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普胜寺
普胜寺又称“石达子庙”,也作“十鞑子庙”、“十达子庙”等,位于南河沿大街111号,清顺治八年(1651年)敕建,为清初恼木汗活佛所建藏传佛教三大寺之一,也是恼木汗活佛清代在京三大驻锡地之一,是清代北京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直属理藩院管理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
普胜寺遗址(李德成 摄)
(1)历史沿革
普胜寺是在明朝崇质宫旧址上由恼木汗活佛于顺治八年(1651年)建造的。
南河沿大街是一条
南北走向的长街,元明清至民国时期这条街为一段御河。该街北起北河沿大街南端,南至东长安街。乾隆时因此地地处东安门以南、御河南段而得名南河沿。从南河沿大街南口向北不远,就是明朝东苑的崇质宫旧址,崇质宫俗称“黑瓦殿”。明英宗在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中被蒙古瓦剌俘获,失去皇位放回后即被景泰皇帝软禁在此。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经“夺门之变”重夺皇位,这里就成了一处离宫而受到优宠。明朝末年崇质宫与东苑的其他殿堂毁于战火。
清顺治八年(1651年),顺治皇帝在崇质宫旧址上敕建一座喇嘛庙,作为清初高僧恼木汗活佛在北京的驻锡地,并赐寺名为“普胜寺”。寺内有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宁完我撰文“顺治八年岁次辛卯仲冬吉日立”的石碑,记述了建寺经过。该碑前半部碑文竟与《顺治八年白塔寺碑》所载文字相同:“有西域喇嘛者,欲以佛教隐赞皇猷,请立塔建寺,寿国佑民。奉旨:果有益于国家生民,朕何靳此数万金钱为?故赐号为恼木汗。”继而指出了不同的内容,即于“皇城东南隅建普胜寺”。[19]说明了此寺的缘起、建寺人、功用以及寺名的由来。
但民间一般称普胜寺为“石达子庙”,因为原来有个姓石的蒙古人曾住持过该寺,而民间当时称蒙古人为“鞑子”,久而久之,这位“石鞑子”变成了“石达子”,因此该庙也被称为“石达子庙”。(www.xing528.com)
乾隆九年(1744年)普胜寺第一次大规模重修。重修工程竣工后,工部侍郎励宗万撰文勒碑立石以记其事。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再次重修。
清代普胜寺额设达喇嘛1名,负责管理寺院事务。乾隆年间规定各寺喇嘛额缺时,该寺额设一两钱粮喇嘛12缺、折色格隆钱粮5缺、折色班第钱粮5缺,共22缺。其中包括德木齐1名、格斯贵2名。[20]
普胜寺到清朝末年已破败不堪。1916年9月欧美同学会会员集资2 000两白银购得该寺,翻修后建立会所。该寺喇嘛11名遂迁至地安门东板桥火神庙内。此后普胜寺一直作为欧美同学会会址使用。[21]
(2)寺院建筑
普胜寺原有山门三间,坐西朝东,黄琉璃瓦绿剪边,大式硬山顶。第二进殿亦为三间,坐北朝南,后出廊,前出抱厦,左右各一座石狮。门内正殿六间,坐北朝南,黄琉璃瓦顶,单昂三踩斗栱,和玺彩画,前出廊,带月台。东西配殿各三间,黄琉璃瓦顶,出抱厦前廊。整个院落由廊庑相通。走廊前院原有二座大卧碑,东碑为顺治八年(1651年)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宁完我撰文的敕建普胜寺碑,西碑为乾隆九年(1744年)工部侍郎励宗万所撰重修碑。这两座碑在北京历史上享有盛誉,相传为北京城内最大的卧碑。碑宽3米余,高1.5米。碑座为赑屃(龟趺),传说赑屃为龙生九子之一。所谓“龙生九子不成龙”,但各有功用,赑屃平生好负重,故以其驮碑。又言其平生好显功扬名,因碑文多为歌功颂德之事,故以其驮之而事张扬。1984年普胜寺二碑被运到五塔寺保存。
根据《雍和宫导观所刊物》记载,该寺第一进殿是关帝殿三间,中间供奉关帝,西殿供奉木刻观音。第二进殿为火神殿,中间供奉泥塑火神像。东西配殿、后殿均没有佛像。[22]
该寺的主供神是火神,这是不同于其他寺院的独特之处。在藏传佛教中,火神也称“火天”,藏语称“迈拉”(火神),属于天神类。藏传佛教认为地、水、火、风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各基本元素都有护持之神,称“地神”、“水神”、“火神”和“风神”,也称“地天”、“水天”、“火天”和“风天”。供奉火神,意在招财、消灾、祛病延年、家国兴旺等。
该寺被欧美同学会购买后几经重修,但基本格局未变,保留至今。现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