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哈佛心理课:你以为的不一定是实情

哈佛心理课:你以为的不一定是实情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7章[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行为心理学]语言是靠不住的,因为人可以操纵语言,说出谎话。虽然在美国这一极端的看法后来并不普遍,但在俄国以经典性条件反射为基础的理论在心理学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曾占统治地位。无论如何,人们一致认为,相当一部分的行为,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观点可以作出很好的解释。

哈佛心理课:你以为的不一定是实情

第7章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行为心理学

语言是靠不住的,因为人可以操纵语言,说出谎话。人的动作却不会做假,只会反映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如果我们能了解身体动作所代表的含义,就能读懂别人隐藏的心思;如果能掌握通过动作读取别人内心的技巧,便可以消除人际关系中的种种烦恼。

为什么狗屎状的冰淇淋让人难以下咽

你和两个朋友看完了一场电影,你认为这部电影简直就是一堆垃圾,根本就没有什么欣赏的价值,你的一个朋友则认为这部电影笑料十足,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喜剧电影,你的另一个朋友对于这部电影则无动于衷,认为没有必要去评价些什么。对于同样的事物,为什么人们会产生形形色色的观点,甚至有的观点还是严重对立的?这个问题涉及的便是心理学中的态度理论,即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是如何形成的。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便是阐述态度理论的一种观点,该观点认为,态度对象(条件刺激物)与引起积极或消极情绪的事件(无条件刺激物)之间的重复的、系统的联系,可以产生对该对象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比如说,纳粹分子这个词通常与恐怖罪行相联系,人们对于纳粹分子一般都深恶痛绝,便是因为人们把纳粹分子与恐怖罪行联系了起来。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Pavlov,1870-1932)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唾液分泌量的有无和多少可以体现出狗对食物的反应特征。巴甫洛夫的实验方法很特别,他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作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巴甫洛夫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后不久,一些心理学家,如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华生,开始主张一切行为都以经典性条件反射为基础。虽然在美国这一极端的看法后来并不普遍,但在俄国以经典性条件反射为基础的理论在心理学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曾占统治地位。无论如何,人们一致认为,相当一部分的行为,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观点可以作出很好的解释。

借助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巴甫洛夫解释了学习行为,他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联系的形成,而联系的形成就是思想、思维、知识”。他所说的联系就是指暂时神经联系。他说:“显然,我们的一切培育、学习和训练,一切可能的习惯都是很长系列的条件的反射。”

人的态度形成同样遵从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比如,假如把美味的冰淇淋做成了狗屎的样子,不论你多么喜欢吃冰淇淋,面对这个狗屎状的食物,你也多会扔在一边。

人们为什么选择世界名胜为目的地

一致性理论是由查尔斯·埃杰顿·奥斯古德和坦南包姆于1955年提出的,指的是当信息源提供对某件事的看法时是否会引起态度改变的问题。

一致性理论认为,人对周围各种人和事物由于不同评价而有相同或相异的态度。这些态度之间可以是互不相干而独立的,比如,一个人既喜欢自己的朋友,同时也喜欢看美国电影,但如果态度对象中的一方发出有关另一方的信息,如朋友表示喜欢或者不喜欢美国电影——朋友则成为信息源,对美国电影的评价则成为信息对象,两者以及有关两者的态度之间就有了关联。如果这个人对两件事都持有一样的态度,他就会感到愉快,无需改变原态度;而假如朋友表明他不喜欢美国电影,这时人就会体验到冲突、不安或不快。

为达到心理上的一致与和谐,人便会从内部产生动力,驱使他去调整对两件事的态度,或者放弃对朋友的感情,或者与朋友一样,同样拒绝美国电影。一般而言,人在调整自己的态度过程是迅速完成的,自己往往并不能并不明确意识到。

一致性理论涉及三个变量

(1)个人对信息源的态度;

(2)个人对信息源所评论的事件的态度;

(3)信息源对于这个概念的论断性质。

这一理论概括起来就是:如果我们喜欢的信息源提出了我们赞同的看法,他的论断将符合我们的参照点;如果我们喜欢的信息源提出了我们不赞同的看法,或者我们不喜欢的信息源提出了我们赞同的看法,那么他的论断将不符合我们的参照点。体验到不符合的人就会改变其对信息源或者信息源所评价的事的态度。

按照一致性理论的观点,也可以解释人们在旅游时,为什么总会选择一些知名旅游地点为目的地了,这是因为那些知名的旅游地点为游人提供的服务具有品质保证,它们为游人提供的愉快和便利是可以预见的,一般而言,在这些知名旅游景点,人们遭遇不愉快经历的风险是很小的。

为什么有的人会毕生从事不喜欢的工作

认知失调理论最早由费斯廷格(Leon.Festinger)于1957年提出,该理论认为当两种认知或认知与行为不协调时,为了保持一致,人们将会改变自己的态度。在费斯廷格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这便会让你产生内疚的情绪。一般而言,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比如你与你喜欢的人一起从事很多活动,对于那些你不喜欢的人,你则爱理不理。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比如一个人认为吸烟有害身体,暗暗告诫自己一定不要吸烟,但是有一次,这个吸烟的反对者却与同事一起吸了烟。当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为了减少自己内心的不舒服感,这个人便为自己的吸烟行为找了一个“合理”的理由:与同事一起吸烟,有助于让自己得到同事的认同,可以为自己带来和谐的职场.关系。

关于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做过一个著名实验,让三组被试者从事重复乏味的作业一个小时,然后让第一组被试者向其他人说明作业的情况,让第二组和第三组被试者把作业说成有趣好玩的,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唯一区别是,第二组的被试者获得了1美元,第三组被试者获得了20美元。最后,问这三组被试者对作业的态度。

实验结果显示,第一组被试者表示出最消极的态度,但是第三组被试者比第二组被试者表示出更消极的态度,实际上只有第二组被试者对作业表示出积极评价。对于第二组和第三组之间所表现出的差别,实验者认为,第二组被试者只得到了1美元,他们认为为了1美元的报酬撒谎显然说不过去,这时,第二组被试者便出现了认知失调,为了消除这种失调,第二组被试者便改变了自己对于作业的态度,对于作业给予了正面的较高的评价。而第三组被试者获得了20美元,20元钱的报偿足以诱使被试说出与自己体验相反的话,他们没有感到高度的认知失调,所以他们没有改变自己的评价,仍然认为作业十分枯燥乏味,自己只不过是为了钱而向其他的人撒谎罢了。

在现实的事业选择中,有的人毕生所从事的工作并不是自己喜欢的,甚至是十分厌恶的,但是他们仍然为这份工作付出了大半生的时间,其中的一个原因很可能就是,这份工作薪水比较高,获得不菲的薪水不会导致他们出现认知失调,由于具备高薪这个诱因,他们便会认为接受自己所厌恶的工作是理所当然的。

为什么人们总是难以承认自己的错误

古书教导我们: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然而,虽然很多人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当真正成为当事者后,即使他们明知自己先前的观点是错的,也很难说一句:“我错了。”为什么开口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此困难呢?为什么放弃那些公开表达的观点这么不容易呢?

原来,与在公众面前没有公开讲出来的观点相比,一个公开的观点更难以改变,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合法化效应,也称公开化效应。阿希是最先对这种现象做出研究的心理学家,他在实验中发现——如果被试在一开始就说出了与团体的观点相对立的意见,即使后来团队对某一个客体作出了正确的评价,他们仍然倾向于捍卫自己的意见。其后的多次实验表明,一种观点在它被公开地说出后,往往就会合法地得到加强,也就很难再改变。

心理学家杰拉德(B·Gerard)曾就此提出过一个假设,他的观点是,一旦某个被试者对团体的意见持相反的立场,哪怕后来团队作出了正确的评价,被试者也不会改弦易辙,仍然站在团体的对立面,千方百计捍卫自己的观点。杰拉德给出的解释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个人已经公开采取了与团体相反的立场,这便迫使个人不得不坚持到底,甚至不惜故意刺激团体,说一些明显错误的评价意见。

观点合法化效应,已经在许多实验中得到了证明。要让被试者改变他们所隐蔽着的观点,这比要他们改变那些合法化了的,在社会面前公开说出自己的观点,容易得多。可见,观点合法化势必加强一个人的定势。一个人的定势和观点在社会公开后,这种情况势必加强这个人信守这种观点的心情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合法化效应呢?一般而言,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出于维护自尊心的需要。维护自尊是人的自发的举动,一旦自尊心受到破坏后,人们便会千方百计地进行维护。一个人说错话、公开表达某一观点后,即使知道自己观点错了,与群众或周围人不同,他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就会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并尽力使其合法化,能自圆其说。可见,一个人为了不失自尊心、不失面子,就会产生合法化效应。

(2)受到了虚荣心的操纵。有些人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后,明明知道这个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在随后的日子中,也意识到自己错了,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也会百般狡辩,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

(3)如果在公开的场合表达自己的意见的时候,在场的人数较多,一些重要的、可对观点表达者产生影响的人物在场的话,观点表达者也更容易发生合法化效应。

为什么密室总会有好奇的闯入者

古希腊神话有这样一个故事,宙斯给了潘多拉一个密封的盒子,让她送给娶她的男人。普罗米修斯深信宙斯对人类不怀好意,告诫他的弟弟埃庇米修斯不要接受宙斯的赠礼。可他不听劝告,娶了美丽的潘多拉。潘多拉被好奇心驱使,打开了那只盒子,立刻里面所有的灾难、瘟疫和祸害都飞了出来。心理学把这种“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称为“潘多拉效应”。

如果宙斯当初送给潘多拉盒子时,便告诉她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不能打开的原因,想必潘多拉很可能就不会打开那个魔盒。当人们被禁止采取某个行为、又没有被提供给可以接受的理由时,人们多会逆道而行,在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的操纵下,做一些被禁止的事情。

倘若想避免潘多拉效应,便要在要求人们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的时候,给予对方充分的、合理的解释,否则,单纯的禁止只会引起人们各种各样的疑虑、揣度、猜测,并为探究为什么不许做而跨越禁区,结果人们毅然决然地犯禁,与禁令发出者的期望南辕北辙。

武侠电影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节,一个密室或者房间被规定为禁区,不准人们进入,结果反而让很多的好奇者闻讯而来,他们千方百计地进入密室,想一窥究竟,看看里面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对于秘密,人们有一种天生的获知欲,这也正是“潘多拉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

波利菲尔桥上的自杀之谜

波利菲尔是一座位于伦敦附近泰晤士河上的大桥,这座大桥非常有名,但是它的声名远扬并不是因为桥的设计和外观,而是因为每年都有很多人在这里投河自尽,人们常说这座桥上不时地有幽灵出没。

由于自杀者的数目太惊人了,伦敦市议会向皇家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寻求帮助,希望他们能破解自杀之谜。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番研究后发现,原来自杀和桥的颜色有很大的关系,桥的黑色把失意的人们引至了这里。研究人员建议伦敦市议会把桥身的颜色换成绿色。市议会听从了研究人员的建议,彻底把黑色的大桥涂成了绿色。结果,当年跳桥自杀的人就减少了56%。

为什么当桥的颜色从黑色变成了绿色后,自杀率就下降了那么多呢?原来色彩与人的心理有着微妙相关的联系。

心理学家发现,不同的颜色会引发人们产生不同的联想。比如,看到蓝色我们会想到天空,看到红色会想到血液,看到绿色会想到草地……而这些不同的联想,就造成我们对不同颜色的感觉。当我们看到一种颜色的时候,除了颜色本身,我们还会感受到冷暖、远近和轻重,这就是心理上的错觉。通过联想,色彩也就影响了我们的情绪。

现在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黑色的大桥会激发人自杀的欲望了。黑色本身给人的感觉就是黑暗、肃静、消沉,进而造成心理上的压抑。而这种压抑,正好对那些想自杀的人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让他们的绝望之心更加严重。于是,在主客观双重暗示下,那些人从大桥上纵身跳了下去。而当黑色换成了绿色,桥对人的心理造成压抑的成分就消失了,绿色代表的是生机和希望,无形中就打消了想自杀的人的压抑和悲观的情绪。

一般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偏好的颜色,而根据一个人所喜欢的颜色,可以大致判断出这个人的性格:

白色:象征着纯洁。既无比高尚,又充满幻想。如果你喜欢白色,这说明你一定是个志向高远的人,不论对恋爱还是事业,都抱有很高的理想和追求,而且多半是个完美主义者。喜欢白色的人会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

黑色:与白色相反,喜欢黑色的人往往对生活充满忧郁,感觉事事不顺心,愁绪满怀;

灰色:喜欢这种颜色的人能明辨是非,但疑虑重重,他们往往在深思熟虑之后才采取某项决定。喜欢灰色的人做事一般都比较低调;

红色:中国人喜爱的传统颜色。但从心理学角度看,喜欢红色的人也是容易激动、做事勇敢、坚强、威严、暴躁的人;

棕色:有稳定生活来源的人喜欢这种颜色,珍惜传统和热爱家庭的人也倾心于棕色,自尊心很强的人对棕色的反应是激动和兴奋;

黄色:喜欢黄色的人为人比较随和,善于交际,另外对任何事都充满着不知疲倦的好奇心,创新能力强;

紫色:喜欢紫色的人感情充沛,情趣高尚;态度温和,责任心强,很多实实在在生活的人不喜欢紫色;

蓝色:他们的性格平静、沉着,喜欢有条不紊,喜欢思考。他们坚毅、平易近人的性格会得到孩子的尊重。他们天生不自私,只要有人请求帮助,他们便会伸出援助之手,而他们自己,哪怕是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也不愿求助别人;

绿色:天然之色,春天之色,生存之色。喜欢绿色的人害怕别人的影响,情绪很容易发生波动;

粉红色:生命之色。喜欢粉红色的人多愁善感,心灵敏感而易受伤害。不过,他们总是努力隐藏委屈。这种人天生是优秀的协调家,他们可以很好地感受到周围人的不满情绪,并能努力改善它,但他们也容易抑郁。(www.xing528.com)

为什么迈克尔·杰克逊把自己比作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迈克尔·杰克逊是无可置疑的天王巨星,在音乐世界,他收获了巨大的成功,他的粉丝超越了国界、超越了种族、超越了信仰,有无数的人迷恋他那魔幻般的舞步,甚至把他视为精神领袖。然而这个在流行音乐界呼风唤雨的大人物却饱受精神心理方面的困扰。杰克逊的精神困扰与其成长经历密切相关,当他还是孩子的时候,便被父亲逼着在社会演出挣钱,他的童年几乎与快乐无关,甚至连生日和圣诞节都从未庆祝过,这种独特的成长经历导致杰克逊出现了某些“怪异”的行为,如果用心理学知识注解他的这种怪异的话,那便是“彼得·潘综合征”。

彼得·潘是著名的童话人物,他永远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而彼得·潘综合征的患者就是这个童话人物的现实版。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丹·基利撰文描述了彼得·潘综合征的患者:“这类人渴望永远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愿成为父母。”通常来说,彼得·潘综合症患者很爱玩也很好相处,但免不了也有不少孩子的弱点,如优柔寡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绝等。因此他们的行为同年龄很不相称,大多数情况下这无伤大雅,但总有一天,等他们突然明白生活原来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称心如意时,已经太晚了。也就是说,彼得·潘综合征的患者多是青年人,他们害怕面对现实世界的激烈竞争,渴望回到儿童世界,依赖他人,畏惧承担责任。这类患者多是生长在过分保护的家庭环境中,可以说是这种过分保护的家庭教育导致了他们的不成熟感。解决这种病症的最好办法就是迫使他们直面现实。

迈克尔·杰克逊曾经默认了自己是彼得·潘情结,他这样说:“我觉得自己只有4岁,我是彼得·潘。”为了补偿童年所不能得到的一切,当他有足够财力的时候,根据童话《小飞侠彼得·潘》所描绘的场景,斥巨资在加州圣巴巴拉建起了一个属于他和孩子们的“梦幻乐园”。杰克逊定期邀请患病和癌症儿童,以及各国的穷苦儿童免费到庄园游玩。他觉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世界,没有嫉妒、猜忌和仇恨,是人生最快乐的享受。

由于迈克尔·杰克逊总把自己比作那个童话中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彼得·潘,当这个天王巨星与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美国《时代》周刊等媒体在报道他的死讯的时候,采用了这样的标题——“彼得·潘走了”。

目击证人的记忆:证人真的陈述了事实的真相了吗

在刑侦电视剧中,我们常会看到证人在法庭上这样起誓:“我以我的人格及良知担保,我将忠实履行法律规定的作证义务,保证如实陈述,毫无隐瞒。如违誓言,愿接受法律的处罚和道德的谴责。”因此,对于“证人”这个字眼,我们便把其解读为提供客观证据的人,当然被利益集团和个人所收买的作伪证的人除外。然而,心理学研究证明,很多证人提供的证词都不太准确,或者说是具有个人倾向性,带有个人的观点和意识。

心理学家洛夫特斯和同事对目击证人的记忆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目击证人对于所看到信息的记忆很容易被事后信息所歪曲。在一项研究中,他们给被试者看一个关于车祸的电影,然后让被试者估计车的行驶速度。对于第一组被试者,实验者进行如下提问:“当两辆车相撞时,它们开得有多快?”当这样提问后,这一组被试者估计车速超过了40公里/小时;对于另外一组被试者,实验者这样问被试:“两辆车接触时,它们开得有多快?”结果,这一组的被试者给出的答案为“30公里/小时”。大约一个星期后,实验者分别问两组被试者:“你是否看到了玻璃碎片?”事实上,影片中根本没有玻璃碎片出现,然而,结果却很让人诧异——第一组的被试者有三分之一的人声称他们看到了碎片,第二组被试者只有14%的人说他们看到了玻璃碎片。这项实验证明,看到事件后的信息对于目击证人的报告有潜在影响。

此外,另有心理学家研究证明,证人对他们的证词的信心并不能决定他们证词的准确性。心理学家珀费可特和豪林斯让被试者看一个简短的录像,是关于一个女孩被绑架的案件。第二天,让被试者回答一些有关录像里内容的问题,并要求他们说出对自己回答的信心程度,然后做再认记忆测验。接下来,使用同样的方法,让被试者回答一些一般知识问题,这些问题来自百科全书和通俗读物。

珀费可特和豪林斯发现,在证人回忆的精确性上,那些对自己的回答信心十足的人实际上并不比那些没信心的人更高明,但对于一般知识来说,情况就不是这样,信心高的人回忆成绩比信心不足的人好得多。

对于上述实验,心理学家给出了如下解释:通常来说,人们对于自己在一般知识上的优势与劣势有自知之明,这是因为一般知识是一个数据库,在个体之间是共享的,它有公认的正确答案,因此被试者可以自己去衡量。比如,人们会知道自己在体育问题上是否比别人更好或更差一点。但是,目击的事件不受这种自知之明的影响,比如,从总体上讲,人们不太可能确切知道自己比记忆事件中的某个人的头发颜色更好还是更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即使证人在法庭上主观上认为他们已经提供了事实的真相,但是某些时候,这种真相已经是被证人的记忆所加工过的“伪真相”。

月曜效应:为什么会出现“假期综合征”

很多人都曾经遭遇过“假期综合征”,当尽情尽兴地享受了一个周末后,本以为经过两天的休息能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当中,然而再次开始工作时,反而感觉萎靡不振、无精打采,身与心都无法投入工作当中。在心理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月曜效应”——由于周末的休息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起居和工作秩序,导致人们工作意志下降、注意分散、精神不振,从而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在古代,“月曜”是星期一的另一个称谓,所以“月曜效应”又叫“星期一效应”。除了周末能带来月曜效应外,这种效应还体现在人们每天早晨开始工作时,当新的工作日来临时,人们总是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才能完全进入状态。

一般而言,当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后,人们本应该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工作,然而月曜效应却颠覆了这一逻辑,为什么会出现月曜效应呢?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当休息日来临时,人们常会利用这段时间从事很多悠闲轻松的活动,比如与朋友通宵达旦地聚会、进行短期旅游、彻夜投身电脑游戏等。当周一开始工作时,人们便需要从悠闲状态转换为紧张状态,然而人在重新开始工作或学习时,往往存在一个预热期或启动期,这便导致人们一时之间难以适应,无法实现状态的成功转换。

(2)根据叶杜二氏(Yerkes-Dodson)法则,唤醒与操作之间呈倒U型关系,也就是说过高的唤醒水平与过低的唤醒水平都不利于人们开展工作。一般而言,每当星期一时,人们大多会接到较多的工作任务,这便要求人们需要具备较高的唤醒水平,然而事实上,人们主观上并没有达到这一标准,以致产生月曜效应。

(3)虽然名为“休息日”,但是人们并没有真正地让自己休息下来,反而从事了很多耗费体力与精力的活动,导致周一的工作细胞受到了抑制,出现了精神不振的状态。

个人空间:为什么人们乘电梯时常爱向上看

有一天,一个妈妈带着一个不到10岁的小女孩和往常一样乘电梯。乘电梯的人很多,妈妈仰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突然小女孩问道:“妈妈,为什么乘电梯的时候人们都会仰着头往上看呢?”

电梯里的人听到了以后,四周看了一下,发现别人果然和自己一样,也都仰着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难道显示的楼层数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吗?还是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心理效应在背后起作用呢?

不只在电梯里面,在地铁里,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乘客们选择座位的情景。如果这是一节较空的地铁车厢,有很多座位可以选择,我们不难发现以下规则:最先上车的人会坐在长椅的两端,随后上车的人会选择中间的座位,接下来的人会坐在前两者之间的座位上。而且,当所有的人都坐好后,乘客之间的间隔是等距离的。这种现象表明,我们总是在尽可能地避免与他人的接触。

我们在自己的身体周围,划分了一个无形的领域,以此来确保自己的私人领域。这个领域就是“个人空间”,人们借此来保持彼此的距离,而且这个领域会随着人的移动放大或者缩小。当这个领域被固定下来时(比如自己的房间等),就形成了“地盘”。我们不会侵入别人的地盘,而且总是维护着先到先得的优先权。

当个人空间或地盘被侵犯时,我们就会产生压力,并会想方设法采取行动消除这种压力。逃避—退避行为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地盘受到侵犯,我们一般会躲到个人空间里。比如,我们在拥挤不堪、不能保证个人空间的情况下,也会尽量不和他人发生接触——在拥挤的电梯里,不看他人,而是看显示的楼层数。在这种逃避行为中,我们把他人当做无生命的物体,借此来缓解压力。但有时我们在个人空间被侵犯、无法躲避时,会转为攻击——拥挤车厢内发生的乘客吵架事件就是其中之一。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乘电梯时往上看的行为与我们的“个人空间”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一旦有人闯入我们的个人空间,我们就会感觉不舒服、不自在。

个人空间的大小因人而异,但大体上是前后约0.6~1.5米,左右约1米。据调查数据显示,女性的个人空间比男性的大,具有攻击性格的人的个人空间更大。在拥挤的地铁中我们会感觉不自在,就是因为有人进入了自己的个人空间。

电梯是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在电梯中,人与人的个人空间出现了交集,也就是说互相感觉到对方进入了自己的个人空间,所以会感到不舒服,都想尽早离开电梯这个狭窄的空间,向上看正是想尽快“逃离”这个狭小空间的心理表现。

此外,盯着显示楼层的数字看,不只是为了确认是否到了自己要去的楼层。当我们急于离开这个狭小空间时,不停变换的数字能让我们感到电梯在移动,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在向“解放”前进,从而缓解焦急的心理。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下班后,你感到特别疲倦。在公交车站等车时,你特别盼望上车后能有个位子坐一坐。车来了,幸运的你一上车就看到有空位子,只是都在公交车的最后一排,而且,在第一和第五个位子上已经有两个陌生人坐好了。那么,通常情况下,你会选择坐在哪个位子上呢?是的,你会选择坐在第三个位子上。你正在图书馆里看书,周围没有什么人,这时突然有一个陌生人坐在了紧靠你身边的位子,你会觉得这个人有点奇怪,明明有那么多的空位子,干吗非要坐在我的身边呢?你一下子觉得别扭起来,不能再像刚才那样专心地看书了,甚至你的防御系统也不由自主地启动了,干脆你就换了一个座位。

当然,对个人空间的需要没有绝对的意义,需要的个人空间大小和我们对侵犯的反应取决于特殊的环境。在马路上,即使行人很多,空间很小,你仍不会在乎别人是否离你太近,觉得这是合情合理的事。相反如果在一个盛大的宴会上,别人都给你留有很大的空间像是在躲着你,你反而会觉得不安,你希望与人亲密地交谈,友好地接触。这样看来,人们确实需要个人空间,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对这个空间那么敏感。

社会促进:为什么与朋友一起减肥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减肥是一件苦差事,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毅力与惰性之战,对于那些意欲减肥的肥胖人士,减肥忠告常包含这样一条:与你的朋友一起减肥,你会获得更好的减肥效果。其实这句忠告并不是泛泛而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具有很大的科学性。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导致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他人在场”有三种形式:实际在场、隐含在场以及想象在场。19世纪末,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对社会促进现象进行了研究,他通过对三种条件下自行车竞赛成绩的测量,发现个人单独骑自行车的速度要比一群人一起骑自行车的速度慢20%。后来,他又以一群10~12岁的儿童作为实验对象,让他们进行卷线操作,发现团体卷线比单独工作的效率高10%。他根据这两个实验得出结论:团体工作效率远比个人工作效率高。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扎云克提出“社会促进的驱力水平理论”,对社会促进现象作出了解释。该理论认为他人在场时,可以提高个体的驱力水平。驱力水平的提高可以使人的优势反应更易于表现出来,如运动员在体育竞赛条件下大多能提高效率。扎云克的理论还认为,如果作业活动是复杂的、生疏的和技术性的,就会因为他人在场导致驱力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工作效率。这是与社会促进相反的另一种现象,叫做社会抑制或社会促退。比如,当人们学习新行为或者正在从事复杂的智力活动时,如果有他人在场,将会导致学习效率降低,然而,随着个体重复操作复杂反应训练,使其变为个体熟练的优势反应后,则会出现社会促进现象。

针对社会抑制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人提出了“分心—冲突模型”。该理论认为他人的存在之所以会降低其工作绩效,是因为此时引起了个体两种基本倾向之间的冲突——即人们既不自觉地会注意周围观众或者与自己一起参与活动的人,又试图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不熟悉的活动中——这便导致个体分心,无意识中影响了工作绩效。

关于社会促进现象,有如下两种效应。

1. 结伴效应

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

2. 观众效应

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的影响。

针对减肥这项活动,加入一个群体,会更有助于个体减掉体重,就是因为“结伴效应”发挥了正面的效用。

库里肖夫效应:电影是怎么拍成的

电影导演列夫·库里肖夫为了弄清楚蒙太奇(注: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的并列作用,从某一部影片中选了演员莫兹尤辛的一个特写镜头,这个特写没有任何表情。然后,库里肖夫把这个镜头与其他影片的小片断连接成三个组合。在第一种组合中,特写后面紧接着一张桌上摆了一盘汤的镜头;第二个组合是莫兹尤辛面部的镜头与一个棺材里面躺着一个女尸的镜头紧紧相连;第三个组合是这个特写后面紧接着一个小女孩在玩着一个滑稽的玩具狗熊。库里肖夫把这三种不同的组合放映给观众看,结果看了三个组合的观众都对演员的表演大为赞赏,观看第一个组合的观众从那盘忘在桌上没喝的汤,看出了莫兹尤辛的沉思的心情;观看第二个组合的观众则看到演员沉重悲伤的表情,并且也感到非常感动;而观看第三个组合的观众却看到了演员轻松愉快的微笑,一起跟着高兴起来。因此,库里肖夫认识到造成观众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的并列:单个镜头只是电影的素材,蒙太奇的创作才是电影艺术!——这便是库里肖夫效应。

库里肖夫效应是一个关于认知的心理效应,说明人的认知并不完全依赖于单个场景或者单个元素,而且还取决于这些场景或者元素的连接顺序。比如,有这样三个片段,一个是一张微笑的脸,一个是一张惊恐的脸,另一个是对着一个人瞄准的手枪。如果我们按照先微笑的脸、继而瞄准的手枪、最后惊恐的脸的顺序将这三个片段连接起来,人们就会认为这个人是一个懦夫;然而,如果我们把顺序变换一下,按照如下的顺序连接片段:惊恐的脸、瞄准的手枪、微笑的脸,人们则会认为这个人很英勇。

正是由于人的认知存在库里肖夫效应,才使得电影导演在创作时有了充分的发挥空间。我们平时所看的电影,在创作的时候,制作者并不是按照事件的发生顺序拍摄镜头的,而是导演按照剧本或影片的主题思想,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原定的创作构思,把这些不同的镜头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并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等联系,从而构成一个符合逻辑的故事。

巴克斯特效应:植物也有喜怒哀乐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植物只是美化环境的装饰品,它们没有任何的主观情绪。然而,一位名叫克里夫·巴克斯特的专家却发现了植物的情绪,他通过实验证明,其实植物也有喜怒哀乐。人们把他的这一伟大发现命名为“巴克斯特效应”。

克里夫·巴克斯特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测谎仪专家,1966年2月的一天,他像平时一样为庭院里的花草浇水。在浇水的时候,他一时心血来潮,把测谎仪的电极连到了一株天南星科植物——牛舌兰(一种热带植物,大叶,小花,与棕榈相似)的叶片上,然后向它的根部浇水。当水从根部徐徐上升时,巴克斯特发现了一件十分令人震惊的事情,测谎仪的电流计并没有像预料中那样出现电阻减小的迹象,在电流计图纸上,自动记录笔记下了一大堆锯齿形的图形,这种曲线图形与人在高兴时感情激动的曲线图形十分相似。

这一发现让巴克斯特十分兴奋,随后他改装了一台记录测量仪,把它与植物相互连接起来。为了更好地研究植物的情绪,巴克斯特准备对植物实施一次威胁活动,用火烧植物的叶子。巴克斯特取来了火柴,在他刚刚点着的一瞬间,记录仪上再次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燃烧的火柴还没有接触到植物,记录仪的指针已剧烈地摆动,甚至记录曲线都超出了记录纸的边缘,这表明植物出现了强烈的恐惧表现。后来他又重复多次类似的实验。比如,当他假装要烧植物的叶子时,图纸上却没有这种反应。植物还具有辨别人真假意图的能力。

随后,巴克斯特和他的同事们在全国各地的其他机构用其他植物和其他测谎仪作了类似的观察和研究。他们对25种以上不同的植物和果树进行试验,其中包括莴苣、洋葱、橘、香蕉等,得到的是相同的观察结果。

巴克斯特还设计了这样一个试验:他当着植物的面,把几只活海虾丢入沸腾的开水中,当海虾被丢入沸水时,测试仪显示,植物出现了强烈的情绪刺激。试验多次,植物每次都有同样的反应。为了排除任何可能的人为干扰,保证试验绝对真实严谨,他用一种新设计的仪器,不按事先规定的时间,自动把海虾投入沸水中,并用精确到1/10秒的记录仪记下结果。巴克斯特在三间房子里各放一株植物,让它们与仪器的电极相连,然后锁上门,不允许任何人进入。

第二天,巴克斯特去看试验结果,发现每当海虾被投入沸水后的6~7秒钟后,植物的活动曲线便急剧上升。根据这些,巴克斯特指出,海虾死亡引起了植物强烈的反应,这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几乎可以肯定,植物之间能够有交往,而且,植物和其他生物之间也能发生交往。在美国耶鲁大学,巴克斯特曾当众将一只蜘蛛与植物置于同一屋内,当触动蜘蛛使其爬动时,仪器记录纸上出现了奇迹——早在蜘蛛开始爬行前,植物便产生了反应。显然,这表明了植物具有感知蜘蛛行动意图的超感能力。

为研究植物的记忆能力,巴克斯特将两棵植物并排置于同一屋内,让一名学生当着一株植物的面将另一株植物毁掉。然后让这名学生混在几个学生中间,都穿一样的服装,并戴上面具,向活着的那株植物走去,最后当“毁坏者”走过去时,植物在仪器记录纸上立刻留下极为强烈的信号指示,表露出了对“毁坏者”的恐惧。

巴克斯特的发现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美国加利福尼亚国际商业公司的化学博士麦克·弗格则认为这种研究有点荒诞可笑。他为了寻找反驳和批评的可靠证据也做了很多实验。当他做完一系列实验后,他却放弃了原来的怀疑,并改弦易辙支持巴克斯特的研究结果。因为,弗格在实验中发现,当植物被撕下一片叶子或受伤时,会产生明显的反应,而且还证明了植物具有感知人心理活动的能力。于是,麦克.弗格大胆地提出,植物具备心理活动,也就是说,植物会思考,也会体察人的各种感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