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幸福感”调查呈现的图像
在西安市近年来GDP持续增长,城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西安市民的幸福感如何?影响生活幸福的因素有哪些?他/她们理解的幸福生活呈现怎样的图像?这些都是城市发展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一)公众幸福感整体呈现——城市发展的指向标
城市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们的生活愈来愈有幸福感。因此,勾勒公众的幸福感,对认识城市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多数市民认定生活幸福。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半数(“很幸福”15.8%;“比较幸福”38.2%)的市民认定自己“生活幸福”,认为“不怎么幸福”的占12.3%,持“不幸福”评价的仅为5.5%。用5级量表赋值方法测量并求取平均值得到的结果,西安市民的总体幸福感得分为3.46分,处于“一般”和“比较幸福”偏向“比较幸福”之列。这一结果表明大部分市民对生活质量持积极评价。
子女关系、人际关系、精神/心理状态列在积极情感前三位,经济收入、医疗卫生、实现个人价值位于消极情感前三位。西安市民的幸福感既涉及自己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愉快和不愉快情感的体验,也包括他/她们对生活系统中各领域满意度的综合判断。调查结果表明,在所列的12项指标中,“子女关系”得分最高,达到4.37,有超过八成(87.2%)的受访者表示对子女关系“很满意”和“比较满意”。其次是“人际关系”和“精神/心理状态”,分别为3.99和3.90。相形之下,“经济收入”(3.05)、“医疗卫生”(3.11)、“实现个人价值”(3.22)等三项指标位居后三位。
个人经济收入、工作/职业和住房状况成为制约公众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内容。通过相关分析,我们就12项指标进行测量,得出了各分项指标与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系数,并按照它们影响力的强弱程度进行了排序。分析结果显示,“个人经济收入满意度”(相关系数为0.58)、“个人工作/职业满意度”(0.43)、“个人住房状况满意度”(0.423)是影响西安市民生活幸福感最为重要的三项指标。
(二)公众日常生活心理状态和社会承受力——追求幸福与城市发展的动力(www.xing528.com)
西安市民的日常心理状态和社会承受力评价是现实生活环境、城市发展状况的反映,同时,它又会作用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它们既是评价个人幸福感的重要指标,也是认识社会发展动力的重要因素。
大部分市民感到心情愉快,生活充满自信;也有部分市民心理压力过大,不良心理情绪较高。我们以西安市民日常心理作为影响其生活幸福感的自变量,并将日常心理分解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进行测量。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61.4%)的市民表示,大部分时间能保持“心情愉快,很放松”。有超过半数(55.3%)的市民认同“生活充满自信,满足感强”。总体上看,积极情绪在市民中占主导心理位置。在消极情感选项中,仅有一成左右(11.0%)的市民表示经常“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有不到二成(19.8%)的市民表示在生活中经常会感到“精神负担重,紧张不安”。还有21.1%的市民表示会经常“感到疲劳过累”。
面对结构性压力,公众在承受力方面评价不高。西安市民对结构性压力的承受力状况直接反映出他/她们对公共政策、公共服务与管理可及性的评价。根据均值统计结果显示,对于西安市民来说,承受力较低的选项主要为:“住房消费”(2.61分)、“医疗花费”(2.64分),而“物价变动”(2.77分)、“就业和再就业”(2.86分)、“教育支出”(2.97分)则处于勉强可接受的程度区间。总体上看,西安市民自我认定的承受力均没有达到“3”的分值。据此可得出初步判断,大多数公众感到压力较大,这无疑对幸福感构成了潜在挑战。
(三)嵌入社会结构中的“幸福感”——公众与城市互动的结果
人们的幸福感是其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制度安排等都会影响到公众幸福感。我们将西安市民的幸福感置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脉络和系统中,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对市民进行了访问。
幸福的社会基础。调查结果表明,市民对西安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满意度指标表现出“肯定经济发展成就,不满公共服务水平”的特点。在13项指标中,评价较高的是“发展速度”(3.79分)、“国内/国际地位”(3.61分)、“生活便利性”(3.59分)和“基础设施建设”(3.51分)。这说明,西安市近几年在促进经济发展、打造西安形象、优化城市环境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市民对城市“文明程度”(2.87分)、“就业和再就业”形势(2.81分)、“治安状况”(2.80分)评价较低,尤其对“物价水平”(2.39分)给予了更低的评价。
“幸福生活”的图像。城市中的每个个体都会根据自己设定的幸福标准对其生活品质进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在15个封闭选项中,位居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图像前六项的包括:“家人和睦相处”“身体健康”“子女有出息”“心态平和,精神状态良好”“人际关系良好”“能实现自己的追求”等。其中,“家人和睦相处”和“身体健康”两项最受人们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