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德困境与超越:阿Q精神的起源

道德困境与超越:阿Q精神的起源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沮与桀溺一起在耕田,孔子经过那儿,吩咐子路去向他们询问渡口的位置。孔子神情怅然地说:我们不会与飞禽走兽一起生活。孔夫子的叹息,让人感到非常凄凉,正像“志士”在秋风中看着流淌而过“易水”一样。其次是,苦中寻乐。而我们现在常常把这种处境和精神状态自嘲为“阿Q精神”。

道德困境与超越:阿Q精神的起源

8.阿Q精神

刚正不阿、大气凛然,这是孔子的形象,也是在中华历史中那些对人民赤胆忠心的父母官的形象。然而,就像在各种历史电视剧中所看到的一样,这种官僚,往往都处于孤独无助,高处不胜寒的境地,最后只能丢官,而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悲剧性的人物[11]。这些电视剧当然是在疾呼“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想以此来激发大家的责任心,树立远大志向,去实现古老的社会理想。然而,现实就像关“狂人”的铁笼子一样,谁也没有把它打开过。孔子也没能例外

楚国有一位狂放的人,唱着歌经过孔子的马车旁,唱的是:凤凰啊,凤凰啊,你的风格怎么变得如此落魄(你的道德理想怎么变得没有了)?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把握。算了吧,算了吧,现在从事政治的人都很危险啊。孔子下车,想要同他说话。他却赶快避开,使孔子没有办法同他说话。(微子篇第十八,18.5)

长沮与桀溺一起在耕田,孔子经过那儿,吩咐子路去向他们询问渡口的位置。长沮反问子路:那位手拉缰绳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他早就知道渡口在哪里了。子路去问桀溺,桀溺反问他: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说:是的。桀溺说:大水泛滥,到处都是一样,你要同谁去改变它呢(有谁来改变它呢)?你与其追随逃避人的人,何不跟着逃避社会的人呢?说完,继续覆平田地。子路回来报告孔子这一切。孔子神情怅然地说:我们不会与飞禽走兽一起生活。如果不同人群相处又要同谁相处呢?天下政治若是上轨道,我就不会带你们去试图改变什么了。(微子篇第十八,18.6)

孔夫子的叹息,让人感到非常凄凉,正像“志士”在秋风中看着流淌而过“易水”一样。

由于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实现符合孔子所倡导的、同时满足多层次的道德标准的理想社会,也就是说,用此来搞政治是行不通的,所以坚持这种价值取向的人受到冷遇是必然现象。这样的好人往往当不上官,或者是保不了官,最后也就只好过贫穷和潦倒的生活。而面对这样的困境,孔子又是怎样教导的呢?

首先是坚定自己的信念

孔子说:人可以弘扬人生理想。而不是靠人生理想来弘扬人。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www.xing528.com)

曾子说:读书人不能没有恢宏的气度与刚毅的性格。因为他承担重任而路途遥远。以行仁为自己的责任,这个担子还不沉重吗?知道死时才停下脚步,这个路程还不遥远吗?(泰伯篇第八,8.7)

其次是,苦中寻乐。

孔子说:了解做人处世的道理,比不上进一步去喜爱这个道理;喜爱这个道理,比不上更进一步去乐在其中。(雍也篇第六,6.20)

孔子说:君子心胸光明开朗,小人经常愁眉苦脸。(述而篇第七,7.37)

孔子说:谷子生长起来却不开花的,有这样的情形啊。开花了却不结实的,也有这样的情形啊。(子罕篇第九,9.22)

孔子说:回的德行真好啊。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破旧的巷子里,别人受不了这种生活的忧愁,他却不改变自己原有的快乐。回的德行真好啊。(雍也篇第六,6.11)

以上这些语录,既反映了孔夫子的坚毅和不屈不挠,也反映了对现实的无可奈何。而我们现在常常把这种处境和精神状态自嘲为“阿Q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