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城乡规划中的学科认知:工程技术思维

中国城乡规划中的学科认知:工程技术思维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规划学科在计划经济时期表现出明显的工程技术思维,实际工作中主要是通过制定非常详尽的、抽象为“标准人”的各种技术规范,以实现对城市内学校、商业、行政等各项配套功能的精确配比。直至现今,在全社会普遍认为城市规划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技术问题,城乡规划已上升为一级学科的情况下,中国的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实践仍然具有浓厚的“工程技术思维”痕迹。

中国城乡规划中的学科认知:工程技术思维

城市规划在物质性和空间工具性上的认知,同样也投射到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上。城市规划学科在计划经济时期表现出明显的工程技术思维,实际工作中主要是通过制定非常详尽的、抽象为“标准人”的各种技术规范,以实现对城市内学校商业、行政等各项配套功能的精确配比。直至现今,在全社会普遍认为城市规划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技术问题,城乡规划已上升为一级学科的情况下,中国的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实践仍然具有浓厚的“工程技术思维”痕迹。

将城乡规划学科定位于“工科”的认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适应当时对大量城建人才的需要,在建工部的牵头带动下,以土建学科见长的院校纷纷在原先建筑学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了面向城市建设的城市规划专业。建筑学科讲求规范、注重实践的特点,恰恰对应了计划经济时代落实投建项目布局和工程设计的技术需求,因此,以建筑学为代表的工程技术学科成为了中国城市规划学科最为重要的源头。在学科性质及职业定位上,城市规划被明确地局限在“土木工程类”的技术性行业,将城市规划主要理解成对建筑的群体化、扩大化安排,城市规划人才被当成一种典型的工程师进行培养。至于中国当代城市规划发展的另一重要源头——经济地理学对城市规划领域的介入,则是在197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二是自1952年开启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分解了综合性大学并建立了众多工科专门类院校,更加强化了城市规划的工程技术属性,使得中国的城市规划学科教育由此走上了一条与英美规划教育完全不同的路线。模仿苏联教育体制建立起来的中国大学体系,崇尚专门化教育,强调对理工科的实用性教育,满足了当时对城市规划工程建设人才的培养需要。但另一方面,这很大程度上也损害了自洪堡大学建立以来,欧美综合性大学所具有的理工与人文、研究与教育相结合的有机模式,削弱了城市规划学科向多学科拓展、融汇交叉的可能,这是导致中国城市规划具有强烈工科特征的重要历史渊源。

苏联教育体系对中国城市规划学科的深刻影响同样体现在教材译介上,对规划教育以及初创时期的中国城市规划编制、管理体系,都影响深远。当时代表性教材例如雅· 普·列普琴柯的《城市规划:技术经济之指标计及计算》(1953年)、A.A.阿凡钦柯的《苏联城市建设原理讲义》(1955年)等。尤其是列普琴柯的上述著作对中国城市规划影响甚大,现今我国仍在使用的居住小区、千人指标、基本人口等技术规范,其基本思想皆源自于此书,书中提及的精密指标体系也被人们称为“列普琴柯”指标[69]。简要而言,苏联规划模式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遵循一种纯粹的物质空间配给方法,按照一系列严谨细致、定人定量的“技术规范(指标)”,来进行城市土地与设施配置的计划性安排,追求以统一的精准程度来表达城市土地使用意图和终极状态规划[70]。这一经典规划模式在当下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已饱受质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以抽象出来的“标准人”为空间分配基本单元,继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整套规划配额体系,尤其是关于基本公共设施的配套标准,即使是在当今日趋多元化的城市生活需求面前,仍有着非常重要的刚性底线保障意义。

[1]吴敬群,柳随年.1985.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简史(1949—1983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5.

[2]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1990.1949—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综合卷)[M].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19-120.

[3]毛泽东.199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473.

[4]李巧宁.2007.新中国的中苏友好话语构建:1949—1960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苏]鲍里索夫.1982.苏中关系(1945—1980年)[M].北京:三联书店:48.

[6]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1998.1953—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卷)[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386-388.

[7]刘晓.1998.出使苏联八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07.

[8]石文文.2009.1950年代中国学习苏联运动评述[D].[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9]李越然.2001.李越然回忆录:中苏外交亲历记[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55.

[10]陈挥.2000.试论50年代的“一边倒”方针和学习苏联运动[J].党史研究与教学,(4):56-60.

[11]江沛,王洪学.1998.50年代高校院系调整述评[J].当代中国史研究,(3):67-70.

[12]周萍.2007.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学习苏联评述[D].[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13]沈志华.2003.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年)[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27.

[14]毛泽东.1991.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3.

[15]董光器.2006.古都北京五十年演变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38.

[16]李静.2009.长安街:一条显赫大街的前世今生.新华每日电讯,2009-04-26.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09-04/26/content_11259152.htm.

[17]王军.2003.城记[M].北京:三联书店:261.

[18]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1965年1月编辑的《教学思想讨论文集(一)》,收录文章《要用阶级观点分析故宫和天安门建筑艺术》中的观点。

[19]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02.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36-37.

[20]黄立.2006.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1965年)[D].[博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1]然而事后的事实证明,建设新区的“经济困难”原因是不成立的,占用和改造旧城所花费的直接与间接成本更为巨大,而对北京历史文化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

[22]1949年12月19日北京建设局局长曹言行、赵鹏飞的“关于北京市将来发展计划的意见”中的相关表述。

[23]陈占祥.1986.忆梁思成教授[M]//清华大学.梁思成先生诞辰八十五周年纪念文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4]毛泽东.199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080.

[25]侯丽.2010.对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城镇化的历史新解读[J].城市规划学刊,(2):70-78.

[26]国家统计局.1959.伟大的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文化建设成就的统计[M].北京:人民出版社:46,50,52,55,57,78,82,96.

[27]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1983.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22,125,446-447.

[28]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1997.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1950—1995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9]胡忠,等.1997.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包头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34-35.

[30]侯丽.2010.对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城镇化的历史新解读[J].城市规划学刊,(2):70-78.

[31]1958年1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颁布了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它包括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7项人口登记制度。

[32]叶裕民.2002.工业化弱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经济障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73-79.

[33]张京祥,陈浩.2010.中国的“压缩”城镇化环境与规划应对[J].城市规划学刊,(6):10-21.

[34]申明锐.2011.城乡二元住房制度:透视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困局[J].城市规划,35(11):81-87.(www.xing528.com)

[35]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世界城市展望报告(2007),从1950年到1980年三十年间,中国城镇化率从13.0%上升到19.6%,仅仅提高了6.6%。而同时期世界城镇化水平从29.1%上升到39.1%,发展中国家从18.0%上升到29.6%,均高于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而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3),从1949年到197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

[36]国家统计局.1983.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7]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2009.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05-115.

[38]陆铭,陈钊.2004.城镇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6):50-58.

[39]黄立.2006.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1965年)[D].[博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40]1949年10月在政务院财经委员会计划局下设立基本建设处,主管全国的基本建设、城市建设工作,除国家设立的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外,各地规划管理机构也逐步建立,如重庆的都市建设计划委员会、成都的市政建设计划委员会、济南的城市建设计划委员会等。

[41]董辅.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72.

[42]1956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强新工业区和新工业城市建设工作几个问题的决定》中的相关
叙述。

[43]董鉴泓.1999.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49-54.原刊于1955年3月的《建筑学报》。

[44]赵锡清.1984.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三十年简记(1949—1982年)[J].城市规划,(1):43-45.

[4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总则第四条:“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46]我国于1980年代实行了“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政策。

[47]李益彬.2005.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规划事业的启动和发展(1949—1957)[D].[硕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

[48]董鉴泓.1955.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关于城市建设工作的若干问题[J].建筑学报,(3):6.

[49]华揽洪.2006.重建中国:城市规划三十年[M].李颖,译.北京:三联书店:34.

[50]董鉴泓.2004.中国城市建设史[M].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90.

[51]黄立.2006.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1965年)[D].[博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52]王凯.1999.我国城市规划五十年指导思想的变迁及影响[J].规划师,15(4):23-26.

[53]黄立.2006.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1965年)[D].[博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54]山东省城建局规划设计组.1958.开展“粗线条”县城规划的几点经验[J].建筑学报,(8):42-47.

[55]1958年11月,由中共八届六中全会提出。

[56]1960年全国城市规划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十网”(生产网、食堂网、托儿网、服务网、教育网、卫生保健网、商业网、文体网、绿化网、车库网)、“五化”(家务劳动社会化、生活集体化、教育普及化、卫生经常化、公社园林化)、“五环”(环形供水、环形供电、环形交通运输、环形供煤气、环形供热)。

[57]武廷海.2006.中国近现代区域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58]金辉.1993.“三年自然灾害备忘录[J].社会,(22):13-22.

[59]李浩.2012.历史回眸与反思——写在“三年不搞城市规划”提出50周年之际[J].城市规划,36(1):73-79.

[60]黄立.2006.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1965年)[D].[博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61]华揽洪.2006.重建中国:城市规划三十年[M].李颖,译.北京:三联书店:123.

[62]曹洪涛.1999.与城市规划结缘的岁月[M];王克文.关于城市建设“四过”和“三年不搞城市规划”的问题[M]//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五十年回眸—新中国的城市规划.北京:商务印书馆:33-46.

[63]董鉴泓.2004.中国城市建设史[M].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98.

[64]董鉴泓.2004.中国城市建设史[M].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98.

[65]王凯.1999.我国城市规划五十年指导思想的变迁及影响[J].规划师,15(4):23-26.

[66]弗拉基米罗夫.1991.苏联区域规划设计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53-60.

[67]弗拉基米罗夫.1991.苏联区域规划设计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83-95.

[68]柴彦威,陈零极,张纯.2007.单位制度变迁:透视中国城市转型的重要视角[J].世界地理研究,(12):60-69.

[69]黄立.2006.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1965年)[D].[博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70]张京祥,李阿萌,陈浩.2012.城市空间认知的变迁与中国城市规划的转型[J].城市与区域规划评论,(1):1-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