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藏传佛教寺院-香山梵香寺,遗迹名为松堂

北京藏传佛教寺院-香山梵香寺,遗迹名为松堂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为区别二者,称前者为“香山梵香寺”,称后者为“西城梵香寺”。[84]梵香寺主体建筑已无存,现寺旁“来远斋”犹存,名“松堂”或“白松堂”,是梵香寺仅有的遗迹。

北京藏传佛教寺院-香山梵香寺,遗迹名为松堂

14.香山梵香寺

清代北京,藏传佛教寺院称“梵香寺”者有两座,一是香山满族喇嘛寺院梵香寺,一是西城区梵香寺。在此为区别二者,称前者为“香山梵香寺”,称后者为“西城梵香寺”。香山梵香寺位于西山万安山山脚下的团城演武厅西南、实胜寺南,乾隆十四年(1749年)在新寺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历史上以清代帝王来团城演武厅阅兵时休息用膳的场所而闻名,是演武厅附近实胜寺、宝谛寺、宝相寺、长龄寺、方圆庙等满族喇嘛寺建筑群中的重要寺院。

松堂(刘立柱 摄)

据《日下旧闻考》记载,梵香寺是在新寺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新寺即永感庵,俗称新寺。乾隆在《御制梵香寺碑文》里说,“朕既于勇健营旁近建实胜寺,其南有梵香寺者,亦古招提,在西山诸刹中未为宏丽,而爽垲不下实胜。爰命所司以余材饬而新之,为众生利益。”同时乾隆进一步感慨“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悉饱众会,夫禅那脱离尘垢腥浊,眼耳鼻舌身意常满清净妙香,所住世界安隐快乐,举成华藏世界海中妙华光香水海,随身衣食无非清净,是为梵香法界。以是因缘,发大慈悲,愿以清净妙香普度恒河沙数众生,举登安乐寿命世界,永离刀兵腥秽,一切苦恼。”[78]

如果说乾隆在团城演武厅之侧建实胜寺重在健锐云梯营“已习之艺不可废,已奏之绩不可忘”,那么,建梵香寺则是希望消弭战争,“永离刀兵腥秽”,建设“清净妙香”、“安隐快乐”的梵香世界。

据《日下旧闻考》记载,梵香寺前殿额为“栴檀净域”,可能殿内供奉栴檀佛像。正殿额为“圆通具足”,楹联为“积翠蔚云霞,飞来灵鹫;悬流戛金石,响答迦陵”。后殿额“入薝蔔林”。以上均为乾隆皇帝御书。寺旁有松桧数百株,松林中建有石敞厅,称为“来远斋”。斋内题额“策功绩武”,楹联为“指云际千峰,兴怀蜀道;听松间万籁,顿入梵天”。斋后有屋五楹,题额为“含清堂”。再后便是长龄寺,是在延寿庵旧址上建造的。[79]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临幸梵香寺,曾于寺中含清堂休憩,有《御制含清堂诗》,“苍松千百年,白石四五迳。诘曲皆得入,阴森亦相暎。深处有朴宇,既幽复洁净。可以读诗书,可以悦心性。招提在上方,小坐钟声听。”[80](www.xing528.com)

梵香寺正殿前曾立有一碑,为汉、满、蒙、藏“四体文”乾隆十四年《御制梵香寺碑文》,因一般在藏传佛教寺院的碑文、铭文中才使用“四体文书”,故该寺依藏传佛教寺院之例,制有“四体文”碑。

历史上,梵香寺是满族喇嘛寺院。据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1774年1月)初六日福隆安、英廉向乾隆皇帝上奏香山满族喇嘛寺院情况的奏折内称:“宝谛寺、宝相寺、常龄寺、方圆庙、梵香寺、实胜寺等六庙现分住喇嘛二百六十名。”同时奏明“至六庙现有僧房尽可足用,仍令照常居住。”[81]

据《雍和宫导观所刊物》记载,梵香寺、实胜寺、宝相寺、长龄寺、方圆庙等香山满族佛寺均曾属于宝谛寺管辖。[82]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北京,梵香寺被侵略军焚烧,仅存南殿三间,僧房三间。[83]

民国时期,梵香寺呈颓败之势。1913年,梵香寺等香山诸满族佛寺及附近属地经民国政府农商部租予李石曾,以作为农事试验场。1933年复由李氏转租予清华大学,改作牧场之用。[84]

梵香寺主体建筑已无存,现寺旁“来远斋”犹存,名“松堂”或“白松堂”,是梵香寺仅有的遗迹。乾隆皇帝曾在此处为征伐大小金川回归的将士设宴庆功,也是皇帝来团城阅兵时休息用膳的地方。“来远斋”坐西朝东,结构全部采用汉白玉石建造,白石枋柱,堂后有叠石假山。厅内有用紫石雕琢的宝座,座后为一石屏风,上面镌刻乾隆十五年(1750年)御笔“赐健锐云梯营军士食即席得句”,内容是赞美健锐云梯营的诗和序。敞厅被近百株白皮松包围,白松堂之名由此而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