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德困境与超越:精神、秩序及私欲

道德困境与超越:精神、秩序及私欲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此毛泽东也提出了明确的看法: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毛泽东思想才是真正以老百姓的利益为基本出发点的理论。虽然,当官是以掌权为标志,但权和钱的互换却是遭到传统价值观所否认的。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本性论和分工合作论,把孔子的“读书做官论

道德困境与超越:精神、秩序及私欲

2.为推进人民事业的君子

如果说建立强大的中国是毛泽东的目标的话,那么通过什么手段来实现呢?对此毛泽东也提出了明确的看法:

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推进这个伟大的事业,必须要有一个精英团队。那么,这个精英团队的成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呢?

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用以巩固党的集体生活,巩固党和群众的联系;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这样才算得一个共产党员。

毛泽东的要求非常鲜明。因为这个精英团队的目标是实现大众的利益,所以成员们不仅要以整体利益为重,还要尽量地压抑、消除、灭绝哪些根植于本性之中的欲望及由此而来的个人利益追求。而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盛行的“斗私批修”。毛泽东的理论逻辑非常清楚,如果一个团体的利益是一定量的,那么私利多了,公益就少了。如果目标是要实现公益的最大化,当然就只能尽可能地压抑私利。这和孔子反对帮助增加有钱人财富的想法如出一辙,但其逻辑更加清楚。而基于这种逻辑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自然就是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与“小人”区别分明的“君子”。就是在今天,许多老百姓不也是用这样的标准来进行道德鉴别的吗?而这些要求别人的道德高标准与毛泽东的主张又有多大的区别?如果这是事实的话,毛泽东使中国的传统价值观断裂这一结论从何而来?

那么,这个精英团队的成员,在他们的具体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www.xing528.com)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呵!

不少青年人由于缺少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不善于把旧中国和新中国加以比较,不容易深切了解我国人民曾经怎样经历千辛万苦的斗争才摆脱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而建立一个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要经过怎样的长时间的艰苦劳动。

艰苦的工作就像担子,摆在我们的面前,看我们敢不敢承担。担子有轻有重。有的人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拣轻的挑。这就不是好的态度。有的同志不是这样,享受让给人家,担子拣重的挑,吃苦在别人前头,享受在别人后头。这样的同志就是好同志。这种共产主义者的精神,我们都要学习。

必须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我们党和国家的干部是普通劳动者,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干部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教条主义

归纳以上内容,毛泽东对精英团队的要求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两条。

首先是真诚地去过贫穷艰苦的生活。这与孔子的“笑谈对待贫穷艰苦”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孔子是出于无奈,而毛泽东提倡的是主动放弃。也就是说,由于在毛泽东的价值观中,为人民服务这个理念被放到了非常明确的地位,精英团队成员的行动的目的性也随之非常清楚。私利在人们的行为中已经没有任何位置,因此也避免了像孔子的《论语》中所出现的各层次的相互矛盾,行动纲领的混乱,当然也就不会产生无可奈何的状态来。也正因为毛泽东的逻辑非常单纯明了,没有孔子思想中那么多矛盾,所以,“文化大革命”中的文艺作品,比如八个样板戏,都是理想光辉高高照耀,牛鬼蛇神一扫而光,连那些总是引起人们“无病呻吟的小资请调”也不见踪影,因而有人觉得,比较干瘪,没有人情味

其次是要求精英团队的成员参加体力劳动,尽量消除在职业上、官位上的高低之分。这一点是与孔子的想法、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大相径庭的地方,也是后来知识分子们最为不满的地方。

这里可以肯定地说,如果精英团队行动的宗旨真是为人民服务(如果孔子真心要把“他人”放在第一位),那么,正常的逻辑就是,无论你从事体力劳动或是从事脑力劳动,你是官或是民,你的行为都应该是同一的。既然是同一的,那么当官或不当官,搞研究或拿锄头,对个人的生活意义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从这个角度来看,毛泽东思想才是真正以老百姓的利益为基本出发点的理论。

与之相反,孔子也以满足老百姓的基本生活为己任,把实现这一目标作为君子应该具有的义务,但这却是以保留一部分私心为前提的。比如他批评自己的弟子要去务农的理由是,只要当了官,还怕没有粮食吃吗?自己去种粮食,眼界太小了。如果说可以把私利加以区分的话,那么,一种是物质上的私利,这以钱财的占有为标志,而另一种是精神上的私利,这以官位或职业的占有为标志。孔子在很大程度上认为,为了实现大同世界,可以抛弃物质上的私利,但却肯定追求精神上的私利。所以,读书为了当官,也成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一部分。虽然,当官是以掌权为标志,但权和钱的互换却是遭到传统价值观所否认的。既然如此,当清官的意义何在呢?从老百姓的利益来看,当清官就是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但作为清官的从个人利益来看,那就是光宗耀祖。在没有实际钱财利益之下,光宗耀祖又带来什么好处呢?自己的亲族会为此感到比别人高一等,可以受别人的尊敬。所以说,在现实中,尽管大家都明白,当官只是你唱罢来我登场,但在传统价值观的支配下,官欲却始终支配着中国人的行动。

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本性论和分工合作论,把孔子的“读书做官论”看做是旧时代的东西,而把从事体力劳动和当老百姓看做是崇高的事情。可是,由于毛泽东要求精英团队的成员连这最后一点精神上的私利都必须放弃,所以,招致这些人的不满也就是必然的事情。正因为他真的掐掉了精英团队的那最后一线期盼,在传统道德的教导下成长起来的人们也就不愿意接受毛泽东的想法。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王国,于是毛泽东只好展开了“文化大革命”,尔后又开展了“批林批孔”,非要让一切人都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人民所需要的地方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