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德困境与超越:儒教的解读

道德困境与超越:儒教的解读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便古为今用,我们对儒教的解读也可能引入现代思想,由此产生的道德论可能完全脱离了孔子所论述的实质内容。首先看一看台湾学者傅佩荣先生对儒教的主张。善之动力与要求是来自内在良知的、来自于以上所说的四种心。儒教可以被看做为一种今天能运用的人生哲学。人们对此的一般理解是,在理性的支配下,与人为善

道德困境与超越:儒教的解读

2.台湾学者对儒教的解读

孔子的儒教理论是几千年前的东西,它也许与我们现在的道德论相差十万八千里。即便古为今用,我们对儒教的解读也可能引入现代思想,由此产生的道德论可能完全脱离了孔子所论述的实质内容。如果是这样,再把古老的道德论拿出来探讨,应该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了。然而,今天所提倡的道德论是这样吗?我们没有再沿用传统道德理性来判断现代社会发展倾向的吗?虽然“为己”和“为他”是本性中的两个自然属性,但传统道德论强调的只是“为他”。这样的状况,在今天的道德探讨中改变了吗?另外,如果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探讨,目的是要让人们理解现今的生活,然后各自选择自己认为是可行的道路,那么,近几年进行的道德探讨是否达到这种目的了呢?

为了弄清以上疑问,需要对具有代表性的论述著作进行考察。虽然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论述著作,但对公众有影响力的,还是在最近国学热之中跃然于电视屏幕之上的一些讲座。因此,本书选定了具有代表性的讲座作为考察对象。首先看一看台湾学者傅佩荣先生对儒教的主张。下面是他在最近出版的书籍、参与的电视节目、在自己博客上所发表的看法。

(1)人性向善[15]

我们对于人类以外的天下万物,都可以问:“它是什么?”因为万物都有明确的“本质”,可以让人清楚理解。唯独对于人,不能询问:“人是什么?”如果询问:“人是什么?”就等于在隐然中假定人与万物无异。我们只能对人询问:“人能够成为什么?”

孟子正是站在这种哲学基础上为“人性向善”这一概念作了说明。首先他清楚地指出“人之所以为人”,应在人与禽兽的“差异”的地方去思考。比如,你现在看到一个小孩子,慢慢爬到水井边,你心里面就会觉得非常惊恐怜悯,你不是想借此跟孩童的父母攀结交情,你不是想借此在乡党朋友之间,博取名声,你也不是因为讨厌听到孩子的哭声你才这样的。换句话说,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之下都会不约而同,自然而然感觉到惊恐怜悯,因为小孩子快掉到水井里面去了。所以,他认为人跟动物的差别就在于,第一,人有怜悯心;第二,人有羞耻心;第三,人有辞让心;第四,人有是非心。怜悯心是仁德的开端,羞耻心是义行的开端,辞让心是守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明智的开端。而没有怜悯心、羞耻心、辞让心、是非心的不是人。

人性是一种趋向,是开放的、动态的。趋向什么呢?趋向于“善”。善之动力与要求是来自内在良知的、来自于以上所说的四种心。如果让一个人自然发展,他就像水向下流,一定行善。不过,当外界影响很强时,人就为恶了。

(2)行善求乐[16]

儒家是说明宇宙与人生各种道理的哲学。中国文化理念中有三种意识:一是以自我为中心,顺着本能的需要,表现为生存与发展;二是注意自我与他人的互动,讲究礼法与情义;三是超越自我,走向无私与至善。

儒家一方面肯定这三种意识,另一方面强调由下而上的提升。儒家认为,任何人都有“能力”成为君子;任何人都有“责任”成为君子;任何人在成为君子时,自然地“帮助”他人也走上成全之途。

善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儒家说“为善最乐”,一个人如果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将变成文盲,不过他还是生活愉快,因为他可以一生行善,实现自己与别人之间的适当关系。

(3)实践儒教的必要性[17]

儒家并不反对自然的欲望。像宋朝学者说的“存天理去人欲”,那是很难做到的。真正孔孟的思想是了解人的欲望顺着它去发展。但有一个原则,就是要把欲望从自我中心转移推广到非自我中心。我一个人有欲望,我就要知道每一个人都跟我一样都有欲望。所以我不能只为个人欲望的满足,伤害其他人,或者说让别人都不要有欲望,我一个人来尽量享受。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推己及人、与民共享。”

结论很清楚:如果抹杀灵性修养,则人生找不到真正的归宿。美国社会的富裕繁荣不在话下,科技经济领先全球;政治民主、社会福利制度也令人称羡;照理说,美国百姓应该活得十分快乐。但由于他们丧失了理想,所以许多人毫无工作欲望,混迹街头,吸毒酗酒,自暴自弃。(www.xing528.com)

在台湾也有这种状况。有一个朋友在中学教书,有一天中午休息的时候,他坐在石凳上,听到后面有三个学生在聊天。他听了半小时之后,觉得这些学生讲的话,没有一句话是有意义的。学生上课很累,下课休息的时候,聊天讲讲八卦,这个也是难免的。可是,当一个人从学校毕业之后进入社会,他可能这样一直下去。我们有时候跟朋友约会,喝咖啡,十分钟之后就开始聊八卦,最近有什么消息,不是谈经济方面,就谈政治方面,台湾政治方面很多口水战,就跟这个类似。

同样,不清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自己在做什么常常也会使自己面临极大的精神危机。有一个女孩子从小成绩都非常好,一直在初中毕业都是全班前几名。后来她接触了老子庄子的思想,发现人活在世界上无论怎么奋斗,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因此决定不考高中了。老师、父母知道之后非常担心、联合起来开导她。她说:“那么你们告诉我,人生有什么意义。如果能够说服我,我就按照你们的想法去考试。”于是他们开始讨论,最后的结论是:无论考不考高中,人都会死。老师和父母没有办法说服她。因此她真的没有去考高中。一直到三十岁了,还是到处打零工,过着简单的生活。

(4)人生哲学与生活实践

以上是傅佩荣先生从人生哲学的观点出发,对儒教进行分析后,所阐述的对台湾社会现实的看法:人与万物不同,人有向善之心;以向善作为人生目标,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由此获得人生最大快乐;其他物质方面的欲望,自己把握不住,能过得去就行了;如果不是这样,无论物质生活多么丰富,也不会感到快乐的。总的一句话,为求得快乐人生,人在主观上应该超越自我,走向无私。也就是,“主观为他人,客观为自己”。很显然,他的主张,首先在理念上与中国传统道德论没有区别,其次在实践上也依然强调采用高层次标准取代低层次标准的方法,因此,并没有从孔子的道德论引申出新的实质内容。

在今天来推行古代的东西,目的一定是古为今用,即,借用传统道德论来支撑今天的现实生活。对此,傅佩荣先生的着眼点是在“寻找快乐人生”之上。以下就限于此,做一些讨论。

儒教可以被看做为一种今天能运用的人生哲学。这种人生哲学能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呢?人们对此的一般理解是,在理性的支配下,与人为善,自然就会得到人生快乐[18]。如果根据这种原理,那么,没有理性的,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会生活得很不幸。要肯定或者否定这个结论都需要大量的论证,这里仅仅就推理来设想一下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人性向善的假设。把人性归结于善,应该说是孟子的发明创造。根据孟子所举的看见小孩子在井边必然引起人们的关心的例子来看,这应该说是人类在非常状态下发生的本能行为,与道德意识没有关系。而把非常状态性永恒化、长期化,只能说是孟子的一种精神创造。而这种精神创造忽视了人的本性中自私的一面。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情况恰恰是因为自私才有怜悯心、羞耻心、辞让心、是非心。我们不能把强调“为己”的人排斥在人类之外。“为他”是我们的本性,“为己”同样也是我们的本性。如果“为他人活着”会带来快乐人生,那么时不时地“为自己活着”也同样会带来快乐人生。正因为如此,人们在现实中的行为才让人难以捉摸。

所以,无论向善(像“君子”一样的行为)还是向恶(像“小人”一样的行为),都是人们根据个人的经历、智力以及所面临的具体环境所做出的选择。而且人们对这两种手段的选择,每时每刻都不停地轮番进行着。即使在同一道德论的诱导下,我们依然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不同的行为,不同的价值观,而且同样一人对待同样一事,今天和明天所表现出来的态度都可能大不一样。这既是小孩子难以理解大人心思的关键所在,也是“以君子之心”难以测“小人之腹”的原因所在。

第二,追求快乐的哲学。如果说,人们通过聊八卦、找新闻、谈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的口水战来求得精神快乐,必然带来空虚、颓废等精神痛苦,那么,换一种生活方式就会没有痛苦了吗?追求精神快乐的哲学家们也有痛苦。不能根据孔孟的论述就推论他们自己没有精神痛苦。相反,他们的精神痛苦可能往往超出凡人。

哲学只是一门学问,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谁都不能保证有了这样的工具,精神痛苦就会减少。相反倒有可能像“狂人日记”所描述的一样,清醒者会更痛苦。哲学与精神快乐没有必然联系。有的只是,因为选择了这样的手段,可以避免选择别的手段所带来的痛苦,但却无法逃脱这种手段所带来的痛苦。

第三,对儒教的肢解。如果人们像动物一样,凭着自己的本性而不是理性进行生活,也许就不会发生因精神思想的迷茫而焦虑、轻生等等难以理解的现象。有谁看见小鸡小狗自杀过?这种精神迷茫和焦虑现象特别是在哲学、宗教艺术领域中活动的人群中常常出现。而被肢解后的哲学理念很有可能给人带来根更大的精神迷茫。

比如,与人为善可以得到快乐的人生,而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可是,这种说法并不能解释,“人终究会死,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不能说有了“四心”,就会明白人生意义。对人生意义,每一个人都在心里默默询问,而越是虔诚,越想问个究竟。如果回答说:死了就得了,现在能够得到快乐就应该满足了,那么这与凭着本性生活又有什么区别,还需要儒教来干什么?

其实,孔子的完整人生观是能够回答以上的疑问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孔夫子面对那些正在苦苦探索人生意义的年轻人,大义凛然地说:“人是为天下劳苦大众求解放而活着的。人当然会死,但不会因为自己的死,他所进行的事业就烟云消散。不会,这种事业将由自己的后代或者同志继续下去,而由此自己将会得到永生。”孔子的想法也许很难被现代人接受,但为理想活着,而不是为了快乐活着,这样的信念至少不会给人带来更大的精神迷惑。而这种信念与追求快乐没有必然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