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的起源
人们说,热衷于赌博的人不会不知道赌城拉斯维加斯,热衷于计算机的也一定不会不知道美国的硅谷。
事实上,对全世界的信息产业的人们来说,硅谷是他们最向往的地方。一般来说,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和麻省波士顿128号公路地区是美国电子工业的两个中心。而今这几年,硅谷的老牌明星惠普、英特尔如日中天,新兴的网景、“Yahoo!”一夜暴富,使硅谷在全世界越发神圣,地位也日益稳固。
硅谷到底有多大?连硅谷人自己也说不准。其实,美国地图上压根儿就找不到硅谷。
IBM制造的一种并行计算机试验床,它可模拟各种并行结构并向它提出各种任务
硅谷一词是由一位名叫唐·霍夫勒的编辑于1971年在《微电子新闻》周刊上首次提出来的。霍夫勒笔下的硅谷,仅是指以斯坦福大学为中心,向北伸展到红杉城,向南到森尼威尔,东北傍旧金山湾的狭窄地区。而25年后的硅谷,范围已经延伸了很多。
硅谷自然环境很好,一年四季阳光普照,冬天多雨,夏天干燥,气温与我国的广东、海南差不多。这里住的大多是有钱人,家家自备汽车,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一般是外来访客或在本地打工的亚裔人。(www.xing528.com)
硅谷能成为今天的信息产业圣地,仰仗的是斯坦福大学的支持。斯坦福大学的迅速崛起,极大地推动了硅谷电子工业的发展。许多对硅谷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士都是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
20世纪20年代,为了提高斯坦福大学的声望,学校四处聘请一些最有名望的科学家到斯坦福任教。从麻省理工学院请来的著名的电子工程师弗雷德·特曼教授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
特曼教授鼓励学生们将自己的新技术应用推向市场。在有人提供资金和设备的帮助下,特曼教授的两名学生威廉·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在20世纪30年代末成功地发明了音频振荡器。两人将这个发明卖给了迪斯尼公司,收入用于新产品开发。这两个人创办了惠普公司。
20世纪50年代,要求建立一个工业园区的呼声越来越高。斯坦福大学拥有大约8000英亩以上的土地,已经是副校长的特曼教授与校长华莱士·斯特林决定出租土地建立斯坦福工业园,租期最长可达99年。1951年,斯坦福物理学家瓦里安第一个将自己的公司迁入园区,陆陆续续地,许多公司与斯坦福大学签约,搬进了工业园。
渐渐地,许多公司搬进了斯坦福工业园区。工业园成了许多大公司总部所在地。这就是早期硅谷的发祥地。
时至今日,硅谷已经成为信息产业人士创造财富和神话的地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