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难以倒下的孔家店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掀起,有人把五四运动以后的文化革新看做是导致中国传统价值观断裂的罪魁祸首。对此,有的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4]:
说五四批判传统过分了,因此造成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决裂、断裂,这是不对的。批判五四运动的论点有三个。第一,反传统太厉害了,使中国的文化都断裂了。第二,五四使中国人已经丧失了文化的自信,变成文化殖民地。第三,中国文化的断裂,应该由五四时候的批孔来负责。但实际上,1919年以后的二十年代到三四十年代,在小学和中学里,古文非常多,也有四书五经选读。那个时候的课本都是国民党政府的教育局所审定的。从教育层面上看,我们的文化是没有断裂的。[5]
从“提倡道德必须狠抓教育”这样的逻辑来看,只要传统教育依然如故,那么传统价值观就不会断裂。这个结论,从支撑国民政府的道德思想方面来看,可以得到印证。
在台湾,孙中山先生被称为国父,而那里有无数的道路被冠以忠、孝等名称。就这些表象来看,谁都没法否认,在1912年诞生,尔后在大陆统治了大约三十年的“中华民国”的国民政府是建立在中国传统道德之上的。(www.xing528.com)
参观过在南京中山陵的人,可能都会得到一种奇异的感觉。这种感觉,直接来自于它的色彩。因为,中国的皇帝陵园、皇宫等,色彩都是朱红和金黄为主的。而中山陵是以白色和蓝色为主的,如同景德镇的青花瓷一样。这种对传统色彩的改变,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国民党的青天白日党徽。而跨入中山陵前看到的第一个牌坊的横匾上的两个大字是“博爱”。博爱这个词来源于基督教文化。这表明,国民政府的第一个理念,虽然有“仁爱”之意,但却强调,这个理念是西方文化的那种类型的“爱”。这暗示着,国民政府在治国方针中要融入一些与传统中国文化有所不同的东西,含有一些西方化的意图。这不能不说,那个时期所提倡的欧化给国民政府打下了很深的烙印。
逐步登上中山陵的台阶到达陵门时,可以看见在门匾上写着四个大字“天下为公”。天下为公的意思是: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为大家所共有,只有实现天下为公,彻底铲除私天下带来的社会弊端,才能使社会充满光明,百姓得到幸福。从标语口号的性质来看,这无疑意味着,孙中山希望大家,人人都为公,兢兢业业。因为公就是抽象意义上的芸芸众生,所以,用通俗话来说,就是“我为人人”[6]。这明显与西方所提倡的个人主义,即,人人为自己这一理念有很大出入。相反,这却与“替天行道”这一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也就是说,天下为公,虽然一方面显示出博爱的具体内容,另一方面,它却来自于中国的传统道德规范。这样一来,“博爱”虽然披着西方的外衣,实质上还是“仁爱”这样的内容。
这个问题,去到总统府看看,就更加清楚了。在那里所保存下来的国务议会厅里面,可以看到背景横幅上写着“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八个字是孙中山对中国传统道德的理解,具体地规定了,在“天下为公”的理念下,在国民政府领导下的社会应该遵守的道德标准。对此,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中解释说:“讲到中国固有的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这些旧道德,中国人至今还是常讲的。但是,现在受外来民族的压迫,侵入了新文化,那些新文化的势力此刻横行中国,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旧道德,以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旧道德。不知道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
如果国民政府要求人们遵循传统的道德规范,而在教育上,又提倡礼义廉耻,那么,这与以前皇帝统治中国时相比,中国人在价值观上又会有多少差异呢?所以说,在1919到1948的这三十年间的中国,即或有这样那样的革命,这样那样的思潮,我们很难得到,“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被中断了”的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