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新概念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干部保健科 李慎果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下面介绍一下近些年来糖尿病治疗的思路。
一、降糖达标为第一要务
众所周知,葡萄糖是人体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是主要的能量来源。但当其在血中浓度过高,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发生基本属性巨变,即从“有益”转化为“有害”。它能干扰人体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代谢,损伤胰岛B细胞,破坏包括心脏、肾脏、神经、眼和血管等重要组织器官的生化、生理常态。此时,高浓度的血糖已经蜕化为“糖毒”,糖尿病患者正是如此。所以,降低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的第一要务,是硬道理。降低血糖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获益:①恢复胰岛正常分泌模式和分泌水平;②改善胰岛素抵抗(肝脏、肌肉、脂肪等);③保护胰岛B细胞,减少细胞凋亡。有关降糖的目标值因人而异,在糖尿病前期,应控制在:空腹血糖<6mmo l/L,餐后血糖<8mmo l/L;临床糖尿病患者应控制在:空腹血糖<7mmo l/L,餐后血糖<11.1mmo l/L;高龄或重症患者可酌情放宽要求,以免出现低血糖。
二、全面监控多重危险因素
糖尿病患者除了有高血糖以外,常与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危险因素有关、相伴,即所谓“代谢综合征”的概念。所以,防治糖尿病必须立足“综合”治疗,全面控制多重危险因素。
1.降血压。血压目标值应力求达到130/90mmHg以下,视病情轻重,可酌情放宽至140/90mmHg或更高,以免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不足。降压药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均有保肾作用,而且还可以降低蛋白尿,故应列为首选药物。
2.降血脂。糖尿病患者不仅有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而且常伴有甘油三酯(TG)的升高,所以应先后应用他汀类和贝特类降脂药物治疗,但需注意的是,这两种药物一般不同时服用,以免引发降脂药的副作用。
3.降血黏度。由于高黏血症可降低微循环灌注,引起一系列的微循环障碍。其中高切黏度与血球性状有关,低切黏度与血浆所含成分有关,血球与血浆容量之比称为血球压积,这个比值与全血黏度的关系甚大,所以,应当通过药物(主要是扩容作用)、输液、饮水来降低此比值,起到降低全血黏度的效果。
4.抗栓治疗。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易出现血栓形成,临床上表现为心肌梗死、脑卒中,故常应用一些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西洛他唑(培达)及一些中成药来防止血栓的形成。(www.xing528.com)
三、合理选择降糖方案
1.首选“核心”降糖药物。磺脲类、双胍类和胰岛素是经过长时间临床实践证实的一组降糖药物,其优点是:①降糖力度大;②循证医学证据充分;③安全性高;④价格适中。
2.根据病情选用更合适的药物。
(1)糖尿病前期(糖代谢异常)。采用非药物疗法,可使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
(2)糖尿病早期(轻度)。可使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
(3)糖尿病中期(中度)。可使用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格列奈类)。
(4)糖尿病晚期(重度)。应使用胰岛素。
四、战胜疾病、长治久安
长期监控病情,力争带病长寿。积极做好监测工作是战胜糖尿病的基本环节,应尽量做到血糖和尿糖至少每1~2周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至少每2~3个月测一次。如果条件允许,在掌握血糖仪的使用方法之后,使用家庭血糖仪每天监测空腹及餐后三段血糖,更有利于对糖尿病的监控。
最后,希望老年朋友能牢记防治糖尿病的关键环节,祝愿各位老年朋友有个多彩的、灿烂的晚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