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论在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的影响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论在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的影响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原本属于心理学的范畴。这种使用“自由联想”和释梦相结合的“讲述疗法”,弗洛伊德称之为“精神分析法”。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三个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的独创,是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论在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的影响

西格蒙·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生,著名心理学家。他出生于奥地利弗赖堡(今捷克的普莱波)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个羊毛商人。弗洛伊德少年时代酷爱阅读文学作品和史书,1873年进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5年去巴黎,师从著名的神经学家让·夏尔科(1825—1893),1886年回维也纳开设了专门治疗精神病患者的私人诊所。他在临床实践中创立了精神分析疗法,获得很大成功,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

1900年以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逐步在世界上产生影响,其身边聚集了一大批学生和追随者,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奥地利的艾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和瑞士的卡尔·荣格。但由于观点上的分歧,阿德勒后来脱离了弗洛伊德而建立了他自己的“个人心理学”。1911年,弗洛伊德与荣格共同创建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及至1913年,荣格也因与弗洛伊德见解不合而同其决裂,建立了他的“分析心理学”。1938年,弗洛伊德由于受到纳粹迫害而逃离维也纳,翌年因患癌症病逝于伦敦

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有:《释梦》(1900)、《日常生活的生理病理学》(1904)、《关于性欲理论的三篇论文》(1905)、《图腾与禁忌》(1913)、《精神分析引论》(1920)、《超越快乐原则》(1920)、《自我与伊德》(1923)等。

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原本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大约在1896年左右,弗洛伊德在治疗精神病人的过程中,发现原先使用的催眠法效果不甚理想,而如果让病人在清醒的状态下回忆和寻找导致某种特殊病症的经历,让病人自动说出精神方面的原因,却能使病人摆脱以往经历的阴影,排除病因,恢复正常的生活。弗洛伊德称这种方法为“心理疏导”。后来他又进一步试验,让病人身心放松地躺在沙发上,根据他们的病例问他们一些问题,尤其让他们回忆他们孩提时代或睡梦中的情况,有时甚至让病人“自由联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甚至胡言乱语。通过病人的回忆、说梦和言谈,医生帮助病人分析隐匿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愿望、情结或受到的挫折,发现他们的病因,帮助他们恢复某些受到损害的心理机制,达到治疗诸如精神错乱、压抑症等精神疾病的目的。这种使用“自由联想”和释梦相结合的“讲述疗法”,弗洛伊德称之为“精神分析法”。弗洛伊德的独特贡献在于他将用于临床实践的精神分析疗法系统化、理论化,创立了一整套关于无意识和梦幻的学说,深入地探索人类精神活动中的无意识领域,建立了对现代西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成因是很复杂的,除了科学的巨大发展和当时兴起的形形色色的“反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之外,还有一条是不应忽视的。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期间曾在厄恩斯特·布吕克(1819—1892)的指导下进行过研究工作,而布吕克又是约翰尼斯·缪勒(1801—1858)的门生。缪勒和布吕克都是19世纪著名的生理学家和生机论者。他们认为生命中包含着一些特殊的力,这些力并不同于在无机物体的交互作用中所发现的那些力。布吕克还提出了“生物是一个动力系统”的激进观点。这种生物的力和能的动力学概念对弗洛伊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致他在后来的临床实践中常运用这种概念来理解和解释他的精神病患者的行为。这对于他的以性本能或“性力”为基石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形成是起着重要作用的。

由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主要以无意识、梦、幻想、欲望等人类精神活动为研究对象,因此其理论与观点早已超越心理学的范畴,成了一种理解人的动机、人格和精神活动的科学,并在文学、艺术美学哲学宗教历史学人类学神话学、民俗学教育学等西方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弗洛伊德一生虽只写过为数不多的文艺论文,如:《创造作家白日梦》、《〈俄狄浦斯王〉与〈哈姆雷特〉》、《米开朗基罗的摩西》、《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等,但他在许多著作和文章中,对文艺创作文学批评和美学等问题提出了许多相当精辟的观点和看法。他的文艺美学思想,从早期心理学开始,经过精神分析学阶段已基本形成,再经过他的弟子及其他精神分析学家的推广、应用和重新阐释,最终发展成为一整套文艺批评理论,对现当代文学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里将其几个主要观点及与文学艺术的关系作一简要评介。

(1)无意识理论

无意识(又译潜意识)是弗洛伊德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三个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意识处于表层,是指一个人所直接感知到的内容。它是人的有目的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可以用语言表达,并受社会道德的约束。前意识处于中层,是指那些此刻并不在一个人的意识之中但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或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回忆起来的过去的经验。前意识的功能主要是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阻止无意识本能欲望进入意识之中。无意识是一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冲动,它毫无理性,是“一团混沌”;它处于大脑的底层,是一个庞大的领域。这一部分个人是意识不到的,但它却能影响人的行为。弗洛伊德第一次形象地描绘了人的心理结构。他把人的大脑比作大海里的冰山:意识部分就像冰山露在海面之上的那一小部分;前意识相当于处于海平面的那一部分,它随着海水的波动时而露出水面,时而没入水面;而无意识则是没于海水中的硕大无比的主体部分。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意识与无意识是相互对立的:意识压抑无意识本能冲动,使之只能得到伪装的、象征的满足;而无意识则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暗中支配意识。意识是清醒的、理性的,但又是无力的;无意识是混乱的、盲目的,但却是广阔有力、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决定人的行为和愿望的内在动力。由此可见,在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体系中,无意识是占主导地位的,是起支配作用的。

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的独创,是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不管后来的精神分析学家如何修正和背弃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他们都没有抛弃无意识的概念,使它成了区别是不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标志。

无意识理论的贡献在于它展示了人的心理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引导人们去注意意识后面的动机,去探讨无意识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这对20世纪的作家、批评家有着巨大的启迪作用。文学艺术家不再停留在表现人的意识活动上,而是深入到深不可测的无意识领域中,去探索心灵的奥秘,揭示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在这些方面,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确实为文学艺术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表现领域,拓展了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空间,把文学作品中的心理分析手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但是,由于弗洛伊德过分夸大了无意识的作用,把它当作决定人的一切精神活动和行为的动力,从而贬低了意识和理性的作用,这对文艺创作和文学批评也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

(2)三重人格结构学说和“力比多”理论

弗洛伊德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对他的早期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三重人格结构学说。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格也由三个部分构成:伊德(id,又译本我)、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伊德完全是无意识的,基本上由性本能组成,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代表理性,它感受外界影响,满足本能要求,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代表社会道德准则,压抑本能冲动,按“至善原则”活动。伊德和超我经常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中,自我总是试图调和这对相互冲突的力量。在正常情况下,这三个部分是统一的,相互协调的。当这三者失去平衡发生冲突时,即导致精神病症和人格异常。由于伊德总是受到压抑,所以人格的三个部分之间是很难保持平衡的,因此弗洛伊德认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可谓凤毛麟角,这就为他及其他精神分析学家在作家和人物身上寻找病态特征提供了理论根据。

另一个与此相关的是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构成伊德的主要是一种“性力”,这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一种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力比多”。这种本能驱使人去寻求快乐,特别是性快乐。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力比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生殖器期和生殖期。在第一阶段,性本能是与婴儿的口腔刺激紧密相联的。第二阶段是通过排泄粪便得到性欲快感的。在第三阶段,性的快感转移到生殖器官。恋母情结就是在这个阶段产生的。第四阶段是性本能发展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人对异性具有性的吸引力。弗洛伊德认为,这几个阶段对一个人的人格发展极为重要,儿童将来的性生活是正常还是变态,是自恋、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完全取决于这几个阶段的发展结果。

弗洛伊德视性本能为人的一切行为的动机,把人的无意识的生物性本能提到首位,把人格与形成人格的社会条件完全割裂开来,这实际上是把社会的人降为动物的人。弗洛伊德还认为,性欲的决定作用并不限于个人,就人类社会而言,性欲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人类社会的许多禁忌和习俗、道德规范、法律条文、宗教戒条等等,最初都是针对人的性欲问题而产生和制定出来的。他甚至把人类的文明创造、阶级矛盾战争都归为人的本能的原因:前一种活动源自人的“生的本能”,而后者是受人的“死的本能”所驱使。

从上述论点我们不难看出,弗洛伊德的理论基本上是以性本能为轴心的,正如霍兰德所说:“弗洛伊德将他的心理学固系在人的动物性的生物学和精神病学上。他……把人看作是一个性欲存在。”霍兰德:《后现代精神分析学》,载《国外文学》,1993年第2期。因此,性本能说就成了弗洛伊德主义的支柱和基石。这也是弗洛伊德的学说被称作为“泛性论”的根本原因。这种只注意人的生物性本能而忽视人的社会性的庸俗的、简单化的理论显然是错误的。也正是由于他的泛性论观点,弗洛伊德的学说经常受到攻击,许多精神分析学家(包括弗洛伊德的弟子)与他分道扬镳。

在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方面,弗洛伊德也持这种泛性论的观点。他把性欲看作是文艺创作的动因。作家、艺术家从事创作是受他们“本能的欲望”的驱使。艺术家也和常人一样,由于欲望长期受到压抑而得不到满足,便试图在文艺创作中得到感情的宣泄,以获取快乐,因此他们的创作动因就是“性欲的冲动”。弗洛伊德认为,文艺本质上是被压抑的性本能冲动的一种“升华”。经过升华作用,受压抑的力比多便可以通过社会道德允许的途径或形式得到满足。这就是弗洛伊德的“升华说”。按照这种观点,文艺的功能就是一种补偿作用,作家和读者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欲望可以通过创作或欣赏文艺作品得到变相的满足。显而易见,这种文学艺术的“泛性论”无限地扩大了性本能在生活和文学艺术中的作用,把人的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愿望都与性欲扯在一起,不考虑人的社会性及作家或作品的社会因素,企图用性欲的抑制和满足来解释文学艺术,因而不可能正确地认识文艺的本质。

(3)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又译恋母情结),是弗洛伊德从其“力比多”理论和人格学说中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发展的第三阶段,即生殖器阶段,儿童身上发展出一种恋母情欲综合感。这种心理驱使儿童去爱异性亲人而讨厌同性亲人。于是,男孩把母亲当作性爱对象而把父亲当作情敌,女孩则正好相反。这样男孩就产生了“俄狄浦斯情结”,女孩就产生了“厄勒克特拉情结”(又译恋父情结)。俄狄浦斯和厄勒克特拉都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前者是一位王子,他不知不觉地应验了神灵的预言,走上杀父娶母的道路,最后酿成悲剧;后者是一位公主,她的父亲被母亲谋杀了,于是她怂恿她的兄弟杀死母亲,为父报仇。

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他说:“宗教、道德、社会和艺术之起源都系于俄狄浦斯情结上。”[1]他把这种理论应用于文学研究,从卷帙浩繁的世界文学名著中,找出三个例子: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指出这三部作品都有着一个相同的主题:俄狄浦斯情结。他还认为《蒙娜·丽莎》就是达·芬奇的俄狄浦斯情结开放出来的一朵奇葩。(www.xing528.com)

俄狄浦斯情结说对西方文艺创作和文学批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在批评界,许多人把它当作一把文艺批评的万能钥匙,在古今文学作品中遍寻俄狄浦斯情结现象,显得十分牵强附会。虽然俄狄浦斯情结说对于人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某些文学作品的主题尚有一些启发作用,但若是把它当作一种普遍规律用于文学批评就必然显得荒唐可笑。

(4)梦的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他的梦的理论。这些理论弗洛伊德在《释梦》一书中作了系统而全面的阐述。其主要观点是:人的许多愿望,尤其是欲望,由于与社会道德准则不符而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于是在睡眠中,当检查作用放松时,便以各种伪装的形象偷偷潜入意识层次,因而成梦。换句话说,由于人的欲望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便采取一种迂回的方式表现在睡梦中。因此,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本质“就是一种(被压抑的、被压制的)愿望的(被伪装起来的)满足”[2]。由于梦所表现的是被压抑的本能欲望,所以它必须采取伪装的形式,因此梦的内容分为“显现内容”与“潜在思想”两部分。显现内容是我们所记得的梦中形象或事件,潜在思想是隐藏在那些形象或事件之下的欲望。

弗洛伊德认为梦有四种作用方式,即“压缩”、“移置”、“表现手段”和“二次加工”。所谓压缩,即多种潜在思想被压缩成一种形象。这种混合梦象的形成是为了尽可能多地显露内容。所谓移置,即把梦的潜在思想的重点或中心移置开来,用不重要的替换重要的。表现手段是将梦的思想用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由于梦所表现的主要是被压抑的性欲,所以梦中的形象多与性有关,如旗杆、手杖、山峰、草帽等象征男性生殖器,而盆、水壶、山谷等一切有凹面的东西都象征着女性生殖器。二次加工就是把梦中乱七八糟的材料加工成近于连贯的情节。

弗洛伊德认为文学艺术与梦具有许多共同特点:首先,梦表现的是人的被压抑的欲望,而文艺也是被压抑的本能冲动的升华,具有梦境的象征意义;其次,梦的显现内容与潜在思想之间的关系犹如文学作品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它们是通过伪装或象征手段来表现其意义的。文学与梦实质上都是一种替代物,是一种具有充分价值的精神现象;再次,释梦的方法与文学批评类似,都是为了发现并揭示其中的“潜在”意义。

弗洛伊德把梦当作通向“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平坦大道”,并试图在梦与形象思维之间架起一道桥梁,这对文艺创作和批评是有一定意义的。但由于他的梦的理论的核心仍然是无意识和性本能说,而且是建立在治疗精神病的基础上的,并带有极大的主观臆断性,如果不加分析地硬把它搬到文学研究中来,那文学批评——如那种庸俗的在作品中寻找性象征物的批评——充其量不过是一种“释梦”,甚至是痴人说梦。

(5)文学艺术与白日梦

弗洛伊德在无意识和梦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文艺创作与白日梦相类似的观点。他在《创作家与白日梦》一文中指出,白日梦就是人的幻想,它源自儿童时代的游戏。儿童靠做游戏来满足自己的愿望,获得快乐,人长大后不再做游戏了,但不会放弃那种快乐,而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这就是幻想。所不同的是儿童并不掩饰他们的游戏,而成年人的幻想由于都是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羞于启齿的愿望,因而必须加以掩饰。弗洛伊德认为,睡眠中的梦也是幻想,因为它与幻想同理。由于“幻想的动力是未得到满足的愿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个愿望的履行”[3],所以“夜间的梦与白日梦——我们都已十分了解的那种幻想——一样,是愿望的实现”[4]

弗洛伊德把作家与梦幻者、作品与白日梦相提并论。他把作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像写英雄史诗的古代作家那样,他们接收现成的材料;另一种则是创造性作家,他们创造自己的材料。他认为这后一种富于想象力创造力的作家即与“光天化日”之下的梦幻者相似。在分析文学作品时,他认为“小说中所有的女人总是都爱上主人公”,故事中的人物总是“明显地分为好人和坏人”,都不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而是“白日梦的一个必要成分”;他还认为许多英雄故事的主人公其实就是白日梦的主角。因此,他认为:“一篇作品就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我们幼年时代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也是它的替代物。”[5]

他的这些观点对于文学艺术家来说虽具有一定意义:它启发作家突破现实生活的界限,充分发挥创造性和主体作用,创作富于想象力的艺术作品,但正如他的梦的理论不具备多少科学根据一样,他的这一论点本身就是建立在“幻想”的基础上的,因为,正如弗洛伊德自己所承认的,“我们目前这方面所掌握的知识还很有限”,因而“只是抛出一些鼓励和建议”。[6]

(6)艺术家与精神病

作为一名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还探讨了艺术家与精神病患者之间的关系,认为“艺术家就如一个患有精神病的人那样,从一个他所不满意的现实中退缩下来,钻进他自己的想象力所创造的世界中。但艺术家不同于精神病患者,因为艺术家知道如何去寻找那条回去的道路,而再度地把握着现实”[7]。这其实和柏拉图所鼓吹的“迷狂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所不同的是,弗洛伊德是从心理学和医学的角度对此作了概括。弗洛伊德从文艺是被压抑的欲望的宣泄的观点出发,得出了“一切艺术都是精神病性质的”这样的结论。

弗洛伊德这一比较说虽不能说毫无意义,但他把文艺研究当作一种精神分析学的“科学实验”,用治疗精神病的理论和方法去解释艺术家和文艺作品,因而得出的结论难免失之偏颇。实际上,艺术家在从事创作时,虽然进入了高度的专注状态,如痴如醉,像患了精神病似的,但他始终有一种理智在控制着自己的神经系统,不至于堕入精神病的深渊。如果说艺术家与精神病患者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就是他们都在幻想;但不同的是,艺术家能主宰自己的幻想,而精神病患者却被幻想迷了心窍。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是一个内容庞杂、观点奇特且充满着矛盾的理论体系。它自建立以来就一直受到正反两个方面的评价。赞扬它的人认为它是与达尔文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具有同样重要地位的理论;反对它的人认为它是一种反理性的思潮,是庸俗的“伪科学”。我们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既有科学的、正确的成分(尤其是在心理学领域之内),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错误和消极的因素,尤其是其泛性论、无意识决定论及机械地搬用治疗精神病的某些规律去解释社会现象和文艺创作活动的做法,对文学艺术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这是应该注意的。尽管如此,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弗洛伊德是一位有着世界影响的心理学家和思想家,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人的思想和言行。

[1] 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92页。

[2] 弗洛伊德:《释梦》,伦敦1913年版,第136页。

[3] 弗洛伊德:《创作家与白日梦》,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38、140、143、143页。

[4] 弗洛伊德:《创作家与白日梦》,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38、140、143、143页。

[5] 弗洛伊德:《创作家与白日梦》,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38、140、143、143页。

[6] 弗洛伊德:《创作家与白日梦》,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38、140、143、143页。

[7] 转引自高宣杨《弗洛伊德传》,南粤出版社1980年版,第26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