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了解《吴昌硕石鼓文墨迹》的书窗札记

了解《吴昌硕石鼓文墨迹》的书窗札记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读《吴昌硕石鼓文墨迹》《吴昌硕石鼓文墨迹》,吴昌硕 著1979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对汉语语境下文化母题的遗忘成为当下民众追慕的时尚,西半球强大的经济磁场对汉语的侵蚀有目共睹,但却熟视无睹。对西半球的追慕,可以追溯到百年前的西学东渐,一批民族的启蒙者机缘巧合,睁开眼睛看到了西方的繁华,他们从标至本都将西半球的民主科学带回到鲜血淋漓的祖国,奔走呼号,为国家呐喊,为民族启蒙。

了解《吴昌硕石鼓文墨迹》的书窗札记

读《吴昌硕石鼓文墨迹》

《吴昌硕石鼓文墨迹》,吴昌硕 著 1979年,上海书画出版社

对汉语语境下文化母题的遗忘成为当下民众追慕的时尚,西半球强大的经济磁场对汉语的侵蚀有目共睹,但却熟视无睹。很多人对漫长纵深的中华文明的知道,源于一些打着文化旗号、长期占据公众话语权的所谓文人大师,以正襟危坐满面崇高的姿态,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阈,并以罗列经典作为其语言日常。表面上看去,这种熟稔的讲述是对文明进入纵深的阐发解读,而实质上恰恰相反,在一幅文化卫道士的高尚面目下,是对五千年文明进行强势的意淫,不能不说,文明的真正失落,是在表面的热闹下进行的。(www.xing528.com)

人文良知的缺失,让书斋蛛丝遍结,文明的启蒙者成为路边占摊的小商小贩。对西半球的追慕,可以追溯到百年前的西学东渐,一批民族的启蒙者机缘巧合,睁开眼睛看到了西方的繁华,他们从标至本都将西半球的民主科学带回到鲜血淋漓的祖国,奔走呼号,为国家呐喊,为民族启蒙。可以说,他们西装领带的飘逸身影,站立成了苦难民族的坚硬脊梁。近些年,留学又成为不可阻挡的时尚。对自己母语文化的妄自菲薄,导致的心态就是只要能走出国门,哪个国家哪个学校都可以去。

钱钟书先生重笔描述的方鸿渐失去文化根系的悲剧,近几年日渐以几何方式出现在我们的群体之中,这是一种愚蠢的悲哀。这是一种将自身个体同母体生硬割离的不负责任的文化放逐,因之而成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边缘行走者。经过近几十年的大发展,国力的强盛让国人扬眉吐气,应该说这属于一种正常心理。但得意过后需要深度的反思和追问,文化意义上的拷问更为重要,因为我们需要的是理性和真正的含蓄,文化上的伪诈带来的毁灭是有先例的,读读中外历史,就可明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