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血压防治新成果:预防与治疗指南

高血压防治新成果:预防与治疗指南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血压的诊断是2次以上测量血压都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六、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级高血压的分级有助于评估病情和预后,指导治疗和用药。基线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生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升高5mmHg,脑卒中的危险增加46%。

高血压防治新成果:预防与治疗指南

血压防治的新进展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干部保健科 赵文鼎

一、高血压就在你我身边

我国高血压病患者的数量已达1.5亿,平均每三个家庭就有一个高血压病患者,并以每年300多万人的速度在增长。该病具有“三高”,即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及“三低”,即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特点。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1.26%;主要由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病占我国城市人口死亡因素的41%,北京达51%;目前600万脑卒中患者中有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40%重度致残。同时,高血压的知晓率为35.6%,治疗率为17.1%,而控制率更低,仅为4.1%。

二、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

1.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

2.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高于男性。

3.有地理分布差异。一般规律是高纬度(寒冷)地区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

4.同一人群有季节差异,冬季患病率高于夏季。

5.与饮食习惯有关。人均盐和饱和脂肪摄入越高,平均血压水平越高。经常大量饮酒者血压水平高于不饮或少饮者。

6.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经济文化落后的未“开化”地区很少有高血压,经济文化越发达,人均血压水平越高。

7.患病率与人群的肥胖程度和精神压力呈正相关,与体力活动水平呈负相关

8.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基础。直系亲属之间(尤其是父母及亲生子女之间)血压有明显相关。不同种族和民族之间血压有一定的群体差异。

三、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国际公认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是超重、高盐膳食及中度以上饮酒。我国流行病学研究也证实这三大因素与高血压发病显著相关,但又各自有其特点。

1.体重超重。人群体重指数的差别对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有显著影响。基线体重指数每增加3,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女性增加57%,男性增加50%。

2.高盐膳食。膳食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显著相关性,北方人群血压水平高于南方。人群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食盐增加2g,则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2.0mmHg及1.2mmHg。

3.饮酒。男性持续饮酒者比不饮酒者4年内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增加40%。

四、判断高血压要靠量血压

高血压可能有头晕、头痛、眼花、失眠等症状,但很多患者没有任何症状,没有症状不等于没有高血压。高血压的诊断是2次以上测量血压都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正常血压是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当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时可确诊为高血压;而收缩压为120~139mmHg,舒张压为80~89mmHg属于正常高值,应提高警惕。

五、测量血压有要求

在确定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同时,国际上也对血压测量的方法、仪器、环境和次数等影响因素作了明确的规定,为我们监控血压提供了标准化方法。测量血压要按照“三同一原则”操作,即同一时间、同一状态、同一侧。由于血压昼夜波动,白天高于夜间约10%~20%,晨起和傍晚高,中午和午夜低,所以测量血压应每天有固定的时间。血压受情绪、运动、体位等很多因素影响,所以要在同一种状态和体位,于安静的环境中,休息后进行。由于心血管解剖结构的原因,人体两侧血压有差别,所以每次测量血压应固定在某一侧。只有做到三同一,得到的血压数值才真实可靠,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六、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级

高血压的分级有助于评估病情和预后,指导治疗和用药。其中,3级高血压,即重度高血压,为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2级高血压,即中度高血压,为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1级高血压,即轻度高血压,为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

七、高血压的危害是靶器官损害

只要是血管,就会受到高血压的威胁。血压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血压造成的靶器官损害,包括心脏受损、肾脏受损、脑血管受损、眼睛受损。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急剧升高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基线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生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升高5mmHg,脑卒中的危险增加46%。舒张压每降低5mmHg,可使发生终末期肾病的危险减少1/4。(www.xing528.com)

八、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老年高血压半数以上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即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mmHg。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靶器官损害,已经有心、脑、肾的损伤;血压调节功能降低,易造成血压波动及体位性低血压,最常见的不良后果是诱发摔倒。

九、高血压要做哪些检查

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血糖血脂、血肌酐等,及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必要时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颈动脉和股动脉超声、胸片、头颅CT,不要忘记检查眼底。

十、治疗高血压的“两架马车”

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是治疗高血压的两个基本措施。生活方式干预主要有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态平和等几个方面。

1生活方式干预。

(1)合理膳食。合理的膳食应做到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顿餐、七八分饱和四低一高,四低一高是低热量、低胆固醇、低脂、低糖和高纤维素。一般每天喝一袋奶;主食250g;3份高蛋白食品,如50g瘦肉、100g豆腐、100g鱼虾等;500g果蔬,即400g蔬菜、100g水果。限盐,小于6g/日;限酒;足量矿物质

(2)适量运动。即使是高龄老人,也应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运动掌握“三有”原则:有恒、有序、有度。有恒,每周运动不少于5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持之以恒。有序,运动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直至达到合适的程度为止,每次运动前后都要做好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有度:老年人适宜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打太极拳等,脉搏数维持在每分钟170次减去年龄,例如60岁的人脉搏数维持在110次左右。

2药物治疗。

(1)高血压可以吃哪些降压药。目前常用的降压药有5~7类,有20世纪40年代问世的中枢降压药,如利血平,目前已很少单独使用;50年代兴起的利尿剂,目前仍是首选,如利降平、寿比山等;60年代兴起的β受体阻滞剂,如目前仍在使用的心得安、常用的倍他乐克等;70年代钙拮抗剂兴起,如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心痛定,至今仍在继续使用;80年代以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问世,由于有较好地保护靶器官的作用,迅速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如洛汀新等一批药;90年代,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又崭露头角,如代文。另外,还有一些降压中成药。其实,药物治疗无好坏,适合自己最关键

(2)降压要达标。治疗高血压,降压要达标,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目标值,如合并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应<130/80mmHg,合并肾功能不全应<125/75mmHg,中青年高血压应<135/85mmHg,老年人高血压应<140/90mmHg。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每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微调,制订个体化的目标值。

十一、降压药物的治疗原则

1从低剂量开始治疗。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有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最小,如有效而不满意,可逐步增加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2最好使用长效降压药,每日服药1次。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每天24小时内血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如此可以防止从夜间较低血压到清晨血压突然升高而致猝死、卒中或心脏病发作。要达到此目的,最好使用一天1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作用的药物。其标志之一是降压谷峰比值>50%,此类药物还可增加治疗的依从性。

3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的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事实上,2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降压药联合治疗。

十二、降压治疗的策略

1大多数慢性高血压病人应该在几周内逐渐降低血压至目标水平,这样对远期事件的减低有益。

2强调长期有规律的抗高血压治疗,达到有效、平稳、长期控制的要求。推荐应用长作用制剂,其作用可长达24小时,每日服用1次,这样可以减少血压的波动、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危险和防治靶器官损害,并提高用药的依从性。

3根据基线血压水平、有无靶器官损害和危险因素,选用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

十三、如何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

1单药治疗。起始时用低剂量单药,如血压不能达标,可增加剂量至足量或换用低剂量的另一种药物,如仍不能使血压达标,则将后一种药物用至足量,或改用联合药物治疗。起始用低剂量单药的优点是可以了解病人对各种药物的疗效和耐受性的反应,但需要时间。

2联合治疗。起始即联合应用低剂量两种药物,如血压不能达标,可将其中药物的剂量增至足量,或添加低剂量第三种药物,如血压仍不能达标,则将三种药物的剂量调至有效剂量。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希望有药物协同治疗作用而相互抵消不良作用,固定的复方制剂虽不能调整个别药物的剂量,但使用方便,有利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十四、老年问题

老年人降压治疗应逐步降低血压,尤其体质较弱者。注意原有的和药物治疗后出现的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多有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病,须综合考虑选用药物,常需多药合用。将收缩压降至140mmHg以下较困难,舒张压降至70mmHg以下可能对健康不利。2005年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老年人高血压的收缩压目标为150mmHg。有证据说明五类主要降压药均有益,对于合并前列腺肥大者可优先使用α受体阻滞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