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企业制度的深化改革以及部门独立核算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许多大的集团公司已将员工的薪酬管理权力交到了部门负责人手里,即由中层领导根据部门员工的切实情况制定报酬。
对此,中层领导应清楚地认识到薪酬制度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只有客观、公正的制度才能使执行落到实处,才能促进工作卓有成效。一般来说,常见的工资支付方式有计时、计件、包工三种。这些方式各有利弊,其效果取决于工作性质和领导人的能力。支付方法和报酬率有赖于管理部门的能力和才智,工人的热忱和车间的平静气氛,如果运用得好,便可激励员工的干劲。
既然薪酬在激励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层领导在设计与管理正规化的薪酬制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薪酬激励能够从多角度激发员工强烈的工作欲望,成为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主要动力之一。
1.公平性原则
部门职工对工资分配的公平感,也就是对工资发放是否公正的判断与认识,是部门在设计工资制度和进行工资管理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这里的公平性包括三层含义:本部门工资水平与其他同类部门工资水平相当;本部门中同类员工工资水平相当;员工工资与其所作贡献相当。(www.xing528.com)
2.激励性原则
根据优劣情况,在部门职工的工资水准上,适当拉开差距,真正体现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分配制度的落后性及其奖懒罚勤的负面作用,人们分析得已经很多了,这里不再赘述。
3.经济性原则
提高工资水准,固然可提高其竞争力与激励作用,但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人力成本的上升,所以工资制度不能不受经济性原则的制约。不过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在考察人力成本时,不能仅看工资水平的高低,还要看职工所能取得的绩效水平。事实上,后者对企业产品的竞争力的影响,远大于成本因素。也就是说,员工的工作热情与革新精神,对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若过多计较他们的工资给多给少,难免因小失大。
总之,合理的薪酬制度是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是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以及推动目标执行到位的重要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