众也越来越意识到依靠自然方式种植的有机食物及自然环境中饲养长大的畜牧业对人类健康是至关重要的,相信人类在不远的未来也会从根本上拒绝使用化学物质帮助生长的动植物食物。
1990年世界闻之色变的“疯牛病”就是由于大量使用化学饲料来喂养牛群,那些受污染的饲料后来发现其实是来自于病死羊的骨头粉末。曾经大量使用抗生素及增长性荷尔蒙激素喂养的禽类养殖业现在也得到政府越来越严格的监管,但令人忧虑的是,那些容易导致动物致死的病菌现在已经逐步具备了对抗生素免疫的能力。正是有鉴于此,消费者们也越来越注意选择依靠自然方式生长的绿色有机食品了。
克雅氏病(CJD)曾经给人类造成极大恐慌,这种“疯牛病”在人类身上的变种病症有可能会形成较大范围的传播。克雅氏病(CJD)在21世纪初得到了人类极大的关注。由于该病主要是由于农业饲养技术引发的,因此这个事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从很多方面说明十分有必要对农业饲养技术的自然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全面研究与分析,并且要逐步改善和提高。现在人们对于“克雅氏病(CJD)将在人类之间大面积爆发”的担心已经减弱了许多,因为科学家们经过研究认为没有任何确凿证据显示克雅氏病(CJD)容易在人类间进行传播,同时一些改善该病症状的药物也已经陆续面世,因此人们有关此事的担心比以前少多了。但是科学家们仍然警告人们,不要因为此类研究结果的结论而感到十分放心,因为类似的病症不但在牛群间会传播,在其他的动物种类中也极有可能传播,而且这种病症的潜伏期非常长,人类一般不容易觉察,如何及时发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政府资助的一项科研项目显示,对1980年左右感染克雅氏病(CJD)的3000位病人日常例行检查中没有发现新的“变异克雅氏病(CJD)”症状,该结果说明克雅氏症还没有出现新型的病毒变异。但该研究只是表明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新的病毒变异情况,但不能说明未来就不会爆发感染此病的病人出现大量死亡的情况,毕竟该病在目前来说仍是一种无法从根本上治愈的疾病。而且专家们强调现在做的这个研究仍在进行过程中,未来几年内仍需要对总共达到18000名的病人进行相关的各种病毒检查与身体测试,这个工作还处于继续跟踪过程中,最终会有什么样的效果现在仍未可知。
关于是否会出现新型克雅氏(CJD)病毒变种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问号,自从该病毒在1995年为科学家们正式确认以来一直对人类的健康存在巨大威胁。最终可能会导致的死亡人数,有的专家预测可能只有几百人,有的专家预测可能达到成千上万人,这些都在公众中引起了极大的恐慌,但事实上谁也不能给出确凿的证据。科学家们相信,也许不是全部,但绝大多数的克雅氏(CJD)病症患者都是因为在1980年左右食用了受到疯牛病病毒感染的牛肉所致,克雅氏病毒只是疯牛病毒在人类身上的一种新型病毒而已,这种病毒已经超越了人与动物间的障碍,可以在人与人、人与动物间传播。经过最初的疯牛病恐慌之后,英国政府采取了严厉的措施来禁止受感染的牛肉在市场上销售,以防止疯牛病毒进入人类的食物链中。
一般来说,一种病毒从一种生物传染到另外一种不同类型的生物时都会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假如克雅氏(CJD)病症在人体内的潜伏期长达20年的话,那么现在出现的这些死亡病例只是揭开的“冰山一角”,因为有可能许多人已经感染了这种病毒,只是自己不清楚而且现在病毒暂时还没有爆发,一旦病毒潜伏期过了,后果将难以想象。这些处于潜伏期的病毒事实上是无数颗处于等待爆炸状态的定时炸弹,这些炸弹终究有一天会爆炸的。
截至2000年4月,英国已经确认的克雅氏(CJD)病症死亡患者累计53例。对于没有出现大规模感染死亡的原因解释是,有可能那些易于死亡的克雅氏病症患者,他们体内含有某种特殊基因,正是这些基因容易引发病毒发作而致死亡。
2000年,美国政府对欧盟进行了肉类贸易制裁,原因是后者拒绝进口美国饲养的、使用过生长性荷尔蒙激素助长的动物肉类制品。欧盟消费者对此类产品表现出强烈抵制,这几乎导致了美欧间一场肉类贸易战。尽管美国可以强迫欧盟国家不再限制进口美国肉类产品,但美国政府不能强迫欧洲消费者去购买这些产品。与此相类似的是,尽管英国政府可以对法国在“疯牛病”爆发后限制进口英国牛肉的政策采取各种法律制裁措施,但英国政府不可能强迫法国消费者主动去购买和消费这些肉类产品。
11.6 基因工程及转基因农产品与肉制品
基因工程及动物克隆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技术的进步使得在农业生产中将某种植物的基因插入到另外一种植物进行生长变得十分容易,这些插入的基因可以促进植物快速生长或者提供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植物基因可以植入动物体内,动物基因也可以培育在植物中去。克隆技术,最早在1990年培育出克隆羊“多莉”,现在通过在猪身上做克隆试验已经使得各种人体生物器官的培育变得极其容易。由于每一次克隆都会与母体保持一致,因此任何残次品及瑕疵都可以排除掉直至培育出最完美的克隆产品。但是英国越来越多的民众对克隆技术的快速发展变得异常警惕并表示强烈反对,同时政府对发展克隆技术的热情也越来越小,这种情况与美国恰恰相反。
科学家们的顾虑是担心境外生物物种会侵入到本地物种,甚至会防止境外花粉的传播。到了2000年时,英国许多酒店、旅馆、度假村及食物零售商等都积极宣传他们提供的农产品及肉制品都不含任何转基因成分,这种宣传非常符合当前民众的消费心理。虽然许多科学家都宣扬这些产品并不全是有害的,但英国普通大众似乎总认为这些说法都不太让人信服。
11.7 成本效益分析与环保决策
环境保护问题经常是需要跨国界、跨政府协作实施的,有时甚至是需要全球合作,同时环境保护也是一个中长期的问题而不是短期内能够迅速解决的。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尽管当时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政府都意识到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给地球造成严重后果,也知道十分有必要控制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但能够在这个问题上作出理性选择的国家却不多。在1999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全球气候问题会议上,英国率先宣布对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严格控制,但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国家——美国却拒绝签署这个协议,同时许多欠发达国家及地区也拒绝签署相关协议。
虽然说对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中长期严格限制是最根本的解决措施,但对处于经济温饱线上苦苦挣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既要承担高额的环保成本,还要限制本国工业生产,这是无法接受的。因为全球气候变暖的严重影响可能只在几十年后出现致命的威胁,而眼前由于经济落后、无法解决人民饥饿温饱等问题的国家政府很有可能马上就会陷入政治与社会动荡之中。采取长期而不是短期的视角来解决环保问题更多需要的是各国政府间不断加强合作与谅解,而不是一味地相互指责与推卸责任。
一个企业可能愿意采取利于环保的生产措施,但前提条件是这个地区这个行业所有的企业都采取同样的环保措施,否则这个企业可能会由于采取了环保措施而陷入商业上极其不利的局面(采取环保措施可能会大幅度提高企业产品成本而使企业失去价格优势等)。这个问题表明,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环保法律及更加有效的生产过程控制措施来帮助企业实施长期的环保政策,而不是仅仅鼓励企业去实施。
现在经常遇见的一个问题是环保的益处只能在长期内逐步体现的,但环境保护的巨额成本则需要在短期内不断进行支付,而且可能是由某个行业,甚至是某个企业来单独承担。这种严峻的现实经常使很多人及企业望而却步。但环保问题涉及这个星球未来的生死存亡及人类的命运,所有的公民与企业都有义务采取必要的行动。
尽管现在环境保护问题总体上还比较悲观,但人们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消除废弃物及污染了。在地球上很多地方,空气已经变得越来越干净,鱼群也逐步出现在许多河流中。最重要的改变是发达国家的公民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而且也在积极地游说政府及企业实施环境保护政策与措施。这些环境保护政策与措施的实施可能对他们这一代人本身没有任何的益处,但可以使他们的孩子及下一代人获益。
本章小结
环境保护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公众关注的焦点了。尽管环保问题可能需要长期解决,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与辐射污染问题,但为此可能需要的成本却是短期内必须支付的。这意味着企业和政府需要展开密切合作,以免单个行业与企业处于不利位置。像经济发展一样,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政府的责任,而是全世界的政府企业与公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最终受到影响的是整个地球与全人类。
分析与思考
分析
在分析一个企业面临的环境状况时,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企业生产可能对物理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2)本地区哪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企业的生产运营有关系?
(3)企业如何处理所产生的废弃物与有毒物质?
(4)这些废弃物中有多少在企业中被进行循环再生利用?
(5)企业中是否存在一些问题可能会激起消费者对环境保护的忧虑?
(6)哪些环境保护问题是需要整个行业来思考的,而不只是单个企业来承担?
(7)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可能会对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哪些影响?
思考
(1)“为什么我应该清扫干净自己的废弃物但隔壁的工厂却什么事情都不做?”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请从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的角度来说明。
(2)解释一下为什么环境保护问题是全球性问题而不仅仅是某个地区的问题,请用空气污染、辐射及全球气候变暖等为例进行说明。谁应该对环境保护问题的落实与实施负责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