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青山》,黄仁宇 著 2001年,三联书店
读中国历史,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每当历史的书写者将目光积聚于北方,历史就有了重新书写的可能。历史在转弯的时候,北方往往被寄予了宏大的历史重责。没有研究过历史地理,但就中华五千年历史云,北方经常承担的是一个王朝产房的任务。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三个民族分裂融合时期暂可不论,大一统的所有王朝,最后几乎都把革命的中枢放置于北方的穷山恶水之中。其中,朱明王朝应该是一个特例,可到了第三代领导人手中,首先经营的就是北方。很多研究明史的人把朱棣定都幽燕归结于他封地于此,多年经营下来,有了根脉,更利于政权牢靠。这算是一种原因,但绝不是主要原因,石头城无所依凭,才让他一击得手,不能不说深谙地利的朱棣更多考虑的可能还是北京的地势因缘。南方的柔山弱水,显然无法承载历史的巨大体量,只有到了一个王朝的穷途末路时,才会想起这里的剩水残山。这里的山水容易产生淫艳之气,比如东晋,比如南宋,比如南明,一个王朝的铁马大风到了这里,往往就成了熏风习习。南方得国的王朝,很少有能够越过长江,将铁枪大旗插于黄河流域的。(www.xing528.com)
蒋介石懂历史,但在运用上显然没有他的对手毛泽东更加游刃有余,虽然两个人都是南方人。蒋介石定都南京,抗战后又一次返都南京,不是英明之举,南方山水狭小,无可屏障,仅就长江一线,自是无力对手。而将曾经的政治盟友共产党逼向北方的延安,成了他最终仓皇辞庙的最初渊薮,共产党由曾经平起平坐的政治力量,却在一夜之间成了一个由暗号联络的地下党。短时期内粗疏打量,国民党似乎得手,事实上也是,曾经一度看上去共产党再也无力回天。但是,对于共产党北方中枢天意一般的无能为力,让蒋氏最终败亡的命运如影随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