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实施与评价

上海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实施与评价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年10月,上海市地铁2号线建设静安区筹建小组成立。静安寺地区位于南京西路的端头,这一区域由于地铁静安寺站的建设契机,获得了相当的重视。区内汇集各类商店、商厦百余家,构筑起了静安寺地区商业的繁荣。图2-3静安寺地区建筑形态规划示意图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好优势,整合各项建设,借助地铁建设带来的开发契机把静安寺地区建设为高档商业、旅游中心,是静安区政府关注的课题。

上海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实施与评价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冲积平原上,便利的水陆交通为其成为商贸中心奠定了基础。公元1291年设松江县,为上海建城之始。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于1843年11月7日开埠,西方各国的商人、冒险家、淘金者蜂拥而入。上海扼守中国流域最广阔的大河出海口——长江出海口。仅30年时间,上海的进出口货值、征收关税总额和进出境船舶数均占全国首位,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由广州转向上海。

此后几十年间,随着贸易和工业的不断发展,上海的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到20世纪初,上海已经成为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大都市。这种极度繁荣一直持续到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时期,并因此奠定了上海当时作为“远东第一都会”的辉煌地位。

1949年以后,国际形势的变化促使西方资本纷纷撤离,上海由远东最大的工业、金融、贸易和信息中心退化为单功能的大工业城市。三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上海经济丧失了原有的活力,到80年代中期,上海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大滑坡”,而在1986年,上海工业破天荒出现负增长

图2-1 邓小平南巡(上海)

80年代至90年代初是上海自开埠以来最黯淡的时期。但是,这恰恰成为上海立足于地方而对自我特性审视的绝佳时机。这一时期的上海社会,一方面对雄风失落感到迷茫和焦虑,一方面想以昨日的繁华激励今天的雄风再起。而这种反思和不甘落后的城市精神,正在为上海下一次的爆发积聚力量。

1992年1月邓小平南巡讲话强调了“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上海开始了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的转变,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发展战略。2001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明确要 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新一轮的开发开放为上海带来了难得的契机,城市建设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

上海要成为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商业、金融中心,对“没落”期间衰退的城市中心的大力改造当然首当其冲。上海市总体规划中,确立了30 km2的中心商业区和“四街一城”的总体发展模式。静安区与黄浦、卢湾、南市共同组成上海市中心商业区,而南京路,特别是静安南京路则是“四街”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1992年下半年,位于市中心的静安南京路改造开发进入酝酿阶段。

图2-2 静安区历年土地批租情况表

1993年到1997年是静安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期,外资大量涌入上海,“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新体制的实行,使区政府主动开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1993年到1995年,区政府借助级差地租的政策,用土地批租来获取改造旧城区、重建南京路所需的资金。静安区1992年6月起先后批租地块40幅,出让土地面积33.4 hm2,吸收外资总额12.95亿美元(图2-2)。

1995年,地铁1号线建成通车,世界银行抢滩上海,“申城巨变”成为上海出版热点[1]。同年10月,上海市地铁2号线建设静安区筹建小组成立。

静安寺地区位于南京西路的端头,这一区域由于地铁静安寺站的建设契机,获得了相当的重视。静安区政府在1998年的政府工作指导中指出:该区今后五年(1998—2002)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为四个“一”:

一路——静安南京西路

一桥——延安高架桥中段沿线

一河——苏州河沿岸各区域

一点——静安寺地区

而静安寺地区这“一点”则是重中之重,是整个南京西路发展的起点。[2]

静安寺地区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地铁2号线和6号线穿过该地区中心,延安西路高架从该区南侧通过,整个区内有十多条公交线路始发或经过,交通便捷,区位含金量显著。区内汇集各类商店、商厦百余家,构筑起了静安寺地区商业的繁荣。地区周边的一批高档次豪华宾馆,如希尔顿、贵都、上海宾馆、静安宾馆、波特曼、锦沧文华百乐门、延安饭店等,形成了两大高层宾馆群,携同上海展览中心、市青少年宫、文艺会堂等一批公共活动场所,对地区的商业形成有力的支持,静安寺和静安公园这样的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也是本区的一大特色。而该区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商业空间严重不足,商业特色不够显著;其次是静安古寺的经济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仍未开发,道路与交通严重超负荷。

图2-3 静安寺地区建筑形态规划示意图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好优势,整合各项建设,借助地铁建设带来的开发契机把静安寺地区建设为高档商业、旅游中心,是静安区政府关注的课题。而静安区的规划工作并不是没有先例,1988年静安区已经有过详细规划,1992年10月,在静安区政府和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联合举办的静安南京路现代化国际研讨会上,也请市有关部门领导以及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就静安南京路的建设及功能定位、改造开发等问题出谋划策,奠定城市规划设计的基础,其中对本案影响重大的有以下两个:

1. 《静安城市更新规划设计》

《静安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由上海城市规划设计院于1988年编制完成。规划范围东起常德路,西迄乌鲁木齐路,南起延安路,北至北京西路,总用地约31公顷(见图2-3)。

规划着重于静安城的更新与整治,强化商业设施。改善道路交通条件,强调综合性、系统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结合规划提出实施办法,力求将此地建成寺、园、商、住结合,具有现代水平且符合其土地价值的有特色的城市环境。规划中注重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拟在静安公园北部结合地铁出入口建下沉式广场,并强化商业步行街和步行通道的网络化。

2. 《南京西路(成都路—镇宁路)沿线改造计划》

图2-4 南京西路沿线改造计划总图

1993年12月,该计划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西路(成都路—镇宁路)沿线改造计划》编订完成,其规划改造范围东起成都路,西至镇宁路,南临延安路、威海路,北至北京西路、万航渡路。总规划用地213.9公顷,该规划将南京西路商业街按其功能分为相互联系的三部分:

①购物、娱乐、美食中心区(江宁路—成都路);

②高层商务办公中心区(常德路—江宁路);

③静安寺中心商业区(镇宁路—常德路)(见图2-4)。

3. 《静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世纪80年代初,控制性详细规划伴随着我国土地批租政策的施行而引入和逐步发展起来。1991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1993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等文件相继出台,标志着“控规”编制技术框架的基本形成。

《静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就是在这个框架下于1993年底编制完成的。规划的目的是为迎接1993—1998年间的大开发[3],主要在于确定地块用地性质和开发强度方面的控制指标。

该控制性详细规划,只引入了区划中一些地块控制的核心指标,如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以便于城市土地的批租、协调批租地块之间的关系,较少考虑城市设计方面的控制要求[4]。

以上规划分别在不同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静安区规划局的管理者仍然感到巨大的困惑:在已批租出让若干地块并确定了初步规划项目的情况下,如何对这些建设项目进行更好的协调,为重点地区的开发提供一个整体的意向性引导,同时对未开发地块进行相应的控制引导,达到土地的高效利用、交通与城市系统充分协调。显然这些规划都无法给出满意答卷。

静安区需要的,是一个可直接用来指导开发并且实际可行的城市设计。1995年4月,在市规划局总规划师的推荐下[5],区政府找到了同济大学建筑系的卢济威教授,希望卢教授“帮忙想办法”,提出一个可操作的方案。于是,《上海市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开始了。而这一套比较完整的城市设计成果,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对当时城市形态进行控制引导的唯一准则

“海上静安”——静安简史

静安区以1700年历史的静安寺而得名。1862年修筑的静安寺路成为连接外滩和泥城浜以西华界乡村地带的主要马路。筑成后的静安寺路,以环境幽静、地价合适、交通便利等优势,吸引了不少中外人士来此购地置产、建房定居,一座座私园、洋房住宅等先后崛起,进而兴建娱乐场所、开设店铺,静安寺路商业渐次兴起,最终发展为沪上一重要商业大道。

图2-5 1943年区内地图

图2-6 租界时期的静安寺路

图2-7 老照片——1995年静安寺

1899年,公共租界扩界西至静安寺,紧接着继续越界筑路拓展势力范围,于是由公共租界和越界筑路区域两部分组成的静安寺地区,受工部局管辖。1914年,法租界扩张至徐家汇,海格路(今华山路)南段遂成华界与法租界的界路,福煦路(今延安中路)则为公共租界与法租界的界路,静安寺成为公共租界、法租界、华界三界相交之地。

至20世纪30年代末时,静安寺地区已成为上海市区交通枢纽、沪西商业中心,完成了从“后花园”到“消费圈”城区功能的转变。区内有著名的时装商店、理发一条街、雷允上药业等,还有以百乐门为首的大量娱乐场所。

“一片净土”——外国坟山

光绪二十二年(1896)辟建的静安寺路外国公墓(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Bubbling Well Cemetery),俗称外国坟山,旧址位于静安寺路1649号(今静安公园),是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处理外侨丧葬之所,内设礼堂、化骨炉及骨灰陈列室等。这座占地面积广达69.65亩(约46 433 m2)具有欧美风格的外国公墓,造型颇为别致。那时的静安寺路外国公墓在上海是很有些名气的,它拥有6 214个墓穴,多安葬外国人。

“一道灰色的墙隔着两个世界,墙外是无尽的喧嚣,墙内是无底的静寂”。这里是死人的高档住宅区,也是“闹市中唯一的一片净土,战争、夺取、欺诈,都不在这里进行”。

1954年公墓迁葬,被改建为静安公园,进而成为周围民众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低矮凌乱——九十年代初之静安寺地区

图2-8 1990年代静安寺地区花园住宅(左)与新式里弄的分布图

图2-9 老照片——1995年静安寺地区质量较高的新建筑

今天的静安寺地区繁荣整洁,但在1995年却呈现出一片杂乱无章——沿街店铺密集且布局凌乱,街道内部已批租地块拆迁以外,大多为旧式里弄住宅,其间道路、绿化、市政设施严重不足;作为计划经济时期工业城市的残余,区内仍有许多工业、仓储建筑,破坏着城市环境;1700年的静安古寺用地紧张,被商业、居住、小学包围,只有一个通道可达;商业用地侵占绿地严重,静安公园面积压缩。区内建筑质量差异显著,既有百乐门、环球、轻工大厦、赵家桥小区、市九百店这样的高质量建筑,也有低矮的危房门面……

1992年到1995年间土地批租量快速增长,因此城市设计开始之前部分地块已经批租。这也给城市设计的定位带来了方便,使得设计师能够自设计前期与利益各方进行沟通,在充分了解开发商意愿的情况下,将规划管理部门、地铁设计、开发、管理等各单位、宗教事业部门、开发商等多方意愿综合于整体的设计理念中,并随具体工程的进行不断调整。

设计范围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的研究范围南起延安西路,北至北京路,东起常德路东侧,西至乌鲁木齐路,规划面积约36公顷。

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文本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报告,制定了城市结构发展和空间形态构成的原则,特别对道路交通的组织、地下空间的开发、历史文脉的保护、换乘系统的建立等作了深入探讨,并对商办商业、文化宗教、城市绿地、城市交通等多种城市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整合,提出了可执行的开发程序;第二部分是落实到指导具体空间开发的城市设计准则,以增加设计理念的可操作性。内容为总图、系统分析图以及各地块的分块控制图。文本结构完整、内容详尽,以系统研究报告的格式展示出演绎逻辑。[6]

图2-10 1995年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总平面图

图2-11 城市设计剖面示意图

图2-12 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空间结构图

作为上海中心城西区的中心——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城市更新,建立现代化综合发展文化、旅游的商业中心,其空间形态具有特色,生态环境和谐运动系统有序。”即:

· 推进多功能复合化的中心商旅生活街区的形成;

· 创造相互协调的城市中心区的建筑群体风貌:

· 组织通畅、高效、灵活的交通流线系统;

· 创造亲切宜人、体验丰富的高品位共享空间体系。

静安公园作为开放绿地[7],扩大到南京路北侧,与静安寺结合,寺庙成为绿地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包含古寺的地形起伏的绿地为中心,周围布置高层建筑形成高层圈[8],基本保留原有道路网,形成静安寺地区的框架。

1. 以文化、旅游为特色形成综合型商业中心

静安寺地区最具特色的是寺与公园。因此设计充分利用静安寺与公园的地区特色,发展宗教文化和园林绿地,支持和促进旅游与商业的繁荣,也适应人们现代购物心理特征。

城市设计将静安寺第一层以筑台形式抬高,作为商业空间;在二层平台上重建静安寺,地下层建宗教文化博物馆、招待所及商业餐饮设施。

清同治年间华亭胡公寿题“天下第六泉”,直至1960年代才因修路而废,城市设计重建涌泉,使之与地铁出口通风井结合,成为景观要素。相传静安寺于南宋嘉定年间建讲经台寺塔,后毁,拟重建于庙台的西北部,也作为华山路方向的对景。

静安公园首先改为开放型的城市绿地,拆除西北角沿街建筑,堆土成丘,成为寺庙南屏对景,另外也改善延安路高架上的景观,还保证地下建大型社会停车库后地面具有深厚土层便于种植大树,力求保持城市中心自然生态环境。公园内原有两行参天古悬铃木,予以保留,轴线南伸,作为延安路人流的导向。将寺庙的东西侧也大片植树,作为山地园林的组成,寓意“深山藏古寺”。

寺园作为整体,除采用“园包寺”手法外,还在园寺之间建立轴线。通过下沉空间穿过南京路连成一体,满足步行活动的需求。静安寺的东侧街坊大部分属于庙产,现状多为旧式里弄,规划全部置换为商业空间,同时强调商业零售的连续性,避免由于寺园建设而被割断,一方面将寺庙底层全部作为商业功能外,在地下结合地铁站、地下停车库等设施设置地下商业街,使南京路的商业空间不间断。

2. 以立体化手段组织有序的交通网络

图2-13 交通及停车分析图

1995年静安区辟通武宁南路,与华山路接通,成为上海西区的一条重要南北干道,带来华山路与南京路交叉口的交通压力十分明显。考虑到南京路视觉连续性、静安寺地区核心地下空间的整体性以及愚园路非机动车道的畅通等因素,采用华山路下穿的立交方式。同时由于华山路下穿,还增加了寺庙西侧的绿地面积。城市设计力求建立该地区地下、地面和地上二层三个层次的步行系统。结合地铁站,在地下一层将核心区的地下空间连成一体,并跨越南京路、常德路和愚园路等;二层步行系统联系各街坊的商业空间,并由加盖天桥跨越部分街道,以补充没有地下空间跨越道路的人行过街设施。

整个地区布置两个停车场,其一是静安公园(西半部)地下设大型地下车库,容量达800辆,紧靠地铁车站;其二是乌鲁木齐路愚园路口设多层停车库,容量为200辆。分别在该地区的四周设自行车公共车库,可停放6 000辆,并尽量靠近购物场所。采用与商场结合的方式,将沿街商场部分作地下夹层,约2.2 m层高,顶板高出室外地面1 m,地板低于地面1.2 m。这样只要建筑师妥善处理,不但不会影响商场的空间布置,反而能增加空间趣味。

图2-14 交通分析图

图2-15 地块编号图

3. 以地铁站为契机,建立交通换乘体系

静安寺地区有两条地铁在静安公园、南京路交叉通过,组织好地铁站与公共汽车站、社会停车库的良好换乘体系,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

目前,公共汽车通过静安寺地区的有十多条线路,一个终点站和两个区间终点站,但都是沿道路安排,对交通流畅性影响较大。根据现状和区域中心的发展,拟安排6条公交路线的终点站,分两处建设(每处3条线):①常德路西侧,愚园路和北京路之间;②愚园路南侧,近乌鲁木齐路。考虑到用地的经济性,均设置在楼宇的架空层内。

4. 延续历史文脉,强化南京路的起止空间环境

静安寺地区以园林和古寺为核心,由高层圈(约100 m)围合的空间形态为基础,并在南京路、华山路交叉口的西南侧设置地区最高建筑,高180 m,作为地区的地标,为南京路、华山路和延安路高架定位。静安寺地区的建筑形态力求继承传统,不回避冲突,并考虑时代性。为此,核心部位的寺庙及其轴线范围采用中国传统形式;南京路两侧核心周围,特别是主要对景部位采用以西洋古典主义建筑为基础的南京路建筑文脉;其他部位可以不受限制。

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控制内容包括土地空间使用体系、交通空间体系、公共空间体系、建筑群体形态(空间景观体系)、历史文脉保护五个方面[9],以下展开介绍:

1. 土地空间使用体系

(1) 土地使用分区及分类:

静安寺地区各街坊基地编号如地块编号图所示。城市设计将新开发的居住用地集中于静安公园东侧、胶州路东侧、乌鲁木齐路西侧,并尽可能利用高层住宅的裙房作商业用途,以达到静安寺地区寺、园、商、住的有机结合。

图2-16 土地使用调整图

(2) 土地使用调整

常德路以西、愚园路以北,愚园路以南、乌鲁木路以东两块地块,定为公交枢纽用地。因原用地面积、型制与公交枢纽用地不符,故调整用地扩大公交枢纽底层用地面积,而将二层面积置换给被占用相邻地块作为补偿。

常德路以西、愚园路以北地块拟作为邮政用地与公交枢纽联合开发,原静安寺北侧的邮政局将土地置换给静安寺,满足寺庙的完整与发展有及地区公共设施的完善。

(3) 开发强度

开发强度强弱分明,保证核心区弱,周边强。城市设计运用联合开发的方式,解决市政、地铁开发时与周边地块的衔接问题。

两个公交枢纽是地区活力与效率的保证,也是本地区成为旅游、文化、商业中心的重要依托。建议与房地产、市政设施开发协调进行,以利于两者之间相互促进。

2. 交通空间体系

(1) 车行道路系统

本地区车行道路系统包括快速干道、交通性干道、生活性干道、次要道路和支路(地块服务性道路)五级。规划对交通性道路实行道路拓宽工程,以扩大本地区南北向的车行疏运能力。生活性道路扩大人行道,进行街道环境设施更新,以塑造核心地块的商业中心氛围。

(2) 公共交通系统

a. 建立交通换乘体系

交通换乘即地铁、公交、汽车、步行等交通方式之间的便捷转换。静安寺的交通换乘体系建设是在地铁2号线的建设契机下开展的。

地铁2号线的静安寺站设在静安公园内,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经济的交通工具,更为新的城市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地铁把地面的交通进一步构成网络,从而建立交通换乘系统,使地铁与地面公共汽车站及地面停车场均可以有很好的联系,旅客转乘其他车辆变得容易。地铁把重要的建筑物接成地下城,人们通过地铁的人行地道可以很方便地到达任何一个公共活动场所,解决各建筑地下空间单独开发、各自为政的局面,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另外,城市设计还对公交枢纽、公交站点和计程车招呼站进行具体的布局考虑。

b. 建立立体化交通体系,由地下、地面、二层天桥三个层次形成立体步行系统。

图2-17 二层步行系统图

图2-18 地面步行系统图

图2-19 地下步行系统图

c. 创造宜人的换乘空间

地铁出口设置下沉广场,减弱地下的沉闷感。地下通道可不经地面直接到达常德路西公交枢纽及愚园路公交枢纽,缩短交通路径和减少地面穿行过马路时间。

(3) 联合开发

联合开发是政府与开发商,开发商与开发商之间共同负担开发费用、合理分配利益的一种城市开发形式。由于城市土地使用状况的变化,原来地块划分有的不适于开发规模的需要,或政府市政项目(如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不足的情况下,实行联合开发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a. 本设计中静安寺地区公交枢纽站所在地块面积不足,部分占用相邻已批租地块的土地,而将其置换成部分容积率或允许其在枢纽站范围的上部增加建筑面积,与其开发内容(一般为商业)相连。

b. 地铁出入口与建筑物联合开发——可将地铁出入口设置在建筑物底层。此时就需要建筑设计结合地铁出入口来设计。

c. 联合设计还出现在不同地块两个建筑物之间连通的二层步行系统,由两地块开发商根据城市设计的要求协同设计。

(4) 停车系统

大静安寺地区大型机动车停车场库分两处,一是静安公园堆山下的两层停车库,每层约为1万 m2,可停车300~600辆。另一个是1#地块环岛内的7层立体停车库,可停车200辆。

3. 公共空间体系

a. 静安中央绿地

规划中的静安中央绿地是本地区共享空间的核心和焦点,由原静安公园改扩建而成。改扩建按照塑造上海中心城区内高品质、开放式中心绿地的目标,精心设计出入口集散空间、硬地活动空间、休憩空间、观景空间、交流空间、游乐空间和服务空间,强调开放性、生态性、文化性和聚会性。(www.xing528.com)

图2-20 公共空间分析图

b. 街头节点绿地和公共活动广场

“街头绿地、街心花园和组团开放绿地是城市共享空间的重要层次”。规划中的协和广场地块绿地、南京西路常德路至铜仁路段街头绿地等,各街头绿地和基地绿地设置花坛、水池、坐凳等设施,形成一个与休闲人流需求相结合的街头节点绿地体系。

“考虑商业中心区各类活动和地铁车站人流集散的要求,规划设置两个小型的公共活动广场”。其一是地铁2号线静安寺站五号出入口前的下沉式广场,广场占地约2 810 m2,标高-7 m,以地铁人流集散功能为主,将人流集散和周边约8 000 m2的商业购物、娱乐餐饮空间结合;其二是位于庙东及新久百之间3 500 m2的新庙会步行街和新久百一、二期间1 200 m2的高台式中庭广场共同形成一个“T”字形广场,形成一个集购物休憩、商业表演、节日欢庆、露天展览和新闻仪式发布功能相结合的多功能中心广场。

图2-21 地下空间步行系统分析图

4. 建筑群体形态(空间景观体系)

静安寺地区总体城市形态呈中心低周边高的态势,结合地标建筑,凸出核心区寺庙建筑及静安公园绿地;关注本地区原有的传统建筑风格,创造中西建筑文化对峙,在对峙中求协调。

(1) 建立地标,形成整体态势

本地区拟将地标建于华山路西3#地块东侧,180 m左右,为静安寺地区在延安高架、南京西路、华山路上定位。地标建筑将由核心区的平均25 m左右的高度和外围100 m左右的高层态势得到衬托。

(2) 加强门户感

规划对位于核心区的门户位置的建筑进行外部空间规定,以实现本地区的导引印象和区位认知。其中,东入口南京西路与常德路交叉口利用外形独特的高层建筑与二层天桥共同构成建筑形态和门户空间,为内部豁然开朗的景观构造伏笔(图2-23);西入口由会德丰广场和隔南京路对望的4507地块的建筑呼应,通过过街天桥连接形成特色门户空间;北入口万航渡路和北京路交叉口利用弧面建筑加以突出;南入口依托延安路高架和华山路人行天桥强烈的空间形态进行处理。

图2-22 核心空间北入口门户

(3) 组织城市对景

a. 寺园轴线上山腰小亭作为古寺的对景(图2-24)。

b. 寺庙后的讲经台塔是华山路和愚园路的对景(图2-25)。

c. 由核心区望南京西路东西端,西望端景由地表高层和跨路天桥构成,东望端景为综合体和跨路天桥组成。

d. 建筑高度控制

图2-23 南京西路跨路天桥入口门户对景

高层圈:60~120 m,地标建筑180 m,低层圈,寺庙建筑25 m以内。

5. 历史文脉保护[10]

(1) 城市设计本着创造具有历史风貌的文化形象和窗口地段的宗旨,对各类近代优秀保护建筑加以严格的保护和进一步的弘扬,保护历史的城市场所和心理文化传统,并进行广泛宣传,使历史场所的保存和再开发吸引更多的公众关注,赋予地区更多的社会知

图2-24 寺园轴线上山腰小亭作为古寺的对景

名度。

(2) 保护南京西路的整体风格,重塑南京西路商业。

 图2-25 寺庙后的讲经台塔是华山路和愚园 路的对景

(3) 对千年古刹静安寺进行整体改造,保护文脉。恢复“静安八景”,注重保护和重建实施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既保证南京路零售商业界面的连续性,又考虑开发商的利益,拟将寺庙重建于平台上,底层留作商业空间开发,地下层设置博物馆、旅馆、停车场等,部分恢复“古静八景”中的三景,即在下沉广场配合水面恢复“涌泉”“芦子渡”,在庙的后侧重塑“讲经台”塔,使寺庙成为宗教、商业、观览的综合体,增加设计的可操作性。

(4) 保护原外国坟山栽种的32株悬铃古木,将其作为静安公园的主要轴线。

图2-26 历史文脉保护分析图

为协调具体开发过程中的合作问题,保证城市设计的实施,《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还编制了执行准则。

图2-27 静安古寺保护重建示意图

文本指出准则的成效,是加入时间因素,依靠各参与者的互相协商,根据演变的结果来达成。因此开发初期建议区政府与区规土局成立专门的审议小组,将准则作为开发者、设计者与审议者各方的对话基础。考虑到该地区的远期开发尚具一定弹性以及区规土局的行政资源有限,希望准则能发挥部分效用,可将准则作为目前建筑审核时的补充。准则与上海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其他法规、政策配套使用,其解释权归静安区规划土地管理局。

设计准则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整体规划准则、整体建筑形式准则、公共空间设计准则和交通设计准则。

1. 整体规划控制

整体规划控制主要控制容积率,容积率奖励补偿措施,建筑退界、高度、体量等。以下摘录部分内容:

“第一级多层建筑控制线——多层建筑墙面必须100%落在此线上,以控制建筑基座能确定围合出主要开放空间的形态。

第二级多层建筑控制线是指明建筑的墙面必须80%落在此线上,以此限定主要街道空间(如南京路商业街)的连续性,并允许其为表达主入口位置而产生的后退设计弹性。

第三级多层建筑控制线是指明基地建筑不可逾越此线,应后退处理,以确保道路与建筑空间的缓冲空间。

高层建筑控制线指明基地内高层建筑必须后退此线建造,以确保高层建筑之间的外部空间以及相互的日照通风条件。

天桥位置线表明人行天桥的搭接位置尺寸。前开发者须留搭接位置,后开发者应整体设计天桥的造型,而建造经费分摊由配合开发双方另行拟定。

地下步行通道位置线表明建筑地下空间必须留出的人行通道位置与尺寸以及各地块间人行通道的衔接位置。

广场与绿地退缩面积,表明为形成各主要开放空间和公共绿地建筑物间必须留出的最小尺寸与面积。”

2. 整体建筑形式准则

整体建筑形式准则对该地区几个重点建筑的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

(1) 地标建筑(今会德丰广场)

提供整体城市认知意象确立地区空间标志,并为视线走廊、轴线端点、门户框景提供视觉焦点及对景,增强场所识别性。中心地标主塔楼高度控制在160~190 m范围,建筑形态应是无方向性,可表达简洁向上的空间意象,力求具有雕塑感与稳定性。地标建筑群(可能包含主次塔楼、裙房等)的形象应充分研究下列各视线的完美性。

(2) 东入口门户(今越洋广场)

限高120 m,考虑南京西路东侧导向静安寺地区的标志,也是常德路向南京西路的端景。此建筑的塔楼与地标建筑相比应更具亲切感。

裙房部分考虑地铁出风口设计,并考虑地下层与地铁站之间地下商场的联系,裙房与下沉广场连通,设计时应与跨路天桥紧密结合,统一设计。

(3) 古寺建筑(静安寺寺庙)

古寺抬高在一层基座上,不致被周围环境淹没。

总体布局不追求严格对称,只是在中轴线上布置几进主殿建筑,轴线两侧布置配殿。八角形寺塔宜设于古寺西北角,约15~20 m高,高度不宜超过大雄宝殿。建筑按宋式设计。

寺庙基座——底层内部布置讲经堂、素斋馆、佛教商业、停车等内容,体型具雕塑感,少开洞,以隐蔽内部零乱的商业空间。基座顶面与地面联系采用石砌大台阶。

图2-28 静安寺寺庙方案模型

地下层主要布置佛教文物博物馆、佛教藏书院、库房、商业、停车及货运服务内院,进出车路线见本章第一节第四部分之“交通设计准则”。博物馆部分与地下开放空间、地铁站联系紧密,又是经由地下入山门而后入寺庙的第一视觉印象,可作为基座的向下延伸。入口等细部处理结合水体开放空间统一考虑。

(4) 商业综合体(今久光百货与城市航站楼)

图2-29 商业综合体效果图

本地区6-2地块(商业综合体)与寺庙建筑一同确立核心区的总体空间意向。考虑到南京路空间传统的高宽比及便于控制南京路的宽度,建议综合体采用内院式的空间布局,设二层内院平台作为公共开放空间。在东南西北分别设置四个大门,以大台阶引导人流。沿南京路、常德路西侧地面层仍布置商店,以保证南京路商业的连续性。根据地区的城市空间形态特征要求,综合体高度控制在8层以内,不设置高塔楼。

综合体南侧分别设置二个跨路空间横跨南京路,建议一个在中部,为二层天桥,作为主要步行体系联结体;另一个布置在西侧,包含二层并有围护及顶盖,作为从南京西路进入核心的城市门户。

图2-30 跨路天桥立面示意图

综合体西南及西侧在不同层次布置能观瞻寺、园核心绿地的空间,可结合购物、娱乐的休息场所,以提高地区的景观资源的效益。综合体西立面是核心空间的界面,特别要注意体量变化和天际线。

地下层设地下商场或部分地下商场,以保证地下空间步行系统的建立,特别注意与地下地铁站的联系。

(5) 人行天桥

图2-31 跨路天桥模型示意图

跨路空间为步行行为提供安全、方便、舒适的条件,同时是丰富街道空间层次,形成特殊空间形象的主要角色。本地区设置4条跨路空间,净宽为8 m,底部净高不小于4.5 m。为保持天桥通行无阻,天桥两头建筑二层标高应以天桥为准。绿化宜结合栏杆设计,并考虑夜间照明的亮度和美观。

南京西路跨路空间(B天桥)采用两层围护式的过街天桥。天桥净宽为8 m,下层结构地面标高为6 m。天桥综合多种功能(例如娱乐、休息、观瞻),可结合步行的同时,安排咖啡厅、茶座等,以提高效益,并由承建方管理。考虑天桥作为形成核心区东侧界面的重要角色,其形式构图、色彩材料运用等应与路北商业综合体和路南商贸大楼统一考虑。跨路空间的设计必须与跨路二地块建筑形式一致,成为统一体,建议由先开发地块留出接口,后开发地块设计并建造。

3. 公共空间设计准则

包括静安核心绿地与商业综合体内院的设计控制。

(1) 静安核心绿地西部山丘12~16 m,东部山丘4~6 m,下沉广场标高-5 m, 与地铁站以踏步联系。下沉广场除交通功能以外还作为休息、交往场所,可与小商店、咖啡厅、茶座结合。

(2) 庙弄步行街作为寺庙与商业综合体的隔离,铺地部分以石砌为主。

(3) 商业综合体内院从城市设计角度,是为建立一个封闭感强的开放空间,作为静安寺地区开放型核心园林绿地空间的对比与补充。其二层平台广场,24小时向市民开放,是一个商业型的广场,更强调丰富多变的造型,宜考虑做成立体式的室外共享空间。

4. 交通设计准则

包括步行系统、公交枢纽站、汽车停车、自行车停车等。

该地区公交枢纽站有两处:(1) 位于常德路西侧、愚园路北侧的邮电大厦底层;(2) 位于愚园路南端、乌鲁木齐路东侧腹地的商务中心双塔裙房底层。容量设计各为三条线路。两个公交枢纽站均与房地产联合开发。车站净高不小于4.5 m,设计每条公交线路占路宽10 m,其中3 m为候车岛,7 m为车道;每道均三个车位长,即3×15 m=45 m。公交枢纽站人口车道宽为12 m,转弯半径不小于20 m。

常德路西侧公交枢纽站考虑用地经济性与可能性,宜沿街布置商业。商业布置以不隐没公交站为宜。建议在沿街架空柱间设计通透玻璃零售亭,进深不宜小于4 m,宽度视柱距而定。

静安寺城市设计1995年4月启动,于1996年3月最后汇报通过。但在此期间,城市设计需要与地铁2号线静安寺站的设计协调,两方共同认证最后确定方案,一些道路设计问题也要得到交通部门的确认。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一些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相继推迟,越洋广场地块发生几次开发商更换问题。某些地块由于开发商发生变更,地块性质变化,静安寺方丈对静安寺建筑的后退红线问题不满意等,导致城市设计的某些局部进行了调整。

图2-32 城市设计调整模型

1998年是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最后调整定稿的时间,这期间静安寺地区的城市建设遭遇一些“情况”,城市设计进行了局部微调。其中关键的三个变更包括城市航站楼的进驻带来的调整、由于道路下穿可行性问题的设计调整以及由于地铁建设而做的调整。

1. 商业开发量增大的需求

由于久百对商业面积增大的需求,原来寺庙与久百之间的绿化取消,静安寺部分商业内容转移到久百。久百在扩大建设面积后,1998年重新调整城市设计,“T”形公共空间代替了原来的设计。

2. 华山路下穿的设计落空

华山路下穿计划是整个城市设计构思中获得专家和领导一致好评的一点,但并未实现。原因有二:(1) 华山路下沉导致乌鲁木齐北路必须加宽以承载地区的车流量,遭到乌鲁木齐北路愚谷村的居民强烈反对,拓宽道路必然削去愚谷村的一部分,作为优秀历史保护建筑,政府必须考虑其他办法解决地区交通问题;(2) 区领导都非常认可城市设计的建议,于是请专家做可行性研究,希望可以实现华山路下穿。华山路下穿的部分与地铁2号线的轨道垂直相交,2号线已经确定位置和标高,不可能更改。而华山路就必须在2号线与地面之间的几米的空间里做出下穿的通道,操作局限性相当大,经过多方论证,最后因为华山路下埋有大型市政管道而无法达到下穿高度要求。同时,因道路下穿而释放出的静安寺西侧城市绿地,也因为道路仍保持原样,得不到落实。这样,城市设计“园包寺”的设想,也只剩下南侧大面积的静安公园被保留下来。

3. 地铁出口位置的变更

在1995年的设计中,为了减少南京西路过街人行横道的数量,静安寺与静安公园之间由两个下沉广场与地铁出入口在地下相连,常德路南京西路交界口也设置了下沉空间,分别位于十字路口四个地块的人行出口,但是四个下沉广场在1998年的文本中只有一个得到保留,即静安寺广场。

4. 静安寺寺庙设计单位易主

静安寺建筑设计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研究中心设计,其设计考证详细,形式优美,错落有致。设计第一次改变是由于地块面积压缩,多重院落建筑变为单重。而导致设计方案最终落马的原因,是虽经多次调整与协商,最后方丈对后退红线8 m给人行道留多一些的设计方案坚决反对[11],因此设计方与业主方不欢而散。1998年,寺庙建筑改为华东院进行方案调整和施工图设计。

但值得庆幸的是,就在静安寺建筑设计落马的同年,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的主持建筑师卢济威教授参与静安寺广场设计的投标,最后中标,该方案最大的亮点——不凸显广场自身,很好地完成了协调地铁交通、静安公园、寺庙、高层建筑之间关系的使命[12]。

石灰建造的城市菲朵拉的中心有一座金属建筑物,它的每间房内都有一个玻璃圆球。在每个玻璃圆球里能看到一座蓝色的城市,那是另一座菲朵拉城的模型。菲朵拉本可以成为模型里的样子,却由于种种原因变成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模样。在每个时代里都有某些人,看着当时的菲朵拉,想象着如何把她改建成理想的城市,然而当他们制作理想城市的模型时,菲朵拉已经不再是从前的城市,而那个直至昨日还是可能的未来城市也就只能成为玻璃球里的一件玩具。

——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看不见的城市》

每一代人根据自己的喜好,描绘自己的理想城市图景。但这些美好的图景,有的已成为今日城市的一部分,有的却只能成为“玻璃球里的蓝色城市”,供人们回味。

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之后,由于种种原因,由不同的职能部门组织了十多次不同目的、不同范围、不同设计单位参与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但是只有1998年最终定稿的《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和2002年《静安寺南京西路发展规划》真正得到了贯彻落实,对这个地区的城市面貌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以下表格列举了设计范围与本案相近,且涉及内容与本案相关的设计案:

表2-1 1995年后静安寺地区的相关城市规划与设计

续表

1999年静安寺地区(34.4 km2)的基本空间结构全部落实完成投入使用,2002年越洋几经换主后也敲定发展商。静安寺这个发展龙头已顺利完成,“龙抬头,龙动身”,轮到静安南京西路这条巨龙动身的时候了。在邀请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美国Gensler公司、戴德梁行国际咨询行三个实力单位分别对南京西路的发展政策、城市设计、产业集群及物业发展进行研究之后,《静安西路发展规划》终于出炉,由此,静安区城市建设由“静安寺时代”进入了“南京西路时代”。

回归历史和文献,摸索城市发展的脉络,介绍当时当地的城市设计,这是本章的主要内容。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是上海城市建设大的历史洪流中的一朵小浪花。本章从整个上海的城市发展回顾开始,引出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的“源”。对比1995与2011年的静安寺地区平面图,城市肌理之变化极其显著(图2-33)。

图2-33 1995年与2011年静安寺地区平面图对比

1995年城市设计介入,引起城市空间的一次巨大变革。随后的15年间,城市沿着原设计的框架逐渐成形,下图呈现的是静安寺地区城市空间形成过程:

图2-34 1995-2011年静安寺地区城市空间生成过程图

图2-35 静安寺地区建成建筑位置图(2011)

[1]选自夏东元主编.上海大博览1900-2000.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

[2]1998年静安区区长姜亚新在规划动员大会上对政府各部门领导发言说:静安寺地区综合开发是本区今后5年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静安寺地区是静安南京西路的龙头,龙抬头,龙动身。要集中力量改造开发静安寺地区……要在短短三五年内,把这一地区建设成繁华开放的都市商业中心。

[3]而其实由于1993-1998年间的大开发,彻底改变了全区城市建设发展的面貌,直接导致此规划内容的失效,但是为下一轮(2010)控规的编制提供了基础。

[4]所以,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成为该地区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设计成果,对整体城市空间形态进行控制引导。

[5]当时静安区政府非常着急,手里的文本都无法拿去和地铁部门进行沟通,必须用具体开发方案说服地铁部门,进行统筹开发。当他们找市规划局总规划师耿毓修请求建议的时候,耿总推荐了参加过陆家嘴城市设计竞赛的卢济威老师,之后分管城市建设的副区长去卢老师家与之商讨,达成合作协议。卢老师带领两个研究生,迅速开始了城市设计的研究。

[6]参见附录A《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目录部分。

[7]静安寺地区的结构设计经历过三个方案,最后选定了寺园结合的方案。选择这个方案原因有二:首先,静安区是上海市绿地最少的地区,人均绿地仅为0. 14 m2,绿色、自然对于静安区的生态具有特殊的意义;其次,作为著名的南京路的收尾,这种高层包围绿地的结构相对常见的沿街树立高层建筑的模式具有鲜明特色。

[8]“首先考虑从延安高架看下去的效果,另外由于地标建筑的高度,需要给人足够的视线距离,所以让静安寺公园和静安寺这一大片形成低矮片区,周围全是点状高层,人的视线穿过前方开阔的公园和广场,看到静安寺的飞檐,看到后面的高层,就是要达到这种效果。”(见附录G2《对城市设计师张力老师的访谈记录》)

[9]在《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1995)中,城市设计控制内容为:城市土地功能配置、道路交通系统、地下空间系统、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步行系统、城市形态、历史文脉保护七个内容,鉴于道路交通系统、地下空间系统和步行系统实际上都是“交通空间体系”的内容,笔者将此三项内容合并为“交通空间体系”,这样也能与随后的实践评价的五个方面内容一一对应。

[10]本节内容已将《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文本中对历史文脉保护与交通换乘体系的专题研究概括进来。

[11]此内容将在第3章详细介绍。

[12]参见附录G1《对静安区规划局徐蕙良副局长的访谈记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